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為家而戰》觀后感影評
《為家而戰》改編自英國職業摔跤運動員佩奇的真實故事,講述了摔跤手佩奇在家人的支持下一步步成為了WWE最年輕的冠軍。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為家而戰》的觀后感,供大家參考。
《為家而戰》電影觀后感【篇1】
巨石強森的新片《為家而戰》改編自英國最年輕的女摔角冠軍佩吉的真實故事。佩吉(佛羅倫斯·珀飾演)出生于摔角世家,盡管沉迷摔角的一家人被許多人認為是“怪胎家庭”,但與哥哥(杰克·勞登飾演)一起加入WWE(世界摔角娛樂)成為最頂級的摔角手一直是佩吉的夢想。
這部片很值得推薦,因為它其實并不是體育電影或摔跤電影,而是揭示WWE(世界摔角娛樂)比賽鮮為人知幕后,更是一部難得的喜劇,充滿英式幽默,并展示了讓人有共鳴的主題: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獲得成功或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每個人都可以找到發揮自我價值的機會,無論奮斗的路上再艱辛,都不可以喪失自我和家庭。
巨石強森監制了本片而且親自演出了他自己,反而覺得比演其他人演技更出眾短短幾場戲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本片的笑點主要來自女主角、英國職業摔跤運動員佩奇的家人。
因為她出身于一個藍領家庭,全家老小基本都來自英國城鄉鎮的小地方,還都是粗人,說話非常隨意、直爽,帶有地方特色。然而這與她后來進入的WWE世界形成巨大的反差,有點像趙本山演出的東北大爺走上春晚舞臺的趕腳。而文斯·沃恩出演的毒舌教練也笑點十足。
杰克·勞登出演的哥哥角色其實在片中是最令人有共鳴的人物,因為大部分人都沒有辦法實現自己兒時的夢想,必須被迫面對現實。那種失落與不甘心幾乎每個人都體會過。但看著他慢慢想通,并找到了合適的位置,用其他方式實現自我價值,也會讓人深有領悟。
然而妹妹這邊去集訓之后本來眼看是要上正軌的,然而女主角各種看不起模特/舞蹈演員出身的金發妞,但跑步體能卻都不如人家?!人家模特也很努力的哦!還有女主角認為金發妞背后說她壞話,到頭來卻是她自己“以最壞的惡意在揣測他人“。
所以看到教練勸退女主角的時候,作為觀眾的我真心無法喚起同情和共鳴:明明你體力也不行人際關系也不行果然混不下去真的回家比較好呢……找不到堅持的理由啊。
另一方面,杰克·勞登和弗洛倫斯·皮尤出演的兄妹二人關系因WWE選拔而受到沖擊。妹妹的入選讓落選的哥哥很失意。兄妹沖突那段有點怪,其實本來是可以理解的,可是這么拍出來就有點強行,女主的爆發和轉變也因為片長壓縮的莫名其妙。最后奪冠的比賽也沒有那么多筆墨,總之就是節奏把握不太好。
在本片之前,我對WWE選拔一點不了解,所以看了本片大開眼界,原來跟選維秘差不多,還是看身材、臉蛋、表現力和個性,而女性往往會因觀眾的喜好被限制在一個模式中,漸漸成為了一種消費品。本片女主的經歷之所以值得搬上銀幕,正是因為她的出現,打破了傳統,體現了”作自己“的重要性。
無論是娛樂性還是勵志上來說,都值得一看。特別適合那些正在為理想奮斗的人們。
《為家而戰》電影觀后感【篇2】
近幾年看巨石強森的電影各種類型了,之前他拍了《摩天營救》、《末日崩塌》、《勇敢者游戲》系列、《速度與激情》系列等等商業大片,這些為了追求視覺效果而脫離現實,但不可否認的是確實精彩。
12月剛在電影院里看了巨石強森的《勇敢者的游戲 2》,想不到這么快又能在電影院與他見面,《為家而戰》十分貼合中國人的主題,春節臨近,為家庭榮譽而奮斗的人都應該去電影看看這部電影,英國最年輕的摔角女冠軍不僅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還為了家庭的榮譽而奮斗,電影充滿了熱血、青春、勵志,正能量!
1月10日上映的《為家而戰》卻是踏踏實實地根據真實的故事改編,強森之所以參加這部電影的演出,恐怕是因為故事描述了摔角女冠軍佩奇的成長經歷,畢竟當年強森本身也是摔角擂臺上的巨星,演這部電影,強森似乎也找到了回家的感覺。
真實的故事往往擁有感動人心的力量,根據英國最年輕摔角女冠軍的故事改編的《為家而戰》正是這樣一部具有感動人心力量的電影。作為家里最小的妹妹,佩奇的內心有著無窮的爆發力,佩奇努力完成了自己的夢想,簡直就摔角界的“下一站天后”‘!圓夢的路上總有坎坷,但是辦法總比困難多,當小女孩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全世界都得給她讓路。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能通過一次一次摔角的過程,感受到佩奇小宇宙的爆發。年關將至看這樣的一部體育題材電影,十分解壓。
這樣一部少女勵志傳奇電影,能確切感受到巨石強森暖男的一面,他會站在女性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正是因為年輕女孩容易迷失自己,所以強森忠告佩奇的那一句“你不要成為下一個我,你要成為第一個你自己。“尤其激勵人心。
《為家而戰》里女主角佩奇不斷在逆境中突破自我,從底層奮斗崛起,一個小女孩選擇的卻是摔角擂臺,這需要莫大的勇氣和超凡的技術,強森給予佩奇鼓勵,但更重要的還是佩奇不屈不撓的毅力,這是一部非常現實的強森電影,非常與眾不同,但又格外精彩。
電影里的摔角比賽無論是專業類的,還是表演性的,都是相當刺激的體育項目之一,選手們強健的體魄,還有如泰山壓頂的力量感,都給觀賞者一種驚心動魄的視覺體驗。作為一部摔角題材的電影,該片不僅有那種燃爆大銀幕的競技場面,還融入了親情大愛,這讓這部很硬核的電影變得很溫暖,而且對女性摔角選手的突出表現也相當有看點,也制造出了不少喜感。家庭是支撐夢想的基石,也是實現夢想的動力,整部電影看完讓人正能量滿滿。
全片可以稱得上是巨石強森的自傳式電影,而這一次故事講述的不是他本人的傳奇,而是將焦點放到了美國時下最流行的女性題材。電影里強森對佩奇循循善誘也是一種女性意識覺醒,女人不需要像男人一樣,女性有著自己的力量,就好。電影《為家而戰》與《摔跤吧!爸爸》在著共同之處,都是聚焦女性,但前者向觀眾科普了摔角與摔跤的區別所在,《為家而戰》讓國人對摔角有新的了解,摔角不同于摔跤兩種都是用力量和技巧來征服對手的運動。電影以女性的視角,以21歲女冠軍佩奇夢想的力量來征服觀眾。
粗略統計,因《為家而戰》在北美12月上映,加上暑期檔上映的《速激外傳》和賀歲檔上映的《勇敢者游戲2》,這部電影屬于巨石強森的第三彈影片,品質不俗。
《為家而戰》電影觀后感【篇3】
由斯戴芬·莫昌特執導,佛羅倫斯·珀、道恩·強森、杰克·勞登等聯合主演的劇情片《為家而戰》今日全國上映。電影講述出身于摔跤世家的女孩佩奇,為追尋夢想,和為家人爭得榮譽,而勇闖世界巔峰的故事。據悉,道恩·強森在片中本色出演,不吝言辭鼓勵女孩佩奇助力她實現夢想。電影于3月1日美國上映,口碑頗豐。
怪胎家庭遭遇嘲諷
勵志少女為家而戰
佩奇雖出身于摔跤世家,父母親曾經都是職業摔跤選手,她和哥哥也將趕赴參加世界級比賽的選拔,佩奇和家人卻飽受嘲諷。在旁人看來,他們將摔跤當作愛好乃至視為熱衷的事業,著實令人費解,甚至有人稱他們都是“怪胎”。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佩奇則選擇用贏得一場世界級別比賽的榮耀來證明自己,更是為全家正名。
追夢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就像很多年紀輕輕背井離鄉去大都市打拼的年輕人一樣,佩奇從英國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市,來到美國佛羅里達州,內心也擁有很多迷茫和困惑。而道恩·強森本色出演明星摔跤選手的設定,即是影片當中的一大亮點,也是帶給觀眾無數正能量的感動點,強森對身為粉絲的佩奇說:我也來自一個摔跤家庭,我完全知道這對你意味著什么,不要想著如何成為下一個我,要做第一“你”。
以真實勵志故事為原型
每個奮斗者都值得尊敬
《為家而戰》改編自英國職業摔跤運動員佩奇的親身經歷,她從一個默默無名甚至不被理解的摔跤愛好者,成長為一個為沖世界冠軍拼命練習的職業摔跤手,并沖擊世界級比賽的勵志故事激勵了很多年輕觀眾,佩奇本人用實際行動傳達出一種信念:成功道路上要經歷無數次殘酷的挑戰和挫折,除此之外沒有捷徑。
電影從劇本構思到立項拍攝的過程也有一絲“傳奇”色彩。據悉,兼為電影《為家而戰》制片人的道恩·強森偶然間看到英國一檔紀錄片,在講述佩奇拼搏而不凡的人生,這讓強森有了以佩奇為原型拍攝電影的想法。隨后,他請來了斯戴芬·莫昌特兼任編劇和導演,并集結了佛羅倫斯·珀、道恩·強森、杰克·勞登、琳娜·海蒂等英美明星級演員加盟,組成這個熱愛摔跤事業,并且相親相愛、相互理解、鼓勵的一家。
3月1日,《為家而戰》在北美上映后反響熱烈,并奪得IMDb年度電影榜第17名的好成績。勵志少女佩奇為家庭、為信念、為夢想沖破重重規則約束,而來自家庭成員間的愛所匯聚成強大的力量,也讓觀眾感受到強烈共鳴。電影今日全國上映,一起去電影院感受這份震撼。
《為家而戰》電影觀后感【篇4】
“現在體育電影都像遺跡一樣罕見了。
最近的體育電影大多都是關于商業方面的(例如《點球成金》、《選秀日》),很少講運動員為夢想努力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來看,斯戴芬·莫昌特的《為家而戰》幾乎可以說是一次富有魅力的復古嘗試。
這部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但并沒有試圖打破類型片的固有模式。相反,它循規蹈矩,而且拍得還挺開心。莫昌特的劇本充滿細碎的臺詞,然后又把故事重心放在了一個即便快要到達極限,也絕對不放棄彼此的家庭上。
就像職業摔跤一樣,結果可能已經預定了,但過程還是很有趣的。《為家而戰》最出色的地方是能在這樣的故事框架內兼具趣味和真心。莫昌特的侮辱式笑料在角色的唇槍舌劍中火力全開,所有演員都很好地表達出了這種幽默方式。
如果你沒看過莫昌特的其他作品,你很有可能會被他鋪開的密集笑料吸引住,從而去了解角色個性以及他們的經歷。莫昌特值得贊賞的一點是,如果為了角色的成長與轉變需要增加戲劇性,他是不懼怕縮減喜劇點的。
而且莫昌特一點都沒有拿摔跤和摔跤粉絲們開玩笑。雖然一些情景和臺詞很幽默,但《為家而戰》對待摔跤的態度跟片中人物一樣嚴肅認真。《為家而戰》沒有出人意料的地方,這也沒關系。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運動員努力實現夢想的過程。以前這樣的故事能成,現在也可以,以后也會再次成功的。
即使WWE的出現也沒影響觀眾的注意力,沒有把這部電影變成這個組織的宣傳片,反而增加了真實性。我以前沒喜歡過摔跤,但當你在乎片中的角色的時候,這些都沒關系,你只想他們贏。再加上幾個笑話,這就是一個成功的組合。”
《為家而戰》電影觀后感【篇5】
“WWE明星薩拉雅·奈特,粉絲喜歡叫她佩奇。她的成名之路改編成電影是否能獲得成功,就交給巨石強森了。
作為前WWE明星選手,道恩·強森當時就坐在倫敦一家酒店套房里,他想到一部關于英國摔跤家庭的紀錄片,講述這家人中的一員如何出其不意地成為了WWE的主力選手。
很快,他就看到了這個看似荒謬的故事背后的潛力——有點像《洛奇》、《光豬六壯士》和《亞當斯一家》的結合版——他開始籌備這部電影,并且做了又一個反常規的決定,讓斯戴芬·莫昌特,這個瘦高的《辦公室》聯合編劇來寫劇本并且擔任導演。
完美的演員陣容(強森也在片中出演了一個配角)也讓電影更加精彩,不可否認,這是一部很好看的作品。現在他們需要的只是讓人們來看,而且我覺得口碑效應能吸引一批觀眾。
這是一個有趣的失敗者故事,觀眾們應該把它看完。英國諾維奇的奈特一家運營著一個快要倒閉的摔跤組織,諾維奇摔跤聯盟,他們會到很多小城鎮開展活動 。這是個真真正正的夫妻店,一對十分吵鬧的夫妻想要讓他們的孩子扎克和薩拉雅加入到家族事業里來。另一個兒子正在監獄里——就像早年間蹲了八年監獄的爸爸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