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的讀書筆記簡短
通過寫讀書筆記,可以幫助讀者反省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思考和感受。怎樣才能寫好西游記的讀書筆記簡短?這里給大家提供西游記的讀書筆記簡短,方便大家學習。
西游記的讀書筆記簡短篇1
《西游記》與《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并稱我國四大古典。《西游記》的作者吳承恩用他的生花妙筆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個神奇的神話故事,讓我們仿佛走進了一個瑰麗無比的藝術殿堂。接下來,就讓我們推開殿堂的大門,欣賞那令人“流連忘返”的畫卷里的風景吧。
《西游記》向我們描繪了一幅“師徒四人取經”的畫卷。師徒四人性格截然不同而又意志堅定,分別是生性善良,不愿殺生的唐僧:火眼金睛,明辨是非的齊天大圣孫悟空:好吃懶做,貪小便宜的豬八戒:忠心耿耿,少言寡語的沙僧。在取經路上,他們四人團結一致,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終成正果。
在這本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孫悟空為了保護師傅,三次棒打白骨精,終于將其打死。可唐僧卻不明是非,覺得悟空無心向善,有意作惡,豬八戒則貪戀女色,而沙僧也是云里霧里,對這件事情也不明真相,不知該聽師傅的,還是大師兄的。而唐僧則在一怒之下趕走了悟空。最后,唐僧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自覺愧對悟空,親自向其道歉,悟空寬宏大量,原諒了師傅。
在這個故事中,悟空一心除妖,卻遭到了師傅的誤解,而豬八戒也看不清事情真相,師徒四人都以自己為中心,想讓別人都聽自己的,以自己為中心轉,這怎么可能呢?如果真是這樣,別說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取得真經,就是七七四十九難,也成問題。在師徒四人想法不一致時,不應該固執己見而是應該靜下心來,心平氣和地互相商量,全面地看問題,靜心地思考問題,才能看情事情的真相,并且解決問題。否則,每個人都堅持自己的想法,就這樣一直拖下去,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才能解決,只有愿意聽取別人的意見,團結一致,才能解決問題。
其次,不屈不撓的精神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在這九九八十一難中,有不少困難師徒四人聯合起來都無法解決問題,如果在那時,他們放棄,就只能是前功盡棄。但他們非但沒有放棄,還想盡一切辦法,如果還是不起作用,便請眾神幫忙。而我在平時的生活中與他們師徒四人相比,就遜色了許多。每次,我只要遇到困難就讓長輩幫忙,卻從來沒有想過以一己之力能否解決問題;遇到一點挫折就無法振作,更不要說是想方設法地克服困難了。由此可見,不屈不撓的精神是多么重要。
看了這本書,我不由得感慨萬千,吳承恩老先生是如何做到的?每一個故事都如同是神來之筆,在故事中滲透出做人的道理,讓人受益匪淺。《西游記》不僅僅是一個個簡單的神話故事,更是一位育人處世之道的無聲老師。
西游記的讀書筆記簡短篇2
《西游記》這書說了唐僧在三個徒弟協助下斬妖除魔,歷盡艱險,終于取回真經,師徒四人也修成正果。讀后我感到孫悟空是個熱愛自由不愛拘束勇于搏斗的人,我很佩服他。豬八戒行動莽撞貪吃,好睡懶做笨拙,貪戀想著做女婿。我覺得他很懦弱。而沙僧是一個不大動腦筋卻很聽從師父和師兄說話。四個人在困難重重的艱險,但他們永不放棄繼續去取經。
記得有一次媽媽教我踩自行車我踩了好幾次都是掉了下來,媽媽說:“如果您永不放棄,一定學會。”我聽了媽媽的話終于讓我明白了一定要勇敢。
我希望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做一個勇敢的人。
西游記的讀書筆記簡短篇3
《西游記》是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本神話傳說,那些引人入勝的故事讓人讀起來就舍不得放下。我幾乎是一口氣讀完的,心中感慨萬分。
書中主要講述了唐僧四師徒在去取經過程中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了真經,個個修成了正果。我最喜歡孫悟空了。他神通廣大,有著火眼金睛,樂于助人。每次唐僧遇到危險,都是孫悟空救出的唐僧,并且孫悟空這個人物描寫得最為細致,從石猴出世到大鬧天空再到修成正果,無論是三打白骨精還是收八戒,降沙僧,都是這本書的精華。唐僧善良有愛心,豬八戒雖懶卻為取經做了貢獻,沙僧老實勤勞肯干,這些人物都各有各的特點,被作者吳承恩寫得活靈活現。
師徒四人各有各的長處和短處,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長處,改正自己的不足,努力成為一個完美的人。
《西游記》中,他們師徒四人遇到的危險就像我們人生路上遇到的挫折一樣。這本書告訴我們,人生中有許多困難,有些困難光靠我們一人也許解決不了,需要和朋友一起分擔,克服困難,鍛煉自己堅定以及永不后退的信念!
西游記的讀書筆記簡短篇4
《西游記》是吳承恩寫的,以神話為題材的長篇小說,以曲折的故事情節做襯托,用各種修辭手法造就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唐僧”四位維妙維肖,栩栩如生的人物。孫悟空的機智勇敢,驍勇善戰;豬八戒的好吃懶做貪財好色,但他勇猛無比,是孫悟空的得力助手;沙和尚雖說天資愚笨,但忠心耿耿,任勞任怨;唐僧一心向佛,不懼困難,心地善良,但終歸肉眼凡胎不識妖,多次被自己的“善心”所利用,但他向佛的誠心感動了上天,終于升天成佛,司徒四人為什么能夠取得真經?是為他們有一顆堅持不懈,勇敢的心,才終使他們在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
而他們為什么能取得真經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如果說他們在取經的途中孫悟空因為師傅的誤會而嘔氣回花果山繼續當大王;豬八戒因為人間的美食,美色所引誘而回高老莊;沙和尚因為不滿大師兄二師兄的欺負而回流沙河;唐僧因為路途的艱險而退縮了;那就沒有我們今天所看到的西天取經途中精彩的故事了。
自從讀了這篇小說,我的字典里又多了一個成語——堅持不懈,以至于我的人生每一次成功都少不了它。還記得我第一次學習自行車的時候,一個半晚,我推著自行車和我的教練爸爸來到小區的廣場上,我騎在車上,爸爸扶著車為保護我,我的心“砰砰”的跳著。剛開始的時候因為我的身體不平衡,騎著車搖搖晃晃東倒西歪,像是喝醉了酒似的。甚至因為只顧看前方沒注意地上被一只枯木絆倒啦我中重的摔在地上,膝蓋都被磨破了皮。
不禁感嘆∶學車真難!便想起了《西游記》中的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得真經,我這點算得了什么。重新站起來,再次騎上了車,雙手緊握的車吧,雙腳踏上腳踏板,繼續練習著。車子不在搖晃,越來越穩,便停下車子向后邊的爸爸看過,只見爸爸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耶,我終于學會了,這就是堅持的結果。
在一次拔河比賽中,即使頂著炙熱的太陽碳烤著我們,汗水不斷的從兩鬢流下來,冒著手被繩子磨破了皮的痛感,我們也絕不放棄,再加上兩旁拉拉隊的呼喊聲,激勵著我們,這種動力使我們勇往直前,最終使得我們獲得勝利!
直到現在我也一直履行著堅持就會成功的信念,在團隊拔河中,即使頂著炙熱的太陽,汗水不斷的滴下來,手已經被繩子磨紅的困難下,也絕不會放棄,所以才會在比賽中取得勝利。
只要大家堅信要勇于面對困難,堅持勇闖“九九八十一難”就會取到屬于我們的真經。
西游記的讀書筆記簡短篇5
星期五午時,我們上自習課,我拿出爸爸剛給我買的《西游記》,這部書的作者是著名的作家吳承恩。他寫出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從前,從一塊石頭里蹦出一只石猴,它來到了一個花果山,看見一群猴子不明白干什么,它上前去問了問,它們說:誰要是跳到了這條瀑布里去,誰就當我們的大王,然后它來到索橋上,它像飛一樣跳進了瀑布。它在瀑布里的石碑上看見了一行字“水簾洞”它跳出去給大家說:這個瀑布叫“水簾洞”,然后大家封他為“大王”。過了幾天,他覺得自我沒有法術,很著急。
有一位老猴子,告訴他,山上有一位法術高深的人,你去跟他學習法術吧!它來到山上跟著師傅學了許多法術,他回去的時候,小猴子們把事情告訴了他,他把妖怪打死了,之后他取名“齊天大圣”然后把玉帝給惹惱了,把它捉上了天煉成“火眼金睛”,以后,如來佛把他給壓在山下,觀音菩薩說:“有一位高僧會來救你。”然后,唐僧來把他救了出來,他們在高老莊,流沙河認了兩個師弟,經過了千難萬險,最終取得了真經。
孫悟空做事堅強、有恒心、有毅力深深打動了我,我明白了做事要努力,要有一種不達目的不休止的決心。“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嘛!
西游記的讀書筆記簡短篇6
讀了《西游記》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游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無不在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象面前驚嘆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是一定社會生活的反映。
孫悟空是《西游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著大英雄的不凡氣度,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他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
說到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么光輝高大,但這個形象同樣刻畫得非常好。豬八戒是一個喜劇形象,他憨厚老實,有力氣,也敢與妖魔作斗爭,是孫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滿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難,他還時不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點苦頭;他甚至還藏了點私房錢。
師傅唐僧,雖說沒有孫悟空的`本領、豬八戒的活絡、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行端正,會念真經,不怕“千刀萬剮”,有堅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龍馬雖說沒有什么大本事,但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甘心當好后勤,不好出風頭。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理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精神。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自己當初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啊!因為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后。
西游記的讀書筆記簡短篇7
說起《西游記》,我們對它并不陌生,它是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神話小說。小說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愛打抱不平的孫悟空、貪吃懶惰的豬八戒、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法力無邊的如來佛祖……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人物形象——齊天大圣孫悟空。他敢作敢當,敢愛敢恨,又不失機靈可愛,深受我們的歡迎。
書中充滿幻想的故事情節: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車遲國斗法、智取紅孩兒等,雖然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作者筆下那精彩的`打斗場面卻能讓我們如身臨其境,只要我們翻開它,一切的一切將深深的吸引著我們。
孫悟空大鬧天宮: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生一石猴。因闖入水簾洞,被花果山諸猴拜為“美猴王”。之后為了尋求長生不老的方法,赴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祖師為師,學會了七十二變和筋斗云。悟空回山后打敗混世魔王,從傲來國內得到大量兵器分發諸猴,但是沒有一樣兵器順手。為了尋一件稱手的兵器,大鬧東海龍宮,終尋得定海神針,龍王懷恨在心,上報天庭,要求緝拿孫悟空。后因陽壽已盡而大鬧地府,銷毀生死簿,返回人間。閻王再復上報天庭,玉皇大帝欲捉拿悟空,太白金星建議招安。孫悟空被召上天宮,被封弼馬溫,后知道原來這官只不過是個馬夫,大怒打出南天門。回花果山時,獨角鬼王前來投奔,建議悟空自封“齊天大圣”,孫悟空在此時廣交朋友,結拜七兄弟。玉皇大帝知道孫悟空反下天宮,大怒,命李天王派兵鎮壓,孫悟空打敗眾將天宮被迫封其為齊天大圣。不料當上大圣,孫悟空反而偷吃蟠桃、偷盜仙酒,玉帝震怒,命李天王再率十萬天兵天將去拿下妖猴,孫悟空打敗九曜惡星,四大天王,使分身術戰勝十萬天兵,因為此戰,孫悟空名揚天下。
三打白骨精:唐僧師徒四人為取真經,行至宛子山前。在宛子山住著千年尸魔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先后變為村姑和老嫗,全被孫悟空識破。唐僧卻不辨人妖,反而責怪孫悟空恣意行兇,連傷母女兩命,違反戒律。白骨精心有不甘,又第三次變成老丈又被孫悟空識空。白骨精利用唐僧心慈,又假冒佛祖名義從天上飄下素絹,責備唐僧姑息孫悟空。唐僧盛怒之下寫下貶書,將孫悟空趕回了花果山。
西游記的讀書筆記簡短篇8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名著,有表現主人公堅忍不拔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表現人物可愛善良的《安徒生童話》,有給我們勇敢頑強、啟示生活道理的《魯濱遜漂流記》,還有豐富多彩、充滿奧妙的海底世界的《海底兩萬里》等等,但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是人物個性鮮明,情節跌宕曲折的《西游記》。
說到《西游記》大家一定不陌生,對里面的人物也非常了解:善良老實的唐僧;火眼金睛,變化多端的孫悟空;肥頭大耳,貪戀美色的豬八戒;老實勤勞的沙和尚……接下來我就把自己最喜歡的一個故事介紹給你們聽。
在大戰紅孩兒中,紅孩兒曾三番兩次地吊在樹上,等著唐僧上鉤,若不是孫悟空的機智敏捷,唐僧肯定成為紅孩兒的下酒菜了;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非常地奸詐,第一次化作姑娘,第二次化作姑娘的母親,第三次化作姑娘的父親,但都被孫悟空的火眼金睛識破了,三次棒打白骨精,結果卻惹惱了肉眼凡胎的師傅,當場就被師傅趕走了;天庭的一位仙婆和幾位仙女想要下凡幫唐僧一把,就變成一戶有錢人家,仙婆變成媽媽,幾個仙女變成女兒,而這次豬八戒卻貪戀美色,喜歡上了婆婆的女兒,他當然不知道這幾個人就是仙女,最后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我想吳承恩為了寫《西游記》一定用了很長的時間和精力,讀了《西游記》這本著作后,讓我明白了人與人之間應該怎樣相處,我相信吳承恩一定也希望我們好好學習。
西游記的讀書筆記簡短篇9
《西游記》是四大名著第一,吳承恩寫的,不管在當時還是在現在都十分有名。
《西游記》講述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四人,外加一匹白龍馬,經歷并解決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得真經的故事,我最喜歡的,人是主人公孫悟空,小說一開頭就有交代,主人公孫悟空的不同,凡響的來歷又交代了主人公孫悟空頑皮勇敢渴望權威的性格,更為下文孫悟空不服天庭統治,大鬧天宮的事情做鋪墊,而且為這部小說奇幻瑰麗的浪漫風格,奠定了基礎。
我最喜歡的一章是去第79回,這一回寫了孫悟空一行人來到了比丘國,就發現國王的三個忠臣全是妖怪,就借比武的名義除掉了它們三個妖怪,在這段比武中,這不僅僅是神話,而是眾生臉譜相小說把這些可笑可恨可恥可憐的社會社會現象,一下子撕裂開來,十分真實,而這一段作者調侃的筆目無處不在,當南極老人收服妖怪之后,給了幾個火早讓國王治病黃的,并立刻就治好了,八戒一看他也想要杰克,可是老人卻說今天沒有帶,改日再多給你幾顆火棗,只言片語就刻畫出南極老人的吝嗇與圓滑,老到不符合仙翁的身份,西游記這部神話小說不僅僅是一個小說,一個故事,一個神話,還有泄露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孫小說來看作者,把虎狼羊豬猴擬人化,自然而然的加上了童話色彩,十分信讀者,這也是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
西游記的讀書筆記簡短篇10
《西游記》講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到西天去取經,一路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后獲取真經的故事。故事情節引人入勝,風趣生動。雖如此,其中也包含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的種種看法,諷刺了當時朝政的腐敗無能。
其實,在我們所看到的取經途中,有許多的妖精都與天上地下有著密切的聯系。這樣說來,無論是在天上還是地上那些神的統治下,都隱藏著丑惡,神仙也不例外,可見當時明王朝統治的腐敗。不過,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眼前出現一個不受約束、敢于抗爭的一個人物,那就是孫悟空!他從石頭里蹦出,對世間何事都有探索的好奇心,對于玉帝要捉拿他,卻絕不屈服,還“大鬧天宮”。有時也有些任性,作者再借這樣一個人物來進行對比,更加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
由于師徒四人團結一心,不畏艱險,最后終于如愿以償取得真經。我想,這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一樣,不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都不要輕易放棄,可不能像豬八戒一遇難事就喊散伙。只要堅持,我們就能戰勝困難,取得勝利!
《西游記》留給我們的思考有太多太多,它被評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