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葵花摘抄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中涉及到引用其他作者的文獻,需要在筆記中添加注釋和引用信息,方便以后查閱和引用。下面給大家整理一些青銅葵花摘抄讀書筆記,方便大家學習怎么寫青銅葵花摘抄讀書筆記。
青銅葵花摘抄讀書筆記篇1
青銅,一個普普通通的鄉村男孩,他結識了一個城市女孩葵花。一次偶然,她失去了爸爸,被青銅一家人領養,從此過著貧困而又快樂的生活。
這本純美、感人、動情的小說中,處處突出了青銅一家人的艱辛:水災,淹沒了一件件瓦房,他們的心中是何等悲傷?蝗災,一只只蝗蟲吞噬了他們食物,也吞噬了他們的汗水!大風,刮掉了屋頂災難一次次擾亂了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可他們手挽著手,挺過了這一切!他們沒有放棄,仍然勇往直前。
嬌小的幼苗生活在大地的懷抱里,享受著微風的吹拂,陽光的照耀,必然不成大器。只有經歷了風風雨雨,才能茁壯成長,成為一顆參天大樹,給人們帶來陰涼。
人生也是如此,我們就像一株幼苗,只有經歷挫折,才能有所成就。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沒有風雨,怎能見彩虹?只有學會面對苦難,不怕困難,才能走向成功。
在這本把感情描述到了極限的小說中,處處道出了一家人對葵花濃濃的愛:家里的情況只能供一個孩子上學,最后,還是選擇了摸銀杏的方法,青銅為了葵花,使了點小把戲,使葵花順利上學,而自己卻在外放牛,這就是愛!這就是哥哥對妹妹的愛!
今年暑假,表哥到我們家來玩兒,我就深刻體會到了哥哥對妹妹的愛:吃水果,總是挑又大又圓的給我;玩玩具,總讓我先玩;我要求什么,總能有求必應。記得有一次,哥哥隨手拿起我的玩具,想要研究研究。我正坐在電腦前,津津有味地瀏覽博文,猛然聽見他正疑惑的和我爸爸討論:這是什么東西,怎么玩兒的?我忽地一下轉過身去,蠻不講理地從他手中奪過玩具,生氣地撅著嘴,大喊道:別動我的東西!哥哥只是默默地看著我,不動聲色。
青銅還為葵花付出過很多很多,他為了讓葵花用上明亮的燈,不顧自己的勞累,摘了南瓜花到蘆葦蕩里捉螢火蟲,直到足以照亮葵花的作業本
在生活中,爸爸媽媽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們總是用愛關懷著我們,辛辛苦苦地照顧著我們,勞累了一天的他們還要滿足我們的各種愿望,給我們做飯、洗衣服、輔導作業 也全然不顧自己的身體健康,而我們則吃香的喝辣的,自由自在,甚至還對爸爸媽媽大吵大鬧,絲毫不去諒解他們的勞累。我一定要做一個孝順的孩子!
新年到了,家里沒有多余的錢來給葵花做衣服,媽媽就不顧奶奶地勸阻,把自己的花嫁衣給葵花改成了漂亮的新衣服,看著葵花高興的樣子,她欣慰的笑了
看到這里,我又想起了我最最親愛的媽媽。在一個炎熱的晚上,我熱的滿頭大汗,又恰好停電,為了讓我入睡,媽媽就不知疲倦地為我扇著扇子,一直等到電來了,開了空調
我再次翻開《青銅葵花》這本多姿多彩的書,感受著濃濃的愛帶給我的快樂!
青銅葵花摘抄讀書筆記篇2
《青銅葵花》是曹文軒創作的長篇小說,該書主要講述沒有血緣關系的兩兄妹青銅與葵花的故事。在這本書中曹文軒將苦難和美寫到了極致,讓人在贊嘆美不勝收的大麥地、蘆葦蕩、葵花田時,同樣被“青銅葵花”那深刻的美所感動。
主人公葵花與父親相依為命,父親終身都愛著那堅貞不二、具有生命意義的“魔力”向日葵,就連女兒的名字也是“葵花”。然而也正是這種癡迷的愛戀,讓他在為了撈起漂浮于水中的畫著葵花的畫紙時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從此葵花成了孤兒。另一主人公青銅同樣是不幸的,五歲時的一場疾病剝奪了他說話的權利,變成了一個啞巴。命運就這樣把這兩個苦命的孩子綁在了一起。
不得不說青銅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哥哥,雖然不會說話,但他卻用自己無聲的語言“逼”著家人收養了無家可歸的葵花。他渴望坐進教室,但是當聽到家人說只有一個人能上學時,他就毫不猶豫地收起了渴望,把機會讓給了妹妹;他為了讓妹妹能和別的同學一樣擁有美麗的照片,在寒冷的冬天,冒著風雪去橋頭賣全家一起編織的`蘆花鞋,為了多賣錢最后連自己腳上的鞋都賣了,卻高興地光腳踩著積雪回家;為了讓妹妹能夠在自己家中安心學習,而不用去別人家借光,他在漆黑的夜晚去村外捉來許多螢火蟲給妹妹做燈籠。這些不僅是哥哥對妹妹的愛,更是彰顯出一種男子漢的氣概。然而葵花12歲那年又被命運召回了城市。從此,青銅常常遙望著蘆葦的盡頭,遙望著葵花所在的地方。這痛苦讓青銅變得有些癡呆,甚至讓他用盡平生力氣,吐字不清地大喊出:“葵花!”
這兩個孩子是飽嘗苦難的,因為生活總是處處與他們為難,但他們卻是幸運的,大麥地、蘆葦蕩、葵花田在這如畫的大自然中,最美的感情莫過于愛了。人們常說苦難能帶來力量,似乎卻忽略了它所帶來的美,就像這本書后記中說的“安徒生的作品,大部分是悲劇性的,是憂傷的,苦難的,痛苦的,但也是美的”。曹文軒在后記中寫道:“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這種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時,有一種痛苦的風度,長大時才能是一個成長。”在享樂主義泛濫的今天,這無疑是一種逆向的思考。
青銅葵花摘抄讀書筆記篇3
在書店,無意間看到一本叫《青銅葵花》的書。于是,我懷著復雜的心情看完了這本書。從故事的開始到故事的結束,每一章都讓我心潮起伏!每一章都充滿愛的力量!
這是一個鄉村男孩與城市女孩之間的故事。一個意外的機遇,讓兩個人成了兄妹。他們一起生活,一起成長!但女孩葵花12歲那年又被接回了城市。從此男孩青銅便遙望著葵花走的方向。直到有一天,這個不會說話的男孩喊出了女孩的名字。
青銅為了讓葵花上學,把自己上學的機會給了葵花;為了讓葵花不受別人的欺負,每天讓葵花坐在牛背上,自己牽著牛把葵花送到學校晚上接回家;為了讓葵花有燈光寫作業,他一口氣做了十盞南瓜燈;為了讓葵花看馬戲,他讓葵花坐在自己的肩膀上;為了讓葵花報幕時更加美麗耀眼,他用嘴巴一刻也不停的吹了一條獨一無二的冰項鏈;為了讓葵花回家時不怕路黑,他在河邊上等了好幾夜。
青銅為葵花做的很多事,他與葵花之間已經產生了一種純潔的愛,這種愛需要兩個人來共同維持,共同感動著對方。青銅為葵花做的很多事感動了大麥村的每一個人。而葵花為青銅一家人也做了很多感人的事兒。
葵花為了讓家里省錢,沒有參加學校的拍照;為了讓家里人自豪,每次都把成績考到第一名;為了不費家里的燈油,受著同學的嘲笑在同學家里寫作業;為了賺錢給奶奶治病,獨自一人跑到江南撿銀杏賣錢;為了讓哥哥學到知識,她想盡辦法教青銅寫字。
青銅的家人再苦再累也不愿讓女孩兒受苦受累。他們為了讓葵花能拍一張相,全家人一起編蘆花鞋賣錢;爸爸為了讓葵花能在冬天住上房子,把能賣的都賣了,然后去租地割金茅草;媽媽為了讓葵花過年能有新衣服穿,把自己出嫁時的衣服改了,然后讓葵花穿。奶奶為了讓葵花穿上新棉襖,瞞著一家人去摘棉花,結果累倒了。
這就是愛的力量,一家人用愛的力量感動著每一個人。他們用心靈“編織”出了一條“愛的項鏈”!
愛的力量是偉大的,是無私的,是任何人都抵擋不住的!所以葵花的爸爸媽媽為了讓葵花接受良好的教育,還是忍著內心的疼痛讓葵花到城里讀書了。
青銅葵花摘抄讀書筆記篇4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并不是到處都是美好的,其實還有很多痛苦。
曾經有過這樣一個故事,這是一個男孩與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銅,女孩叫葵花。一個特別的機緣,讓城市女孩葵花與鄉村男孩青銅成了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12歲那年,命運又將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銅從此常常遙望蘆蕩的盡頭,遙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這一個故事可謂是可悲可泣。
青銅與葵花的家雖然十分貧窮,十分苦難,但是他們快樂。故事中的場景很美,人物外表很美,人們的心靈更加美。在這一個故事中,時時有著一股愛,一股充滿生機與情意的愛。作者將苦難,美和愛寫得漓淋盡致。寫得十分感人,以至于當我第一次讀時眼睛竟會紅了一圈。
有的人也許會說:“現在的科技那么發達,生活那么美好,不會再發生故事中所講述的事了。”那么就大錯特錯了。不管你生活在哪一個時代,都會有自己的痛苦,痛苦其實并不是只有以前或者現在才有,以后也是會有的。我們在小的時候就應該有一種敢于正視痛苦的勇氣,或是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活我們才會有可能成為一個強者,社會中的強者。
所以,現在如果我們遇到痛苦,我們用不著為自己的痛苦而大驚小怪,更不應該以為只是從我們這一代,只有我自己才有苦難與痛苦。我們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苦難的歷史,而且這個歷史還要繼續延伸下去。
在這個時代,有一些孩子甚至是一些成年人會因為某種壓力而選擇輕生時,我們會發現自己正處于一個看上去很深刻,很人性化的社會,其實所有的人都因該對其承受苦難的能力進行反思。
我們這個時代還有一種享樂主義,那是我們在面對苦難,痛苦時的怯懦表現,是一種對生命缺乏深刻體驗與理解的必然選擇。
《青銅葵花》就是要告訴我們:我們要敢于正視痛苦,尊敬痛苦。歡樂是值得我們贊美,痛苦不也值得我們去贊美嗎?歡樂與痛苦不停地鍛煉人類展開偉大的心魂。是力,是生,是神,如果一個人不能將歡樂與痛苦都喜歡上的人,就是都不愛,只有能夠真正體味的人,才能懂得人生的價值與離開人生的甜蜜!
青銅葵花摘抄讀書筆記篇5
讀完《青銅葵花》之后,我對愛和痛苦又有了一個更深的了解:愛是不分輕重的,它能感化一切,就像青銅對葵花那樣,為了妹妹不惜一切代價。痛苦是離不開幸福的,幸福也離不開痛苦,敢于從痛苦中站起來的人,那他今后一定會幸福。
每次讀起《青銅葵花》我的眼淚就不知不覺從我的眼角流了下來。不知為什么,我總覺得葵花很幸福,很快樂。盡管她沒有父親和母親。可是收養她的一家子確很關心她。
青銅為了葵花,他放棄了他最愛的學校;放棄了很少見的'馬戲,甚至他放棄了一切。他這么做都是為了葵花。
《青銅葵花》告訴我們:災難可以把我們和親人分開,但分不開的是親人之間的愛,因為真愛是永恒的,任何災難不能把愛毀滅!
在我讀完《青銅葵花》看到了這樣一句話:“我們應當正視痛苦,尊重痛苦!快樂固然值得贊頌,痛苦又何嘗不值得贊頌!這是兩位弟妹,而且都是圣者。她們鍛煉人們展開偉大的心魂。她們是力,是生,是神。凡是不能兼愛歡樂與痛苦的人,便是既不愛歡樂,亦不愛痛苦。凡能體味她們的,方懂得人生的價值和離開人生時的甜蜜。”
沒錯,人的一生不可能風和日麗。必定有酸甜苦辣,只有嘗過苦,才會珍惜甜,而嘗過甜,又想去嘗其它味道。
青銅葵花摘抄讀書筆記篇6
最近,我讀了曹文軒的《青銅葵花》這篇文章。
看了這篇文章,我感動的流下了眼淚。對比青銅和葵花的生活,我現在的生活實在是太幸福了。以前我經常抱怨這,抱怨那的。現在我終于明白,對于那些不幸的人們,我真是渡過了一個幸福無憂的童年。爸爸媽媽寵愛著我,無條件的滿足著我的各種各樣的需求,我還有時不滿足。而青銅和葵花卻因為沒錢不能同時上學,兩個人也能互相為對方著想,清貧的生活既鍛煉了他們的意志,也加深了他們的感情,這種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的溫情讓我感動的時候,也流下了慚愧的汗水……
《青銅葵花》真是一本好書,讀了這本書,就好像我們又結交了一位知心的朋友。
青銅葵花摘抄讀書筆記篇7
葵花,她,是一個可愛小巧的城里姑娘,她的爸爸因為熱愛那金黃色的葵花,所以給她取名“葵花”。正是由于她爸爸對葵花的癡迷而不幸為了看葵花掉到了水里。就這樣,她來到了青銅家,她認真學習教青銅認字,她乖巧懂事幫家里分擔負擔,但有時她又是活潑、頑皮的,因為她可以和青銅在大麥田城盡情的玩耍。葵花臨走前,不舍大麥地,不舍爸爸媽媽,也不舍她那個啞巴哥哥,但現實是無情的,最終將他們兩人分開,不過他們那段情,那段美好的時光卻永遠相記,埋藏在內心最深處。
青銅葵花摘抄讀書筆記篇8
手中捧的那本書總會每次午后,手中都會捧上一本書,坐在沙發上,讓陽光灑在身上,暖意傳遍全身,特別舒服。是《青銅葵花》,窗臺上,綠蘿的影子總會隨著陽光一起來到書上,綠茶上熱氣騰騰,茶葉總會在水中起起落落。
第一次見到它是在書店,封面的背景是呈淡淡的青色,是一條河,河岸邊停著兩艘漁船,一只長一點,窄一點,另一只則短一點,寬一點。離河岸不遠處還有一小塊陸地,有幾只說不上名字的水鳥。封面的左下角,有一個長相清秀的女孩,她扎著一條麻花辮,辮子一直長到胸邊,辮子的末尾被人細心地系上了一根紅頭繩。她的手上拿著一朵開得正燦爛的葵花。我被這本書的封面所吸引住了,便取出書,翻開了第一頁。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葵花跟著她的爸爸來到了大麥地對面的干校。在意外中,她的爸爸被水淹死了。葵花幼年喪母,現在爸爸死了,她成了孤兒,而且她并沒有任何親戚。后來,青銅一家收養了她,她成為了他們家的一員。可收養了葵花,也就意味著青銅一家以后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
青銅和葵花以兄妹相稱,青銅很愛護葵花。從決定誰上學的抓鬮中就能很明顯的看出。青銅在五歲時,一場大火后,他因發高燒,成為了大麥地人們口中的啞巴青銅。他很羨慕那些能去上學的孩子,他渴望能學到知識。但是葵花也要去上學,她到了該上學的年齡了,家里只能供一個孩子去上學,青銅把機會讓給葵花,讓她去上學,學到知識。
奶奶很愛葵花,也很愛青銅。她是大麥地最受尊敬的老人,她很愛干凈,身上沒有一絲老年人的氣味。她為這個家終生操勞,力竭而逝,留下了親手摘的棉花,留下了生命的溫暖;帶了一輩子的耳環,在家里蓋房子需錢時當了;臨死前,將最后剩下的手鐲給了葵花,留下了未來的希望。同樣,葵花很愛奶奶。她為了給奶奶治病,去江南拾銀杏賣錢,只得到了一些面值很小的票子,卻以為自己掙了很多錢!葵花還小,她并不知道這是一筆很小的錢,并不夠奶奶治病,她只知道這是愛的分量和責任。
回想我們的生活,我們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不用為餓肚子所發愁,也不用像青銅一樣,下了大雪還要去買鞋,也不用擔心住的問題。我們夏有空調,冬有暖氣,我們想要什么父母都會滿足我們,我們還因為一點小事而大發脾氣,青銅和葵花不能想要什么就有什么,連吃住都成了問題,但他們很孝順,還想盡一切辦法去掙錢,幫助父母,我們比不上他們。
《青銅葵花》就是這么一個感人的故事,第一次讀的時候眼淚就一只往外流,好久都沒有停止。最后的結局葵花回到了她的城市,青銅從此便常常遙望蘆葦蕩的盡頭,望著葵花所在的地方。這,便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
青銅葵花摘抄讀書筆記篇9
最近,我們看的一本書——《青銅葵花》,這本書里面有好幾章,好幾段,甚至好幾句都讓我非常感動,那些讓我感觸很深,里面也有著豐富的語言描寫更體現出了故事的生動。
《青銅葵花》這本書是曹文軒寫的,它告訴我們必須正視痛苦,不能一見錢財就搶,而青銅葵花卻過上了貧困的生活。
青銅非常喜歡葵花,我從“青銅早想好了,他送,他接。”我從這句話中體會到青銅非常喜歡葵花,他每天要送要接,是很艱苦的,葵花要去上學了,青銅已經想好了,這也說明了青銅非常喜歡葵花的一個大原因。
媽媽也很愛我。記得有一次,在一個烈熱的中午媽媽正在家中煮午飯爸爸正在家中玩電腦,我也在家里做作業,我到廚房里來看看媽媽,我打開門時,頓時,一股濃煙從廚房中跑出來,我忍不住要打了一個哈欠,媽媽跑了過來溫柔的幫我開了一下臉,我看見了媽媽臉上有著許多汗,我又輕輕的擦了一下媽媽的臉,媽媽卻說:“不用了。”看!桌上的那幾道菜,工工整整地擺放在那邊,這正是為我和爸爸一起燒的美味佳肴,看!我媽媽愛我吧!
我覺得我們要正視痛苦,知道愛就在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