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1500字觀后感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你更深入地思考所觀看的內容,從而更好地理解其主題、情感和思想。寫好狼圖騰1500字觀后感不是那么簡單,下面給大家分享狼圖騰1500字觀后感,供大家參考。
狼圖騰1500字觀后感篇1
看了《狼圖騰》,讓我對草原狼有了更直觀的認知,也從中品味出一些道理:
第一個讓我比較有感覺的,是老獵戶帶主人公陳陣觀察狼群捕獵黃羊的過程中,對陳陣提出的“狼為什么遲遲不進攻”的問題,老人說那是狼在等黃羊吃飽,在選擇最合適的時機。他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命題就是“人生在于選擇時機”。每個人對時機的理解可能都不一樣,有些人喜歡做好充分的準備再付諸行動,秉持“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的信條;有些人則信奉“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即使準備得還不是很扎實,仍會勇敢地迎上去。這兩種行為模式究竟哪一種更有利于我們的工作呢?我個人更傾向于第一種,尤其對一個管理者而言,必須有謀定而后動的穩重,因為你的身上承載著更多的責任和期許,你的一個決定也許影響著整個團隊的努力回報,所以,我們要通過細致、科學的分析,努力做到在正確的時機作出正確的判斷,在此之前所要做的就是更為充分的準備。
我看完這部電影想到的另一個問題是關于“和諧”。為什么狼群會攻擊牧民的羊群、馬群,進而引發了人們對狼的憤恨、報復和圍剿,其實就是有人把本來要留給狼的黃羊全部給拉走了,把狼逼入了絕境,為了生存,狼就把目標對準了人類圈養的牲畜并且傷害了人類。牧民為了保護自己,便對狼采取了嚴厲的懲罰。為什么會發生這么多沖突,就是因為突發的“偷拉黃羊”行為打破了狼、人和自然界之間的平衡,本來相對和諧的自然關系瞬間惡化,最終三敗俱傷,狼的反抗傷了人,人用武器殺狼、捕狼,而狼群的減少并沒有使草原安全,相反,草場被大面積破壞,自然資源進一步惡化。由此可見,建立一種和諧穩定的生態系統是何其重要,就我們企業來說,商場、廠家和消費者就是一種需要保持和諧穩定的商業生態,哪一方都需要從中獲取屬于自己的那份利益,如果這種平衡被打破,就有可能一損俱損。所以,我們在今后的企業運行中如何更好的維護好這份和諧,力爭實現最大程度的三方共贏,我從這部電影中獲取的一個信息就是——留有余地。從我們商場出發,能不能采取一些更為大度的“讓利”呢?對廠家、對消費者,拿出更多的誠意,奉獻更多的實惠,降低一些姿態,開闊一些空間,讓整個的生態系統的參與者體會到我們的誠意進而樂于保持我們之間的和諧,那么越長久的和諧一定會帶來更豐厚的回報。
狼圖騰1500字觀后感篇2
草原上生長的黃羊本身便是狼群的獵物,只有捕食到足夠的獵物,它們才不會去騷擾牧民家的羊,而黃羊的產量也因為有狼才不會過度生產,導致草原泛濫成災,也因為有狼,草原上的黃鼠、野兔也不敢肆虐草地,這是自然界中的生物鏈,是不容破壞的。
然而在北方草原,一群自以為是的外來戶在草原上發展農耕作業,導致大片草地被破壞掉,被沙漠化長不出草,最終整個北方草原鬧饑荒。為了生計,他們便跑到狼群儲存好的獵物陣地里搜挖黃羊,當他們幾車滿載而歸的時候,狼群在不遠的山頂上怒視著他們離開。這是為狼群報復而埋下禍根。
狼的食物被人類一搶而空,且他們還要挨過一個冬天才能有獵物捕捉,可想它們這個冬天是有多么難熬??墒侨祟惖臍埲踢€不僅于此,冬天一過,他們不顧當地老人的勸阻,便迫不及待地掏狼窩抓狼崽,并將抓到的小狼崽奮力向天空一拋,小小的生命便垂直撞在地面上一命嗚呼。
這一具具幼小的尸首擺在面前,卻激不起人類半點良知,反而是貪婪大大地被激起來了。是的,這些小狼崽身上的狼皮定能賣不少錢呢,販到國外給那些貴婦們做衣服就更賺了呢!而此時的狼群中,母親們一個個的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悲嚎震蕩在草原天空上。自然,隨之而來的是狼群的報復,而這次的報復兇猛無比,讓人類損失慘重,甚至付出了生命。
在片中的最后,人類對狼群進行獵殺,其中有兩只年邁的老狼被圍堵在山頂上,一只老狼毅然走到山頂崖邊縱身跳下,另外一只迅速跑進一個狼窩里不斷地刨著頭頂上的石土,在獵殺隊的群犬追趕到前,狼窩崩塌,老狼也埋壓在石堆下。還有一只最后被捕殺的狼,被幾輛汽車一路追趕著,最后實在沒力氣跑了,便在山坡石堆旁停下,可是神情沒有絲毫的恐懼與膽怯,而是以一副隨時準備戰斗的姿勢向敵人低吼。即使已精疲力竭,也要像個戰士一樣死在戰場上。多么悲壯的舉動,這三只狼的死深深震撼了我,它們用行動向我們證明了它們的驕傲與榮譽。
狼雖兇殘,但是它們活得卻很有尊嚴。它們身上有許多足以讓我們敬畏和學習的優點。它們組織團結性很強,機智又能忍耐,它們抓捕獵物時,總是能耐心地選擇最佳時機出擊,給敵方一個致命的打擊。通過這個影片,才讓我真正了解了狼的高貴,它們是貴族,真正的貴族。
狼圖騰1500字觀后感篇3
其實只要看過狼圖騰這部小說,就不難理解書評們稱狼圖騰為“曠世奇書”了。拿到書,馬上放下手頭的事,一口氣讀完,寫下我的讀后感。我也認為狼圖騰這書是我讀過的最好的小說之一。劇情圍繞蒙古狼的興盛,衰退,茍延殘喘,消蹤來跡展開,算得上是一部悲劇。
書中蒙古狼的聰明震動了我,而它們為達到目的而不惜一切代價的精神又是一次震動了我:巨大的胃包和肥柔的馬腸呼喚一下子落下來,緊接著冰被馬蹄狠狠跺上幾腳。霎時間,草食飛濺,柔腸寸斷。緊接著馬蹄又把肺膽肚食道氣管等等統統扯出來踏在腳下,一上子,原本奔涌著熱血的腹腔,被灌滿一腔冰雪。
也許正是由于狼的睿智與兇殘,才為它們招來了殺身之禍。而農民的到來使得狼群的黃羊儲備消失殆盡,包順貴發起的大力掏狼崽活動,才使得狼群發狠,有了上文的一幕。可包順貴卻把它歸咎于“打狼力度不夠”隨著狼皮價格上漲,新的打狼“英雄”也取代了以前的草原英雄。最終摹狼不得不逃往外蒙古,在過也兇多吉少。當草原狼消失,鼠患瀕繁,土地沙化時,才公布不許打狼。不過為時已晚。人類總是這樣,大多數人只會懺悔。
狼圖騰1500字觀后感篇4
狼圖騰這本書起初是老公和孩子讀的,經常聽他們說如何如何感人,我就隨手拿來看了看,沒想到立刻被書中的故事吸引了。雖然已經讀過很長時間了,但書中的情節始終震撼著我,鼓舞著我。
這本書是作者姜戒用了三十多年時間寫成的一部以狼為敘事主體的史詩般的小說。書中故事情節曲折緊張,場面宏大而神奇,讓我對狼有了新的認識。狼在我的記憶中一直是兇猛殘暴的動物,每當在動物園、在電視上看到狼,我就有種畏懼心理。畢竟狼外婆的.故事伴隨了我的幼年時代。狼的視死如歸和不屈不撓,狼群的中的友愛親情,狼的狡黠與智慧,狼頑強不屈的性格,狼的團隊精神和家族責任感無不震撼著我的心靈。
狼能利用熟悉的草原躲避敵人的攻擊,捕獲獵物,狼能利用大雪窩圍捕黃羊群,狼能借白毛風的勢力全殲軍馬群。我覺得我們人類能從狼身上學到很多東西,比如工作中我們要像狼熟悉草原一樣熟悉自己的工作環境,了解本行業的行情以及客戶的信息,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故事的結局有些傷感,美麗的草原消失了,狼群消失了。讀到最后我跟孩子都哭了,不知道是為草原狼還是為我們人類自己。
如果我們人類也能像草原狼那樣團結奮斗,頑強拼搏,我們的民族何愁不能振興,我們的國家何愁不能發達!
狼圖騰1500字觀后感篇5
絕大多數人眼中的野狼,是兇狠的,貪婪的。在草原蒙古人眼中,狼是智慧的,勇敢的。他們將狼敬仰為神。在他們眼中,“靜如處子,動如脫兔,不鳴則已,一舉成名”,那才是狼。
電影告訴我們人與狼群,食草動物與狼群之間平衡的食物鏈關系。狼捕捉跟牲畜們爭奪草料的黃羊,蒙古人保留狼群保存下來的黃羊,以免饑餓的狼群威脅到他們的牛羊馬。但蒙古族人長久以來保持的平衡卻被外來幫助開發蒙古這片土地的人破壞。從一開始偷走狼群儲存下來的黃羊,到受到狼的反擊后錯誤處理,在不合理的開發草原上最后一片草地后,狼群因沒有足夠的食物和棲息地,再次向人類居住的牧區靠近,大肆宰殺羊群。惱羞成怒的外來居民采取了極端的方式解決問題。獵槍,炸藥被做成各種陷阱來殺死野狼。很快,草原上最后一頭狼被驅趕到我國北方邊境。沒有過多血腥,但每一幀都是殘忍…有時候人比狼更加可怖。這無疑是那個時期那個地區的悲哀。
《狼圖騰》是以同名小說改編,中法合拍完成的影片。導演被稱為“世界上最會拍動物的導演”。他脫離了小說束縛,精心編織故事情節。使影片更加豐滿,現實意義更甚。
影片為背景,講述了陳陣與楊克兩個北京下鄉青年在蒙古的見聞。影片的亮點之一便是陳陣的扮演者馮紹峰和楊克的扮演者竇驍,丟下偶像包袱,以邋遢、滄桑的形象出鏡。陳陣對郎有著執著的熱愛,又陰差陽錯的養了一只小狼。隨著小狼的成長,天性日益顯出。在小狼傷害了族里的孩子后,反對陳陣養狼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昂貌毁M勁就到嘴的食物,不是毒藥,便是釣餌”。陳陣亦知小狼不會一直跟著自己。可狼群不會接受身上有人的氣味兒的小狼。陳陣便教它辨別陷阱,在水中捕獵,擔心它被人們傷害到…
影片將狼的狼性塑造得栩栩如生。影片最后陳陣在回北京之前去草原上尋找小狼。我們仿佛可以從那已經不在小的小狼眼睛中讀懂它的情緒,似乎是感謝, 似乎,是告別。短暫的目光接觸后,小狼轉頭奔向了草原,奔向那片屬于它的世界。這個片段是我尤為感動,狼其實并不冷血,這是它的情感付出對象不是你罷了。
最后的最后,電影也并沒有交代像外來干部告密狼群所藏黃羊所在地的蒙古人到底被人們調查出來沒有。但無論抓到與否,都告訴我們,人類學習狼的生存方法,學習它們的儲藏手段,卻唯獨學不會它們時刻團結一致的秉性。電影發人深省。
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隨便捕殺野生動物已經成為了違法的事情。但在政策下,難免會有漏網之魚。所以多拍一些類似《狼圖騰》這樣的電影來宣傳保護野生動物顯得尤為必要。
狼圖騰1500字觀后感篇6
電影肯定和小說不同,其實小說中很多是心理描寫,還有大量游牧和農業文明對比的描寫,真要拍了,大概又有人要說“這是搞分裂!”
電影是要賺錢的,只有書迷的電影市場是失敗的。電影版《狼圖騰》是拍給全世界影迷看的,不僅僅是給書迷看。
其實整部電影相當不錯,特別是對于一些有過“下放”經驗的人來說,一些畫面和情節很熟悉。更多人,看電影就是為了眼睛快活,今天狼一出來就有人贊嘆“狼好漂亮呀!”當摔殺小狼情節出現時,全場倒吸冷氣聲不絕于耳。
想想也是,《狼圖騰》小說出版時間到現在已經隔了十好幾年,很多價值觀已經發現了改變。本身有些東西還是敏感話題,萬一拍了大概要給禁掉了。本來小說就是對人類破壞大自然的行為,進行反思。如今沙化、霧霾中的人們,更是身切感受到破壞大自然帶來的災難后果?,F在草原鼠患嚴重,此片如果能喚起人們對狼的同情,讓狼重返草原,這也許才是作者真正希望的`結果。
小狼最終結局的改動,我認為沒有什么不好。如果讓小說最后的那個陳陣穿越回到小狼還活著的時候,他一定會把小狼放掉。要說現實中,我們不也開始治理環境了嗎?現在再虐殺動物,讓網友發現了,人肉罵死。多少,大家有點改變了,正如“死而復生”的小狼。
小說中的陳陣沒有了“再來一次”的機會,而現實中我們還有力挽狂瀾的希望。
狼圖騰1500字觀后感篇7
我們一家去看了一部電影——《狼圖騰》。我被這部電影深深的震撼了。
《狼圖騰》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人要與大自然和平相處的故事。學生陳陣和朋友到蒙古當知青。一天夜里,首領老爺爺帶領他們去挖狼群儲蓄的食物————死黃羊,老爺爺說只能挖一半,要給狼群留一半,否則它們就會去咬牲畜。但夜里,一個商人把黃羊都挖走了,導致了骨瘦如柴狼群憤怒到了極點,然而這時,愚昧的官員要捕殺狼,他們認為狼是禍害,必須斬草除根。老爺爺嘆氣說:“這個草原是一個生態系統,如果沒有狼,越來越多的黃羊會把草原的草吃光,所以需要狼來維持黃羊的數量。如果人類要捕殺狼的孩子,本來就憤怒的狼群一定會報復的。本來一個好好的生物鏈,被人插上了一腳,生態就會遭到破壞?!闭缋先怂?,狼群在一天夜里咬死了許多羊,牧人遭到重大損失。
還有一段感動的地方,就是陳陣收養了一只狼后,像養狗一樣養它,天天喂它。但老爺爺在陳陣不小心被自己的狼咬傷后,語重心長地對他說,狼天生就是一名戰士,它們喜歡冒著生命危險去捕食,你剝奪了那只狼向往自由,去捕食的權利,奪走了它的榮耀,所以你應該放了它。是呀,狼不是狗,它們不喜歡靠人的喂養生活。狼是屬于大自然的,也就是蒙古人口中的騰格里。所以人不能隨便掌控它的生死。
看完這個電影,我認為我們不能隨意的破壞生態平衡,因為最終受到損失的還是我們人類。我們要尊重大自然,與大自然和平相處。就像老子說的那樣,人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