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言名句摘抄
孟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和言論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歷史和文化。孟子的名言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全人類智慧的結晶。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孟子名言名句摘抄”,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孟子名言名句摘抄精選篇1
1.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孟子·離婁下)
2.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盡心上)
3.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丑)
4.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盡心上)
5.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6.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告子下)
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丑)
8.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上)
9.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名言名句摘抄精選篇2
1.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2.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3.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4.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5.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7.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8.君于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9.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10.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11.禮之用,和為貴。
1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14.有教無類。
15.君子之行也,度于禮。
16.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17.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18.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19.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20.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21.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2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3.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
24.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
25.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26.不學詩,無以言。
27.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28.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
29.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30.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31.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32.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33.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34.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5.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36.子謂于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3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8.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39.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40.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41.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42.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43.放于利而行,多怨。
44.君于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45.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
46.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
47.聽其言而觀其行。
4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9.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50.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孟子名言名句摘抄精選篇3
1. 志,氣之帥也。
2. 養心莫善于寡欲。
3. 仁人無敵于天下。
4. 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
5. 國人皆曰可殺。——《孟子·粱惠王下》
6. 王顧左右而言他。——《孟子·粱惠王下》
7. 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梁惠王上》
8. 居移氣,養移體。——《孟子·盡心上》
9. 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
10. 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告子下》
孟子名言名句摘抄精選篇4
1. 天下殆哉,岌岌乎。——《孟子·萬章上》
2.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孟子·公孫丑上》
3. 彼一時,此一時也。——《孟子》
4.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孟子·離婁上》
5. 人告之以有過則喜。——《孟子·公孫丑上》
6. 仁者榮,不仁者辱。
7. 瞰其亡也,而往拜之。——《孟子·膝文公下》
8. 脅肩諂笑,病于夏畦。——《孟子·滕文公下》
9.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滕文公下》
10.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孟子·盡心上》
11. 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公孫丑上》
12. 出于其類,拔乎其萃。——《孟子·公孫丑上》
13. 窮不失義,達不離道。——《孟子》
14. 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孟子·告子下》
15. 非不能也,是不為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16. 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17. 士無事而食,不可也。——《孟子·滕文公下》
18. 永言孝思,思孝惟則。
19. 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孟子·梁惠王下》
20. 不違農,谷不可勝食也。——《孟子·梁惠王上》
21. 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孟子·離婁上》
22.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孟子·離婁上》
23. 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孟子·盡心上》
24. 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孟子·告子上》
25. 人若無志,與禽獸同類。——《孟子》
26. 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孟子·盡心下》
27.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
28.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29.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孟子·盡心上》
30. 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孟子·滕文公下》
31.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孟子·梁惠王下》
32. 保民而王,莫之能于御也。——《孟子·梁惠王上》
33.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孫丑下》
34. 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子·粱惠王下》
35. 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孟子·離婁上》
36. 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
37. 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38.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腺文公上》
39. 巨屨小屨同賈,人豈為之哉。——《孟子·騰文公上》
40. 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41.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
42.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盡心下》
43.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44. 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孟子·藤文公下》
45. 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也。——《孟子·離婁下》
46.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離婁下》
47. 訑訑之聲音顏色距人于千里之外。——《孟子·告子下》
48. 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孟子·梁惠王上》
49.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
50. 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名言名句摘抄精選篇5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3、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4、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5、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6、天下之本,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7、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8、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9、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
10、養心莫善于寡欲
孟子名言名句摘抄精選篇6
1、彼一時,此一時也
2、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5、盡信書,不如無書
6、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7、人不可以無恥
8、仁人無敵于天下
9、仁者榮,不仁者辱
10、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1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2、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3、一葉蔽目,不見泰山
14、以五十步笑百步
15、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16、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
1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8、父子有親,君臣有交,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19、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20、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孟子名言名句摘抄精選篇7
1、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2、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
3、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4、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5、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8、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9、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10、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孟子名言名句摘抄精選篇8
1、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2、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3、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4、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5、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7、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8、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9、窮困便獨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10、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名言名句摘抄精選篇9
1、富貴不能__,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3、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4、權,然后和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5、士無事而食,不可也。
6、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7、人若無志,與禽獸同類。
8、王顧左右而言他。
9、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10、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孟子名言名句摘抄精選篇10
1、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2、挾泰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
3、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
4、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
6、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
7、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8、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10、其進銳者,其退速。
孟子名言名句摘抄精選篇11
1、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2、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親愛之而已矣。
3、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
4、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5、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6、食色,性也。
7、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8、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9、人告之以有過則喜。
10、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孟子名言名句摘抄精選篇12
1、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2、富貴不能__,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3、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
4、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5、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也。
6、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有妻子,則慕妻子;仕則慕君,不得于君則熱中。大孝終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見之矣。
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8、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9、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10、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名言名句摘抄精選篇13
(1)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2)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3)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4)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其進銳者,其退速。
(6)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7)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10)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孟子名言名句摘抄精選篇14
(1)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
(2)仁者無敵。
(3)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4)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5)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6)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7)仁則榮,不仁則辱。
(8)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9)仁,人心也;義,人路也。
(10)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孟子名言名句摘抄精選篇15
(1)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4)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6)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未聞弒君也。
(7)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8)尊賢使能,俊杰在位。
(9)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10)民事不可緩也。
孟子名言名句摘抄精選篇16
(1)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
(2)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殍,此率獸而食人也。
(3)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4)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
(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6)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7)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
(8)人皆可以為堯舜。
(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10)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