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讀書心得1000字
好的心得可以幫助人們積累經驗,從而更好地應對困難和挑戰。好的圍城讀書心得1000字是怎樣的?這里給大家提供圍城讀書心得1000字,供大家參考。
圍城讀書心得1000字篇1
早年看過《圍城》,因閱歷淺薄,未曾真正讀懂。假日閑暇再讀,感慨良多。
這是一部以諷刺知識分子、婚姻以及人情世故為主題的小說,目的是力求刻畫出當時某一空間某一群體的一部分人的人生面貌。理解”圍城“這兩個字,不能空泛地把他看作是婚姻的代名詞,在某種層面上,它與西方現代主義所描寫的人類的尷尬困境所采取的一些象征手法不謀而合。書中充滿苦澀的笑,無奈的自我欺騙,這都是這部小說的成功所在。
人生是圍城,婚姻是圍城,沖進去了,就被生存的種種煩愁所包圍。錢鐘書以他灑脫幽默的文筆,述說著一群知識分子的快樂與哀愁。這部作品已被譯成世界上多種文字,有十數種不同的譯文在各國出版。在美國,由于夏志清的推崇,不少人以錢鐘書為題撰寫博士論文和專著。法國的西蒙·萊斯曾說:”如果把諾貝爾文學獎授給予中國作家的話,只有錢鐘書才能當之無愧。
“方鴻漸是個典型的知識分子形象這句話是無容置疑的。但正因為他是知識分子,而且是那種帶著玩世的態度處世又有點良心的知識分子,才構成了他一生的第一圈”圍城“。他希望做個大人物,這樣的性格,似乎就決定了他的一生。
方鴻漸的第二圈”圍“就是給他帶來多災多難的假學位。方鴻漸到底是個知識分子,在買假文憑之前,他也問問良心,他為自己起了的籍口:”父親是科舉中人,要看‘報條’,丈人是商人,要看契據。“以他自己的口氣,就是”說了謊話,還要講良心。“說謊就說謊嘛,講了良心這謊話就變得不倫不類了。既然講良心,就干脆別買學位了。既然都不講良心了,就干脆把學位發揚光大吧?害得自己當個副教授忍氣吞聲的,兩頭不著岸。
方鴻漸一生的第三圈”圍城“,我想沒有人會反對,是他在處理感情問題時候的玩世態度。也許從第—,圈”圍城“建立時,就決定了會有第二圈圍城,就決定了會有第三圈圍城了。在那個到處是”小人物“的時代,做個大人物并不是每個人都有能耐的。可是他還是希望做個大人物,買文憑時,希望自己能夠使家翁感覺光耀門楣;買了文憑,又覺得有損道德。要知道,社會上
只有兩種人能夠混得好。
很多的人都像方鴻漸—樣,有那么一點的良心,有那么—點的虛榮。他們處處做小人,又不得處處提防小人。他們也知道世道的艱險,可是并沒有好好地去接納它。他們嘗試去改變,就好像方鴻漸想知道韓學愈文憑的真偽,以此找回自己的公道一樣。熟不知道,人家早就設定了陷阱等他踩進去。
或許《圍城》的文學價值也正在此。它寫出了人們不愿意正視的,真實的社會環境。
圍城讀書心得1000字篇2
錢鐘書先生的書名“圍城”取自書中蘇文紈的一句話:“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婚姻也罷、事業也罷,整個生活都似乎在一個圍城之中,人永遠逃不出這圍城所給予的束縛。書中方鴻漸與蘇文紈、唐曉芙、孫柔嘉的感情糾葛,每每因自己的怯懦,不敢多言,一步步陷入工于心計的孫柔嘉的婚姻陷阱之中,最后自食婚姻苦果。
這座感情圍城,曾經令方鴻漸向往,之后又無奈于城中的無聊。而在三閭大學著實是一座事業的圍城,這里面充斥著爾虞我詐、明爭暗斗,時刻讓人感到壓抑,令本性善良卻怯懦的方鴻漸不堪忍受。但當他離開那里后,面對的卻是一個集父母的封建思想、家庭的責任、事業的衰敗等多層混雜的社會大圍城之中,讓他更加覺得無所適從,似乎所有的一切都被一只無情的大手掌控著,無法掙脫。本來就無才的方鴻漸也只會牢牢地被這只手掌控住,逆來順受地接受朋友的施舍,義無反顧地踏入事業低谷。整本書中,除了他對唐曉芙的追求還顯出些他試圖征服命運的思想外,其余的只是方鴻漸徒勞的思想斗爭和軟弱的行為罷了,因此小說最后的結局可以說是必然的。
除了方鴻漸,好友趙辛楣總也踏不進蘇文紈的那一座圍城,之后卻仍逃不出娶妻生子的命運;方家上下逃不出封建傳統思想這座圍城;兩任老丈人也逃不出面子的圍城。文中幾乎所有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一座圍城,大多也僅僅是為了一個面子,這也是當時封建思想與崇洋思想的盲目結合所帶來的弊端。可以說,《圍城》的文學價值也正在此。它寫出了那個時期的人們不愿意正視的,真實的社會環境。
錢鐘書說:“婚姻是一座圍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來。”我說:“心靈也是一座圍城,生活在自己的陰影中,只會越困越深,只有戰勝自己,才能走出圍城。”的確,面對生活,有的人因為曾有過失敗,便不敢主動去接觸;有的人因為平凡,便以為無能而不想去接觸;有的人則因為已經取得過成績,怕弄不好有損自己的榮譽而不愿去接觸……他們總是生活在自己心靈的陰影中,受到心靈的束縛而不愿去嘗試,不愿去拼搏,最終也只能在心靈的圍城中越困越深。因而,只有真正擁有一顆有勇氣,開闊的心才有可能有所突破,才有可能有所超越。
讀完圍城,誠然,我的心情是復雜的,有同情,有迷惑,有可笑,有可悲。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生活中,一座又一座的圍城將我們層層包圍,或許我們窮其一生都無法逃脫這名為生活的圍城,可是人雖在城里,心卻依舊可以飛得很高,飛到看不見這殘忍冰冷的城墻,飛到看不見城里一張張生硬麻木的面孔,飛到真正的自由高處,到那時候,自然也就沒有了所謂“城”的存在,你也或許會發現,從未有真正客觀的“城”的存在,困住你的,從來都是自己。
圍城讀書心得1000字篇3
林語堂是我國著名學者、文學家。他的《蘇東坡傳》可謂是清新脫俗,更是中國現代長篇傳記開標立范之作。相比較以往常平淡的寫作手法,他以獨特、輕松、幽默的向我們展現出我國著名北宋文學大家蘇軾的風采。
蘇東坡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大家,與蘇洵,蘇轍一起稱為“三蘇”,在文學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他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后人所留下的作品更是讓我們為之而感嘆。我相信,當我們在讀完《蘇軾傳》后,我們會對于蘇軾有了更深的了解。林語堂先生對于蘇軾的了解可謂是非常的獨到。林語堂先生曾說,他之所以完全知道蘇東坡,正是因為他了解蘇東坡;他了解蘇東坡,正是因為他喜歡蘇東坡。足以可見,林語堂先生對于蘇東坡的喜愛。在他的筆下,我們見到了一個愛民如子,文韜武略,憂國憂民的蘇東坡。
蘇軾之所以偉大,首先表現在他的才華。蘇軾是一代文豪,他的一生創作出了很多經典的詩篇。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讓我們體會到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讓我們體會到了“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的人生情感。總之,蘇軾是一位文學的集大成者,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謂是樣樣精通。同時如他在黃州時獨創的東坡肉等讓后人津津樂道。在《蘇東坡傳》對于蘇軾的而熱愛在字里行間之間表現的淋漓盡致。
同樣在《蘇東坡傳》中描寫了蘇軾不畏強權,敢于挑戰權威,為天下蒼生著想等,這些都體現了蘇軾的正直和偉岸。在他被貶之后,蘇軾任徐州太守,他帶領著人民興修水利,造福了一方百姓,深受人民的愛戴。我想,蘇軾的這種精神會一直引領著我們前進,永遠不會被我們所忘記。
蘇軾之所以偉大,不僅體現在他的憂國憂民的情懷上,而且體現在他的樂觀上。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中指出,蘇東坡是一個樂天派。我想,蘇東坡能一直保持著樂觀的態度是難能可貴的。在他的作品中,我們很少看見具有悲觀消極情緒的作品。相反,在他的作品中,我們看到了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我想,這些正是我們所需要的。當我們在學習生活多種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不應該自暴自棄,而是應該積極樂觀的去戰勝挫折,擁有前進的勇氣。
林語堂先生說,蘇軾先生雖然已經以我們遠去,但是他留給我們心靈的喜悅是永恒的。我想,蘇軾所展現出積極樂觀的情緒會一直為我們所銘記,我們應該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像蘇軾一樣,擁有戰勝困難的決心。
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寫的非常精彩,我們可以在這本書中可以看到了蘇東坡身上所散發出的人性的光輝,可以讓我們實現人生的價值,做出最好的自己。
圍城讀書心得1000字篇4
前一段時間,看完了錢鐘書的《圍城》一直想寫下自己看此書的感受,但是由于工作時間確實不足,再加上機房是學生上機的地方,自己也不好天天光顧,所以就只能等到今天來抒發一下自己看書所得。
知道有錢鐘書的《圍城》這本書記得好像還是高中時的事了,那時在一份高考模擬試題里,有一個作家對錢鐘書《圍城》作了很有哲理的評價。事過鏡遷現在來回想那時的原文已不可能了,但記得當年還是對其中的一句話記憶猶新,那就是:“婚姻就像一個鍍金的鳥籠子,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子里面的鳥又想飛出去”,“就如同一座城堡,城堡外面的人夢想住到城堡里面去,城堡里面的人又渴望能夠跑到城堡外面去”。當時接觸這兩句話時,我心里在想,也許圍城值得一看,圍城也許深不可測。就帶著這樣的想一直到看小說前。看《圍城》其實也是偶然的因素,因為有一個同事在房間里剛好放了一本《圍城》,再加上他是學文的,對此書就更加有非看不可的念頭了。
經過幾天,終于把書看完了,內容記得并不是很多,但真正覺得有哲理的東西也不過只是那幾句話,也許文章就是一個圍城,才讓我轉到里面去了,但在里面又沒得到什么,又出來了。看完之后,也不明白有何哲理,問學文的同事,說,“是一篇關于批判現實主義的文學作品”,也許書與現實的時間發生并不相隔很長時間,縱然在今天仍然像是現實的真實寫照,所以也就見怪不怪。也許經歷一定歷史沉淀后,后人方能感悟我們這個時代發生在《圍城》故事里的悲哀。
故事講述的主人公是方鴻漸,一個在西方多國留學的中國土生土長的地主兒子,縱使方鴻漸使盡渾身解數,卻仍然無法學通任何一門學科。等到不得不回國發展時,才想到由于沒學學位而無法面對父親的現實,于是不得不利用非正道手段,辦了一個假的歪打正著的美國某所不知名大學的博士學位文憑。有了學位主人公才有勇氣面對自己的嚴父。在回國的船上,主人公邂逅了同是留學回國的蘇文紈及“只穿緋霞色抹胸,海藍色巾肉短褲,漏空白皮鞋里露出涂紅的指甲”的鮑小姐,并與開放的鮑小姐發生了一夜的情,但方鴻漸回國后,那個鮑小姐就不見蹤影了,方知被傻,但由于與女方發生了關系也不覺得吃虧,因此也就心安理得了。但在船上邂逅的蘇小姐對他卻是情有獨鐘,一路對他關懷備注,可方鴻漸卻總是以為增添了一份求婚的責任而覺得不可深交。因為方鴻漸并不喜歡他,像他這樣傳統的人,一直在做著渴望有一份真情的夢。
圍城讀書心得1000字篇5
小時候,父親就把我往文學這條路上帶,沒事就在我耳邊念詩,我第一首會背的詩就是《水調歌頭》,也因此,蘇軾是我最愛的詩人!
記得,他曾經逼我背《弟子規》,而我當時還小,頑皮,把書的封面撕成了兩半,他氣得狠狠地打了我,那時我哭得很兇,但他并沒有解氣,命我把封面粘好,后來一個星期左右臉色都沒有緩和。我知道,我傷了他的心。
而我愛上錢鐘書,則是《圍城》這本書。我手里有一本父親給我的《圍城》,書頁已經泛黃,甚至封面有些掉色,但書角卻一點也沒折。他給我時就是這樣。他愛書,一同愛我一樣!
我不善于概括這本書,引用導讀上面的話來說“這是本睿智的書,因為它的有趣源自一位智者對人性的洞察與調侃。”
說到圍城,它包含了很多,但我印象最深的則是父親一直說的話,也與導讀上的差不多“圍在城中的人想突出來,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大抵如此”
父親給我這本書的時候,我還很小,并給有讀出什么,反而很糊涂。我沒有戀過愛,更沒有結婚;沒有畢業,更沒有就職。書上說的種種,我并沒有真實的體會,只有模糊的印象,但這并不影響我判斷,因為這圍城,一如父親給我的愛......
父親對我,不算嚴厲,但經常繃著一張臉,或許每一個父親都是這樣。有時,他也會和媽嗎一起逗我開心,雖然很少成功。他不準我瞎跑,但同意我去旅游;他不準我買薯片、餅干,但會讓媽媽為我燒最好吃的菜;他不看重我的'分數,但會督促我的學習;他不會給我零錢,但我需要的東西一樣也沒少過......
或許,很奇怪,在父親這般的保護下,產生了逆反心理,會叛逆,雖然僅僅止于心理。我不止一次的希望獨立,希望能脫離家庭的保護,飛向屬于自己蔚藍的天空。盡管知道自己沒有這個能力。
終于,這個機會來了。父親因為信仰佛教,長達一兩個月的在外地的寺廟里。起先,我高興過,以為自由了,卻發現自己離不開父親,更離不開這個家,不是因為經濟,而是因為,自己在這個家有太多的情,太多的愛!
父親再出去的期間,給媽媽打了一通電話,后來這通電話轉到了我的手里,在電話的這一頭,聽到了電話那頭的父親的話,我哭了,不是我愛哭,是真的忍不住......
我,重讀了父親給的《圍城》,更加深了羞愧,羞愧于以前自己的想法。雖然有些不同,但還是覺得,以前自己就是在“父親的愛”這個圍城里想要突出來,后來在圍城外之后,想沖進去。但有異于書中,我想一輩子在這個“圍城”里,一輩子都不出來,盡管不可能,但還是希望,一輩子,不出來!
耳邊還回響著父親對我說的話,久久不能消失......
“對不起”......
圍城讀書心得1000字篇6
《圍城》是我國著名文學家錢鐘書先生所寫的一部著名的長篇小說。《圍城》在中國的文學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圍城》總共分為九章,在本書中主要描寫了方鴻漸這樣知識分子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于他們的諷刺和批判。
在《圍城》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主人公方鴻漸,錢鐘書先生把這個人物非常生動的刻畫了出來。我認為,方鴻漸是一個悲劇,他是一個被動的,毫無奮斗意識,缺乏責任感的人。他的家境不錯,有所謂的丈人資助他出國讀書,在國外的這段時間,他并沒有好好的珍惜這個機會,而是在國外混日子,每天過的毫無意義,在畢業時,他盡然用錢去買文憑,可見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不思上進的浪蕩公子。以及在他在后來幾段感情所表現出的品性,都說明了他是一個經不住誘惑和失敗的人。有很多的人都探究其失敗的原因,有的人說是由于外部的原因所致,如果不是他出國留洋,就不會經不住誘惑,被已有未婚夫的鮑小姐所吸引,以至于為后來失敗的婚姻留下了伏筆,有的人說是當時的背景環境所致。但是更深層次是由于方鴻漸自己本身性格的弱點所導致的.。方鴻漸是一個失敗者,他的失敗不僅說明了他缺乏在惡劣環境下所具有的反抗精神,他只是一味的逆來順受,缺乏信仰和力量,所以他會生活的如此迷茫。最終,他失去了對與生活的希望。而且,他的失敗更加說明了像方鴻漸這樣的知識分子,他們始終游離在抗戰的烽火之外,他們受到過西方文化的熏陶,但是卻是沒有一個遠大的理想,缺乏一個對于自己人生的規劃。所以,他們才會是一個生活的失敗者。我想,作者是像通過他們來表達自己所想表達的中心思想,表達出自己對于人生的思考。
總之,《圍城》的比喻,辛辣犀利,錢鐘書先生以高超的藝術手法,向我們展現了像方鴻漸這樣的人,向我們揭示了人性的丑陋,深刻的揭露了社會的現實。我們在書中有時好像看到了我們自己,在他們身上所表現的是所有人的性格中所潛在弱點,所以我們必須努力的改變,擁有崇高的信仰,不斷在追求自己的人生價值中取得進步。
錢鐘書說:“婚姻是一座圍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來。”我想不僅是婚姻,我們在生活中有很多的時候同樣會碰見“圍城”,但是我們不能像方鴻漸一樣,只是一味的忍讓,我們應該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并且要擁有崇高的信仰。只有這樣,才能不會被“圍城”所困,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沖出“圍城”,最終取得成功。
錢鐘書先生的《圍城》是非常值得一看的書,在這本書中,我們會學到很多,讓我們沖出心靈上的“圍城”,在人生之路上,收獲一份屬于自己的感動。
圍城讀書心得1000字篇7
說錢鐘書先生圍城好的人太多了,我也不能免俗,大喊一聲:太好看了!
第一次看圍城還是多年以前,高中或者剛剛上大學的時候。當時也許覺得好看,但是絕沒能體會到這本書的妙處。這么多年過去,也許是多了和主人公相似的留學背景,亦或是自己的經歷了很多事情,再看圍城,可謂百感交集,時而哈哈大笑,時而掩面沉思,完全沉浸于書中的故事,實在是不得不佩服錢鐘書先生的文學功力。
圍城有兩大看點,一個是幽默的語言諷刺,一個是深沉的生活閱歷。
林語堂先生在他的生活的藝術一書中給各個民族,各個國家的人評了評分。當評到幽默感的時候,他認為中國人具有很強的幽默感,雖然在中國文學歷史里并沒有幽默這個詞,這還是林語堂先生從humor一詞翻譯過來的。但是他認為中國人天性幽默,只是中國正統文化與文學不允許幽默罷了。在圍城里,你就絕對能體會到那種中國人天生的幽默感,中國語言文字里的幽默毫不遜色于西方。一個特點就是,錢鐘書先生用了很多的比喻,引用,暗示等等。比如說在說到方鴻漸在大學里要從副教授升到正教授的時候他寫道,講師,副教授,和教授的關系正如丫頭,姨太太和正房太太的關系一樣,從老爺身邊的丫頭添房成姨太太挺容易,但是姨太太要想成為正房太太可謂難上加難;同理,從講師升到副教授輕而易舉,可要想從副教授晉升為正教授,就不那么容易了。再比如,說到方鴻漸離家一年,回家的時候,“遠別雖非等于暫死,至少變得陌生。回家只像半生的東西回鍋,要煮一回才會熟。”看到這兒感覺分外的熟悉,離家萬里,每次的歸途,何嘗不是煮一次回鍋飯呢?
深沉的思想在幽默的語言的包圍下更顯得妙趣橫生,令人回味無窮。那句被人用濫的“婚姻像座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里面的人想出來”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圍城里不僅說了婚姻和愛情,更說的是人生。在小說里,無論是道貌岸然的小丑,還是孤芳自賞的留洋小姐,亦或是喜歡爭風吃醋的妯娌,哪個不是生活在自己的圍城里呢?小說的視角乍看挺小,是以方鴻漸這個不通事務又無能懦弱的小人物的眼光看世界,但是卻觸及了---,經濟,教育,銀行,新聞,等社會的方方面面。各種各樣的諷刺手法也用得淋漓盡致,讓人在笑過之后又能思索到很多。
小說的結尾最是令我欣賞。男主角方鴻漸和他老婆孫柔嘉大吵一架,孫去了姑父家,方獨自一人在深夜躺在床上昏昏欲睡。那個一直走時不準的鐘敲響了六下--六點鐘,那是五個鐘頭以前。“那時候鴻漸在回家的路上走,蓄心要待柔嘉好,勸他別再為昨天的事弄得夫婦不歡;那時候,柔嘉在家里等鴻漸回來吃晚飯,希望他會跟姑母和好,到她廠里做事。這個時間落伍的計時機無意中對人生包含的諷刺和悵惘,深于一切語言,一切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