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節中小學演講稿
青年節中小學演講稿如何寫?只要高舉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國、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發出排山倒海的歷史偉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青年節中小學演講稿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青年節中小學演講稿精選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當你面對學生求和苦渴的眼睛時,當你目視孩子們天真可愛的面龐時,當你走上神圣的講臺時,你想到了什么?——民族的發展,祖國的昌盛,孩子的未來毫無疑問,這些都是應該思索的。但此時此刻,年輕的你是否想到了你自己,想到你自己肩上的歷史責任和使命,想到了如何讓自己的青春更加美麗?
撫摸時代的豐碑,追尋英雄的足跡,心潮澎湃人們不難發現,英模們那一顆顆愛國之心,那一腔腔沸騰熱血,凝聚成了兩個字:奉獻!各位朋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既然選擇了講臺,就選擇了默默奉獻。其實,奉獻對任何人都不苛刻。不能長成參天大樹做棟梁之才,不妨是一顆小草為春天獻上一絲新綠;不能成為高山昭示一種雄壯,何不當一塊路碑,為迷途的為旅人拂去心頭的陰云;不能像海洋用寬闊的胸懷擁抱百川,又怎么不可以是一條小溪為入旱的土地捧上甘露。
我們的奉獻應該是赤誠的奉獻、無私的奉獻、崇高的奉獻。我們的奉獻像火把,是無怨無悔的燃燒,是至死不渝的真情。我們的奉獻像一泓清泉,是長年的流淌,是不計名利的付出。我們的奉獻,更像一首經久不息的頌歌,永遠回蕩在廣袤的神州大地。
魯迅先生說過:“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份熱發一份光。就像螢火一般,好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彪m然時代不同了,但魯迅先生這種精神依然適用于我們今天,適用于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
朋友們,奉獻是神圣的,偉大的祖國需要我們奉獻;火熱的生活需要我們奉獻;青春是有限的,有限的青春正企盼著你的奉獻。朋友們,憑著歲月賜約我們的年輕臂膀和滿腔熱情,伸出你年輕的雙手吧!擎起希望的火炬,讓我們辟風斬浪,走向輝煌的明天,讓我們的青春在奉獻中閃光。
青年節中小學演講稿精選篇2
想到了如何讓自己的青春更美好。
青春迷人。許多人在年輕時寫出了輝煌的一生。宋朝辛棄疾年僅21歲,帶兵抗金。“金哥鐵馬,吞千里如虎”;魯迅21歲還游歷日本,立下了“以我之血推薦軒轅”的英雄誓言;19歲那年,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寫下了《大江東去》,決心把自己的青春獻給祖國的解放事業。他們是中國的鐵骨,是永不隕落的星辰;他們是挺身而出的英雄,是無數人心中的楷模!
觸摸著時代的豐碑,追尋著英雄的足跡,人們不難發現,英模們的愛國之心和那一腔熱血,凝聚成了兩個字:奉獻!親愛的朋友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既然選擇了講臺;我選擇了默默付出。其實奉獻對誰都不苛刻。你不能長成參天大樹當柱子,但它可能是一棵為春天提供新綠的小草;不能成為一座展現一種宏偉的山,為什么不能成為一座道路紀念碑,為逝去的旅人刷去心中的云;你不能像海洋一樣用寬廣的胸懷擁抱所有的河流,為什么不能在干旱時成為一條小溪為土地盛甘露?
我們的奉獻應該是真誠的奉獻、無私的奉獻和崇高的奉獻。我們的奉獻就像火炬;它燃燒無悔;這是一種真正的愛,它將持續到死亡把我們分開。我們的奉獻像一股清泉;是長期流動;就是不計名利。我們的奉獻;它更像是一首經久不衰的頌歌,永遠回蕩在中國遼闊的土地上。
魯迅老師說:“希望所有中國青年都能擺脫空調,只要上去就不用聽自暴自棄的話。會做事,會發聲。有熱有光。就像螢火蟲一樣,可以在黑暗中閃耀一點點,不用等火把的火光?!彪m然時代變了,但魯迅精神今天仍然適用于我們,也適用于我們這些教育者。
朋友們,奉獻是神圣的,偉大的祖國需要我們的奉獻;火熱的生活需要我們的奉獻;青春有限,有限的青春期待你的奉獻。朋友們,用歲月給我們的年輕的臂膀和熱情,伸出你們年輕的手!高舉希望的火炬,讓我們破風破浪,走向輝煌的明天,讓我們的青春在奉獻中綻放光芒。
青年節中小學演講稿精選篇3
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好!
我喜歡“五四”這個詞。在我心里,這不是一個平凡的日子,而是一個代表中國青年的節日。它總是自然而然地讓我想起偉大的五四運動,想起中國青年為祖國和人民的命運而進行的斗爭。現在的人愛用“復雜”這個詞,聽起來像是一種迷戀和留戀。其實總有一些不老不滅的東西,比如五四精神。我理解五四精神是自由、民主、愛國、奮進,任何時代都應該繼承和發揚。當代大學生雖然生活在與80年前截然不同的時代,但這些根深蒂固的傳統是無法改變的,因此不存在“情結”。時光飛逝,年年如此。從上個世紀的1919年到現在,五四運動已經走過了近一個世紀。
在這近百年的里程中,五四運動被唱了很多遍。那么,她是什么?
是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嗎?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嗎?是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分水嶺嗎?
是的,她是。
但她不應該只是那樣。
已經84年了,都化為烏有了。歷史的車輪在泥濘的土路上留下了長長的車轍。那個世界的悲慘與荒涼,那個時代的黑暗與殘酷,那個風雨飄搖的社會,似乎都隨著那個車輪而去了。無論是“開始”、“分水嶺”、“革命”還是“斗爭”,過去都是值得銘記的,但更重要的是五四帶來的一種活下來的精神,一種勇敢堅強、勇往直前、熱情理想、不屈奮斗的精神。這種精神不應該隨風飄蕩,不應該只凝固在那個時代,不應該只用來紀念。我經常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如何維護“五年計劃”?“四”的精神是“五”的體現?“四”的回憶繼續“五?“四”的精神,還是我們現實生活的創造,發展出了“五?“四”精神給它增加了新的定義。精神永遠不會凝固,就像歷史永遠不會再現一樣。我記得有人說過:“一個精神之所以永恒,不僅僅是因為它的本質和內涵超越了時空。"。
青年節中小學演講稿精選篇4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是五四青年節,首先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向在場的所有年輕朋友們表示節日的祝賀!今天下午學校還要召開表彰會以示慶祝,在這里我想談兩點個人體會,希望能與大家分享。
回顧近九十年來中國的發展,我認為愛國主義是五四精神的泉源。我們紀念五四運動,最終都應該是為了振興中華民族。而要達到這一目的,簡單地喊喊口號是不行的,最關鍵的應該是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
上兩周,高一、二年級參加了期中考試,高三年級參加了荊州市第三次調考,那么,我們現在最應該做什么呢?我想應該是反思。我們要抓住這個契機,按照學校要求,認真地對前段時間的學習目標、學習資源、學習內容、學習策略等內容進行反思。要反思自己的階段性學習目標是否已經實現、學習策略是否有效。如果學習目標實現了,我們就可以進行成功經驗的反思,并把成功的經驗內化為自己的學習習慣。否則,就應在老師的幫助下反思一下失敗的原因,調整并制定下一步的學習目標,改進自己的學習策略。
現代學習方法非常注重學習者之間的合作、探討、交流以及自我實踐能力的形成,而不是自我封閉式地努力。因此我們還要反思與借鑒其他同學的學習經驗。
反思“五四”運動以來中國的發展,我們可以發現在有段時期,由于矯枉過正的原因,我們對傳統道德觀是進行的疾風暴雨似蕩滌,我們把“嬰兒和洗澡水一同潑掉了”,這絕非明智之舉。因為沒有哪一個國家的現代化是以否定或摧毀本民族的傳統文化為代價的。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一元錢雖小,反映了我們時代的變遷,社會風尚的轉化,和對傳統價值觀的回歸。我們相信我們的學校、我們的社會將出現更多的葉青!
我的講評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青年節中小學演講稿精選篇5
同學們:
五四青年節一個隆重而又莊嚴的節日,一個可以激發我們青年人熱情的節日,從1919年的5月4日,轉眼間我們走過了很多個春秋了。它不是一個不同的日子,而是代表我們中國青年自己的日子。
它總是讓我回想起中國的青年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命運而作的斗爭的精神。我理解的五四精神是自由、民主、愛國,是銳意進取,這些在任何時代都是應該繼承和發揚的。雖然當代大學生身處的時代和以前大不相同,但這些根深蒂固的傳統是變不了的。時光飛逝,歲月如流,從上個世紀的1919年到現在,五四已經走過了近一個世紀。
時間已經過去這么年了,彈指間灰飛煙滅,歷史的腳印永遠定格在那個時期那個動蕩的年代。那個時代充滿了的黑暗與殘酷,但是那個難忘的歷史只有留在史冊上和人們的心里。
無論是被欺壓還是我們奮起的反抗,那些種種都過去了,過去是值得紀念,但是更重要的是還留存下來的一種精神,一種五四所帶來的英勇與堅強、果敢與奮進、熱忱與理想、不屈與抗爭的精神。這精神不該隨著歲月的變遷而流逝,那種精神不該只停留在那個時代,那種精神也不該只是用來讓我們來紀念。我常常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們這樣推崇的五四精神是否過時了?還是脫離了現代21世界的發展?但是我想說的是這種精神是從不凝固,正如歷史永不會重現。
記得有人說過,擊非典的眾志成城,直到最近幾年的汶川地震,還有前一陣子才發生的玉樹地震。我們仍然有著愛國的精神,仍然有著國家有難,我們青年人作為先鋒隊,為國家現身。雖說不上過去戰亂年代的拋頭顱灑熱血的年代,但是我們仍舊有著愛國的精神,為國家盡著微薄的力量。所以這種五四精神沒有被我們現在的年輕人所遺忘。然而我們正是在繼續壯大這種精神。
時間已經過去這么多年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在用自己的青春詮釋這這一種精神。然而這種精神是不會隨著時間的消逝而被大家忘卻的。因為五四運動的精神已經在我們中國人的心里永存。
青年節中小學演講稿精選篇6
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的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共同參與的,通過示威游行、請愿、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種形式的愛國運動。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今天,我們的祖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振興中華的責任,已經落在我們肩上,“五四”火炬已經光榮地傳到我們手中。
今天,我們這一代青年人有幸生活在一個靚麗的季節,生活在改革開放的大好時代,我們是幸運者,面對新世紀,我們責任重大。回顧發揚“五四”精神,我們認真思索著,自己應該擁有一個怎樣的青春,怎樣的人生?
有人說,春是一首歌,回蕩著歡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說青春是一幅畫,鐫刻著瑰麗、浪漫的色彩。人們用無數美好的詞句來形容美麗的青春。的確,青春充滿了理想與信念;充滿了激情與希望。我常常在想,美麗的青春到底是什么?而當我面對一個個病人時,面對一雙雙期盼的眼睛,我恍然大悟,原來青春是一種責任,青春更是一種幸福。這種幸福便是用我們的愛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解除病人的病痛,用無私的奉獻支撐起無力的生命,重新揚起生的風帆,讓痛苦的臉上重綻笑顏,讓一個個家庭都重現歡聲笑語,青春的激情可以在一次次托起生命之光時迸發、激蕩、升華。
青春是整個人生旅程中最絢麗的一站,最奇妙的一站,最燦爛的一站。青春孕育著無窮無盡的能量等著我們去開采,去挖掘,去釋放。如今,“五四”運動已作為光輝的一頁載入了中華民族的史冊。但是,“五四”留下的是永不倒的精神!青年朋友們,不,戰友們!此刻,春之聲響徹在我們的心房,響徹在中華萬紫千紅的大地上,我們青年又劃起開動大船的雙槳,堅定與彷徨、快樂與憂傷都一起坐在了夢幻的紅蓮上,讓我們發揚“五四”愛國主義和創新精神,勵精圖治、繼往開來、雄姿英發、斗志昂揚,唱響一曲青春之歌,去譜寫青春生命的嶄新篇章,昂首闊步,追逐中國夢的腳步,邁向明日的輝煌!
青年節中小學演講稿精選篇7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
大家好!
1919年5月4日,為了驅趕黑暗爭取光明,為了祖國的獨立和富強,一群意氣風發的青年用熱血和對祖國的拳拳赤子之情譜寫了一曲最壯麗的青春之歌,繪就了一幅最宏偉的青春圖畫。然而,"五四"絕不僅僅只是一個歷史事件,它是一種愛國、科學、民主、進步的精神,是青年人為報效祖國前赴后繼、不怕犧牲的民族精神。今天我就用五四精神來詮釋一下對自己職業的理解:選擇了教育,我今生無悔。
光陰荏苒,流年似水,轉眼間我已從教13年。在這四千七百多個日日夜夜里,我每日都重復著這樣一句話:既然你選擇了教育,那么你就要把整個身心交給她。十三年來,我做過教師、大隊輔導員、語文教研員。我也對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有人說老師是燃燒的紅燭,有人說老師是辛苦的園丁,有人說老師是高級保姆,無論別人對我們怎樣評價,我都深深的知道,自己肩負的責任有多重大?,F在,我想鄭重地喊出我心中的誓言:選擇了教育,我今生無悔!
還記得年少時那個執拗的我,只肯在中考志愿表上填上師范學校,母親焦急萬分:考不上怎么辦?我很堅定: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反正我要當老師!三年的師范生活太短暫,懵懂的我還來不及品味,新的人生篇章就開始了。孩提時老師是我心中的神;年少時,老師是我心中的夢;上班后,老師是我心中的責任;我對自己說:我要做一名優秀的老師!
帶著滿腔的熱忱我走進了一所農村小學,走近了我的第一批學生。怎能忘記第一次站在講臺上,看到的那51雙閃亮的眼睛,充滿著仰慕,充滿著信任,一如兒時的我。我的心被這目光盈潤著,如果說兒時對老師的敬仰促使我選擇了這個職業,那么天生對孩子的喜歡則讓我把心交給了教育這項偉大的事業。喜歡讓學生們和我一起學、一起樂、一起"瘋",喜歡聽孩子問:"老師,您喜歡我嗎?"當然喜歡,每個孩子都是我的寶貝。慢慢地,孩子們長大了;漸漸地,我也長大了,彼此間的感情更濃了。我們是師生,也更像是朋友。他們會對我的新發型指指點點;他們會跑到我家中,吃光我的零食;會跑到我辦公室里去偷偷聞一聞男朋友送來的鮮花;他們也會在我生氣時跑來哄我。他們會對我笑,也會對我吼,可我們卻還是朋友。
在默默地耕耘中,我體驗到了人生的幸福。去年冬天,收到了已經是一家電腦公司經理的我的學生__的信,他在信中寫道:__老師,我知道你的手每年都會生凍瘡,今年你可要保護好呀,沒事兒多搓搓,生了凍瘡批作業可疼了。我哭了,任淚水恣意流淌。我有一個寶盒,那里面全是我的寶貝:孩子們送給我的卡片,寫給我的信,畫給我的畫,一句句,一聲聲,打動著我的心,我無法抑制心底的聲音:我選擇了教育,今生無悔。
到教委工作之后,一個以前的同事對我說:"你的教育有問題,你教出來的孩子只愛你一個老師。"沒辦法,天性所至。
"真水無香,真愛無言",我們手中托著生命的天平,用心作犁鏵,播種智慧的種子,傳承民族的美德。其實,奉獻對于任何一個人都不苛刻,不能長成參天大樹做棟梁之材,不妨做一棵小草為青春獻上一絲新綠;不能像海洋用寬闊的胸懷擁抱百川,又怎么不可以是一條小溪為孕育我們的土地捧上甘露。既然把教師作為終身的職業,就把自己的理想、信念、青春、才智毫不保留的奉獻給這莊嚴的選擇吧。
20__年的暑假以來,連續四年,在__縣的一所學校里,我帶領__區38名優秀的青年教師參加骨干教師集訓,和來自全市各個縣區的300多名教師一起,在流火的七月,我們早上6點開始晨讀,晚上十點還在大教室里研討教案。老師們住得是八人一間的高低床學生宿舍,吃的是學生食堂里五毛錢一份的豆芽菜;老師們把這個培訓班稱為"魔鬼訓練營",但是走出訓練營的時候,年輕的教師們帶著沉甸甸的收獲又微笑著滿懷激情地走進了新的學期,因為他們在這個"魔鬼訓練營"里收獲的不僅僅是能夠運用于教學的知識技能和理念,他們收獲更多的則是那一份份感動和激情,是他們對教育的摯愛和忠誠,今年的7月23日,我們將再一次參加為期15天的集訓,大家不僅沒有任何的怨言,而且非常的期待。相信他們一定會和我一樣在心中吶喊:選擇了教育,我今生無悔!
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當代青年教師的責任,這是祖國對我們的呼喚,這是人民對我們的期望。就讓我們拿出行動來,一起唱響最壯麗的青春之歌,用行動踐行誓言,用熱血澆灌人生。讓我們一起高舉"五四"精神的大旗,將五四精神代代相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