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溫暖讀后感
在品讀完一部名著之后,每個人的心里肯定裝滿了感悟,這時候提筆寫一篇讀后感,好好梳理這些心得是很有必要的。很多人可能都在為如何創作一篇優秀的讀后感而犯難。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最初的溫暖讀后感,僅供參考。
最初的溫暖讀后感(精選篇1)
我現在是什么樣?
幾天,幾個月,幾年之后,我還會是什么樣?
花和葉在風中搖了搖,沒有講話。
記憶的開始,就是這樣。在礬山,外公的家。
三樓的左邊,是個陽臺:洗衣臺、石桌石凳、十幾盆花和草。旁邊的臥室,也擺進了幾盆花,這里曾經是外公的臥室,但是現在被放進了各種衣物。(原創投稿)
陽臺是一個小小的庭園,種了各種植物。先前種過葡萄,照片里的小孩,短短的頭發,正拿著裝滿葡萄的籃子傻傻地笑。
種的最多的是蘭花。外公算是電工師傅,曾經在遙遠的外地工廠里修電器,我一直記得外公從遙遠的異鄉跨進家門的歡喜,每一次回來外公總是帶著幾盆蘭花。漸漸地,陽臺上的蘭花就多了起來。綠色的葉,偶爾看見的花,充滿了整個陽臺。那時的我每天早起,看著外公從他臥室里只比我矮一點的桌子上拿了噴水壺澆水,水珠飛濺到花葉上,又順著葉片流進盆中的泥土。隨著太陽的升高,這些水珠淌進空氣。有時趁著外公不在,那個小孩就會偷偷溜進來,把噴水壺從桌上抱下來,再到陽臺上到處噴水,地上、墻上,還有已經被晾干的`衣服上,都是濕漉漉一片。干完這一切就再把水壺放上桌子,又偷偷跑開。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離開了,我隨著父母離開礬山,在靈溪上學,只有在節假日才回到外公家。幾天后,又匆匆回到靈溪讀書。外公也老了,不再去外地的工廠修理機器,他可以有更多時間去照顧他的蘭花,但卻似乎更加寂寞。
又是一年冬天,冷得看得見呵出來的白氣。要過年了,我終于又拎著各種行李,回到這里。
推開三樓那扇門,外公已經把臥室搬到了一樓,這個房間如今已經沒有人住了,床上堆滿了收下的干衣服。空氣里的灰塵在陽光中似乎閃著光,蘭花擺在這里,只是那白色水跡已經不在。陽臺上,蘭花少了,又有幾盆新的花木堆進架上,毛毛躺在一片陽光里,沖我搖了搖尾巴,衣服還在往下滴水。
一切好像都變了,但記憶都仍然鮮活,也許有一天,這些滴著水的蘭花,濕漉漉的地板和墻壁都消失在歲月里,我也要失去。但這些記憶和最初的溫暖,一直在這里,不曾遠去。
愿時光和這段時光的溫暖,在記憶里永遠燦爛如舊。
最初的溫暖讀后感(精選篇2)
溫暖的花兒開在彼岸,春風給予恩惠,讓它開放得更加絢爛。它靜靜地在風中搖曳,正等待著我們去采摘。
溫暖,其實很簡單。有時候,當你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突然聽到一聲熱情而又親切的問候,當然會使你心情愉悅,就這樣一句簡單的問候,既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又能夠傳遞溫暖。
在你最困難,最需要幫助時,聽到一句“我幫你”,心中的.焦慮頓時煙消云散,一陣暖流則會取而代之。
當你努力做一件事時,你的成績得到了別人的肯定,自然也會感到無比溫暖。
那么,在我們得到溫暖的同時,是不是也該將這份溫暖帶給別人呢?
其實溫暖就是這樣,就是這一件件身邊的小事,并不需要你刻意的去做什么。但是,我們生活中還是缺少溫暖,因為在很多人眼里,能夠傳遞溫暖、能夠帶來溫暖的小花并不起眼。無論它怎樣開放,哪怕四季都有它的影子,也依然很少有人注意到它,但它照樣開得很美,它堅信有一天,所有人都會注意到它!
溫暖,就像夜空中的星辰,只是,它被遺忘在茫茫星海中。
讓我們多留意身邊吧!找到那朵花兒,拾起它,感受身邊的溫暖,并給予一份溫暖,讓世界充滿溫暖!
陽光灑在大地上,很溫暖;照在人們心中,更溫暖!
最初的溫暖讀后感(精選篇3)
溫暖如一縷陽光,環繞在我們身邊,伴隨我們成長……
溫暖的事例在我們身邊經常會發生,例如:在家時,父母親以及兄弟姐妹給予我們關心;在學校里,同學和老師給予我們幫助;在社會中,許多我們不認識的人給予我們溫暖……
在我五彩繽紛的記憶中,許多事情已經模糊,但有這么一件事一直在我的腦中揮之不去。
記得有一次,媽媽去上班了,姐姐也不在,只有我和小伙伴在家。而就在此時,我的肚子突然很痛,我的小伙伴對我說:“你怎么了?”我勉強回答她:“我的肚子有點痛……”她對我說,“你堅持一會兒,我去給你找一些藥來!”說完她就去她家給我找止疼藥了。一會兒她就氣喘吁吁的.拿來了藥片,手里還端著一杯水,我實在太難受了,就直接抓起藥吃了下去。
吃了藥,我倒在床上呼呼大睡。等我再次醒來時,感覺好多了。我在心里默默地感激她——我的伙伴,感激她在我有困難時給予了我我溫暖的幫助。
溫暖時刻陪伴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善于發現,保持一顆善良的心。心存善念,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相信這個世界是美好的……
最初的溫暖讀后感(精選篇4)
爸爸媽媽,感謝你們養育了我,在我身體不適的時候,你們照顧我讓我感到溫暖;感謝你們不僅不因我考試考得不好而嫌棄我,反而一次又一次地鼓勵我,讓我感到溫暖。有很多很多溫暖的回憶讓我一生難忘。
還記得在我上三年級的時候,學習成績不是太好。你們就一直耐心地教我。在考試的前一天晚上,你們就對我說∶“溪溪,考試要認真考,不要空題,考完后要檢查幾遍,數學審題,不要馬虎。”你們還在晚上的時候對我說,不要睡太晚,要不明天起不來……在考試的早上,你們早早就叫醒了我,還讓我把早飯吃飽了,“不然在考試會餓”。等著去學校的十幾分鐘里,你們還讓我再看看書,還輕輕問我:“還有不會的'嗎?筆準備好了嗎?草稿紙準備好了嗎?尺子什么的都準備好,考好一點……”在車上你們又跟我說了一遍“不要空題”……到了學校門口,媽媽您對我說“不要馬虎”,我當時充滿自信地進入教室。就連在考場上我也忘不了你們對我說的話……考完你們在車上也問我考的好不好,有沒有不會的?空題了嗎?檢查了嗎?到了家你們還給我做好吃的,還讓我放松放松。
從那以后,我就想和你們說聲“謝謝”。現在想起來還有一絲絲溫暖,爸爸媽媽謝謝您。
最初的溫暖讀后感(精選篇5)
生活中有許許多多不經意的陌生人,但就是這樣不經意的人也會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令人溫暖不已。我的心目中也有一個這樣溫暖著我的人,她的行裝是那樣質樸無暇。
記得有一次,我出去游玩回家,走在大街上,看見一個阿姨,她帶著一個橙色的普通鴨舌帽,就是這樣的一個鴨舌帽,永遠在我心里。這位阿姨正在清理街上的垃圾。但當我經過她的身邊時,看見她那鴨舌帽上寫著寶安區,我心里想:“寶安區?來這里干什么?”我當時覺得她只不過是爭功勞罷了。好奇心牽引著我,我忍不住問了一句。原來是這樣,這位阿姨是個義工,她聽說這里環保工作做得不好,所以就來這里清潔一下。她微笑地對我說:“環保,對于人類來說是很重要的,關系著大家的健康,隨手把垃圾扔進垃圾桶,是幫助了自己也幫助了大家,這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這句話深深的溫暖了我的心房。這種行為是可贊的,也是溫暖的。哇!多么無私的義工。那位阿姨繼續去執行環保工作了。我也愉快的.回了家。
在生活中我們要向這位阿姨學習,這種精神是無私的、是助人為樂的。這位阿姨,多么質樸,雖然她的鴨舌帽擋住了她的臉暇,但她的樣子時時刻刻在我心中,溫暖著我。
最初的溫暖讀后感(精選篇6)
在一個下著大雨的晚上,我拉著沉重的箱子就登上通往南昌的火車,火車起程了,雨水打在窗戶上發出清脆的響聲,聽著熟悉的聲音,仿佛回到了五年前,我被母親拉推帶拉的弄上了火車。當時也是一個下著大雨的.晚上,我告別了我的老家,去了高安。
開學了,我到了高安讀小學。我穿著新校服新鞋了,背著新書可是我一點都不高興我想我幼兒園的老師,我開始小聲的哭泣。突然一只手拍了一下我的肩膀”都是小學生就不能哭鼻子!"我一愣抬起頭來”呀,你好可愛心地這么可愛的女孩子,哭多了得不好看的!”她拉起我的手,走進了學校,我頓時一陣激動。
過了幾個星期,我才知道她是我們的班主任。
有一天,我媽媽去老家看爺爺奶奶,說保證在今晚一定會來接我,可我從4點等到6點也沒來。老師走出校門口,看見我,問:”你還沒回家,你家長呢?”我一下子哭了老師急忙打電話給我家人,了解完情況后,她想了一會兒說:”你今天就住老師家吧!”到了老師家,老師又是做飯又是洗衣服。我非常感動。
到了高年級,遇了許多老師,您在我的腦海中的印象越來越淺,我希望這個世上有更多像您一樣的老師。
最初的溫暖讀后感(精選篇7)
今天,太陽很溫暖,我們一家一起在陽臺上看書、看報、做作業。這時媽媽拿來一包核桃說:“我們一起來吃核桃吧!”“好主意!”媽媽的話正中我的下懷,核桃可是我最喜歡吃的食物之一。
核桃雖好吃,不過很難剝。不管我用鉗子鉗,還是用嘴巴咬,都沒有一條縫隙,好像故意和我作對似的,我又用鉗子的'側面狠狠地敲打核桃,敲是敲碎了,可核桃不知被砸到什么地方去了,我垂頭喪氣地扔下鉗子跑到房間里去玩了。
“程程,快出來!”媽媽在陽臺外喊著,我跑到陽臺,媽媽正在剝核桃呢,已經剝了好大一堆了,大的小的都有。只見她用鉗子夾住核桃,用手捂住鉗子,右手一用力,“喀”的一聲,核桃爆開了,媽媽挑了一塊大的核桃肉放進我嘴里,說:“快吃吧,好不好吃?”那核桃肉脆脆的,香香的,帶著一股甜甜的奶油味,可好吃了!媽媽讓我把她面前那堆核桃肉都吃了,我真奇怪:媽媽自己怎么不吃呢?我挑了一顆大的核桃肉放到媽媽嘴里,說:“媽媽,你也吃。”“媽媽不愛吃核桃,你吃!”媽媽又把核桃肉推倒我的嘴邊。
看著媽媽手中那些深紅的印痕,我心中忽然一陣悸動,媽媽是那么地愛我,她的愛就像這核桃肉,又香又甜,更像今天的陽光一樣溫暖!
最初的溫暖讀后感(精選篇8)
夜,靜靜的、黑黑的,我躺在床上,卻怎么也睡不著,只好側耳傾聽窗外那風雨交加大自然恐怖的聲音。
風呼呼地吹著,好像鬼在哭泣,雨,嘩嘩地下著,像餓狼似的嚎叫忽緩忽急。忽然間,天空劃過一道耀眼的金黃色閃電,如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橫空斬下,滾滾驚雷隨即而來。天空、大地和一切全都被這恐怖之音包裹著。我聽的.心驚肉跳,害怕極了。
這時門外傳來了輕輕的腳步聲,爸爸在上夜班,媽媽早睡了,難不成是——我不敢再想下去,只好緊緊抓住被子,一頭扎進被子里。腳步聲不可控制地越來越重,似乎走到了我的房間邊上,停了下來。猶豫了好長時間,才輕輕敲了兩下門“咚——咚咚”我不敢回答,也不敢去開門,只能卷縮在被窩里,發抖著、發抖著……
外面聽不到回答,門吱的被推開了一條縫。“睡了嗎?”我一聽,連忙擰開了床頭燈。“怎么?是你?”我坐了起來,驚奇地問。“是啊,”媽媽答到,“天冷了,給你再蓋一床毯子。”
黑夜,不再害怕,而雷聲、雨聲變成了動聽的交響樂組成的絲絲暖流,在我心中流淌,伴我入夢。
最初的溫暖讀后感(精選篇9)
我的奶奶頭發都白了,牙齒已差不多掉光了,但身體還是很健康,性格也很開朗。每天只要看到奶奶的笑,就能感受到絲絲的溫暖。
奶奶很關心我的學習。每天奶奶在干完活、吃完晚飯就給我檢查功課了。有一天功課比較多,為了省時間,我做完了一項功課,就給奶奶檢查一項。我把剛剛做完的數學功課給奶奶后,我就在奶奶旁邊做其它功課。
當我快做完第二項功課的時候,看見奶奶還在一題一題地幫我驗算數學題。我有些不耐煩了,就說:“奶奶,您改完了沒有?”奶奶對我笑了笑說:“快了,快了,檢查功課不能馬虎,不然會害了你的。”我聽了奶奶這句話,感到一絲內疚:我怎么就沒有想到呢?奶奶每天既要操勞家務,還要這樣關心我的學習。平時我總有點不聽奶奶的話,覺得奶奶老了,自己比起她來強多了,可是現在聽了奶奶的話,真慚愧啊!
第二天早上,奶奶又像平時一樣送我上學,天冷得很,可是透過奶奶溫暖的.手,我感到絲絲的暖意。我望著奶奶有點彎曲的背影,我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用最好的成績給奶奶送上一份禮物,我想奶奶一定會很喜歡的。奶奶,我愛你!
最初的溫暖讀后感(精選篇10)
今天我去作文班去上學,老師在課堂上說:“大家今天上活動課,一人一張紙寫祝福語,再寫上名字去廣場送給其他人。”
老師邊說邊發,我得到一張粉紅色的紙,我拿起筆在上面寫上:“親愛的奶奶,天氣變冷了,記得多加點衣服,當心著涼。還有,萬圣節快到了,快快樂樂的'過萬圣節。祝您每天高興、萬事如意、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再見!”我在右下角寫上我的名字,寫完了。我放下筆把紙折成一個信封形狀。我外出戴上老師發的小紅帽。
籌備好了,大家去了靖宇廣場,大家組有五個人和一個老師,我一到靖宇廣場就看見了一個正在訓練的老奶奶,看到她我仿佛看到了我奶奶一樣,我毫不猶豫走到她面前對她說:“奶奶,我是作文班的一個小學生,今天學校組織了一個獻愛心祝福語的活動。這是我送給你的祝福語。”我把紙遞給了那一位老奶奶,她笑了,笑得非常慈祥,我又說:“里面還有一段話,我來念給你聽。”我念完了,老奶奶開心的說:“好小孩,你是什么學校的呀?“我是作文班學校的。”我說。“哦,好好,下回寫表彰信,那目前我也祝福你一句吧!”我說:“謝謝奶奶,再見!”“再見!”奶奶回了一句。
這次我的感想是:做事只須大膽就會成功,要大膽嘗試。
最初的溫暖讀后感(精選篇11)
溫暖是太陽照在我身上,溫暖是微風吹過我的指間,溫暖是媽媽輕輕蓋在我身上的毯子,溫暖是媽媽打著哈欠起來給我做的煎雞蛋。溫暖是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
古時候有王祥臥冰求鯉,孝感動天,他的孝順把寒冷的冬天都溫暖了。更有漢文帝為母親親嘗湯藥,親自煎藥的.故事。時代在變,可是人與人之間暖暖的溫情是亙古不變的。
有人說現代社會人們之間變得冷漠了,人們建起了養老院,就把自己作為兒女的責任拋到九霄云外了;有了支付寶的“送紅包”行動,人們之間走親訪友,熱熱鬧鬧的吃喝玩樂少了;有了QQ視頻通話,兒女回家更少了。然而,我們不能被表象所迷惑,科技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了,可是科技并不能決定我們的生活態度。
最近看了《嘿,老頭!》這部電視劇,深深地被這對父子所感動,當父親的老年癡呆突然發生,兒子不計前嫌,把父子多年的矛盾拋開,父子在面臨考驗時,反而更親近了。
只有有一顆博愛的心,你就能溫暖別人,也就能感受到別人給你的溫暖。只有人間真情在,溫暖無處不在。
最初的溫暖讀后感(精選篇12)
溫暖不僅僅是一絲陽光,更是人們之間的橋梁與關愛。
那一天,扭傷了腳裸的我,抽噎著趴在媽媽背上,無精打采地走上了擁擠的公交車,不知是誰在背后輕輕的'拍了一下我,媽媽轉過頭去,只聽一個蒼老的聲音傳來:“快來這兒坐吧!”
“這聲音的來源定是一個老爺爺,”我心想著。媽媽連忙搖搖頭說:“不,不,我不累!”大爺見媽媽不肯坐,立刻直起身來,笑了:“沒關系,我已經到站了。”聽了這話媽媽才安心地坐下來。我像個被卸下來的大包袱似的松懈下來。
不久,公交汽車就搖晃著靠邊了。老人搖著手慢吞吞地走了下去。
這時,有人告訴媽媽,其實那個老人并不在這站下,只是見了你們母女倆這么辛苦,才說要在這站下的。媽媽聽后,連忙向窗口望去,只見老人滿臉洋溢著欣喜,朝這邊揮手。汽車發動了,老人的身影越來越瘦小,最終消失了。在老人離開前,我未知道他的姓名,也從未端詳過他的面容。
從那以后,我坐車見到過向他一樣的老人,變回毫不猶豫地站起來,也許我只想再見見他,那位不知名的雷鋒,您身在何處?若我有一天找到您,真想給您“讓座”。
最初的溫暖讀后感(精選篇13)
溫暖是黑夜中的一盞指路燈,讓迷失方向的人走向光明;溫暖是雪地里的一個火堆,讓寒冷的人們感到撲面的的熱氣;溫暖是沙漠中稀有的一滴水,讓口干舌燥的人感覺到甘甜。
在這充滿活力的每一天里,有多少人在悄悄給你溫暖?
今天早上,我被鬧鐘聲吵醒,我艱難地從床上爬起來,離開溫暖的被窩。然后,我重復著與往常一樣的動作,洗臉、刷牙、梳頭,在吃飯的時候腦海里突然現出了爆米花的身影,于是我就隨口嘟囔了一句:“真的好想吃爆米花啊?”吃完早飯以后我記上學去了。在教室里,腦子里還會時不時的想起爆米花的.樣子,尤其是到了中午放學時,我的肚了一直“咕咕”叫,餓得越發厲害。于是我就拎起書,以最快的速度飛奔到校門口,蹬上自行車沖回家去。
剛進家門我就聞到一股香香甜甜的味道,回到房間我發現,我的書桌上擺了一大盤我心心念念的爆米花。這時,媽媽望著我說,聽你早上嘟囔著想吃爆米花,就專門給你做了點。頓時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頭,也許溫暖就體現在這一個個不經意的瞬間吧……
溫暖,無時無刻都在我們身邊出現,不用刻意的安排,就能感受到無窮的溫暖。
最初的溫暖讀后感(精選篇14)
溫暖是黑夜中的一盞指路明燈,媽讓迷失方向的人走向光明;溫暖是雪地里的一個火堆,讓寒冷的人們感到撲面的熱氣;溫暖是沙漠中稀有的一滴水,讓口干舌燥的人感到甘甜。
還記得,那是個充滿溫馨的夜晚,爸爸媽都在家吃飯,興高采烈的我端著媽媽剛剛乘好的米飯,跑向餐廳,可是,突然“啪”的一聲響,隨后我手中的碗落地,白生生的米飯就肆無忌憚的倒在了地上,這可怎么辦?
家里一向是吃多少就做多少的',要不把飯盛起來,裝作沒事的樣子再端上餐桌?我剛剛彎下腰,爸爸媽媽就聞聲趕來,我也不好意思再繼續撿,媽媽拿來掃帚和杈子,將掉在地上的米飯和碎掉的碗掃起,一并倒到垃圾桶里。
可她似乎忘記了家里已經沒有剩飯了,餐桌上僅有的只是兩碗米飯和幾份可口的飯菜,媽媽把其中的一份分出一半,又把另一份分出三分之一,她自己留下了半碗米飯,給爸爸分出來的飯,給我那三分之二的飯,大家表面似乎都十分滿意這樣的分配,可吃到最后,爸爸媽媽心有靈犀的都給我留了一點米飯。微笑,定格在那里。
溫暖,定格在那里。冬天是寒冷的。
但他也會讓人感到溫暖,我想,它的溫暖足夠縈繞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