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古詩日記300字
日記是寫自己心理活動的,有時也像出氣筒一樣,是傾訴自己心事的好對象。下面給大家整理一些關于古詩日記300字,方便大家學習怎么寫關于古詩日記300字。
關于古詩日記300字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首杜牧寫的清明古詩。
今天是星期五,我爸爸一大早說:“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是我們中華的風俗。”我得意地說:“誰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樣。”媽媽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一個字都不敢說了。
我們一家三口人來到祖墳前面,我們先拿出打火機,然后拿了幾串小鞭炮放放,剛開始放,我就躲到了爸爸媽媽的懷里,連頭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說:“孩子別怕,放鞭炮沒什么好怕的。”媽媽說:“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說:“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是個喜歡放鞭炮的人,可現在為什么這么怕了呢?這都怪一個小鞭炮若的禍,那是我六歲的時候,我再玩的時候檢到一個小鞭炮,我把它給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聽啪的一聲,我的手被炸出了血,當時我痛的哇哇大哭……
關于古詩日記300字篇2
現在學校里掀起了一股學古詩的熱潮。可有的同學只是重視背古詩的數量,背的古詩不理解,甚至還有好多字音讀錯。我采用的是“五讀學詩法”,效果很好,下面我說說我是怎樣自學王安石的《元日》的。
我自學古詩分五步。第一步是朗讀全詩。讀時,我碰到了生字“曈”,就查字典把它學會。第二步是細讀,我把每句中不理解的關鍵詞找出來,如“屠蘇、曈曈日、新桃、舊符”等,看注解或查字典把它們的意思學懂。第三步譯讀。讀的時候,把每行詩的意思說出來。第四步是通讀。把每句詩的意思連起來,說出整首詩的意思。第五步是品讀。看簡析,了解作者寫這首詩的背景,讀時想象作者詩中描寫的景色,再想想這首詩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元日》使我想起了課外書上看到的王安石變法,原來他寫這首詩反映了他除舊布新的思想。最后我把整首詩背熟。
自學古詩可千萬不能囫圇吞棗。不求甚解,死記硬背,收獲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