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小學文言文及譯文
簡單的小學文言文有哪些呢?文言文的學習好比是另一門語言的學習,語言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注重積累基礎知識,付出了時間,才可以學好文言文。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簡單的小學文言文及譯文的內容,歡迎閱讀,內容僅供參考!
簡單的小學文言文及譯文
兩小兒辯日
列子〔先秦〕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辯斗一作:辯日)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譯文
孔子向東游歷,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就問他們在爭辯的原因。
一個小孩子說:“我認為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距離人近,而正午的時候距離人遠。”
另一個小孩子認為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距離人比較遠,而正午的時候距離人比較近。
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出時像車的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時就如同盤子一般小了,這不是遠小近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出來時涼爽,到了中午的時候熱得如同把手伸進熱水中,這不是近的就感覺熱,而遠就覺得涼的道理嗎?”
孔子聽了之后不能判斷他們倆誰對誰錯。
兩個小孩子笑著對孔子說:“是誰說你智慧多呢?”
注釋
東:東方。
游:游歷、游學。
見:看見。
辯斗:辯論,爭論.
辯:爭。
其:代詞,他們。
故:緣故,原因。
以:認為。
始:剛剛,才。
去:離;距離。
日中:正午。
初:剛剛。
車蓋:古時車上的篷蓋,像雨傘一樣,呈圓形。
及:到。
則:就。
盤盂:盛物的器皿。圓者為盤,方者為盂。
為:是。
滄滄涼涼:形容清涼的感覺。滄滄:寒冷的意思。
探湯:把手伸向熱水里。湯,熱水,開水。(古時還特指沐浴時用的熱水。)在文中的意思是天氣很熱。
決:決斷,判定,判斷。
孰:誰。
為:同“謂”,說,認為。
汝:你。
知:zhì,通假字。“知”通“智”聰明、智慧。
笑:在這里不是嘲笑,在這里突出了孩子們的天真可愛
滄滄涼涼:形容清涼而略帶寒意。
小學文言文及譯文大全
鐵杵成針
祝穆〔宋代〕
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譯文
磨針溪是在象耳山腳下。世世代代相傳李白在山中讀書的時候,沒有完成好自己的學業,就放棄學習離開了。他路過一條小溪,遇見一位老婦人在磨鐵棒,于是問她在干什么,老婦人說:“我想把它磨成針。”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動,就回去完成學業。那老婦人自稱姓武。現在那溪邊還有一塊武氏巖。
注釋
世傳:世世代代相傳。
成:完成。
去:離開。
逢:碰上。
媼:婦女的統稱。
方:正在。
鐵杵;鐵棍,鐵棒,杵,壓米或捶衣用的棒,一頭粗一頭細的圓棒。
欲:想要。
感:被......感動。
還:回去。
之:代詞,指代老婦人在做的事。
卒業:完成學業。
今:現在。
氏:姓…的人。
經典小學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鷸蚌相爭》原文
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夫也。故愿王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翻譯
趙國將要出戰燕國,蘇代為燕國對惠王說:“今天我來,路過了易水,看見一只河蚌正從水里出來曬太陽,一只鷸飛來啄它的肉,河蚌馬上閉攏,夾住了鷸的嘴。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干死你。’河蚌也對鷸說:‘今天你的嘴不取,明天你的嘴不取,就會餓死你。’兩個不肯互相放棄,結果一個漁夫把它們倆一起捉走了。現在趙國將要攻打燕國,燕趙如果長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會疲憊不堪,我擔心強大的秦國就要成為那不勞而獲的漁翁了。所以我希望大王認真考慮出兵之事。”趙惠文王說:“好吧。”于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