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雜詩》的寫作背景
《己亥雜詩》,作者是龔自珍。這主要是作者當時憤然辭官,離別親朋好友,愁腸百結,于是寫下此詩。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己亥雜詩》的寫作背景的內容,歡迎閱讀,內容僅供參考!
《己亥雜詩》作者寫作背景
龔自珍,字璱人,號定盦(一作定庵)。漢族,浙江仁和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館,又號羽琌山民。清代的思想家、詩人、文學家和改良主義的先驅者。龔自珍在朝中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改革內政,抵制外國侵略,曾經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
己亥為當時的清道光十九年。那一年龔自珍辭去官職南歸,后來又北上去接家眷,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著祖國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難中的平民百姓,忍不住觸景生情,思慮萬千,隨即寫下了一首又一首的詩,《己亥雜詩》因此就誕生了。
時值鴉片戰爭爆發的前夜,這組詩憶述見聞、回憶往事、感時憂國、抒發感慨,藝術地再現與反映了自己生平、思想、宦跡、著述的豐富閱歷,標志著詩人認識社會和批判現實的能力,在晚年已臻新的境界。
龔自珍生活在鴉片戰爭前夕,他有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并主張改革內政,一直強調抵抗外國侵略。在《己亥雜詩》中,集中反映了詩人高度關懷民族和國家命運的愛國激情。
并寫出了龔自珍對清朝政府不重視籌劃的痛心,該詩言語之間多是關系到國家生計和民生的堪危。感慨于清朝朝庭壓抑、束縛人才的情況,表達了對社會變革的強烈愿望。
《己亥雜詩》原文經典名句
1、著書何似觀心賢?不奈巵言夜涌泉。百卷書成南渡后,先生續集再編年。
2、我馬玄黃盼日曛,關河不窘故將軍。百年心事歸平淡,刪盡蛾眉惜誓文。
3、罡風力大簸春魂,虎豹沈沈臥九閽。終是落花心緒好,平生默感玉皇恩。
4、此去東山又北山,鏡中強半尚紅顏。白云出處從無例,獨往人間竟獨還。
5、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6、亦曾橐筆侍鑾坡,午夜天風伴玉珂。欲浣春衣仍護惜,乾清門外露痕多。
7、廉鍔非關上帝才,百年淬厲電光開。先生宦后雄談減,悄向龍泉祝一回。
8、太行一脈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氣蹲。送我搖鞭竟東去,此山不語看中原。
9、翠微山在柘潭側,此山有情慘難別。薜荔風號義士魂,燕支土蝕佳人骨。
10、進退雍容史上難,忽收古淚出長安。百年綦轍低徊遍,忍作空桑三宿看。
龔自珍簡介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號定庵(ān)。漢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館,又號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詩人、文學家和改良主義的先驅者。
己亥雜詩詩意
這首詩以祈禱天神的口吻,呼喚著風雷般的變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縛思想、扼殺人才造成的死氣沉沉的局面,表達了作者解放人才,變革社會,振興國家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