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大學生作文
從某種程度來說,孩子是沒有話語權的,他們的話多數被當成童言無忌。這樣看來,對待孩子這件事上,成人才是“誦讀障礙”的患者,我們無法正確理解孩子的語言,也無法正確的與孩子溝通。沒辦法像孩子一樣,這是成人世界給我們的無奈,《地星》是一種警醒。導演阿米爾·汗, 飽含熱淚 地把目光投向孩子。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大學生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大學生作文精選篇1
天還下著蒙蒙細雨,我正坐在教室“讀”一部電影——《地球上的星星》。看著看著,我的眼眶被淚水濕潤了。
這部電影講述了印度三年級小學生依夏因有識字困難,被學校的老師和同學排斥,大家都非常討厭他,因此他被迫來到又冰又冷的寄宿學校,從而離開了家人。來到新學校,依夏并沒有放棄學業,他非常努力,試圖去改變自己,但他并沒有做到。
他經常把字符看的像一只只不停游動的魚兒,暈頭轉向。正當他在挫折和煩惱中時,學校來了一位樂天派的美術老師,發現了依夏畫畫很好,但卻有識字困難。他試圖使用揚長補短的方法去改變依夏,他就像教畫畫一樣去讓依夏“畫”出字符。慢慢的,依夏的識字和他人沒有什么兩樣了,并且畫出的畫也屢屢得獎。
美術老師之所以能教好依夏,是因為他把每個孩子都看成一顆星星,他認為每顆星星都有自己獨特的光,只不過發光的方式不同罷了,也就是說依夏只是換一種思維去看待這個世界。
依夏的故事讓我想到了愛因斯坦,他小時候被大人認為智障,被認為有識字困難,但他滿腦子都裝的是數學。當他長大一些并把識字困難解決時,他的才能一下子爆發了,成為一名偉大的科學家。
依夏和愛因斯坦的成功給予我了一個想要成功的啟示,就是首先做事情遇到任何困難都不能放棄,持之以恒,有決心;其次還要有一個正確的方法,才能達到成功的彼岸。在生活中我們要善待每個人,尤其是那些被稱有問題的人,說不定明天的科學家就是他們。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大學生作文精選篇2
該電影的小主人公是個名叫伊桑的男孩。他口語困難,有著后天性的智障。他沒有流暢的思維,行為不能自控,生活無法自理,收到所有人的歧視。
原本快樂的他從此憂郁了,看到此時,我不禁感到心疼,他可是自由的小鳥啊!如今卻離生活越來越遠。于是他的母親把他送到一所寄宿學校。深不知伊桑每天面無表情,與周圍的一切格格不入。
后來一位美術老師找出了原因,并與家長溝通,理解了伊桑的內心,用一個畫展幫助了伊桑,并讓伊桑學會讀寫。他收到了肯定,找到了自信,又回到了以前的快樂!當我看到他飛奔向老師的懷中時,我感受到的是他以前不被理解的孤單被老師的真情所代替。
導致伊桑“憂郁”的大部分原因在于他的家庭,沒人融入他的世界,沒有人愿意坐下來和他溝通,他不斷受到否定,潛意識畫出一幅自己離家庭越來越遠的畫。
我想,在生活中,我們不該受到否定,也不能否定他人,每個人的潛力決不允許因為一個個否認而被埋沒!
而父母、老師應該多關心孩子的內心,給予一定的鼓勵,不然一顆巨星也許會就此隕落。相信無論多“智障”的人,也一定會被溫情所打動。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大學生作文精選篇3
在影片《地球上的星星》的前半部分里,伊夏真的不是一個討人喜歡的孩子:他”無緣無故“打架,因為憤怒踢壞別人的花盆,上課走神,在老師的課堂上搞怪,逃課,不遵守交通規則,撒謊……
雖然伊夏有許多毛病,但那些也都是“沒有教好”的孩子的通病,不算什么大問題。伊夏也有不少優點,他喜歡動物,富于想象,以為爸爸要離開自己了因而拼命的道歉,有一顆敏感而聰慧的心。總之,這個孩子還沒有那么糟糕,但是他還是被放棄了,被認為“態度”不佳,被學校放棄,被父親送到了寄宿學校。
雖然在之前的學校也備受老師的責罵,但伊夏還是快樂的。伊夏被送到學校的第一個晚上讓人心疼——躲在衛生間默默的哭泣直到最后無言的擦干眼淚。接下來的生活讓人絕望,老師無盡的責罵讓伊夏憎恨學習,但最致命的打擊還是“父母的不關心”吧——哥哥的比賽和探望伊夏的時間有沖突,父母自然而然選擇了各項成績均名列前茅的哥哥。對一個8歲的孩子來說,他被整個世界所否定了。
尼克老師的出現,將伊夏黑暗的生活點亮。
尼克老師和其它老師截然不同,他呵護學生的創造力,珍視學生的創作,耐心和細心兼備,正是他才發現了伊夏為何是一個“壞孩子”。尼克老師和伊夏父母的交流給了我很多啟發。伊夏父母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這個世界充滿了競爭,伊夏的狀態會讓他被這個世界所“淘汰”。
曾經在看過《三傻》后提出的問題——無奈而殘酷的現實讓人們不得不奔跑,我們該如何才能真正追求卓越——被尼克老師的話所解答:”外面是一個殘酷的充滿競爭的世界,一個大家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世界,大家都要好成績;醫學、工程、管理,什么都是只要比別人差就是無法容忍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分才能跟夢想,不是大家都死想著如何讓自己的手指脫穎而出,修飾它們讓它們看著更修長;喜歡競爭的話,去養賽馬就好了,干嘛養小孩?!強迫自己的孩子去承受自己野心的負擔,如果小孩無法忍受這樣的負擔呢?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他們最終會以自己的步調開始學習。“
尊敬的雷夫·艾斯奎斯先生在他的著作《第56號教室的奇跡》中寫道:我們的目標應當是把孩子變成更好的人!一直以來,不管是否是孩子的主觀意愿,我們都在不停的拿孩子和別人比,和別人爭:誰的成績更好,誰跑得更快,誰上的大學更好,誰的綜測更高。太累了,真的太累了,這個世界上永遠都有比你跑得更快、跳得更高的人。我們是不是應該多多的關注一下孩子本身?看看他是不是比以前跑的更快,是不是又改掉了一個壞習慣,是不是解開了曾經不懂的疑惑,是不是掌握了一個新的知識……
只要,孩子在進步,在變的越來越好,那么教育就是成功的;只要他變的越來越好,他必然能給這個社會做出貢獻,必然會被人所需要;只要他變的越來越好,只要他開心快樂,足矣!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大學生作文精選篇4
一個好教師,究竟能改變一個孩子多少?
看完《地球上的星星》,完全就是沉浸在影片中了,這部影片要講的太多太多,完全不明白從何說起,很好看的片子,所想表達的資料很多。然而我還是想挑尼康教師講講,他是一個好教師。
尼康講過很多話,都讓我印象深刻。
“我明白,外頭是個競爭激烈的無情世界,只要差一點就可惡,是吧?我才不信這套,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才華、本事和夢想。但每個人都不顧一切地想把每根手指拉得更長,去啊,把手指拉斷嘛!”
此刻還會有教師說,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才華、本事和夢想嗎?才華、本事、夢想,這些此刻都是離我們多么遙遠的詞匯。多少才華,因為成績被抹殺;多少本事,因為無處施展而泯滅;多少夢想,因為來自教師、家長、社會的無形壓力而漸漸消失……此刻還有多少教師,多少家長會對著孩子說,去大膽追尋你的夢想吧!沒有了吧,在教師眼里,成績好的就是好學生;在家長眼里,成績好的就是乖孩子;在社會眼里,有高文憑的就是有本事的人才……可是世上六十億人口,又能有幾個人才能做到將十指伸長到令人羨慕而又不斷掉呢?
“就像王爾德說過,只明白東西的價錢,卻不明白東西的價值,這種人有什么用?”
是否遇到過這樣一個教師,即使是應對一個糟糕透頂的學生,他也不會萬念俱灰;是否遇到過這樣一個教師,會為一個學生去向校長爭取讓學生留校學習;是否遇到過這樣一個教師,會犧牲自我的時間,來教導一個孩子從零開始;是否遇到過這樣一個教師,他比這個學生的父母還要耐心,還要親近學生。尼康就是這樣的一個教師,從他的話語中,我便喜歡他,他是一個好教師,至少是一個教會你如何應對人生的好教師。
即使明白,這只是一個電影中的人物,卻依舊讓我深深地感動。
“關心?這是很重要的。關心有治病的效用,能緩解痛苦,讓孩子覺得被需要。偶爾的擁抱和親吻,表示我的關心。‘兒子,我愛你。’‘如果你害怕,就來找我。’‘如果你摔跤、受挫,別擔心,有我陪著你。’強化信心。關心。這就是關心,不是嗎?”
這是尼康教師向伊翔的父親詮釋的他自我認為的“關心”,很正確,不是嗎?有時候,一個好教師,不僅僅能教會一個學生,甚至能改變這個學生周圍的人。有時候,一個好教師要想教會一個學生,不必須要從學生入手,還能夠從學生所接觸的人入手。有時候,一個好教師,能讓學生覺得,他便是他的再生父母。
伊翔一個有讀寫障礙的孩子,卻總是被權威而武斷的父親,硬是貼上了“態度惡劣”的標簽;而伊翔的媽媽,盡管像許多母親一樣溫柔慈愛與善良,卻一樣無法理解伊翔,幫忙伊翔,只能默默流淚。尼康以往在伊翔的家人面前說過這樣一段話:“想想看,一個才8、9歲的小孩,不會認字也不會寫字,基本的事都不會做,同年齡小孩能簡便上手的事,他都不會他吃了多少苦頭,他的自信心都被摧毀了,藏起他的無法服從,他想必是和全世界敵對了,必須在那里大肆胡鬧。此刻他連叛逆心也在那里被摧毀了,很遺憾,他完全不畫畫了。”究竟是什么,能讓一個孩子的叛逆心也被摧毀,看著伊翔在寄宿學校的點點滴滴,真真切切是痛在心里,甚至和家人接電話也不講話了,甚至他最喜歡的畫畫,他也不再去畫了,他不與任何人交談,他天天被教師懲罰……再這樣下去,他便不僅僅是一個讀寫障礙的孩子,他會將自我封閉在自我的世界里,成為一個自閉癥的孩子。而尼康如同一個天使般得存在,他依靠他自身的體會,他依靠他自我的耐心,一點點將伊翔的世界大門打開,一點點將伊翔帶入他自我的才華,他自我的畫畫世界中去。其實尼康所做的事情并不復雜,他只可是是比別人多一點耐心,愿意細心地教導;是堅決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又悄悄地制造種種
機會,培養他的自信;是對伊翔的理解、寬容,對失敗的客觀歸因,是及時肯定伊翔每一個小小的提高,鼓勵他繼續前進;是無條件的關注,關切與關愛……
感激尼康,讓伊翔的人生又如水彩畫一般絢爛多姿!
然而在這世界上,像伊翔的孩子還有很多,可是像尼康這樣的教師還有多少呢?不是每個孩子身邊都能有這樣一個教師的,不是每一顆即將隕落的星星身邊總會出現使其發出耀眼光芒的天使。
真心很喜歡這部電影,期望更多的孩子,能在地球上當一個璀璨的星星。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大學生作文精選篇5
地球上的星星,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關于兒童成長的印度電影。電影里主人公是一位八歲的小男孩,伊桑。然而伊桑并不是個普通的孩子,他天生具有閱讀障礙,缺乏流暢的思考本事,對距離、大小等缺乏確定本事,常人能做的事情,他卻做不到。
在伊桑周圍的環境中,除開他的媽媽,其他的人都對他感到不滿意,即使是他的爸爸。最終,伊桑被迫被學校開除,被寄往了寄宿學校。在寄宿學校里,伊桑變得很壓抑,他開始沉默不語,孤立自我,甚至有想自殺的念頭。就在這危險的情景下,一位代課教師的出現,完全改變了伊桑的命運,這位代課教師便是尼庫巴。
了解到伊桑父母的心態后,尼庫巴教師上門和伊桑的父母談心,告訴他們: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本事和夢想,我們不能因為他目前的一點點障礙而嫌棄他。他甚至憤慨:“如果你喜歡比賽那干脆養馬呀,何必生孩子?非要逼孩子負擔你的野心,不如招童工。”
為了喚起伊桑的自信心,尼庫巴教師在課堂中和孩子們講述愛迪生等名人小時候也有讀、寫障礙,教師自我也曾是,然后,常常利用業余時間和伊桑一齊慢慢分析那些會跳舞的字母,從游戲開始,在沙盤中先寫字母,再用彩筆寫,最終用鉛筆寫,慢慢地,伊桑慢慢克服了讀寫障礙。
尼庫巴教師認為,每個孩子興趣點不一樣,伊桑在繪畫方面有天賦,他的創造性極強,在學校繪畫比較中,伊桑的畫勝過教師尼庫巴而成為學校年鑒的封面,伊桑簡直不敢承受這巨大的成功喜悅,他流著熱淚撲進了教師的懷抱。
伊桑各方面成績都明顯提高,令父母驚詫不已,伊桑也享受到了從未有過的高峰體驗,他的臉上綻放出歡樂幸福的笑容。
放暑假了,父母親來接伊桑回家,伊桑依依不舍地與教師告別,臨上車前他回頭奔向教師的懷抱,尼庫巴教師將他高高地舉起,伊桑伸展著雙臂,全身舒展向上,極其激動人心,我的熱淚再一次流出。
畫面定格在這一感人的而又意味深長的畫面上,的確是尼庫巴教師將伊桑高高舉起來了,不僅僅舉起了他的讀寫本事更舉起了他的自信舉起了他人生道路上前進的力量!
生活中的孩子形形色色,這樣的特殊兒童雖然在正常的學校并不多見,但也有一些孩子是在某些方面并不敏感的,導致其學習成績暫時落后,我們的教師是如何看待孩子的呢?我們得像尼庫巴教師那樣認真觀察、分析、了解孩子,然后從根本處下手,牽著孩子的手帶著他慢慢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