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700字
通過寫觀后感,觀眾會對電影的藝術性、表現手法、人物塑造等方面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評價,有助于增強自己的審美能力。好的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700字是怎樣的?這里給大家提供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700字,供大家參考。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700字篇1
每年,我們都要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今年也不例外。在這次的《感動中國頒獎典禮》中,這十一個人的事跡都讓我深受感動,其中,最令我感動的還是王峰。
在一個夜晚,王峰所在的居民樓已經休息了,突然,大廳的自行車失火,火勢迅速蔓延,住在一樓的汪峰第一個蘇醒,他醒后救出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把他們送到安全地區,接著,再次鉆進火海,將二樓一個老爺爺和兩個小孩子救了出來,樓上還有很多人,他再次鉆入火海,將的上十幾家的鄰居挨家挨戶都安全救了出來,但是當他出來的時候,已經快燒成了炭人。在他去往街上的途中,他留下了一條長達六十米的血腳印,那是多么令人震驚,這將是他人生最后的足跡。這串血腳印染紅了天,浸紅了地,也染紅了我們的心。當地政府不惜一切代價要搶救他,短短六天,就收到了二百萬元的匯款,可是最終沒有挽回他的生命。
我看到后很震驚,一個普通的人為什么要冒著自己的生命危險,去救那些與自己素不相干的人呢?他原本可以放棄樓里的人們,帶著自己的家人離開,可是,他沒有,他選擇死亡,用自己的死亡換來別人的生存。
我很慚愧,記得有一次,我爸爸在工地上,讓我幫他遞一下錘子,可我卻當沒聽見一樣。汪峰面對不認識的人還要選擇用死亡幫助他們。我面對著自己至親至愛的爸爸,竟然一點都不理睬,更何況只是一些我力所能及的小事情。現在想想,我該多么慚愧啊!
我決定,我以后一定要學習王峰的這種精神,不管遇到的是生人還是熟人,也不管遇到的是大事情還是小事情,我都要盡我所能,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700字篇2
20__年,支月英被評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最近,她還入圍了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候選人名單,我們在為她點贊的同時,再一起聽聽她的故事!
為了讓山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好的教育,她堅守深山36載。學生們對她的稱呼,從最初的“支姐姐”,到后來的“支媽媽”,再到現在的“支奶奶”。已經55歲的她,原本可以退休,離開山村頤養天年,但她不舍離去。
支月英說:“只要身體允許,我就要一直堅持下去!”山里的孩子也應該接受好的教育,這是支撐支月英留守深山的精神支柱。她明白教育對山區孩子的特殊意義。支月英以校為家,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學中。
20__年,考慮到支月英的身體,組織上再次決定調她下山到鎮里的中心小學。此時,比泥洋小學還要遠10多里的泥洋村白洋教學點沒有老師,村民聯名寫信請她去任教,她被村民感動了!
為此,支月英的家人也很生氣,擔心她的身體狀況。
“山里需要我!”支月英對丈夫說,“總要有人作出犧牲,為什么不能是我呢?”
支月英的再次到來,給白洋教學點帶來了新氣象,很多家長當年就是支月英的學生,他們紛紛把已經在外就讀的孩子轉回白洋教學點。
泥洋村的村民都是客家人,講客家話。幾十年在一起,支月英的客家話講得很順溜。村民更是把她當親人看,家里有好菜總要叫她去吃。冬天,山里冷,村民把火爐生好,給她送去。
在山區從教數十年,支月英也落下了一身病:一只眼睛幾乎看不見,一只耳朵的聽力衰弱嚴重,嗓子經常痛得發不出聲。另外,甲減和糖尿病讓她每天不離藥。
已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齡,支老師的去留一直是村民最關心的問題。
“我們心情很復雜,既希望支老師能一直堅守,又擔心她的身體。”李業美說,大家都覺得再挽留支老師,真的有點太自私了。
可支月英似乎還沒把退休提上議事日程,她放不下山里的.孩子,擔心沒有新的老師愿意來。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700字篇3
世界上感動的事情千千萬萬,而令我最感動的永遠只有那么一件事情。
那時,有一個瘦小的小男孩,他總是學習,幾乎不和任何人說話。別人和他打招呼,他只會低著頭寫作業。他是孤獨的,教室里,放學的路上,留下的總是他孤獨的背影。他沒有朋友,只有成績,所以他不快樂。
那一天,他還是一個人最后離開教室,當他走出教室門時,發現外面正下著傾盆大雨,而自己又沒有帶雨傘,所以,他只能沮喪地呆在教室里等待著雨停下來。過了很久,雨依舊是那樣下著,這時,男孩更沮喪了,他甚至哭了起來,突然,一陣腳步聲傳進了教室,腳步聲里充滿了活力與激情。"是誰在教室里哭?"他聽出來是自己同桌的聲音。"怎么了?怎么哭了?"說著,同桌從口袋掏出一張紙給他,他接過紙巾擦干臉上的淚,內心感激不已。他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同桌,同桌笑著說:"沒關系,我們共用一把傘吧。"說著,同桌便拿起他來拿的東西,與他一起走了。在路上他們分享學習的經驗,彼此越聊越投機。
從那以后,他在同桌的影響下朋友慢慢多了起來,他與同桌的友誼也更加深厚了。他們一起學習,一起回家,成為了永遠的好伙伴。
現在回想起來,那些往事真是美好,我現在都覺得十分感動,因為當初那個只知道學習的小男孩就是我,而我的同桌也已經與我分開了,當初的歡聲笑語也已經不在了。我要永遠感謝你——我親愛的同桌,是你讓我感受到了友誼的重要,是你打動了我的心靈,再見,親愛的同桌!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700字篇4
感動,來得那么輕而易舉。一件小小的事,也能讓我抑制不住淚水。
事情發生在我常去散步的小路上。夕陽西下,落日的余暉環繞在我身邊,遠方的火燒云鮮艷似玫瑰。我正欣賞者美景,一個聲音卻將我拉回了路上。
那是一個很小的孩子,坐在地上,灰塵弄臟了他的手和衣服,小臉上滿是淚水,睜著大大的眼睛,望著幾米外的一對夫婦。婦人臉上的關切而堅定的神情,我能清晰的,毫不費力的看見。男人手中拿著一個鈴鐺,清脆的聲音在靜謐的小路上回響,是那么好聽。
我很快就明白了,這是一個小孩子在學走路,那對夫婦,就是小孩的父母了,我不由停住了腳步……
常聽母親說我學走路時的模樣,滑稽中又一份堅強。我靜靜佇立著,等待著。小孩子在地上,就這么望著,望著,希望得到父母的幫助,女人的手動了動,但又被他緩慢而堅定地收了回來,搖了搖頭,用鼓勵的目光看著孩子,轉而露出個笑容。
加油!你能行,孩子!我仿佛聽到女人說。男人輕搖手中的鈴鐺,一雙寬大的手向前伸著,似乎是要抱起孩子的模樣。鈴音傳入我的耳中,也傳入孩子耳中。
幾經猶豫,孩子搖擺著,從地上爬上,抹了一把臉,邁出了一步。一步,一點,又ー步,又一點。磕磕絆絆,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摔倒。
但是,孩子沒有摔倒,他越走越順,終于,他撲進男人的懷抱之中,先是大哭,后又笑了。
婦人歡喜,輕呼一聲,不住為孩子鼓掌。男人控制不住心中的激動,一把抱住孩子,輕輕將鈴鐺放在孩子手心。
三人的身影,漸漸漸消失在路的盡頭。
我心中感到一種溫暖,雖然太陽落下了,我卻覺得渾身暖洋洋的。心中有一種情緒在翻騰。是什么呢?是感動吧!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700字篇5
上午,放學了。等了好久,爸爸還沒來接我。我只好自己乘公交車回家。
來到車站,我才發現口袋里只有一元錢,還差兩角錢。怎么辦?怎么辦?反正公交車是無人售票,自己投幣,司機哪里知道我少投了兩角錢呢。于是我壯著膽子上了202路公交車,低著頭忐忑不安地往自動投幣箱投了一元錢。正感到慶幸時,“喂,小孩,你少投了兩角錢!還是個紅領巾呢!”糟啦,那投幣箱是透明的,還亮著燈,司機眼睛一直盯著呢。他一定以為我是個不誠實的少先隊員,千萬不能讓他知道我是哪個學校的呀。我感到乘客們的目光都注視著我,真是無地自容啊,“我……我……沒錢了。”我支支吾吾地說。“難道你不知道票價是一元二角嗎?快下車!”司機毫不留情地說。我又急又羞,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我已經投了一元錢呀,難道要我下車走一個小時路回家嗎?不聽話的眼淚涌了出來。
正當我困窘的時候,一位乘客發話了:“他已經投了一元錢呀,怎么能叫他下車?”幾位乘客附和著說:“就是嘛,天色這么晚了,難道讓一個孩子走路回家?”“小孩子少兩角錢,何必這么認真。快開車吧,別耽誤大家的時間。”我心里感到一陣溫暖,一陣感激。沒想到這司機毫無同情心,竟然說:“人人都少兩角錢,公司不虧嗎?這是規定,小孩快下車!”我哭著正想下車,突然,“我來幫小孩補交兩角錢!”一位大哥哥和一位老奶奶異口同聲地說。大哥哥搶先走到投幣箱投了兩角錢。車終于開了。我感激地望著大哥哥和老奶奶說:“謝謝!”大哥哥微笑著說:“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嘛!”
兩角錢可能是微不足道,可是熱心的乘客讓我感動不已,特別是那位大哥哥和老奶奶讓我終生難忘。我會記住大哥哥的話:“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我一定要像大哥哥、老奶奶一樣熱心幫助。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700字篇6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永恒……!”這一首炙膾人心的歌曲在下午放學時再次回蕩在我的耳邊,不禁令我想起了在星期天晚上所播放的感動中國看完這一部影片后,不禁令我充滿無遐的聯想,在我的心中有著千絲萬縷的感想與體會。
還記得獲獎的人分別有:勇于救助生命的魏青剛、堅持助學的叢飛、勇于為國奉獻的黃伯云、為人們降服務的李春燕、自強自立的洪戰輝、信守承諾的陳健、殘疾而不自卑邰麗華、為國鞠躬盡瘁的楊業功、郵遞員楷模的王順友、為國奉獻的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還有青藏鐵路的建設者們……他們的事跡帶給人們感人至深的心靈沖擊,展示了中華民族樸素而真摯的人性之美。
保家衛國,為國家鞠躬盡瘁的楊業功讓我受益匪淺,盡管他已經離開了我們,到達了遙遠的天堂,但他的事跡與他那光輝英勇的形像將會永遠烙印我的心中,永不遺忘,他是中國軍人的楷模,他為了工作廢寢忘餐,為了工作日夜奔波,為了工作而勞心勞力,他對國家的心血比他的家庭重要多得很,就連在逝世的前一刻,他仍然惦記他的工作,惦記著他曾經無私奉獻過的國家,他是人性中一束束光輝,令我們有這樣的一個司令而自豪。在短短的兩個小時內,足以令我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這是一個最美好的時光,令我的心海如巨浪般澎湃,滔滔不絕,一直在我的耳邊回蕩著,回蕩著……
在這此獲獎者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殘疾藝術家邰麗華,邰麗華2歲時因高燒而成了聾啞人,失去了一個美好的童年,在我們局外人看來是很悲慘,但邰麗華卻度過了這些難關,從不幸的沉淵到藝術的頂峰。她每天辛苦地練習,強迫自己去練,付出了比別人多幾十倍的努力與心血來完成自己理想,她以實際的行動與相對的能力打破了人們對她的可憐與同情,讓群眾對她刮目相看,向他們證明了殘疾人的能力,展現了盡管有缺陷的生命的蓬勃,顯示出一種高尚的品質,向我們表達出了心靈至美與震撼,讓我們感受到了沒有語言的美與魅力,散發出從失中刺眼,令人崇敬的光輝。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700字篇7
感動中國人物播出了,如果不是在姥姥家看了會電視,我還不知道今天就演感動中國。
看完感動中國,我真心覺得,閑著是罪惡的,浪費錢也是罪惡的。閑著,其實就是浪費時間,那么概括起來,浪費是罪惡的,應該怎么辦?應該珍惜,珍惜生命,珍惜時間,珍惜金錢,珍惜資源。當有真的感觸的時候,這些詞句就不是空話和口號,不空洞也不高大。有的時候我會覺得閑,會覺得不知干什么好,好像找不到意義所在,而現在,在剛看完感動中國人物之后的強烈感情下,我覺得,有一件事,我們可以花大量的精力去做,以后忙完自己份內的事也不會覺得閑得慌,那就是:慈善。有時候我也會想,有什么好捐助的啊,他們有那么窮嗎,再說政府干嘛去了?
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沒有同情困難人群的感情基礎,我沒有見過那種場面,或者通過媒體看過幾眼已經被歲月沖澹了,但是一旦把那個畫面放到我眼前,我會被震撼,然后內心柔軟的說不出話來。我想這就是為什么成長環境艱苦的孩子長大了會更加惦念自己當初那種窮鄉僻壤,會更加懂得同情困難的孩子,不是說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孩子心硬,而是他們沒見過,沒有那個觸動。所以說,讓所謂溫室里的花朵去“體驗生活”,體驗苦,生活的苦,真的是有意義的。
今天晚上含著眼淚看完央視播出的2021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感受頗深!用他們的話說,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輩子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這就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善良,正直,樂于助人,堅強,奉獻,吃苦耐勞!我要凈化自己的靈魂,向他們學習!在有生之年,為大家,為社會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輩子的好人!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700字篇8
前幾天,我看了《感動中國》。這是對20__年全國評選出的優秀人物的頒獎儀式。
《感動中國》獲獎人物有二十多位,有個人,有團隊,他們所做之事有大有小,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的事跡確確實實感動著人們。
就拿劉盛蘭老人來說吧,他90多歲了,幾十年來自己省吃儉用,捐助了100多個學生10多萬元錢。這10多萬元錢對于一個靠收廢品的老人來說是一筆多大的財富啊!可是劉盛蘭老人沒有留下它們,卻是分批一點一點地捐給了全國各地的困難學生們。“72塊5毛錢”,劉盛蘭又把它捐了出去,而他只留下了5元錢。在那多少個令老人難忘的日日夜夜,睜開眼睛,他看到的是上不起學的孩子們,閉上眼睛,他看到的是孩子們拿到錢的笑臉。他90大壽那年,許多被他資助的學生來看他,大家一齊湊錢為他籌辦了他一生中第一次生日酒席。看到這兒,我深深為自己平時而慚愧,同時也為他身居貧困卻依然熱心資助困難學生而表示由衷的敬佩。
還有一個與他一樣長年幫助和愛護學生的人。
她的名字叫格桑德吉,是西藏山區一名女教師,也是當地第一個畢業的大學生。每周,她都要在高山懸崖峽谷間送孩子們。一次次安全到達,一次次與死神檫肩而過,她卻依然如往常一樣送學生上下學。她每天照顧山區的孩子,但八年的時間里,她僅見過自己的孩子四次。這是多么難能可貴的啊!我想:要是西藏山區開通了公路該多好!我長大了,一定要幫助山區孩子們,讓他們象城市孩子一樣學習和生活。
看到格桑德吉老師,再聯想到我們的老師,老師們真是照亮我們人生的“蠟燭”啊!我深深感謝老師們為學生付出的一切。
《感動中國》的一個個人物一件件事情激勵著我。從他們身上,我體會到:做大事可以造福人民;一些人由于條件限制,但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日積月累就成就了“大事”,他們同樣可以走上領獎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