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讀書筆記100字初一
讀書筆記是一種有效的工具,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整理和歸納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從而促進個人成長和提高閱讀效果。那要怎么寫優秀讀書筆記100字初一呢?這里提供一些優秀讀書筆記100字初一,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優秀讀書筆記100字初一篇1
她來自東北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僅僅是中等師范學校畢業,但不到30歲就被評為了全國特級模范教師,這光榮的背后是多少辛勤的付出?
空閑時間,我喜歡拿一本《小學語文教師》雜志細細品讀,在讀這份雜志時,經常會看到她寫的或有關她的文章。她是誰?她就是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竇桂梅。她提出的“尊重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課堂,超越課堂;尊重教師,超越教師”這三個超越的教學思想深深地啟發了我。
記得蘇霍姆林斯基曾講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一位教師的一堂歷史課上得十分精彩,令所有聽課者嘆為觀止。下課后大家請教他有什么良方,那位老師說,我是用我的一生來備這一節課的。這句話正道出了像竇老老師這樣的優秀教師備課的境界。有許多次曾經在網上看過竇老師講的課,每一次都給我帶來意想不到的觸動和啟發:那她教學的底氣,特別是洋溢在課堂上的新意與靈感。比如她上《秋天的雨》一課,僅一個導入環節,就讓人聯想到了,在那楓葉飄落的秋天,一場秋雨沐浴著大地,讓學生們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課本內容是那樣的接近。
這些除了竇老師課前辛勤的備課外,肯定還有許多平日生活中的備課,比如,讀書、寫作豐富自己的人生經驗等等。而竇老師就是這樣,她也是把自己的每一段人生經歷,都在為教學做準備。
俗話說: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輩子做好事難。同樣的道理,研究教學堅持一天容易,長此以往就難。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有竇老師這種精神,這種永無止境追求教育事業的精神,帶著滿腔的熱忱,駛向成功的彼岸,這樣我們才能對得起教師——這個百年育人的神圣職業。
優秀讀書筆記100字初一篇2
在我沒讀《昆蟲記》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被管蟲會用及微小的圓球為寶寶制作美麗的衣服,是昆蟲世界最聰明的裁縫。不知道松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道松毛蟲會一面探測,一面悄悄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探土的性質。
讀了這本書,我從書中知道了一些鮮為人知的昆蟲常識和生活習慣:螢火蟲是會發光的甲蟲。有很多文人都寫了詩來贊美螢火蟲,而只有法布爾為螢火蟲短暫的生命而惋情。夏天生活在樹上的蟬兒,要在地下"潛伏"四年才能鉆出地面,在陽光下歌唱五個星期,它是大自然的歌唱家,是一位自食其力的勤奮者,螞蟻竟然是兇悍的掠者,將蟬辛苦尋得的食物一搶而光。我不應該討厭蟬始終在喋喋不休的唱歌,而應該慶祝蟬在經過四年黑暗的苦工,終于穿起漂亮的衣服,長起美麗的翅膀,能在溫暖的旭日光中沐浴,歌頌它的快樂如此難得,又如此短暫。蟋蟀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務。蜘蛛會在捕獲食物,編織羅網方面具有才能。種種奇妙的現象都展現在我眼前,讓我足不出戶也能感到昆蟲世界的奇妙。
讀了這本書,讓我認識到法布爾是一位有著驚人的耐心,細致觀察力,刻苦鉆研的人。與他相比我真是慚愧不已,我在學習上一遇到困難,就會打退堂鼓的念頭,對自己沒有細心。有句名言說的非常棒,"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肯鉆肯學,哪有闖不過去的江河。法布爾之所以令人佩服,就是他能透過困難看到勝利,透過失敗看到成功。因此他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會逃避,碰到失敗也不會灰心。相反,我做事情只有三分鐘熱情,但做起來卻馬馬虎虎,草草了事,很少做完再撿查,特別是這次期末考試由于我的粗心,馬虎在數學計算題上錯了好多題,丟了不少分,是我懊悔不已。今后在日常生活中,學習中,我一定要像法布爾學習綱要與認真嚴謹的學習態度,要有法布爾探索大自然的學習精神。
《昆蟲記》這本書給了我無窮的樂趣和無數的啟發,我認為這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只要認真閱讀,就能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更多。
優秀讀書筆記100字初一篇3
不管你到公共圖書館去借任何一本書是多么方便,我還是勸你建立起自己的藏書。
年輕的朋友,我建議你每個月買三本書:
(1)關于你所教的那門學科方面的學科問題的書;
(2)關于可以作為青年們的學習榜樣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爭事跡的書;
(3)關于人(特b別是兒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靈的書(即心理學方面的書)。
每過一年,你的科學知識都應當變得更豐富,到了你參加教育工作滿十年的時候,教科書在你眼里看來就淺顯得象識字課本一樣,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你才可以說:為了上好一節課,你是用一輩子在備課的。只有每天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科學知識,你才有可能在講課的過程中看到學生的腦力勞動:占據你的注意中心的將不是關心教材內容的思考,而是對于你的d學生的思維情況的關心,這是每一個教師的教育技巧的高峰,你應當努力向它攀登。
請你記住:你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
優秀讀書筆記100字初一篇4
今年暑假,我讀了林海音的《城南舊事》,讀完后,有一種幸福感油然而生,有一種危機感涌上心頭。
《城南舊事》描繪的是作者童年居住在北京城南的景色和人物,是林海音童年生活的真實寫照。《城南舊事》有《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和《爸爸的花兒落了》五個短篇小說。故事是凄苦的,作者溫婉柔和的筆調,讓我們透過那一絲絲的憂傷,看到了每個“小人物”的夢想,他們臣服于現實,卻不屈服于命運。
在那動蕩的20年代末,國家岌岌可危,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如果物換星移,他們生活在了21世紀,我仿佛看到“秀貞”“三叔”和“小桂子”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幸福生活;仿佛看到勤勞本分的“哥哥”和正享受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弟弟”;仿佛看到“蘭姨娘”嫁了青年才俊,幸福美滿;仿佛看到宋媽還在城里打工,兩個孩子卻衣食無憂。是啊,我們今天的生活是陽光的、幸福的、溫暖的,可這一切來得多么的不容易,是無數先輩拋頭顱、灑熱血的代價換來的。我們每個人都要為國家的興旺而加倍努力,只有國富才會民強!
“爸爸的花兒落了,我的童年也結束了”,當年小英子12歲,上小學六年級,面對生命中的如此變故,她的那份淡定、從容與堅毅是同歲同年級的我無法比擬,無法承擔,無法想象的。或許,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奮發圖強、自強自立才是我該給童年涂上的最好色彩吧!
《城南舊事》就如一縷輕柔的風拂過我的心田,讓我懂得了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要有一顆感恩的心,要充實自己、強大自己!
優秀讀書筆記100字初一篇5
《草房子》是一部寫在油麻地的人們的美好生活,在哪里,生活著一群聰明又淘氣的孩子,在他們身上,發生了很多我們也許都不知道的事:校長的兒子桑桑很淘氣、禿頂的陸鶴因禿頂經常被別人捉弄、聰明美麗又文靜的紙月、一直堅守著油麻地的秦大奶奶……
陸鶴是個禿頂的孩子,因此常常被別人戲弄。他看別人都有漂亮的頭發,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很自卑,就常常一個人在小河邊哭泣。但他也嘗試著努力掩蓋自己的缺陷,但他從沒忘記守護自己的尊嚴,在一次表演中勇敢承擔了禿頭的角色,并出色的完成了任務,讓同學和老師對他刮目相看,贏得了大家的尊重。陸鶴讓我真正認識了了什么叫做:只要心靈美,再丑陋的形象也會散發出動人的光芒。
紙月是個聰明文弱的女孩,她的一言一行,感染的許多人,桑桑就是其中之一。桑桑之前從來都不愛干凈,總是一身臟淤泥,還經常搶妹妹的餅吃,把桌上吃的湯湯水水的;而現在,桑桑變得干凈了,吃飯也變文靜了.這,都是紙月的功勞.我常常由紙月聯想到我自己:我也要像紙月一樣,做個善解人意的小姑娘,珍惜現在,珍惜友情,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最好,對別人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平時要謹言慎行,也許我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眼神就能改變一個人。
你們在看[草房子]時,有沒有注意過那個可憐的桑大奶奶呢?也許你會想那些討厭他的人一樣討厭他,但我卻反而對他產生了憐憫.為什么因為要建學校而拆了桑奶奶的房子呢?建學校不就是要滿足人民嗎?可校長他們卻為了自己的利益用硬搶的把桑奶奶的草房子給拆了,把麥子拔了,看到桑奶奶躺在艾地上,我流淚了,桑爺爺留給桑奶奶的只有這幢草房子和這片麥地,可校長卻毫不留情得把它們毀了……
《草房子》用這些最純真的愛告訴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都充滿了酸甜苦辣,苦難和幸福猶如白晝和黑夜一樣,永遠與我們相伴,當苦難來臨的時候,我們不能逃避,要滿懷希望,微笑著去面對。
優秀讀書筆記100字初一篇6
初一寒假日記200字:寒假讀書筆記日記
今天我讀了一個童話故事,名叫《點金術》,令我受益匪淺。
故事是講,有個國王很愛錢,希望身邊有數之不盡的黃金。于是,國王就親自去找神仙,向神仙說了自己的愿望——自己碰到任何東西都會變成金子,神仙只是笑了笑而爽快地滿足了他的要求。國王高興極了,命人準備酒宴。可是,當他拿起一塊面包時,面包卻變成了金子,可國王還高興著,沒看到面包已變成了金子,便咬了一口面包,沒想到國王的那兩顆大門牙都被咬掉了。從此,國王再也沒吃過東西,終于被活活地餓死了。
我讀完了這個故事,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心想,貪心的人一定會得到報應的,所以在任何方面都不能貪心
優秀讀書筆記100字初一篇7
昆蟲記主要講了作家法布爾幾十年來的觀察與對昆蟲的認識,其中,我就十分喜歡他寫的一篇文章——《狼蛛》。
蜘蛛有著很壞的名聲:大多數人都認為蜘蛛是一種可怕的動物,我也不例外很害怕它。但事實上,蜘蛛是一個勤奮的勞動者,織網的天才。記得以前三年級時,我學過一篇課文,“蜘蛛正在結網,絲斷了,網破了,再繼續結網,已連接了七次,都是屢戰屢敗,他堅持不懈,終于在第八次結了一張網”一只小小的蜘蛛要經歷去數次失敗才會把網結成,它們從來不灰心,正因為他們的執著,所以終究會成功。我就十分尊重勞動者,我以前就因打壞了蛛網,就很慚愧,我覺得破壞了他人的勞動成果。在法布爾的家里,有幾只狼蛛,供觀察使用。
這種狼蛛的腹部長著黑色的絨毛和褐色條紋,腿部有一圈圈灰色和白色的斑紋。說實話,狼蛛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母親,每當產完卵前,都會用自己的絲線,織一張巨大的棉床,把卵產在里面。產完卵后還會不吃不喝的一直守著,小狼蛛孵化出來后,也是不吃不喝,爬到媽媽背上曬太陽,就好像陽光就美食一樣。這是多么偉大的母愛呀,寧可自己不吃不喝好幾個月,也要在家門口把守,不讓壞蟲沖進來毀了這些小卵,不吃不喝幾個月也要馱著小狼蛛享受太陽的溫暖。
法布爾的觀察可真仔細啊!連昆蟲的腿部都觀察的那么認真。法布爾可不止只寫了這一篇文章,還有松毛蟲,螢火蟲,蟬等等好多可愛的小昆蟲,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看這本書。
優秀讀書筆記100字初一篇8
最近讀了《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在閱讀中感受作者的智慧,聆聽教育的真諦。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章所寫《讀書修身》。
讀書修身,讀書致遠。教書人應該是一個真正的讀書人,優秀教師應該是生活在書籍中的人,應該是淵博如一座圖書館的人。圖書是教育之母,讀書是教育之母。正如文章中所說,“我們在座的中小學教師朋友,也許你可以說,我是語文老師,我是數學老師,我是英語老師,我是物理老師,化學老師,體育老師,音樂老師……但我說,在”教師“這一稱號之外,我們還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這就是”讀書人“。”教書的人,首先應該是一個讀書的人,而且最好如臺灣的嚴家淦先生那樣,是一個“十足的讀書人”。
作者高萬祥老師問過魏書生一句話:“你早先在農村時有沒有想到會有今天這樣的成就與輝煌?”魏書生認真地回答:“應該是想到的!”一種自信一種強大的自信。論學歷魏書生只是沈陽市一所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初中32中畢業,由于受到0的影響,失去了受高等教育的機會,讀書是他在青少年時就養成得好習慣,正是由于讀書才使得他在失去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時,仍然走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仍然著作等身,正是由于他的讀書才使得他具有堅定的信念,遠大的理想,才會走向成功。對于讀書李鎮西先生也說過一句話:“我可能是比別人早讀了一些書,多度了一些書。”本書作者說了一句很深刻的話:“教師的每一節課都是用終身的時間來準備的。”
成功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難,只要我們對教育工作感興趣,只要我們能夠堅持讀書學習,勤奮實踐,成功的大門一定會向我們敞開,借用作者的兩句話改之為:其一“多一些書卷氣,少一些世俗氣。”其二“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過努力認真地讀過一二百本好書!”
優秀讀書筆記100字初一篇9
在城市的盡頭,有一個叫葵花的小女孩雙親都去世了,一位叫青銅的啞巴男孩和他的親人收養了他。青銅和他的家人把全部精力,大愛都給予了葵花,可是,命運又將葵花召回她所生活的城市。青銅還是遙望蘆蕩的盡頭。
讀完此書后,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唯美凄涼。青銅家窮,我想葵花看到別的女孩子拍照片,穿新衣服,不可能不羨慕的吧。她卻沒和青銅要錢拍照,難道這不是葵花的愛嗎?可她博得了全村女孩子沒有的:青銅對她的愛。有了這種美麗的愛,神圣的愛,杰出的愛,無價的愛,即使一生沒有榮華富貴,金山銀山也值得!文章的結尾雖沒有大團圓式的結局,但也體現出青銅對她的愛,他的愛芬芳生命,超越時空。用這種愛打破本應千年不變的常規:他會說話了!
他們互相愛著。
本次四川地震,雖然房倒瓦散,一片廢墟,但是人們都踴躍地向災區捐款,人們感受到了被愛和給予愛的溫暖,人間變成了愛的天堂。
每當你在家中吃餅干,舒服地躺在沙發上看電視。你是否想過幫父母做些事情,是否想過山區的那些孩子還沒有的讀書。愛,不是說只是別人給予你,你就是在著兒守株待兔的等待愛的到來?朋友,別忘了,愛,不是一個人去愛,而是全世界!播撒愛的種子,收獲快樂甜蜜,捕捉永恒瞬間。
我們生活在一個現代社會,有吃有穿,被父母寵著,父母把所有的愛都花在了你的身上,每天過著悠然的生活。更應該也試著去關心別人,真心的溫暖,幫助他人。
生活如你所愿,你一定得到了真實的,這個世界值得用生命浸潤神圣的愛!同時將愛傳遞下去!
優秀讀書筆記100字初一篇10
你有沒有發現,泥土里總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小蟲子在爬動?如果有,那恭喜你,你有機會成為下一個法布爾!在法布爾的筆下,昆蟲們仿佛都有奇思,有個性,成了精靈,每日為了自己喜愛的生存事業而努力。
“也許三個月以前,那時它還很年輕的時候,它曾經為了自己和后代們在這里單槍匹馬地辛勤工作,每天都干得筋疲力盡,一直到現在才得以休息。不,它仍然沒有停下勞動,它還在用它微薄的余力守衛著這個家。它已經不能再做母親了,可是它依然能夠為家人守衛大門,抵擋不速之客。”這段話出自《昆蟲記》里關于遂蜂門衛的介紹。
這段話乍一看好像平平無奇,但細讀之下,令人感動不已——在它年輕的時候,它為了自己的家庭而奔波著;在它老了后,它仍然用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守衛這個家。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人類的許多母親不也是如此嗎?她們為了自己的兒女而操碎了心,在兒女長大后雖然已經沒有什么能夠幫忙的了,可是心中卻仍然裝滿了沉甸甸的母愛,想要再做點什么。母親,世上最偉大的!母愛,是世界上最溫暖的!
昆蟲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管蟲會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現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只捕小的,這樣每只就可以使小蟲只要一頓就可吃完,每頓都可以吃到新鮮的美食。
豐富的故事情節使我浮想聯翩。看著看著,這些蟲子們好像都跳出了書本。我真感謝這位感情細膩、思想深刻的天才,用哲學家一般的思考,美術家一般的觀察,文學家一般的敘述為我開啟了一扇通向昆蟲世界,更是通向科學大門的鑰匙,讓我又一次接觸了大自然,了解了大自然中昆蟲的奧秘。
法布爾用自己畢生的心血寫出《昆蟲記》,研究昆蟲是他的愛好,將他的研究所得寫成書本廣為流傳,是他的選擇。通過這本書,我想:我們應該有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應該有始有終,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哪怕你的追求在別人看來是枯燥的,寂寞的,乏味的,只要你有恒心、信心,就一定可以創造出奇跡的。
優秀讀書筆記100字初一篇11
秋風乍起,暑氣已去,十四歲的男孩桑桑,登上了油麻地小學那一片草房子中間最高一幢的房頂。他坐在屋脊上,油麻地小學第一次一下子就全都撲進了他的眼底。秋天的白云,溫柔如絮,悠悠遠去,梧桐的枯葉,正在秋風里忽閃忽閃的飄落。
——題記
桑桑就是這本書中的重要角色,油麻地小學校長的兒子,住在學校十幾幢草房子中的一幢。也可能是因為這樣,桑桑比別人更喜歡草房子。桑桑很淘氣,喜歡異想天開,用碗柜做鴿籠,用蚊帳做漁網……但他也很有憐憫之心。
書中寫了一些桑桑的同學:禿頭的陸鶴,把戲中一個光頭偽軍連長演得淋漓盡致;溫柔的紙月,愿意走三里路到油麻地上學;神氣的杜小康,因家里破產而去放鴨子;聽不懂話的細馬,媽媽病了幫媽媽蓋房子。油麻地的人們也有很多:先是糟蹋學校,后來非常愛護學校,種艾草的秦大奶奶;長的清梅秀目,喜歡上桑桑的語文老師的白雀;桑桑的語文老師蔣一輪;桑桑最喜歡的溫柔女老師,會熬藥,同時教音樂和語文的溫幼菊。
看這本書的時候,總覺得里面的每個人物都是寂寞的,只是有不同的寂寞罷了。蔣一輪和白雀分開的時候是相愛卻又不能相見的寂寞,秦大奶奶是一種衰老卻又無人陪伴寂寞,細馬是被人排斥在外、不能融入群體、只能孤身一人的寂寞;陸鶴是因為自己的禿頭而被別人排斥的寂寞;紙月只能和外婆生活在一起,又有很多人欺負她,所以寂寞;杜小康家里破產,不能上學,只能和爸爸去放鴨,一點趣味也沒有,很寂寞。
因為這些寂寞,每次看書的時候,都有一種想哭的感覺,似乎自己也已經融入到書中的情節里去了。能讓人感動的原因不止這些,還因為書中寫的都是小村鎮里的生活,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很“接地氣”的事。例如文章最后寫道:“只有反映今日孩子的生活,也才能感動今日的孩子。”就是因為作者曹文軒寫出了鄉村孩子即人們的心,才使這本書值得一看,能夠感動后世。
追隨永恒——我們應該這樣提醒自己。
優秀讀書筆記100字初一篇12
教師不再是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三尺講臺了,新時代對我們教師的要求更高了。看完《做卓越的教師》這本書后,讓我明確了自己提升的方面與方向。
一、做會上課的教師。
“課”我們每天都在上,都以為自己會上課了,其實不然。怎樣才能上出一節優質的課,這是一個值得我去思考的問題。“設計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案,而不是選擇適應教學方案的學生。”這句話說得有理,讓我豁然開朗,也解開了我心中的謎。是的,教學是為了讓學生去學習,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看完這部分內容,我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做了深刻的反思,忽有所悟。我應該從設計好每一節課開始,提升自己的上課能力,做一個會上課的教師。
二、做會寫作的教師。
在寫作的過程中不斷反思、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孔子有“日而三省”的作法,目的在于提高個人修養,規范自身的言行。彭興順教師說:“撰寫教育科研論文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總結的過程。許多有價值的論文,并不是從‘寫’開始的,而是從‘做’開始的,用‘寫’來指導‘做’,用‘做’來充實‘寫’。”正所謂:實踐出真知。結合寫作,我們的工作是一個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的過程,工作中我們把所學的理論用于實踐,只有通過寫作,給自己一個思考總結的時機,才能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我想作一個會寫作的的教師,是為了更好地做好工作服務的。
有一句話: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我們可以說:從教學中來,到教學中去。一切為了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服務的,我覺得想做一個好教師,不僅要會上課還要會寫作,從寫作中反思自身的點滴,積累自己的成果,寫,才知不足,從而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看了這本書,我受益匪淺。
優秀讀書筆記100字初一篇13
魯迅筆下的狂人可謂令人印象深刻。這樣的人如果放在現實中,絕對會是人們眼中的瘋子。然而,當我們仔細品讀時,卻是發現了一些更深的東西。下面來說說我讀完以后的感受,也許并不準確,只是我一家之言而已。
《狂人日記》的“一”中主人公(下文以狂人出現)在日記中寫到自己不見月亮三十多年,在現實中顯然不可能。而這些別人眼中的瘋言瘋語在這里卻是狂人精神醒悟的象征,也是文中其狂之開始。而對于趙家的狗看他兩眼感到害怕,表明他生活在這種恐慌之中。
在世人眼里,看瘋子的眼光自然會有一些異樣,無疑狂人正是眾人眼中的瘋子.主人公在癡狂狀態下,覺得周圍的人甚至趙家的狗看自己的眼神也是惡狠狠的,仿佛要把自己吃了。事實當然不會是其他人要把他吃了,別人要吃他只不過是他的一種在顛狂狀態下的臆想而已。但若真的把這當作一種臆想,那便是真的在看瘋子的日記了。在我看來狂人口中的吃人是在批判封建禮教制度的毒害下,人們心理扭曲,卻還要對下一代灌輸封建理念,將下一代埋葬在這吃人的封建禮教之中。而在這樣幾乎人人都被封建禮教“吃掉”的社會中,被封建禮教毒害得太深的人們又要把未被污染的人們拉進“吃人”的圈子。民眾的愚昧更是在對孝子應割肉煮了請生病的爺娘吃上體現出來。可以說實際上主人公發狂的階段是他短暫的從封建禮教中醒悟過來的時期。然而很可惜,主人公的醒悟之語,在當時只被人誤解為是發瘋是所說的瘋言瘋語。事實上,在世人取笑狂人時,他心里正苦澀的吟著“世人笑我太癡狂,我笑世人看不清。”
也許是預料到自己在短暫的醒悟后,終于還是要被吃人的封建禮教所吞沒,于是他在自己被吞沒前的最后一篇日記中發出了“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的呼喚。作者借狂人的日記,借其狂的狀態呼喚著被封建禮教所毒害的人們的人性的回歸。那些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正是還未被封建禮教毒害的赤子。他們是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在這樣現實與想象相交融的日記里,魯迅先生表達了自己對中國歷史的深刻理解和獨特發現。這樣的理解我或許達不到,我僅能借助先生的視角去看那我所不熟悉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