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之墓觀后感的五年級作文
《螢火蟲之墓》是講在戰爭時期,有一家人不幸遭到了空襲,結果只有哥哥和妹妹存活了下來。他們無家可歸,只好躲到阿姨家里去。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螢火蟲之墓觀后感,供大家參考。
螢火蟲之墓觀后感的五年級作文(精選篇1)
本來沒什么好說的,這是一部非常簡單的電影,從孩子的角度,控訴戰爭施加在人民身上的疾苦。
然而打開豆瓣的時候,我震驚了。熱評區都是些什么鬼?還有那么多人點贊?說實話,如果不是這部電影的高評分,我還真要懷疑國人的智商了。
一般來說,一部講述戰時人民疾苦的電影,擺明了主題是反對戰爭的吧?哦,因為電影是日本人拍的,描繪的又是日本國民的苦難,所以就不叫反戰了?
看到這種可笑的邏輯,真想問問說這話的人你們幾歲?愛國主義是這么表示的嗎?你們是真的腦子有水呢,還是不想去承認當時日本平民也很苦,不愿去同情兩個無辜的小孩子?就因為他們的日本國籍?
是啊,戰爭是日本發起的,但是應該為之負責的是其政府,而不是沒有話語權的平民。這些平民,跟你,跟我,跟所有老百姓是一樣的。一旦戰爭到來,受苦的都是這些人。中國當然是受害方,但是日本平民也一樣,有權控訴這場戰爭。
看到有人說這部電影是“惡人先告狀”,請你搞清楚,你嘴里的惡人是誰。是那兩個孩子嗎?還是發起戰爭的軍國主義政府?我相信是后者吧,然而這部電影的主角是那兩個無辜的孩子,所以這種說法明顯是偷換概念。
我相信大家不是真的理不清政府和平民這兩種概念,而是一遇到"二戰"、"日本"這些字眼,就滿腦子都是他們軍隊當年侵華的惡行。這個時候就不得不感慨一下,手撕鬼子這類作品的影響還真是深遠。
牢記歷史是好事,我不反對,但是總有腦殘拎不清,容易把復雜的事情一概而論,也不愿意接受理性的開導,把同情日本戰時受害者的人稱作賣國賊、日奴。熟知你們口中的愛國主義已經變成了滿滿的惡意,肆意傾瀉在無辜的人身上。
當打著愛國的旗號發泄惡意的人匯聚成一股可怕的勢力之時,相信我,你們也不比當年的日本軍國主義好到哪去。
最后,僅以一張圖,致所有以“看不出反戰”為由給這部電影打低分的人,希望你們會喜歡。
螢火蟲之墓觀后感的五年級作文(精選篇2)
《螢火蟲之墓》是講在戰爭時期,有一家人不幸遭到了空襲,結果只有哥哥和妹妹存活了下來。他們無家可歸,只好躲到阿姨家里去。可后來又被趕出了家門,他們倆只好躲到一個山洞里。山洞很黑,晚上,他們去捉螢火蟲,給山洞,照明。可是到了第二天,螢火蟲都死掉了,妹妹很傷心。后來,妹妹因為營養不足,患了一場病,哥哥為了妹妹,花光了家里的錢,為妹妹買有營養的東西吃。沒錢的時候,哥哥甚至跑到別人家里去偷一些蔬菜,為妹妹補充營養。可是這些食物也不能為妹妹補充足夠的營養。過了幾天,妹妹病死在山洞里,哥哥非常傷心,哭了一個晚上。
看了這個故事,我覺得非常感動。哥哥和妹妹在晚上見到螢火蟲,就像見到了在逃脫戰爭的希望。那小小的螢火蟲竟然能發出閃閃的光芒,即使它只有一個晚上的生命,但它也要展現一個希望給哥哥和妹妹。要是沒有戰爭,哥哥和妹妹就不用整天在戰爭的環境中躲來躲去,日子就可以在家里高高興興、平平安安地過下去。可如今戰火的硝煙彌漫,害得哥哥和妹妹成天躲來躲去。我們不要戰爭,不要戰爭的惡魔。我們要和平,要讓我們的日子像春天的花朵那樣美麗,那樣鮮艷。比起我們,我們的生活比他們幸福多了,要是他們能像我們這樣生存在和平的年代,那么,他們就不會受到這么悲慘的環境,他們還能快快樂樂、幸幸福福地生存下去。
螢火蟲之墓觀后感的五年級作文(精選篇3)
螢火蟲之墓講述的是發生在日本戰爭年代的兩個孩子的故事.
戰爭給原本富裕的家庭帶來了無盡的痛苦,傷病和饑餓使原本幸福的一家人一個一個的死去。
主人公,十多歲的小男孩,他的媽媽被炸彈炸傷死去,爸爸在戰爭中犧牲了。家也隨之破碎。男孩和妹妹寄人籬下的在姨媽家生活,可是習慣養尊處優的兄妹倆不樂意被冷落,被使喚,于是離開了。饑餓使妹妹死去了。一無所有的男孩把妹妹火化了,也在饑餓絕望中死去。
可惡的戰爭給人們帶來了無盡的痛苦,讓孩子們失去了摯愛的親人,失去了童年,鮮血淚水浸染著悲慘的年代。可是男孩不懂得去堅強的活下去,不努力的接受現實也是使他和妹妹死亡的重要原因。
我想,生活在紅旗下的我們是多么的幸福啊!每天迎著朝陽,在清風的陪伴下進入明亮的校園學習。每天在老師和父母的關愛中成長。感謝祖國媽媽,現在我要好好學習,長大了為國家做貢獻,讓自己的國家變得更加強大繁榮。
螢火蟲之墓觀后感的五年級作文(精選篇4)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它的名字叫《螢火蟲之墓》,也叫做《再見,螢火蟲》,使日本出版的。這部電影非常感人,使我不斷地在流淚。
我來講述一下吧:哇田是一個十多歲的小男孩,他有個妹妹,妹妹叫做小節,這個時侯正是美國侵虐日本的時候,哇田的父親去打仗,母親去避難,哇田負責照顧好小節。哇田在路上一邊背著小節,以便避免炸彈炸傷,他們到了親戚的家,親戚收養了這兩個孤兒。一天,哇田出去,有人把他叫到一個病床前,病床上躺著哇田的媽媽,他的媽媽被炸傷了,渾身包著白布,到處都是血,過了幾天,他媽媽去世了,哇田還瞞著他的家人以及他的妹妹,說媽媽在醫院。最終,哇田還是告訴了他的親戚,那個親戚很著急的給哇田的父親發了個信,但他的父親依然沒回信。親戚收留了他們兄妹倆,可是時間一長,親戚們非常嫌棄他們,他的親戚勸他們到別的地方去過,因為他們把媽媽的衣服賣了,最后還是沒飯吃了。他們自己挖了個山洞,洞里很簡陋,只有一張床,他們吃的飯是找別人要的。一次的晚上,哇田把螢火蟲放在房間里,屋子里顯得格外的亮。哇田和小節早上起來,螢火蟲都死了,哇田看見小節在埋螢火蟲,哇田問小節:“你在干什么?”小節難過地說:“我聽嬸嬸說的,媽媽死了,也是這樣埋得。”他們都哭了。過了幾天,他們沒吃到有營養的東西了,小節被餓死了。哇田把小節埋了,燒了。最后天空中出現了許多螢火蟲。
《螢火蟲之墓》這部電影非常感人,能表現出當時社會被侵虐,而且還非常貧窮。我們現在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有了出息,保護國家,為國家做貢獻,讓自己的國家變得更強大起來。
螢火蟲之墓觀后感的五年級作文(精選篇5)
《螢火蟲之墓》這個作品是1988年宮崎駿在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日本動畫。內容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后的神戶周邊為舞臺,描寫父母雙亡的兄妹二人清太和節子艱難求生的悲傷故事。整部電影運用了情節催人淚下。具有鮮明的反戰情節。
這篇故事主要講了:美日戰爭爆發,14歲的清太帶著年幼的妹妹到處逃命,當他們到達防空洞的時候,母親已受到了重傷,沒過多久便不久便去世了。兩兄妹自此過著相依為命的日子。他們只好投靠了母親的姐妹,縱使他們把家里所有的家當都送給了阿姨,但當食物吃完,他們就越感到了寄人籬下的感覺,清太決定帶著妹妹離開獨自生活。火災硝煙中的生活并不好過,清太為了妹妹四處偷取食物,被警察抓去審問。最后妹妹還是因為嚴重營養不良而離開了這個世界……
“昭和20年9月21日晚,我死了。”這是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的第一句臺詞。一個人的靈魂在冷冷的宣讀自己的死亡的命運。當我看到這句話時,我鎮住了,我想,這不是一個平凡的故事。一個死去的人怎么會說話?這使我更有興趣看下去了,但在清太的媽媽死去的時候,我就想,接下來,肯定會有許多人被炸彈炸死。
我看完這則電影時,感動的淚流滿面!我們應該倡導和平,不要戰爭,讓世界不再有硝煙,讓世界不再有戰爭,讓世界不再有死亡。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在戰爭時期的人們沒有好日子過,就算有也是暫時的。所以,大家不要再戰爭了,讓我們安心過著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