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讀后感600字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伊索寓言讀后感600字,歡迎閱讀。
伊索寓言讀后感600字精選篇1
正如高爾基所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所以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老師也說過,“讀一本好書,就像交一個益友。”可想而知讀書的好處還真多!
這個暑假,爸爸幫我買了本伊索寓言。伊索寓言的作者是古希臘的,一個名叫伊索的人。他的這本書里有許多寓言,這些語言會教人如何處事,如何做人,怎樣辨別是非好壞,怎樣變得聰明智慧,是我們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
我從伊索寓言這本書中看到了一則寓言故事,名叫《小偷和他的母親》,這個故事的'內容是說,從前有個男孩在學校里偷了他同學的一塊寫字用的石板。回家后,她的母親看到他的書包里有一塊石板,男孩當時害怕母親責怪,小聲的說這是我從同學那里拿的。意外的是母親不但沒批評,反而夸獎男孩真厲害。
母親的贊揚讓這個男孩子的膽子越來越大。有一天,國王在這個城市里巡游。男孩看見國王身上有很多珠寶。男孩心想,要是能得到那些珠寶,該有多厲害呀!他正準備去偷時,結果被士兵發了,并把他抓了起來,因為這是嚴重的犯罪行為。他的母親知道了這件事以,哭著喊著想見兒子。兒子對士兵說,能不能和母親說最后幾句話?士兵答應了他。男孩看著母親并憤怒地對母親說:“如果當初偷石板的時候,你能打我一頓并嚴厲的告訴我,這是不好的行為,那么今天,我也不會有這種可悲的下場。”
這個故事告訴我,小時候偷針,長大了偷金,這句話不是危言聳聽,小錯,不能整治,將釀成大錯,孩子犯了錯,不可縱容,要學會引導其走上正確的路。媽媽還告訴我說:自己想要的東西,要憑自己的努力去獲得,不能去偷!
伊索寓言讀后感600字精選篇2
最近我讀了一本很有趣的書,它不僅讓我防輕松,而且還讓我得到了許多的道理,讓我受益匪淺。
其中的《金斧、銀斧和鐵斧》這個故事對我的觸動較大。誠實、善良的`窮樵夫出門砍柴,累得坐在河邊休息。因為實在口渴,就彎下腰去喝水。突然,"撲通"一聲,插在腰間的鐵斧掉進了河里,樵夫急得號啕大哭。這時,水中冒出了好多的小泡泡,還從水泡中走出了一位仙人。仙人和藹地問道:"這位兄弟,你怎么啦?"樵夫擦干眼淚,把整個事情經過告訴了仙人。仙人笑著說:"你是一個好人。別哭了,我幫你找找。"說完,就沉入河底不見了。不一會兒,仙人拿著一把金斧、一把銀斧,還有一把鐵斧交給樵夫,說:"哪一把才是你的斧頭?"樵夫挑了好一會,還是拿起了屬于自己的那把鐵斧,但是仙人仍然把金斧和銀斧都送給了樵夫。樵夫謝過仙人,帶著三把斧頭回了家,他的兄弟們看了分外眼紅。其中一個兄弟動起了壞腦筋,他也來到河邊學起了樵夫的模樣。同樣,也招來了仙人,仙人也拿來了三把斧子。但是這位壞心眼的兄弟,看到仙人手里的金斧、銀斧、鐵斧,貪婪地說:"這些都是我的斧頭!"看到這種情形,仙人失望地帶著三把斧子離開了。這位貪心的兄弟最后啥也沒得到。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貪得無厭必將受到應有的懲罰。
《伊索寓言》中有這樣一則故事:一只羊站在高高的屋頂上,看見一只狼從屋旁走過,于是罵道:“你這只笨狼,你這只傻狼……”狼向上看了看,對羊說道:“你之所以罵我,只不過因為你站的位置比我高罷了。”
伊索寓言讀后感600字精選篇3
讀完《伊索寓言》這本書,我非常喜歡讀這本書,因為這本書里的故事都很精彩,也很生動,其中就有我喜歡的《肚脹的狐貍》這個小故事。
從前有一只狐貍,好幾天沒有吃飯了,就跑出去找吃的,他看見了一個洞,洞里面有面包和香腸,狐貍“僧僧僧”的爬上去,跳進洞里面然后把所以的東西吃了個光光,這一下,他明顯胖了很多,他從洞口出不來了,狐貍在里面喊,救命啊!救命啊!又一只狐貍走了過了,他說:“怎么了?”狐貍大叫著說:“請你救救我,我在洞里面出不來了”那只狐貍說:“我也沒有辦法,只要你在洞里一直待著,慢慢的減下肥來,你就可以出去了!”這個故事說明我們不能貪心,貪心是沒有好下場的。
我喜歡這個故事的好句子是:為了不至于餓死,狐貍只有繼續前行,四處尋找食物,奈何頭頂上的太陽太大,都快把它的狐貍毛烤的焦臭了。
我還喜歡這本書中的《老太婆與醫生》這個故事,有一個老太婆得了眼病,她請了一位醫生給她看病,每次醫生給老太婆看眼睛時,老太婆的眼睛總是閉著的,每次都偷走了一樣家具,隨著時間的流逝,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老太婆的眼睛慢慢康復了,她看見家里的家具全沒了,便不想給醫生看病的.錢,醫生很生氣,把老太婆告上了法庭,法官問:“別人給你治病,你怎么不給錢呢?”老太婆說:“以前我還能看見家里的家具,現在家里連家具都看不見了!”所以,我就不給錢了。這個故事說明醫生太貪得無厭,自己偷了別人的東西,還不承認。
我喜歡這個故事的好句子有:這位醫生知道這個時候老太婆一點也看不到的,于是總是順手牽羊的偷走一些家具。
伊索寓言讀后感600字精選篇4
記得小時候就常聽老師和父母這樣告訴我:從前哪,有一個會講>故事的老人,他的名字叫伊索。今天,我寫完作業后,終于有時間看完了這本《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通過擬人化的手法,將那些性格各異,喜好不同的飛禽走獸加以描繪,用來比喻形形色色的人,并通過它們揭示人間的真偽、善惡與美丑。在這么多篇寓言里,我最喜歡的是《看見獅子的`狐貍》,講的是有只狐貍從來沒有見過獅子。有一天,它們終于遇上了。頭一回見到這威武雄壯的龐然大物,狐貍可嚇得要命,抱頭鼠竄落荒而去。可巧它們又相遇了,雖然是第二次相會,狐貍的心里仍是七上八下恐慌不已,但比上次要好得多了。等到第三次相見時,狐貍竟信心十足地走上前去,哈?哈?地跟獅子閑聊起來。
看完這個故事后,我一下子就說出這個寓言的道理:熟能生巧。想了想,覺得狐貍所代表的人物很像我。小學一、二年級時,我十分膽小,一上講臺就會兩腿發軟,四肢發抖,舌頭發麻;三年級時,敢在臺下發言了,但在臺上仍然不敢說話;四年級時,我在臺上口吐蓮花,神態自若,贏得大家陣陣掌聲;五年級時還得了個“英語口語比賽”一等獎。這說明當我們遇到困難時要勇敢地去面對并想好解決問題的方法。
還有一篇《蒼蠅》的寓言:一只蒼蠅掉進了湯鍋里,就要被淹死了。他對自己說:“好哇,我已經吃飽了,喝足了,還洗了個澡,我死而無憾了。”蒼蠅的話充分體現了它的自嘲精神,同時也告訴我們:當在一個新的環境且無法避免的時候,也可以試著慢慢適應環境,融入環境。
伊索寓言讀后感600字精選篇5
人生的路曲折無比,時常讓人停留在迷途中,錯過成功的時機。誰是我們人生的引路人呢?《伊索寓言》中有一篇叫《引路人》的文章幫我們解開了謎。作者把自己偽裝成一頭羊,去問羊群中的同伴它們要去什么地方,羊說跟著領頭羊走就行了。作者又去問領頭羊,領頭羊卻說牧羊人的鞭子會告訴它們去哪,作者脫下偽裝去問牧羊人,牧羊人卻說羊知道該去哪。
讀完文章,我知道了一個人的人生引路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沒有人能帶你走過一生,自己的路要由自己走出來,這才是走向成功的路。
我也有過這樣的'體會。夏天,我學游泳,爸爸為了讓我更快學會游泳,用手托著我的身子讓我游。有爸爸的依托我游得很輕松自如,各級游泳原來這么容易就學會了。可每當爸爸一松手,我就像塊石頭直往下沉,再也游不了了。爸爸的手已經給了我依靠,失去了依靠我就無法獨立。第二天爸爸沒來,我自己勇敢地在池中練起來,嘗試著從淺水區游向深水區。沒有了依靠練習多了許多困難,我不時被水嗆到但我還堅持練。這次的練習效果反而比昨天有所提高,一小時后,我已經精疲力竭,但成績喜人,我能獨立前進五六米了。
爸爸這個“引路人”讓我產生了依賴感,到哪都以為有他的手托著,從而忘記了獨立戰勝困難。許多名人也如此,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就是靠自己創造了輝煌人生。年輕時父母不停勸他不要玩電腦,如果他聽從了父母的話,也許歷史就將重寫,微軟大帝的主人就不是他了。
你的引路人是誰?你要回答:“只有我才能!”做自己的引路人,為自己創造人生之路,打造屬于自己的輝煌。
伊索寓言讀后感600字精選篇6
其實我并不愿意看講大道理的故事,直到有一天,我在偶然之下讀到了《伊索寓言》這本書。
《伊索寓言》是一本全球家喻戶曉的書。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章,經過擬人化的各種生物,使讀者看得樂呵,也開始了深刻的思考。就說讓人們最為熟知的《龜兔賽跑》吧。跑步中兔子因為過于驕傲輸給了堅持不懈的烏龜。“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退步。”很多人都明白這個寓言中蘊含的道理,卻不落實在行動上。還有些人根本不去想這故事其中的道理和啟示,只是一味地嘲笑兔子的無知,他只是一個看客,讀完便成過眼云煙,他自己又何嘗不是無知呢?另外我還感受到了烏龜不僅僅是靠它的踏實和虛心戰勝了高傲的兔子,重要的是它有一顆不服輸的心,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通過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我們班級的一些事。我們班有一部分同學在外面都報有英語班。上課的時候,老師講的知識,大家都認為自己在外面已經學過,都會了,就驕傲自滿,在下面說話做小動作,不認真聽講,我也是這其中的一個。這一次月考考試好多同學考的成績都不怎么理想,唯獨那幾個踏踏實實的同學成績很優秀,我們班的這些事不正是反映了學習中的“龜兔賽跑”嗎?
再看看《狼來了》,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個故事的情節。放羊娃連續兩回騙農民們“狼來了”,結果最后狼真的來了,卻再沒有農民來救他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以說謊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更不能以說謊去愚弄他人。這樣既不尊重別人,也會失去別人對自己的信任。
我在這段時間里讀過不少的書,卻唯獨覺得《伊索寓言》最好看。書中一個個小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每個故事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希望同學們都閱讀這本《伊索寓言》,它會讓你受益匪淺。
伊索寓言讀后感600字精選篇7
假若書的世界是一片海洋,那《伊索寓言》就是一顆閃著璀璨琳瑯般光澤的珍珠。今天,我又一次的翻開這本古希臘文學中的瑰寶,它給了我新的感悟,現在我把我所學到的講給你們聽。
其中有一則故事名為《馬和驢》、講的是——從前有一個人,他有一頭馬和一頭驢。在旅途中,驢對馬說:“你如果肯救我一命,請分擔一點我背上的負擔。”馬不聽。驢精疲力竭,倒下死了。主人把所有的貨物,連同那張驢皮,都放在了馬的背上。馬哭著說:“真倒霉!我怎么這樣不幸?我不肯分擔一點點的負擔,卻卻馱上了這全部的貨物,還加上這張驢皮!”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很重要的一點——合作。在現在的社會中,無論你是什么職業,都需要與人合作。你是學生,就要與老師、同學一起學習,共同完成學業;你是工人,就要和同事一起做工,共同完成工廠的生產任務;你是偵探,就要和同事共同努力,一起破案;你是軍人,就要和戰友一起生活,一起訓練,共同保衛我們的國家……總之,無論在何時何地,都離不開與他人的合作。
俗話說,“小合作就有小成就,大合作就有大成就,不合作就很難有什么成就。”不僅是我們平凡的人需要合作,就像是偉人他們也需要合作才能有大的成就。就像偉大的思想家馬克思,他潛心研究推翻資本主義,使人類進去一個更理想的社會。但這僅僅靠他一個人是不夠的。這其中多虧了他的朋友拂里德里希?恩格斯幫助他并和他一起研究。他們的這種成功就是合作而完成的。如果只是馬克思一個人,就沒有這么大的成就。
《伊索寓言》真的是智慧的結晶,每一個短小精悍的故事中都蘊含著一個個深刻的人生哲理。每讀一個故事,都好像得到了一筆財富,使我受益匪淺。
伊索寓言讀后感600字精選篇8
這個暑假,我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走進了一個神奇的世界:弱小的老鼠居然能救出強壯的獅子;小山羊用智慧叫跑了兇惡的狼;自大的熊被野豬用計謀殺死了.....這么多鮮活的形象開啟了一個幻想的王國。這本書的作者寫了很多童話故事,這些故事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每一篇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名叫《狐貍和獅子》的寓言。
《狐貍和獅子》這篇文章主要說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只狐貍譏笑獅子一次只能生一個孩子。而獅子卻心平氣和地說:“我生的可是獅子。”狐貍生得再多,最終還是敵不過一次只生一個的獅子。這則寓言讓我明白了:多,有時多并不代表好,多和好并不是相等的。就跟狐貍和獅子一樣,狐貍雖然生得多,可是遇到了獅子難道不是只能跑嗎?
記得三年級的上學期,有一次,數學老師布置的家作是把一張試卷的正面做好,第二天再做反面。我回到家,三下五除二就草草地做寫完了,我還自作主張地把試卷反面也做完了,心想:明天老師會好好地表揚我的!第二天,我喜滋滋地把試卷交了上去,想著教師會怎樣表揚我……可是我等了整整一天,也沒有見老師表揚我。我感到十分奇怪,心想:怎樣回事呢,是今日老師沒有批試卷嗎?放學的時候,我拿到發下來的試卷看到上面寫了三個刺眼的大字:“不認真!”我心里很不高興,多寫了還要批評,真是太氣人了!當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分析試卷時,我才知道,原來我錯了很多,字也寫得不太好,所以要受批評。此刻,我明白了,寫得多并不代表寫得好,如果不認認真真地去做,寫得再多,又怎么會有好的結果呢!
《伊索寓言》這本書中還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它們就像一顆顆璀璨的流星,在我幼小的心間閃過,留下耀眼的光芒。
伊索寓言讀后感600字精選篇9
在漫漫長長的暑假里,最舒服的事情就是一邊吹著空調,一邊看著書。在暑假中,我讀了一本《伊索寓言》。
這本書是我在期末考試后,就要分別時,我的好兄弟送給我的禮物。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螞蟻和蟬》。它的主要內容是:夏天,火紅的太陽烤著大地。螞蟻忙著為遙遠而嚴寒的冬天做準備,蟬卻在一旁兒唱歌。到了嚴冬,螞蟻不用忍著饑餓,每天都不愁吃喝。一只饑餓的蟬向他乞討。螞蟻問蟬:“老兄,你為什么不在夏天多存點兒食物呢?”蟬有氣無力地說:“那時我在唱歌,沒時間。”螞蟻笑笑說:“夏天你在唱歌,冬天就去跳舞吧!”
這個故事讓我受益匪淺。蟬在夏天不存糧食,冬天就只能忍受饑餓;螞蟻在夏天便開始做準備,到了冬天就可以吃飽喝足。我們得多多學習勤勞的螞蟻。
有一次,老師說:“下周要考試,大家準備準備。”我卻不以為然,一下課就玩。到了周末,我把作業做好了就玩,卻把考試復習一事兒忘得一干二凈。到了第二周,老師說:“下節課考試了。”我這才想起來,趕緊拿出語文書來,可是臨時把佛教又有何用呢?考試時,我的腦子一片空白,好多題都不知道。考試結束,我垂頭喪氣地把試卷交了上去。心想:肯定沒多少分了。試卷發下來了,果然不出我所料,八十一分!回家后又挨了一頓罵。唉,這使我想起一句話: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天上是不會有掉餡餅兒的好事兒。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就再也沒有當過那只“蟬”了。我們每個人都要像螞蟻一樣。只有勤勞的雙手,才能創造出財富。
伊索寓言讀后感600字精選篇10
今天,我寫完作業,終于有時間看完了這本《伊索寓言》,讀著這本書,我仿佛走進了人、天神以及小動物間的奇妙故事。
伊索和古希臘人民創作了許多寓言故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山羊和狼》它講的是一只從羊群里掉隊的小山羊,被狼所追趕。當小山羊感覺自己快被抓住時,他回過頭來,對狼說:“狼啊,我知道逃不掉了,很快就會成為你的盤中餐,因為我的生命很短暫,求求你讓我盡可能燦爛一回吧。你能在我死之前吹一曲,讓我跳一支舞嗎?”于是狼吹起簫,自己來跳舞,狗聽見簫聲急忙趕來,抓住了狼。狼哭著說:“我本是個屠夫,竟扮演樂手,真是自尋死路。”故事里的小山羊機智英勇,真讓我佩服。
當小山羊被狼追上時,我的心緊緊地揪了起來:完了,小山羊肯定是在劫難逃。我在心中又喊道:小山羊快跑,不要停下來!沒想到它最后竟然巧妙地化被動為主動,我忍不住嘖嘖贊嘆:太棒了!你竟然成功逃出了狼的魔爪,把狼繩之以法,太機智了!
小山羊的機智勇敢、隨機應變的品質一直像一顆種子灑在我的心田。終于,這顆種子發芽了!一天上午,我和爺爺一起坐公交車去縣城玩,剛好到站,我迫不及待地跑下車,而爺爺走得慢,還沒下車,車門就關上并開走了。我心急如焚,坐立不安,又想到了小山羊,于是我拿起電話手表撥打電話,最后終于和爺爺抱在一起。我明白了小山羊那機智勇敢、隨機應變的品質,我也可以做到,我感到十分驕傲與自豪。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遇見困難的時候不要慌張,我們要學習小山羊那樣勇敢,通過自己的聰明去尋找機會和方法,以自己的智慧去幫助自己和其他人。
伊索寓言讀后感600字精選篇11
《伊索寓言》的作者是伊索,他雖然是奴隸的出生,相貌丑陋,但他卻是一個聰明絕頂的人,寫了很多寓言,內容簡短,但卻讓人回味無窮。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龜兔賽跑,烏龜與兔子為他們倆誰跑得快而爭論不休,于是他們定好了比賽的時間和地點,比賽一開始,兔子覺得自己是天生的飛毛跑的快,就對比賽掉以輕心,躺在路旁睡著了。烏龜深知自己走得慢,毫不氣妥。不停地朝前奔跑,結果烏龜超過了熟睡的兔子,奪得了勝利的獎品。故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只要堅持不懈,不氣餒,即使處于弱勢也能反敗為勝。
一所寓言是一本家喻戶曉的書,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偉大的預言機。他之所以能夠家喻戶曉,是因為書本中每張都含有藝術性和趣味性的小故事,寓意深刻,富含哲理。
老太婆與醫生這個故事就是奔有趣,內容是這樣的,一個患了眼病的老太婆請了一位醫生給他治病,并談定了治療費,那位醫生每次來給她上藥治療時,總是趁他閉著眼睛,順手牽羊的偷走一些家具。老太婆的病終于治愈了,可他家里的東西幾乎被偷光了。醫生便向老太婆要商定好的醫療費。老太婆不肯付錢,便被帶到法官那里。他說他許諾過要付給醫生治療費,條件是把她的眼病治好,可是經過醫生。治療后,他的眼睛卻比以前更糟了,他說:“以前我還能看見家里的所有物品,現在卻都看不見了。”這則寓言告訴我們,那些愛貪小便宜的人往往會連自己的勞動所得都丟掉。
讀完了《伊索寓言》,我懂得了許多道理,比如行人與斧頭告訴我,有福的時候愿意和別人共享,有難的時候別人才肯與你分擔。但讓我最記憶深刻的道理是蝙蝠與黃鼠狼。他告訴我,只有隨機應變才是最高明的做法。
伊索寓言讀后感600字精選篇12
暑假里,我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它原來是古希臘作家伊索創作的,現代著名作家陶紅建改寫而成的。
《伊索寓言》這本書是經過兩千多年的時間錘煉,其特有的智慧和藝術魅力像一粒鉆石,在歷史洪流的沖刷下,愈加熠熠生彩,成為歷傳不衰的傳世名篇。
《伊索寓言》這本書是由一個個小故事組成的。其中《驢、烏鴉和狼》,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一只驢的背上長出了一個瘡,不斷有膿和血流出來,所以招了許多蟲子。這時,一只烏鴉看見了驢背上的蟲子,飛上去啄食,主人看見了哈哈大笑,而狼走了過來,主人就趕野狼走。這故事說:一個人如果有了壞名聲,即使沒干壞事,人們也會防備他。我讀了這個故事心想:我們要從小養成好習慣,一定不能做壞事。
《養蜂人》主要講的是一個養蜂人在森林邊安了家,他的收獲很多,鄰居很眼饞,終于有一天,蜂箱被偷走了,當養蜂人回來時,發現蜂箱不見了,可是蜜蜂卻叮他。這個故事說:有的人不分清敵我,放縱敵人,卻對朋友濫加迫害。我從中感悟出了我們一定要對身邊的朋友、家人學會感恩,不要像小蜜蜂一樣,做一個是非不分的人。
《擠牛奶的姑娘》,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腳踏實地。從這個故事中我學到了:我們做事不能憑空想象,要靠真本事。這些寓言雖然篇幅短小,但作為人們生活各方面的內容,并通過故事背后的哲理,給人們深刻的啟示,作品有的揭露了強者凌弱的暴行,有的贊頌自由生活的美好,有的反映了窮苦人民的悲慘命運。
《伊索寓言》這本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了一個個小故事,讓我學會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伊索寓言讀后感600字精選篇13
在所有圖書名著中,我最喜歡的是《伊索寓言》。《伊索寓言》中有許多有趣的小故事如《狼來了》、《狐貍和酸葡萄》等,讓我印象深刻的則是下面兩個小故事。
我很喜歡《下金蛋的鵝》。故事如下:有一對十分懶惰貪婪的夫妻,他們有一只會下金蛋的鵝。每天鵝都會下一個金蛋,他們不久便富了起來,買了田地,買了房子,不愁吃穿。可是有一天,妻子想:既然鵝能下金蛋,那它肚子里一定有更多的金蛋,不如把它殺了,還省得給它喂食呢!妻子把這個想法告訴了丈夫,丈夫很贊同,拿起刀就把鵝殺了,可當他們剖開鵝的肚子時才發現里面和普通的鵝一樣,根本沒有金蛋!他們特別懶惰,不久把家產耗完了,很快餓死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做人不能太貪婪,太貪婪不僅得不到想要的,還會損失原有的。
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叫《擠奶的姑娘》。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天一個叫多麗的小姑娘頭上頂著滿滿一桶牛奶。她想這桶奶一定能賣個好價錢,有了這些錢我就可以買漂亮的衣服和首飾,就可以參加舞會,就可以......這時多麗情不自禁地動了一下,牛奶灑了一地,多麗的幻想破滅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在一件事沒有完成時,不要總往好處想,應該多想想壞的因素,好考慮周全。我想到了我的學習,因為自己今天學到一點知識就沾沾自喜,卻沒有想過將來還有很多要去學習,去認識。
我喜歡《伊索寓言》。雖然里面的故事很短,但是卻很有教育意義。一個個小故事告訴我很深的哲學道理,告訴我應該怎么去處理事情。
伊索寓言讀后感600字精選篇14
我從上初中開始,英語就沒有學好過,也背單詞、學音標、學語法,然而隨著年級向上,英語成績逐年下降,高考英語成績是聽天由命,大學四級幾經努力仍未通過,只勉強參加學校英語考試合格才未影響拿畢業證,英語真是我永遠的痛。
今年去泰國的自由行經歷和自己接下來的規劃,都讓我迫切認識到學好英語的必要。在朋友的推薦下,我加入了薄荷英語基礎階段的100天原著閱讀計劃。
開課后閱讀的第一本書就是《伊索寓言》,發現每一篇文章都不長,里面的英文簡單易懂,每晚老師還會詳細解釋書中的知識點,不知不覺中,我的英文閱讀有了小小的進步。薄荷閱讀的這種方式真的很適合我,因為它使我覺得讀英文書并不是很遙遠的事。再閱讀英文郵件,文章時,少了一絲絲的恐懼,不再是直接看中文翻譯,會欣賞下英文原文。發現英文原文其實也很有意思,尤其是在細細讀懂后。我自己很喜愛閱讀,伴隨著英文閱讀能力的提高,相信我的閱讀范圍也將不斷擴大,這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
更讓我欣喜的事,每次閱讀完英文版《伊索寓言》后,我都迫不及待的想講給我的小孩聽,而且他也非常喜歡聽。從故事中,他知道了各種小動物,常說的,狐貍,大公雞,青蛙,驢子,馬,獅子,狼,狗,鼠,貓,烏鴉,夜鶯,老鷹,烏龜,螃蟹,兔子。有時我會將寓言里的故事套到其他故事中講,滿足他的不同要求。
有一次我給他們講到,狐貍,驢子,獅子的故事。狐貍和驢子結為好朋友,遇到獅子后,狐貍出賣了他的好朋友,結果他們倆一起被獅子吃掉了。孩子就問我,為什么狐貍要出賣他的好朋友呢。我們一起在故事中聽故事,這本身就很快樂,若能從中有一二學習,那更是難得了。
伊索寓言讀后感600字精選篇15
我在輕松快樂的暑假中讀了好多我喜愛的書籍,但最讓我記憶深刻的要算那本《伊索寓言》了。
書中讓我學會了很多東西,提高了我的理解能力,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領略到生活的智慧,想象的魅力和做人的道理。但對我啟發最大的應該是那篇《美洲豹的眼睛》,這篇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一天,美洲豹碰見了烏龜,這只烏龜正用沙鍋煮著一只被撕成碎片的貘。豹子來到鍋邊,不顧旁邊的烏龜,伸手就向鍋里撈肉,這時烏龜眼疾手快把一顆石子扔到鍋里,美洲豹來不及反應,開水已經濺到了它的眼睛里,把它變成了瞎子,豹子悲慘地嚎叫著跑了,烏龜看到這樣的景象,發出了幾聲冷笑。
這時候其它的動物都知道豹子的眼睛瞎了,就開始捉弄豹子,把它弄得遍體鱗傷,最后美洲豹實在跑不動了。好心的老鷹非常同情美洲豹,來保護它,老鷹為了讓美洲豹的眼睛重見光明,飛了一天一夜,在雪山頂上找到了一種叫孔木牧拉的神花,從花蕊中獲得了兩粒種子,老鷹把種子埋藏在自己的羽毛中。又飛了一整天,美洲豹也正心急如焚地盼著它的歸來。
老鷹小心地把兩顆種子嵌在美洲豹的眼睛里,頓時,美洲豹的眼睛像兩盞燈一樣亮了起來。它高興地跳了起來,繼續去撲捉獵物了。從那天起,美洲豹天天為老鷹捕食,因為美洲豹知道它這雙寶貴的眼睛是老鷹冒著危險為它治好的。看到這的時候讓我突然明白:人要和動物一樣,要有一顆善良、樂于助人的心,這也叫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同學們,這本書真的很值得我們去閱讀,它能帶給我們無限的樂趣和許多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