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亥雜詩古詩意思
學習龔自珍的《己亥雜詩》。此文的詩意,主要是離京的感懷憂傷、自由的豪放灑脫、有情的飄渺落花、忠心的報國之志等等。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已亥雜詩古詩意思的內容,歡迎閱讀,內容僅供參考!
已亥雜詩古詩意思
意思1
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辭官歸鄉(xiāng),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意思2
“浩蕩離愁”,指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蕩:無限。
“吟鞭”指詩人馬鞭。“東指”指東方故里。“天涯”指離京都遙遠。
“落紅”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愛國情懷的志士。
“花”指國家。此句表明作者造福人類為國效力的高貴品質。后人又常用此句表達前輩對后輩的愛護.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人筆鋒一轉,由抒發(fā)離別之情轉入抒發(fā)報國之志。并反用陸游的詞“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落紅,本指脫離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沒有感情的東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不為獨香,而為護花。表現詩人雖然脫離官場,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之志,充分表達詩人的壯懷,成為傳世名句。
字面看,花不是無情之物,落在泥土里成了綠肥,還可以哺育花。作者以花自喻,意謂自己雖然處境艱難,但忠貞報國之心始終不變;自信其高尚志節(jié)更能感召年青一代。這種“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偉大情操,令人肅然起敬。這正好比悲心回向、永遠利他的大乘精神;而無論盛開的花、落下的花、還是地上的泥土,其實原本就是一體,只不過是隨緣所處的位置不同罷了。
這兩句的通俗解釋:落花并沒有忘記樹根的哺育,帶著無限的眷戀深情地告別樹根,寧化作春泥而護樹根,以回報樹的養(yǎng)育之恩。
已亥雜詩賞析
這首詩是《己亥雜詩》的第五首,寫詩人離京的感受。雖然載著“浩蕩離愁”,卻表示仍然要為國為民盡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在無限感慨中表現出豪放灑脫的氣概。一方面,離別是憂傷的,畢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煙;另一方面,離別是輕松愉快的,畢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籠,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為。這樣,離別的愁緒就和回歸的喜悅交織在一起,既有“浩蕩離愁”,又有“吟鞭東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廣闊天涯。這兩個畫面相反相成,互為映襯,是詩人當日心境的真實寫照。
已亥雜詩原文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已亥雜詩作者簡介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近代思想家、文學家及改良主義的先驅者。27歲中舉人,38歲中進士。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48歲辭官南歸,次年暴卒于江蘇丹陽云陽書院。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詩詞近800首,今人輯為《龔自珍全集》。著名詩作《己亥雜詩》共31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