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作文書讀書筆記
通過寫讀書筆記,可以幫助讀者反省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思考和感受。這里提供優秀的讀作文書讀書筆記,方便大家寫讀作文書讀書筆記參考。
讀作文書讀書筆記篇1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童年》,它的作者是著名的作家高爾基。這本書是是寫了高爾基的童年。
我們的童年即是美好的,又是快樂的,想要什么就會得到什么,但高爾基的童年并不是那么快樂的,而是悲慘加凄涼的。在這本書中,主人公阿廖沙(高爾基)的父親在他的童年時就去世了,而且死的很悲觀,這給阿廖沙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失去了家庭的支柱,只與母親和外祖母相依為命,后來跟隨外祖母來到外祖父的家里。
但在這,阿廖沙并沒有過上好日子,他在這里看到許多丑是,舅父們為爭財產而互相反目為仇,愚弄弱者,毒打兒童……。但他卻受到外祖母的同情,外祖母經常給阿廖沙講許多好聽的故事,阿廖沙受到外祖母所講述的故事的熏陶健康的成長,不像他的舅父們一樣。
阿廖沙從小就喜歡讀書,他渴望讀書、拼命讀書的精神使人感動,但他也為這吃了不少的苦頭,經常為受到的屈辱、欺凌而落淚。但他始終沒有放棄,依然堅持讀書。與貧窮的勞動人民接觸,深入社會,如饑似渴地從書籍中吸取知識養料使他真正成長起來,并最終成為一位文學大師。
從這本書中我覺得高爾基小時侯對小市民惡習的痛恨,對自由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強烈向往,才會使他成為了偉大的文學家。
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和高爾基簡直是天與地的區別,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我覺得我們擁有一個比高爾基幸福的童年,我們一定也會有比高爾基更美好的未來,讓我們一起好好學習吧!
讀作文書讀書筆記篇2
中國有一句古老的諺語:女人能頂半邊天。馬克吐溫也說過:要是沒有女人,有多少男人會是今天的模樣?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世界上的很多國家,依然存在著性別歧視的現象。女性承受著比男性更多的痛苦和磨難,而這些問題總是被邊緣化,不在世界主流議題范圍內,因此使得女性生存條件的改善顯得舉步維艱。
昨天我拿到了《天空的另一半》這本書,看得觸目驚心。如果不是看了這本書,我真的不會想到,在這個時代,竟然還有那么多被奴役被摧殘的女子。書中用荷蘭和瑞典做例子,荷蘭的賣淫是合法化的,而瑞典規定賣淫非法,但只處罰嫖客。在非洲一些更偏遠的地及區就更不必說了。
書中還說了,法律的改變是容易的,但文化的改變卻很難。的確,落后的國家之所以落后,就是因為法律形同虛設,而人們的觀念要改變,如果沒有先行者勇于犧牲自己的一些利益,也是沒有希望的。忽視理論妄談改變只能是空中樓閣。
再回過頭相像最近頻發的滴滴時間和之前的種.種相關事件,十分十分難受。真是想不通,作為女孩活在世上怎么那么難。在家中,你的父母家人可能重男輕女;在外頭。隨時會有一群壞人在暗處打著壞主意。他們從來不說要有新的法律保護你們,從來不管教自己家的男孩不要去侵犯女孩,只讓女孩不要深夜出門,不要穿短裙短褲。你什么錯都沒有,卻要小心整個世界,只因為你是個女孩。
“過去50年來,在世界范圍內遭到殺害的女孩,比整個20世紀死于所有戰爭的男性還要多。僅僅因為她們的性別”。如果性別間的不平等持續存在,時間注定不會和諧。而平等,需要個人的爭取,更要所有人的決醒和幫助。
讀作文書讀書筆記篇3
季羨林的大名如雷貫耳,只是這樣一位國學大師究竟有著怎樣不平凡的人生,一直不甚了了。最近,用了近一個月的晚間時間閱讀了《季羨林自傳》,對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
季羨林(1911、8、6―20、7、11),字希逋,又字齊奘,山東臨清人。中國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梵文、巴利文專家,作家。他精通12國語言,對印度語文文學歷史的研究建樹頗多。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教授、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中科院院士。
說來,和季老倒還是同行,只是咱教是的小朋友。季羨林6歲離開父母,跟叔父到濟南讀書。從私塾、一師附小到新育小學,因為認識“騾”字而直接讀高小。12歲考入正誼中學。15歲轉入山東大學附設高中。山東大學的校長是前清狀元、當時的教育廳長王壽彭。季羨林因第一學年連續獲得兩個甲等第一名,得到了校長獎勵的兩件墨寶,“從此才有意識地努力學習”。18歲,轉入省立濟南高中,得到國文老師、著名作家胡也頻、董秋芳等人親切教誨和鼓勵。這里學習的一年,是他一生中一個重要的階段。“我之所以五六十年來舞筆弄墨不輟,至今將過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筆,全出于董老師之賜,我畢生難忘。”
可見,好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力是不可估量的。教育事業是天底下最陽光的造福工程,人民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老師肩負著創造人類未來的歷史使命。為人師表率先垂范是老師共有的美德,但要真正做到這一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老師能夠幾十年如一日不但為人師表,還為學生以后的道路鋪滿陽光的紅地毯,就更值得可敬可親了。
縱觀古今中外的教育史,無論是孔子還是陶行知,是蘇格拉底還是蘇霍姆林斯基,他們之所以能名垂史冊,除了在教育理論與實踐上的貢獻,更重要的一條就是他們都有崇高的人格。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教師是學生心目中最親切、可信而又十分具體的榜樣。因此,教師崇高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影響是長遠而深刻的`。人格魅力是指人的政治道德素質、知識水平、美感形象等方面綜合起來對他人的感染力,這些方面又是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其中又以政治道德素質為主要的、決定的因素。教師應該脫離低級趣味,樹立良好形象,即高尚的政治道德形象、淵博的智能形象、高雅的美感形象。政治道德形象是指作為新時代的人類靈魂工程師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處處身體力行,真正為人師表,讓學生敬重。智能形象是指教師要有淵博的知識、精湛的業務能力,善于學習和創新,對學生循循善誘,讓學生信服。美感形象是指教師不但要注意儀表、語言美,更要注重心靈美,全心全意熱愛每個學生,讓學生愿意親近。這三種形象綜合起來形成教師的人格魅力,變成“跟我做”的無聲命令并內化為學生向上的動力,這就是教師的影響力。
讀作文書讀書筆記篇4
在熠熠生輝的古今文化中,每一本寶貴的書籍在我們成長中都能發揮巨大的影響力,書籍就像一把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讓蒙昧的我們得以解脫,讓我們在知識的圣殿里盡情的攝取營養來滋補心田。《愛的教育》更似一方沃土,在我的心中植下一顆感恩的種子!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歌曲中如是唱道。
《愛的教育》中有一篇父親寫給安利柯的信——《要知道感恩》。文中一句“安利柯,假如你只愛我,而不愛你的恩人,特別是除了父母之外,對你的恩情最為深重的老師,那我就會很不高興,我會生你的氣,就不認為你是個好孩子!”老師令我們喜悅,充實我們靈魂的每個知識點都飽含著他們的辛勤與汗水,帶我們走過風雨,走出困境。用知識的營養將我們哺育,如同那勤勞的蜜蜂——“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感恩的概念看似模糊,其實卻也清晰——做好身邊的小事,在恰當的時間做恰當的事情,便是最恰當的感恩。面對我的老師,上課認真聽講,尊重老師的勞動,汲取他給的知識,便是最好的感恩。
教師節要到了,我會親手做一張賀卡,寫上滿滿的祝福,帶上一顆感恩的心。祝愿所有的老師們健康快樂!我將一直抱著一顆感恩的心,去感恩給予我們深重恩情的教師,感恩這一份“愛的教育”!
讀作文書讀書筆記篇5
今天我看了學校為我們發的一本書,名字叫《愛麗絲夢游仙境》,我很喜歡這本書。
今天看的這部分講的是:有一天,愛麗絲掉進了洞,洞很深,半個小時以后愛麗絲才到洞底。到了洞底,愛麗絲發現有一扇門,可小門太小,愛麗絲進不去,突然她發現莊子上有一個小瓶子。上面寫著“吃我”,于是愛麗絲把它吃完了,她變得很小很小,愛麗絲想,完了,金鑰匙沒有拿到她太小了夠不著,最后她辦法終于夠著了金鑰匙,愛麗絲好開心呀,她順利的打開了門。
讀作文書讀書筆記篇6
假期,我讀了好多本書,其中有一本叫《石頭湯》的繪本,講的是三個和尚:阿福、阿祿、阿壽來到一個村子,發現村里的人們很少相互往來。
和尚們走進村時,大家都躲在家里,沒有人到門前來。“這些人不知道什么是幸福。”和尚們說。阿壽說“我們要讓他們看看怎么煮石頭湯。”于是,他們撿來樹枝,拿出一口小鐵鍋盛滿井水,架到火上開始煮湯了。一個小女孩問他們:“你們在干什么?”“我們在煮石頭湯。我們需要三個圓圓的石頭和一口更大的鍋。”
小女孩在院子里撿了三個剛好合適的石頭,從家里拿來大鍋。大家看見了都充滿好奇。和尚阿福說:“我們需要一些調料。”“我家有一些胡椒粉。”秀才說完馬上就不見了,回來時手里拿著好多罐胡椒粉。阿壽說:“我們還需要一些蘿卜、洋蔥、面條、蘑菇、扁豆。”人們紛紛都去拿了。大部份的都是家里有什么菜就拿什么菜。那天,大家一起吃飯、喝湯、跳舞,開心極了。他們已經好久沒有這樣熱鬧了。
我也不會忘記這本書,因為它給我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好印象:分享使人更加富足!
以讓諸葛亮交代一些人守城,在帶趙云和關羽張飛的兒子去就可以啦,這樣就一定可以勝利!
讀作文書讀書筆記篇7
對于墨子,以前不說很陌生,也算是了解不多,除了在歷史教科書中學過有關他的簡單常識,知道些姓氏名誰生存年代和“兼愛”“非攻”等主要主張,再就是在語文教科書中學過其《公輸班》一文,知道其如何跑到楚國跟公輸班進行道義上的交涉技術上的演練最終讓楚王取消攻打宋國計劃的故事,其余則知之甚少。后來說墨子乃是滕東木石處的本地人,后來在市里火車站廣場上豎起了墨子銅像,又在龍泉廣場西側的龍泉塔下建了墨子紀念館,我也沒有多注意。直到單位領導研究墨學而且有所成就,我得到其簽名著作,空閑中有時翻閱消遣,雖不大專心多是囫圇吞棗也畢竟慢慢多了解了些。
墨子可謂是個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都很牛的人,最早的小孔成像和一大堆兒科技成果,而且是標準化程序化規范化的東西,很容易普及推廣,而且效果極佳,墨守成規就可見他在科學和標準化等方面的成就。他的政治主張也頗得百姓擁護,哲學方面同樣有才,為了實現其理念,還自己組織了非政府的軍事武裝,其軍事才能也很突出。不管因為其自組武裝行俠仗義說他是俠義的首倡者還是“黑-社-會”鼻祖,他是一個非常個性的有思想的人物,也因此他的學說遭到了統治者得打壓,但墨家其平民觀念和俠義思想在當時確實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對今日也有些參考價值。
《墨子》之中各篇文章的排序該是特意安排,墨家先是苦口婆心勸諫國君要重用賢良,約束自己,還要注意別折騰,注意治國的諸多問題,還要克服已有的或是可能有的太多問題,等等,可以說前頭用名利來引誘,再輔以不然則“后果很嚴重”來嚇唬,只求國君能當個他心目中的明君,給百姓一個和-諧。然后接著是一大堆的專業性治國治民-主張建議等等,盡可放心采用,該是很有療效。墨子的一些觀點在當時該是很有用的,對百姓也是很有好處的,如今兩千多年過去了,他的一些思想還熠熠生輝,讓人嘆服。當然,人都逃不脫歷史的局限,我們學習墨子當然也該辯證,不能全拿來當做經典,畢竟時代變了。
墨子文中字里行間看出的當時的弊端和弊政就已經很多,任官方面墨子多次提到“今王公大人其所富,其所貴,皆王公大人骨肉之親,無故富貴、 面目美好者也。”同樣橫行的是官二代富二代或是裙帶關系,與墨子倡議的量才使用相距千里,其主要問題還是當權者的問題,官僚的問題。墨子的很多觀點和想法是好的,但結果跟后來我們知道的一樣。當權者生活方面的奢華也一般無二,奢華的宮室、華麗的服裝、浪費的飲食、豪華的舟車,還有大量蓄私等行為,無疑都是不利和-諧的,也已大量存在于當時,人的陋習從那時就大量存在,如今還在延續或是發展了下而已。我贊成墨子的很多觀點,很多也可借鑒至今日,比如《辭過》,如今一心發展經濟刺激消費就不是好事,甚至可以說人類正不斷“發展”著“競爭”著直至彼此一起走上絕路。后世人接過的會是怎么樣的一個世界?當今一面說要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另一方面拼命都要刺激消費糟蹋資源,二者本就是相對的。無盡的欲望會帶來災難。
記得當初在學校學歷史時,教材里最主要介紹的是墨子的“兼愛”和“非攻”,對其他包括尚同尚賢等觀點都未太突出強調。或是是時代的局限,或許是墨子心里明白嘴上沒法說,靠明君實現精英政治,靠當權者的道德自我約束他們自己,太難了,“兼愛”和“非攻”很好,可古今中外——包括而今的民-主典范國家——又在哪里得到真正實現過?現實是殘酷的,人性的世界也只遵循叢林法則。大家嘴上都可以說得冠冕堂皇,實際上還是我想怎樣就怎樣,只要我喜歡!要改變赤裸裸的叢林法則實質是不可能的,而通過比如墨子等人的主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沖一下矛盾,對社會各種力量間的行為進行一下規范,維持盡可能的讓大家都能接受的狀態。如今同樣如此。
對傳統文化,該辯證著分析,不要死抱著傳統,如今大講傳統也不能太絕對,對傳統文化不必奉若神明死命弘揚,而應有選擇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國的傳統封建文化有些利民的成分僅為點綴而已,主要實際宣揚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類的等級觀念,要求對上要絕對服從,可對百姓來說上層靠得住嗎?靠上層的道德自我約束根本不靠譜,無法保證任何東西。另一方面士大夫的個人修養和安身立命方面說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則不免是過于自我陶醉一廂情愿地把解救天下的擔子(實是欲望)全攥在自己手里,說的是貢獻,其實是控制,是實現自己個人理念上的私欲,無非是把自己的絕對“正義”觀點強加給人,而不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專制的傳統下產生不了現代的文明民-主制度。墨子為天下著想勸諫國君實施墨家的政治主張,也不是每一條建議都正確得可以超越時空,不管怎么樣,不管在什么時代,為天下的安定為百姓的幸福振臂而呼的人總是讓人敬佩尊敬的。
如今的世界比以前更復雜,我們也該立足現實兼顧長遠,克制欲望,協調協商,讓世界變成一個寬容的,節奏相對慢一些的和-諧世界才好。
讀作文書讀書筆記篇8
生快事,莫如讀書。它能讓我們知天地、曉人生。它能讓我們陶冶性情,不以物喜,不以物悲。書就是我們精神的巢穴,生命的源泉。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到與書結下了不解之緣,并善于從書中汲取營養。從閱讀中養成愛好讀書的習慣,體會讀書的樂趣,學習和掌握一些讀書的方法,這不就是人生的第一大快事嗎?下方,我就和大家分享讀書的各種樂趣吧!
讀書的一大樂趣莫過于當你當你正為一個問題絞盡腦汁,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或對某一個問題似有所聞的時候,打開書一看,你就會發現早已有人對這個問題做了充分的論述,正好騷到了你的癢處。這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你那么舒服,那么的.自在。
讀書對于不一樣的人有不一樣的樂趣,對于從事體力勞動來說,讀書一種休閑;對于從事腦力勞動的人來說,書可能就是一種靈丹妙藥,煩悶時,讀書能夠解悶;愁苦時,讀書能夠忘憂;興奮時,讀書能夠暢流。
讀書給人恬淡、寧靜、心安理得的快樂,就是名利、金錢不可代替的,書就像人類的精神營養劑,缺了它,生活必缺陷。讓我們別留下遺憾,拿起書吧!相信你必須也能從書中懂得人生的真諦!
讀作文書讀書筆記篇9
評注式讀書筆記不單是摘錄,而且要把自己對讀物內容的主要觀點、材料的看法寫出來,其中自然也包括表達出筆記作者的感情。評注式筆記有時對摘錄的要點做概括的說明。評注式筆記有下列幾種:
(1)書頭批注
書頭批注,是一種最簡易的讀書筆記作法。就是在讀書的時候,把書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體會最深的地方,用筆在字句旁邊的空白處打上個符號,或者在空白處加批注,或者是折頁、夾紙條作記號等等。這種筆記方法不但對書中的內容可以加深理解,也為日后查找提供了方便。
(2)提綱
提綱是用綱要的形式把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論點、論據提綱摯領地敘述出來。提綱可按原文的章節、段落層次,把主要的內容扼要地寫出來。提綱讀書筆記可以采用原文的語句和自己的語言相結合的方式來寫。
(3)提要
提要和提綱不同。提綱是逐段寫出來的要點,提要是綜合全文寫出要點。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語言扼要地寫出讀物的內容。提要除客觀敘述讀物內容外,帶有一些評述的性質。
另一種提要,是對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內容梗概作簡要的說明。
(4)評注讀書筆記
評注讀書筆記,是讀完讀物后對它的得失加以評論,或對疑難之點加以注釋,這樣的讀書筆記叫作評注筆記。例如魯迅讀《蕙櫋雜志》中的一段:清嚴無照《蕙櫋雜志》:西湖有嚴嵩和鄂王《滿江紅》詞石刻,甚宏壯。詞即慷慨,書亦瘦勁可觀,末題華蓋大學士。后人磨去姓名,改題夏言。雖屬可筆,然亦足以懲奸矣。
案:嚴嵩篇和岳飛詞,有如是作為,后人留詞改名,有如是自欺,嚴先生以為可筆而又許其懲奸,有如是兩可。寥寥六十字,寫盡三態。(魯迅《集外集拾遺?書苑折枝(二)》)
(5)補充原文讀書筆記
補充原文的讀書筆記,是在讀完原書或文章之后,感到有不滿足的地方進行補充。需要注意的是補充原文不是隨意地加以補充,而是要圍繞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發揮。
讀作文書讀書筆記篇10
簡愛是一個極為平凡的女孩,從小失去父母,被寄養在里德舅媽家,但是無論她怎樣做也討不了舅媽的歡心,于是她決定要上學。到了學校,聽她的好朋友海倫說那里是一個相當于孤獨院的學校時,她萬分歡喜,正因那里的孩子都是孤兒,她們的想法是一致的。她長大后在那里做了兩年老師,當她離開了學校,開始找工作,不久她就擁有了一個不錯的工作。后來,她救了羅切斯特先生,并和羅切斯特生了一個可愛的小孩。
是的,這就是簡愛的一生,從書中我看到了她的勇氣,看到了她的愛與尊嚴,我感到一種慚愧,如果換作是我的話,羅切斯特先生的房間著了大火,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會沖進去用水把火澆滅。
現實生活中父親母親他們做錯了,我卻不敢反駁,但是簡愛卻立即糾正了大人說的話,我卻說都不敢說,其實我心中的小人在大喊:不!你們錯了。簡愛的勇氣我十分佩服。
簡愛,一個平凡的女孩,其實她并不平凡,她很偉大,因為她告訴我們了一個道理:即使是最平凡的女孩子,也要有自己的勇氣、愛與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