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美古詩詞詩句摘抄
古詩詞是古代人們抒發內心情感的出口,是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富有中華文明特有的美感。它們或是鏗鏘,或是婉轉,風格各異,皆耐人尋味。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優美古詩詞詩句摘抄”,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優美古詩詞詩句摘抄篇1
將進酒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賞析/鑒賞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短簫鐃歌的曲調,屬漢樂府《鼓吹曲·鐃歌》舊題。題目意譯即“勸酒歌”。《宋書》:漢鼓吹鐃歌十八曲,有《將進酒》曲。《樂府詩集》:《將進酒》古詞云:將進酒,乘大白,內容多寫宴飲游樂,詠唱飲酒放歌的事。宋何承天《將進酒》篇曰:“將進酒,慶三朝。備繁體,薦佳肴。則言朝會進酒,且以濡首荒志為戒。若梁昭明太子云,洛陽輕薄子,但敘游樂飲酒而已。”唐代李白沿用樂府古體寫的《將進酒》,影響。
李白詠酒的詩篇極能表現他的個性,本詩為長安放還以后所作,思想內容更為深沉,藝術表現更為成熟。詩由黃河起興,感情發展也像黃河之水那樣奔騰激蕩,不易把握。而通篇都講飲酒,字面上詩人是在宣揚縱酒行樂,而且詩中用欣賞肯定的態度,用豪邁的氣勢來寫飲酒,把它寫得很壯美,也確實有某種消極作用,不過反映了詩人當時找不到對抗黑暗勢力的有效武器。酒是他個人反抗的興奮劑,有了酒,像是有了千軍萬馬的力量,但酒,也是他的精神麻醉劑,使他在沉湎中不能做正面的反抗,這些都表現了時代和階級的局限。理想的破滅是黑暗的社會造成的,詩人無力改變,于是把沖天的激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樂之舉,發泄不滿,排遣憂愁,反抗現實。
李白在《將進酒》一詩中表達了對懷才不遇的感嘆,又抱著樂觀、通達的情懷,也流露了人生幾何當及時行樂的消極情緒。但全詩洋溢著豪情逸興,取得出色的藝術成就。《將進酒》即其代表作。
這首詩非常形象的表現了李白桀驁不馴的性格:一方面對自己充滿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現波折后,又流露出縱情享樂之情。在這首詩里,他演繹莊子的樂生哲學,表示對富貴、圣賢的藐視。而在豪飲行樂中,實則深含懷才不遇之情。全詩氣勢豪邁,感情奔放,語言流暢,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李白“借題發揮”借酒澆愁,抒發自己的憤激情緒。
優美古詩詞詩句摘抄篇2
過故人莊
孟浩然〔唐代〕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賞析
這是一首田園詩,描寫農家恬靜閑適的生活情景,也寫老朋友的情誼。通過寫田園生活的風光,寫出作者對這種生活的向往。全文十分押韻。詩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約”一徑寫去,自然流暢。語言樸實無華,意境清新雋永。作者以親切省凈的語言,如話家常的形式,寫了從往訪到告別的過程。其寫田園景物清新恬靜,寫朋友情誼真摯深厚,寫田家生活簡樸親切。
全詩描繪了美麗的山村風光和平靜的田園生活,用語平淡無奇,敘事自然流暢,沒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跡,然而感情真摯,詩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美學情趣,從而成為自唐代以來田園詩中的佳作。
一、二句從應邀寫起,“故人”說明不是第一次做客。三、四句是描寫山村風光的名句,綠樹環繞,青山橫斜,猶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畫。五、六句寫山村生活情趣。面對場院菜圃,把酒談論莊稼,親切自然,富有生活氣息。結尾兩句以重陽節還來相聚寫出友情之深,言有盡而意無窮。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具”和“邀”說明此飯局主人早有準備,說明了故友的熱情和兩人之間的真摯的情感。“感惠徇知”在文學藝術領域真摯的情感能催筆開花。故人“邀”而作者“至”,大白話開門見山,簡單而隨便。而以“雞黍”相邀,既顯出田家特有風味,又見待客之簡樸。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走進村里,作者顧盼之間竟是這樣一種清新愉悅的感受。這兩句上句漫收近境,綠樹環抱,顯得自成一統,別有天地;下句輕宕筆鋒,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則又讓村莊不顯得孤獨,并展示了一片開闊的遠景。由此運用了由近及遠的順序描寫景物。這個村莊坐落平疇而又遙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靜而絕不冷傲孤僻。正是由于“故人莊”出現在這樣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中,所以賓主臨窗舉杯。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軒窗一開上句描述的美景即入屋里來,“開軒”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經意地寫入詩的,細微的動作表現出了主人的豪邁。窗外群山環抱綠樹成陰,窗內推杯換盞,這幅場景,就是無與倫比的古人詩酒田園畫。“場圃”的空曠和“桑麻”的話題又給人以不拘束、舒展的感覺。讀者不僅能領略到更強烈的農村風味、勞動生產的氣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場圃上的泥土味,看到莊稼的成長和收獲。有這兩句和前兩句的結合,綠樹、青山、村舍、場圃、桑麻和諧地打成一片,構成一幅優美寧靜的田園風景畫,而賓主的歡笑和關于桑麻的話語,都仿佛縈繞在讀者耳邊。這就是盛唐社會的現實色彩。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深深為農莊生活所吸引,于是臨走時,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將在秋高氣爽的重陽節再來觀賞菊花和品菊花酒。淡淡兩句詩,故人相待的熱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間的親切融洽,都躍然紙上了。杜甫的《遭田父泥飲美嚴中丞》中說:“月出遮我留,仍嗔問升斗。”杜甫詩中田父留人,情切語急;孟浩然詩中與故人再約,意舒詞緩。杜甫的郁結與孟浩然的恬淡之別,讀者從這里可以窺見一些消息。
這首詩沒有渲染雕琢的痕跡,自然的風光,普通的農院,醇厚的友誼,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場景,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美學情趣。這種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風格,與作者描寫的對象——樸實的農家田園和諧一致,表現了形式對內容的高度適應,恬淡親切卻又不是平淺枯燥。它是在平淡中蘊藏著深厚的情味。一方面固然是每個句子都幾乎不見費力錘煉的痕跡,另一方面每個句子又都不曾顯得薄弱。他把藝術美融入整個詩作的血肉之中,顯得自然天成。這種不炫奇獵異,不賣弄技巧,也不光靠一兩個精心制作的句子去支撐門面,是藝術水平高超的表現。正是因為有真彩內映,所以出語灑落,渾然省凈,使全詩從“淡抹”中顯示了它的魅力,而不再需要“濃飾盛妝”了。
優美古詩詞詩句摘抄篇3
勸學
顏真卿〔唐代〕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賞析
《勸學》中的“勸”起著統領全篇的作用。“勸”解釋為“勉勵”的意思。作者在這篇以《勸學》為的詩歌中,勸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壯年華,勤奮學習,有所作為,否則,到老一事無成,后悔已晚。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暫,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詩歌以短短的28個字便揭示了這個深刻的道理,達到了催人奮進的效果。
“三更燈火五更雞”是指勤勞的人、勤奮學習的學生在三更半夜時還在工作、學習,三更時燈還亮著,熄燈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雞就叫了,這些勤勞的人又得起床忙碌開了。第一句用客觀現象寫時間早,引出第二句學習要勤奮,要早起“正是男兒讀書時”為第一句作補充,表達了年少學習時應該不分晝夜學習,通過努力學習才能報家報國,建功立業。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寫的是年輕的時候不好好學習到了年紀大了,在想要學習也晚了。句子中“黑發”,“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辭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通過對比的手法,突出讀書學習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后悔了才去學習。從結構上看,三、四句為對偶句,“黑發”與“白首”前后呼應,互相映襯,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首詩深入淺出,自然流暢,富含哲理。核心是“黑發早勤學,白首讀書遲”。作為有志氣的人,要注意抓緊時間讀書學習修身養性,的讀書時間是在三更五更,晨讀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堅持,才能真正學到報國興家立業的本領。從學習的時間這一角度立意,勸勉年輕人不要虛度光陰,要及早努力學習,免得將來后悔。詩人是從學習的意義,作用和學習應持的態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們重視后天學習,以加強自身的行為修養。
優美古詩詞詩句摘抄篇4
桃夭
佚名〔先秦〕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雅析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詩經是那片桃林。流光的霞披,如新娘的紅蓋頭,被春風輕輕掀起。果實飽滿的模樣太惹人憐愛了,她們真像一群孩子,密密匝匝地擠在枝葉間,笑鬧著,春天僅僅有了這些果子就不會冷清。當初桃花流水,不還嘆息過嗎?你擔心這季節象梭子一樣飛去了,藏著十八歲少女的心事,像春天藏著太多太多的花朵,你不說,不說也羞呵。
小姐妹出嫁前,你陪著流了一晚的淚,你想過,自己也將有這樣大哭一場的日子,離開家,離開父母,頭頂一塊紅布,騎上高高的駿馬,在吹吹打打的熱鬧聲中,不知為何,也不問為何,就要向陌生的新郎全身心地交付自我。小姐妹歸寧之時,像沾露的梨花,不勝嬌羞,你問她們“結婚好嗎”,她們回答“真好”,再問,卻云山霧罩,笑言,“急什么,你遲早要知道的。”你有一點點羨慕她們,暗自猜測:我做新娘,會不會很快樂?
灼灼其華桃花是火啊,是春天的火,是內心的火,燃起你莫名的相思,那少年曾在垅間走過許多回,既俊雅,又健碩,相遇時,他微微一笑,就捉住了你的靈魂。“他會不會娶我?”你這樣溫柔地等待,夏蟬唱完了,秋雁飛過了,終于在某個雪后的黃昏有了消息,他在火塘邊與父兄們說著要緊的話,每一言你都隔窗聽見了,心兒如一活蹦亂跳的小鹿,你有些擔心,它會脫腔而走。
一樁美滿的婚姻終于在那個雪夜瓜落蒂熟。又是桃花灼灼而開,明艷的少女就要出嫁。祝福吧,她帶著著美好的祝福開始新的生活。從此以后,她將成為賢妻,成為慈母。
《孟子·滕文公》中有言,“丈夫生而愿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為之有家。”三千年前的婚姻的確是一道亮麗的風景,至今看去仍舊圖畫一般,不曾絲毫褪色,不曾減弱當初馥郁的芳馨。那年的桃花自有一種奔放之美,三千年后,猶聽到那古樂之喧和新人之笑,不禁生出對遙遠春天最真切的愛慕。
優美古詩詞詩句摘抄篇5
子衿
佚名〔先秦〕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賞析
《國風·鄭風·子衿》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全詩三章,每章四句。此詩寫單相思,描寫一個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每當看到顏色青青的東西,女子就會想起心上人青青的衣領和青青的佩玉。于是她登上城門樓,就是想看見心上人的蹤影。如果有一天看不見,她便覺得如隔三月。全詩采用倒敘的手法,充分描寫了女子單相思的心理活動,惟妙惟肖,而且意境很美,是一首難得的優美的情歌,成為中國文學描寫相思之情的經典作品。
全詩三章,采用倒敘手法。
前兩章以“我”的口氣自述懷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戀人的衣飾借代戀人。對方的衣飾給她留下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見其相思縈懷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約,只好等戀人過來相會,可望穿秋水,不見影兒,濃濃的愛意不由轉化為惆悵與幽怨:“縱然我沒有去找你,你為何就不能捎個音信?縱然我沒有去找你,你為何就不能主動前來?”
第三章點明地點,寫她在城樓上因久候戀人不至而心煩意亂,來來回回地走個不停,覺得雖然只有一天不見面,卻好像分別了三個月那么漫長。
全詩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戀人時的焦灼萬分的情狀宛然如在目前。這種藝術效果的獲得,在于詩人在創作中運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寫。詩中表現這個女子的動作行為僅用“挑”“達”二字,主要筆墨都用在刻劃她的心理活動上,如前兩章對戀人既全無音問、又不見影兒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見,如三月兮”的獨白。兩段埋怨之辭,以“縱我”與“子寧”對舉,急盼之情中不無矜持之態,令人生出無限想像,可謂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內心獨白,則通過夸張修辭技巧,造成主觀時間與客觀時間的反差,從而將其強烈的情緒心理形象地表現了出來,可謂因夸以成狀,沿飾而得奇。心理描寫手法,在后世文壇已發展得淋漓盡致,而上溯其源,此詩已開其先。
這首詩是《詩經》眾多情愛詩歌作品中較有代表性的一篇,它鮮明地體現了那個時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獨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觀念和精神實質,女主人公在詩中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即對情人的思念。這在《詩經》以后的歷代文學作品中是少見的。
優美古詩詞詩句摘抄篇6
漁家傲·平岸小橋千嶂抱
王安石〔宋代〕
平岸小橋千嶂抱。柔藍一水縈花草。茅屋數間窗窈窕。塵不到。時時自有春風掃。
午枕覺來聞語鳥。欹眠似聽朝雞早。忽憶故人今總老。貪夢好。茫然忘了邯鄲道。
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晚年的作品,藝術的錘煉上比早年更為成熟。歷來的評論家,極推崇王安石晚年寫景抒情的小詩,而往往忽略這類風格的詞。其實,這首詞比其同類的詩還要出色。此詞的主要特色,是善于融詩入詞。
起首二句寫得極為娟秀,為人所稱譽,乃融化他人詩句而來。吳聿《觀林詩話》記王安石“嘗于江上人家壁間見一絕,深味其首句‘一江春水碧揉藍’,為躊躇久之而去,已而作小詞,有‘平岸小橋千嶂抱,柔藍一水縈花草’之句。蓋追用其詞。”此見詞人善于融煉詩句,渾然天成。他用“一水”來概括“一江春水”,添“縈花草”三字烘托春光爛漫,豐富了原句的內容,提取原詩精華,調合得巧妙自然。“柔藍一水”,形容水色清碧,“柔”下得輕盈貼切,形象生動,使詞的畫面呈現出一種美麗、清新、寧靜的色彩美。“茅屋數間窗窈窕”三句,以“窈窕”形容窗的幽深,反映出茅屋“千嶂抱”著的竹林里的深窈秀美。他同期寫的《竹里》詩可與此參讀:“竹里編茅倚石根,竹莖疏處見前村。閑眠盡日無人到,自有春風為掃門。”此即詞中“茅屋數間”的一般情景。“茅屋”三句,包涵了《竹里》詩的全部情景,但情韻連續,融成一片,更見精嚴。“午枕覺來聞語鳥”一句,見出詞人那種與花鳥共憂喜、與山水通性情的悠閑的情致與恬淡的心境。“欹眠”句,從睡醒聞鳥聲,聯想到當年從政早朝時“騎馬聽朝雞”,恍如隔世。這并非久靜思動,卻是絢爛歸于平淡后常有的心理反應。
其比較的結果,馬上的雞聲還是比此時枕上的鳥聲動聽。此意由下文再補足。“忽憶故人今總老”,反襯自己之已老。而此時貪愛閑話的午夢,已丟卻盧生邯鄲道上所作的“建功樹名,出將入相”的黃粱幻夢(見唐沈既濟《枕中記》)。全詞以景起,以情結,而情與景之間,由茅屋午夢加以溝通,使上下片寫景與抒情之間不覺截然有分界。
王安石晚年這首山水詞所表現的是一種恬靜的美,詞中反映出他退出政治舞臺后的生活情趣和心情:對世途感到厭倦,而對大自然則無限向往,動輒借自然景物以抒發自己的幽懷。
優美古詩詞詩句摘抄篇7
鵲橋仙·纖云弄巧
秦觀〔宋代〕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賞析
借牛郎織女的故事,以超人間的方式表現人間的悲歡離合,古已有之,如《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隱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歐陽修、張先、柳永、蘇軾等人也曾吟詠這一題材,雖然遣辭造句各異,卻都因襲了“歡娛苦短”的傳統主題,格調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觀此詞堪稱獨出機杼,立意高遠。
這是一首詠七夕的節序詞,起句展示七夕獨有的抒情氛圍,“巧”與“恨”,則將七夕人間“乞巧”的主題及“牛郎、織女”故事的悲劇性特征點明,練達而凄美。借牛郎織女悲歡離合的故事,歌頌堅貞誠摯的愛情。結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這兩句既指牛郎、織女的愛情模式的特點,又表述了作者的愛情觀,是高度凝練的名言佳句。這首詞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時代、跨國度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品位。此詞熔寫景、抒情與議論于一爐,敘寫牽牛、織女二星相愛的神話故事,賦予這對仙侶濃郁的人情味,謳歌了真摯、細膩、純潔、堅貞的愛情。詞中明寫天上雙星,暗寫人間情侶;其抒情,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讀來蕩氣回腸,感人肺腑。
詞一開始即寫“纖云弄巧”,輕柔多姿的云彩,變化出許多優美巧妙的圖案,顯示出織女的手藝何其精巧絕倫。可是,這樣美好的人兒,卻不能與自己心愛的人共同過美好的生活。“飛星傳恨”,那些閃亮的星星仿佛都傳遞著他們的離愁別恨,正飛馳長空。
關于銀河,《古詩十九首》云:“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盈盈一水間,近咫尺,似乎連對方的神情語態都宛然目。這里,秦觀卻寫道:“銀漢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銀河的遼闊,牛女相距之遙遠。這樣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銀河水,把兩個相愛的人隔開,相見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點七夕題意,同時緊扣一個“恨”,他們踽踽宵行,千里迢迢來相會。
接下來詞人宕開筆墨,以富有感情 色彩的議論贊嘆道:“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一對久別的情侶金風玉露之夜,碧落銀河之畔相會了,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間千遍萬遍的相會。詞人熱情歌頌了一種理想的圣潔而永恒的愛情。“金風玉露”用李商隱《辛未七夕》詩:“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用以描寫七夕相會的時節風光,同時還另有深意,詞人把這次珍貴的相會,映襯于金風玉露、冰清玉潔的背景之下,顯示出這種愛情的高尚純潔和超凡脫俗。
“柔情似水”,那兩情相會的情意啊,就象悠悠無聲的流水,是那樣的溫柔纏綿。“柔情似水”,“似水”照應“銀漢迢迢”,即景設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竟然象夢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見又分離,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夢”,除言相會時間之短,還寫出愛侶相會時的復雜心情。“忍顧鵲橋歸路”,轉寫分離,剛剛借以相會的鵲橋,轉瞬間又成了和愛人分別的歸路。不說不忍離去,卻說怎忍看鵲橋歸路,婉轉語意中,含有無限惜別之情,含有無限辛酸眼淚。回顧佳期幽會,疑真疑假,似夢似幻,及至鵲橋言別,戀戀之情,已至于極。詞筆至此忽又空際轉身,爆發出高亢的音響:“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這兩句詞揭示了愛情的真諦:愛情要經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只要能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這兩句感情 色彩很濃的議論,成為愛情頌歌當中的千古絕唱。它們與上片的議論遙相呼應,這樣上、下片同樣結構,敘事和議論相間,從而形成全篇連綿起伏的情致。這種正確的戀愛觀,這種高尚的精神境界,遠遠超過了古代同類作品,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這首詞的議論,自由流暢,通俗易懂,卻又顯得婉約蘊藉,余味無窮。作者將畫龍點睛的議論與散文句法與優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結合起來,起伏跌宕地謳歌了人間美好的愛情,取得了極好的藝術效果。
優美古詩詞詩句摘抄篇8
1、最關情,折盡梅花,難寄相思。____周密《高陽臺·送陳君衡被召》
2、荊州麥熟繭成蛾,繰絲憶君頭緒多。____李白《荊州歌》
3、問相思他日鏡中看,蕭蕭發。____嚴羽《滿江紅·送廖叔仁赴闕》
4、明月照相思,也得姮娥念我癡。____高鶚《南鄉子·戊申秋雋喜晤故人》
5、君在天一涯,妾身長別離。____江淹《古離別》
6、薄幸郎君何日到,想自當初,莫要相逢好。____施耐庵《蝶戀花·一別家山音信杳》
7、兩情纏綿忽如故。復畏秋風生曉路。____王建《七夕曲》
8、相思已是不曾閑,又那得工夫咒你。____蜀妓《鵲橋仙·說盟說誓》
9、月色入高樓,相思兩處愁。____秋瑾《菩薩蠻·寄女伴》
10、鴛鴦俱是白頭時,江南渭北三千里。____賀鑄《惜余春·急雨收春》
11、繡袂捧琴兮,登君子堂。____貫休《善哉行·傷古曲無知音》
12、應難奈,故人天際,望徹淮山,相思無雁足。____史達祖《八歸·秋江帶雨》
13、念佳人音塵別后,對此應解相思。____晁端禮《綠頭鴨·詠月》
14、美人結長想,對此心凄然。____李白《折楊柳》
15、意長翻恨游絲短。盡日相思羅帶緩。____嚴仁《玉樓春·春思》
優美古詩詞詩句摘抄篇9
1、寶奩明月不欺人,明日歸來君試看。____嚴仁《玉樓春·春思》
2、枕障薰爐隔繡帷,二年終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應知。____張曙《浣溪沙·枕障薰爐隔繡帷》
3、暗相思,無處說,惆悵夜來煙月。____韋莊《應天長·別來半歲音書絕》
4、春閨月,紅袖不須啼。____元好問《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時作》
5、占得杏梁安穩處,體輕唯有主人憐,堪羨好因緣。____牛嶠《憶江南·銜泥燕》
6、君在陰兮影不見,君依光兮妾所愿。____傅玄《車遙遙篇》
7、憶與君別年,種桃齊蛾眉。____李白《獨不見》
8、獸爐沉水煙,翠沼殘花片。一行寫入相思傳。____張可久《塞鴻秋·春情》
9、惜分長怕君先去,直待醉時休。____賀鑄《眼兒媚·蕭蕭江上荻花秋》
10、群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游多斷腸。____曹丕《燕歌行》
11、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____李商隱《風雨》
12、清風明月苦相思,蕩子從戎十載馀。____王維《伊州歌》
13、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____曹植《明月上高樓》
14、辜負我,悔憐君,告天天不聞。____牛嶠《更漏子·春夜闌》
15、問別來解相思否。____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優美古詩詞詩句摘抄篇10
1、思歸未可得,書此謝情人。____李白《送郄昂謫巴中》
2、寫不了相思,又蘸涼波飛去。____朱彝尊《長亭怨慢·雁》
3、塵緣一點,回首西風又陳跡。____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4、教人無處寄相思,落花芳草過前期,沒人知。____孫光憲《虞美人·好風微揭簾旌起》
5、舊相思偏供閑晝。____吳文英《夜游宮·春語鶯迷翠柳》
6、算遺蹤猶有枕囊留,相思物。____吳文英《滿江紅·劉朔齋賦菊和韻》
7、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____陳師道《除夜對酒贈少章》
8、花滿河陽,為君羞褪晨妝茜。____吳文英《燭影搖紅·賦德清縣圃古紅梅》
9、君知否,是山西將種,曾系詩盟。____劉過《沁園春·張路分秋閱》
10、待約個梅魂,黃昏月淡,與伊深憐低語。____柳如是《金明池·詠寒柳》
11、烏絲闌紙嬌紅篆,歷歷春星。____納蘭性德《紅窗月·燕歸花謝》
12、春朝秋夜思君甚,愁見繡屏孤枕。____魏承班《滿宮花·雪霏霏》
13、念碎劈芳心,縈思千縷,贈將幽素,偷翦重云。____吳文英《風流子·黃鐘商芍藥》
14、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____常建《春詞二首》
15、自與東君作別,刬地無聊。____納蘭性德《風流子·秋郊即事》
優美古詩詞詩句摘抄篇11
1、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金陵酒肆留別》
2、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杜甫《夢李白》
3、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牋費淚行。——北宋·晏幾道《鷓鴣天三首其二》
4、微雨池塘見,好風襟袖知——唐朝杜牧《秋思》
5、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宋趙師秀《有約》
6、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樂婉《卜算子》
7、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8、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
9、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錦瑟》
10、萬物興歇皆自然——唐李白《日出行》
優美古詩詞詩句摘抄篇12
1、一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賈島《戲贈友人》
2、寸寸山河寸寸金。——黃遵憲《贈梁任父母同年》
3、林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金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4、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5、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唐王昌齡《出塞》
6、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7、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佚名《涉江采芙蓉》
8、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唐戴叔倫《塞上曲二首》
9、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煥《登鸛雀樓》
10、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
優美古詩詞詩句摘抄篇13
1、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唐朝李白《北風行》
2、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唐劉禹錫《樂天見示傷微之以寄》
3、有時忽惆悵,匡坐至夜分。《贈何七判官昌浩》
4、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宋林逋《山園小梅》
5、從來好事天生儉,自古瓜兒苦后甜——元白樸《陽春曲題情》
6、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元好問《論詩首》
7、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關山月》
8、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靜夜思》
9、春江秋月冬冰雪,不聽陳言只聽天——宋楊萬里《讀張文潛詩》
10、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白居易《長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