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失格小說讀后感作文
人間失格小說讀后感作文怎么寫?“人間失格”的作者仍然通過描述葉藏”的感受和感受來強調良子是一個純粹的、值得信賴的天才,而沒有對良子的內心和感受進行任何描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人間失格小說讀后感作文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間失格小說讀后感作文(精選篇1)
人生該如何度過,荒蕪還是勵志,人總是在失意與理想中漫漫度過,生而為人,真的就到這了嗎?
太宰治,我最欣賞的日本作家,與其他的日本作家不同,太宰治總是以一種期望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沒有人會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就像《人間失格》的葉藏一樣,本是一個努力向上的求學者,可是在那個黑暗的社會面前,光也會被黑暗吞沒,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會改變著你,如果你不加謹慎,很有可能會沉淪。葉藏的一生如飄零之落葉。一個人在孤獨中生活,結交了不雅之友,也從光明的道路慢慢走上了不歸路,人生而脆弱,所以更要自重。
何為人生的正途,沒有人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也沒有人會明白下一步該做什么。或許身在大學中的我們還在迷茫,但是我們就該失意了嗎?
正因為迷茫,所以我們還有無限的可能,正因為如此,我們還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一切皆有可能,做好現在的自己,學會自重。人生說不定還是光明一片。
人間失格小說讀后感作文(精選篇2)
三張照片,三篇手記”,書不厚,若投入,三小時足矣!
電影版的《人間失格》我是很早就看過的,依稀記得是大二,只記得畫面陰郁,似乎講的是一個富家子弟的淪落生活,偽裝,不羈,放蕩,酒精,女人是他的特寫,僅僅如此而已。
我喜歡這本書的名字,人間失格,自暴自棄的代言詞(失去了為人的資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又是無盡的悲哀。
這種似于陰暗型的小說,亦或是過于現實的小說,人們一般是不愿意去著眼的,人莫不過是理想主義者,都愿意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都希望現世美好~
但若此真是常態,世間便無了類似于此書的存在!可見,生活就是如此,沒有松柏的常青,沒有生命的循環,有的便是無盡的挑戰和無駐的青春。這便是人生。
好現實的一番記述,寫盡了人情冷暖,曾世炎涼,從小的討好,逗趣,青年的逃避,尋死,到后來的尋求救贖到救贖幻滅,他沒有解脫,他的結局是他的性格招致,他的性格是從小養成,幼時的性格是天生如此還是家庭主導,這就人各執其詞了。
此外,可以說主人公的淪落和掘木有密切的關系,從罪→罰這一系列的過程中,他扮演了看客和助推者,遇人不淑,這便體現的淋漓盡致。人生有很多次遇見,但往往正是這些遇見影響了他人生的道路。
酒精和女人是貫穿的主線,他通過這兩種方式麻痹自己,從中獲得慰藉,最終傷害他的也是這兩種,讓他看破了一切,他以為在良子身上看到的純潔能夠救贖他,然而,最終仍是悲劇收場,他的唯一希望破滅了,并非是良子的過錯,他并不恨良子,良子是信賴天才,他恨的是人的信賴之心總會因為過于信賴別人而遭到玷污。
于是后來又開始重蹈覆轍,他是自我放棄了,他看破了親情,被友情也是傷碎了自尊,愛情的話,我覺得他從沒有愛過一個人,包括良子,良子對于他來說就是救贖工具,否則也不會最后拋下她,人其實愛的往往都是自己。
他對待房東家女兒和那個女學生的手段、伎倆,起先我真的感到憎惡,后來我便理解了,這便是所謂的按別人喜歡的方式來,看透不說透,沒必要搞得很尷尬,其實主要就是為了好好的偽裝自己。
對這種怒不可言,悲不可泣的存在是滿滿的心疼。也正是這種特帶憂郁性格帶著他走了又一條路,在路上離不開女人和酒精。人的體內藏著好幾個自己,甚至不只兩個,如同kill me heal me中一般,每種性格都是為了保護自己。故,人都是多變的~
讀罷《人間失格》,文中有幾處印象很深,一處是靜子和繁子的對話,“為什么要喝酒呀?”
“爸爸他啊,并不是因為喜歡才喝酒的。因為他實在是人太好了,所以……”
另一處是最后媽媽桑的一席話
“都是他的父親不好”,“我們認識的阿葉,又誠實又乖巧,要是不喝酒的話,不,就算是喝酒……也是個神一樣的好孩子”
我似乎明白了一些東西,酒并不是人們主動就愿意去喝的,似乎,這是一個解脫方式,雖說是一個不高明的途徑,但也是人想要去麻痹自己的一種方式,如同阿葉說的,他一次都沒有想要去傷害任何一個人,于是他的解決方式便是傷害自己!
人生并非一帆風順,生活會告訴你,哪有什么一帆風順美夢成真,只不過遍體鱗傷后慢慢降低了對生活的要求,適者生存罷了!
即便如此,我們仍需要堅韌的活著,我從不認同人們的自殺行為,人就算百般不如意,百般不順心,但是自殺是一件很愚蠢,很不負責的事情,如果現在你很痛苦,那就活著吧,體驗這一切,今后或許你所遇到的事情都會是美好,差也沒有關系,正所謂,無痛苦,不人生!
人間失格小說讀后感作文(精選篇3)
把每個明天當做世界末日,從現在起邁出第一步——題記。
初次聽聞這本書,是在與朋友的一次閑聊之中,隨后對這本書產生了濃濃的興趣,邊去書店買來了這本書,抱著極大的好奇心,翻開了這本書的第一頁,細細品味……
“他曾在夏天在單件和服中穿上毛衣,只為搞笑;也行因為怕父親掃興而在半夜潛入客廳在父親的本子上寫上‘獅子’二字,只為不讓父親因自己而掃興……”這一切的最終目的不過是為掩蓋自己的憂郁和敏感,偽裝成純真無邪的樂天派,塑造成一個滑稽逗樂的怪人。他對這個世界太過畏懼,認為世人比獅子、鱷魚甚至恐龍都要可怕。他曾說過“面對世人,我總是怕到發抖”他太過敏感,太過小心翼翼,以至于最后被送進了瘋人院。面對世人,他總是怕到發抖,而面對這個世界,他又何嘗不是呢。
也許有人會認為太宰治不過是因五次自殺而出名的作家而已,或認為他的作品中傳遞的是使人愈來愈消極的負能量,可當你真正去品味他的作品時,才會發覺他以細膩的筆觸寫出了他的一生,一個使自己絕望的人生。當自己讀過他的三五本書后才發現他的作品并不是以“罪”“惡”“罰”為主題創作,反而是以“愛”與“善”為主題創作。他寫每本書的目的都不是為讓讀者致郁自殺,而是使讀者反省其身、自我救贖,不落到與自己相同的下場。
“不要抗拒改變,這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事情,就是所有的事情都在反復的變,反復的過程很容易讓人變得低落和沮喪,然而你再低落和沮喪,人生還是會被各種各樣的事情的改變所包圍著,就像是站在一臺你沒辦法控制的跑步機上,時間、速度都不是你所能控制的,那我就選擇跑的更從容一點,盡我所能的在這個被動的人生里爭取一些主動,所以我很討厭‘抗拒’這個詞,很消極、很脆弱、很被動,如果我不能改變世界,好歹讓我改變自己,遵從自己的選擇。”在我眼中,《人間失格》或許就是在闡述這樣一個道理。
當世人知道書中的葉藏被送入瘋人院時,書外太宰治的生命也止于了他的第五次自殺,我想這或許便是最精彩的悲劇。
人間失格小說讀后感作文(精選篇4)
我最近拜讀了太宰先生的代表作——《人間失格》,讀完后我覺得《人間失格》中葉藏生性怯懦敏感,對人類生活充滿恐懼與不安,再加上世道的混亂、人情的炎涼,以及家人之間的虛偽和欺騙、校園生活的無聊與無趣、社會現實的冷酷殘忍,這一切都使他痛感成為了人世間的“異類”。
葉藏本人真的太卑微了,能感到他本性善良,但是太過于在意別人的看法,也許是缺愛導致的,我覺得有點討好型人格。又因為他心思的敏銳和對人性的洞察,使得他又更多看到人性的惡,盡管良子代表了人性的善,可是這個善竟然也會被惡利用,經受本不該她來承擔的痛苦。
這本書應該是從頭喪到尾,我也沒看到什么對于生的希望,只能說如果最差的不過如此,那么我的生活似乎還有救,就是以這樣的心態來看待生活,活著的意義就是活著本身,因為本來生活就很難,我們不能一步一步喪失做人的資格,當然他并沒有喪失做人的資格,只是他一步步就這樣走向了這個結局,對生活的失望還有羞恥感,對人性的要求太高了,所以惶恐不安。
再看了一下太宰治的生平,只想感嘆作家總是與眾不同,跟俗世格格不入,我竟然還生出一點羨慕來,他肯定是有才華的,所以才寫出那么多的作品,可是又為他的英年早逝感到悲哀,以為他過于良善和敏感,但若非如此,又無法寫出人間失格這類悲觀到極致的作品,很矛盾。
人間失格小說讀后感作文(精選篇5)
開篇時,三張照片,怪異牽強的笑容,為我們勾勒了一個蒼白屢弱,與周遭似乎格格不入的青年形象,他似乎排斥著融入世界,卻在同時又矛盾的渴望被世界所融入。
葉藏一生的悲哀,或許在最初源于他過分軟弱的性格。出生于一個富裕的大家庭的。是家中么子,這使他有一種自己是可有可無的感覺,于是小小年紀便事事習慣于依賴長兄或父親的意愿行事,父親或長兄輕微的怒氣都令他驚慌失措。他簡直是誠惶誠恐的在討好周遭的人了。
成年以后的他曾多次希望改變自己,向作為議員的父親提出學畫的請求是他自我的一大突破,但父親是貴族議員,對于仕途十分看重,于是自己的夢想被毫不留情的全盤否定。葉藏的父親這樣說過:不能賺錢的廢物,是沒有資格當人的。葉藏開始了渾渾噩噩喪失目標的生活。
結交惡友,參與革命活動,結識了同隊人生失望的女優,相攜自殺,卻只有自己活了下來還因為教唆謀殺被起訴。父親兄族認為他是個沒出息的給自己的仕途抹黑的人而與他斷絕關系。走投無路,他無人可依。被一個寡婦(女記者)帶回了家,在作為小白臉的生活中對自我愈發厭棄,羨慕與寡婦和她女兒之間的幸福,他渴望這種珍貴的東西,但又害怕那過于熾熱而被灼傷,他離開了那里。因為父親的嘲弄(不能賺錢的廢物,是沒有資格當人的)無可抑制的想要賺錢,于是有了漫畫家的工作。結婚之后,純潔的妻子遭到玷污,這一切都令他崩潰。
太宰治認為無論身逢亂世還是太平年間,最大的兵荒馬亂到底都是幻滅。作為崇尚毀滅美學的大師,《人間失格》中葉藏悲哀的一生確實充滿了毀滅破碎的美感。葉藏的一生都在掙扎著想要掙脫掌控,他的生活充滿著重重矛盾。生活成長于一種被人掌控所有的環境,在他的人生中,父親,好友,女人,金錢甚至藥物,都是他生活的掌控者。他渴望擺脫這種生活,追逐自由,但又在同時害怕掙脫掌控之后生活的改變時他所不能承受的。
他應是有所察覺的,但又無力改變自身,于是只能被動的接受所到來的種種。
人間失格小說讀后感作文(精選篇6)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的心尖竟狠狠地一顫,一種極大的疼痛感在心中無限擴張、蔓延。
說起日本作家,被眾人所熟知和喜愛的大約是村上春樹、夏目漱石和東野圭吾這樣的作家,但我最喜歡的作家莫過于太宰治。
我們從太宰治的《人間失格》中可以獲得的不僅僅是一篇關于人性的故事,更多的是引發讀者對人與人交往的一種感嘆: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不僅僅是失去做人的資格,更是對滿是虛偽和欺騙的人間的失望。壓抑和無奈已經快要沖破乏倦困頓的身體了,而我們也只能繼續在混沌之中游走,終日不知夢為魚的活著。
文中主人翁大庭葉藏,自小就在一個家風嚴謹的家庭中長大,而從懂事起便有自我意識的覺醒發現自己與他人不一樣。“不吃飯會死的”這樣一句稀松平常的話,在他眼中卻成為了一種恐嚇。由此,他得出一個結論:“我不知道人為什么活著,我的幸福觀和詩人的風馬牛不相及,我很不安。”從此,葉藏也走上了一條通過“扮丑”逗笑周圍人的一條“自我救贖”的道路。
漸漸地,葉藏終于承受不住這樣的壓抑和無奈,在同學堀木的影響下一步一步走向墮落——利用酒精和麻醉神經,用女性的肉體安撫自身的肉體,依靠女人維系基本生活。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很抱歉未能給交往中的人們帶來一種舒適的體驗;很抱歉自身獨立的思想難以茍同于眾;很抱歉沒能活出眾人價值觀所趨向的生活。最后的最后,大庭葉藏終于平靜、釋然的走完了他悲劇的一生。
太宰治通過這樣一部絕筆,回顧評價了自己的一生,也為自己人生句號題上了最完美的注解。即使對濁世的看法已經到了絕望,但是最后的一絲絕望也要留給自己。太宰治的離世是一時的消亡卻是永恒的存在。
不幸的一生令人嘆息,但在嘆息與感嘆之后,作為讀者的我們在產生共鳴與疼痛感的同時或許可以進行更深層次的深思——在了解陰影下的骯臟后,我們是否能更勇敢的去擁抱光明呢?
人間失格小說讀后感作文(精選篇7)
這不是那種可以一氣呵成看完的流量小說,這是需要細細品的那種書,要周圍安靜,月色如水。
很好玩的一本書,大多書里都是女人出示色相,這里偏偏男人出示色相,有點鏡花緣的味道,卻又不盡相同。食色性也的世界里,在寫者筆下,都是假來假去的一時相互利用,無論身體還是精神上。雖然筆下冷酷,現實也正是如此。只是,寫者對男人偏愛,粉飾得太好,對女人不但少幾分筆墨,還會刻意讓其格外“生動”,似乎不如此不盡意,倒也的確有奇特的味道和效果。其中一篇,似乎終于讓女人美了起來,卻又有些不食人間煙火。也許寫者眼中,女人不是在天堂,就是在垃圾場,可能是寫者的理想吧,或者如柏楊所說,女人,比了解上帝都難。
原以為是應該抱著嚴肅認真地面孔去面對字碼的,讀書的過程中卻是其樂無窮。因此,不得不感嘆寫者的精神之高,如此丑陋的世間,能寫出漫畫的效果,如此的少。
葉藏的搞笑,也許就是寫者對自己的無奈,自己笑對生活做不到,不如看他人歡笑。很有趣的人,一邊流淚,一邊笑,也許是笑著走的。
在所謂人世間摸爬滾打至今滿目瘡痍的他,唯一愿意視為真理的,或者說是對他遭遇的一種自我安慰——“一切都會過去的。”曾經擁有一切又失去一切的他,這樣堅信著。
正如小說中酒店老板娘所說的最后一句話——我們認識的小葉,個性率真,幽默風趣。只要不喝酒,不,就算喝了酒……也是一個像神一樣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