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日記450字
寫日記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從而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什么才算好的元宵日記450字?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元宵日記450字,供大家參考。
元宵日記450字篇1
春節的氣氛還在迷漫,元宵的氣息又撲面而來。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昨天是元宵節,活動很多。 大家有的觀燈賞月,有的燃放焰火,有的喜猜燈謎歡愉在一起說說笑笑,其樂融融,多開心呀!我家也不例外哦。
大人說:元宵和春節的年糕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元宵節的習俗是吃湯圓,象征著每家每戶團團圓圓。所以我吃著熱氣騰騰的湯圓覺得比平時的更甜蜜更好吃了!
大人還說:元宵節也稱燈節。大街上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吃過晚飯,爺爺、奶奶和媽媽就在陽臺上觀望我和爸爸放焰火。你看!滿天的煙花真漂亮,有紅的、黃的、藍的、紫的、綠的,顏色各異這些花兒千姿百態,好美啊!再欣賞著遠處此起彼伏,漸去漸遠,忽起忽落的煙花雨好讓人意猶未盡地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 !
很快一天就要過去了,睡覺的時候我還在回想今天的快樂時光——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好幸福啊!
元宵日記450字篇2
正月十四的晚上,我和舅舅一家一起去看花燈猜燈謎。來到步行街,街上已經人山人海。我們看了一會花燈就去花燈背后猜燈謎。
今年的花燈和去年不一樣了,我記住了幾個我感興趣的:“孔雀開屏、天馬行空。”“孔雀開屏”是一只孔雀開屏了,兩只小松鼠在觀看,雖然他們不是同類,但是能表現出動物之間的和諧。“天馬行空”就是一些天上的馬天空中飛行這,像一只自由自在的在天空中翱翔著。
我們繼續往前欣賞花燈,突然,一個燈謎引起了我的注意,是:“為官清廉兩袖空(猜一西游記人名)。”我想這個簡單,因為西游記就那幾個人。我第一個猜的是唐僧,錯了。第二個猜的是豬八戒,錯了。第三次是孫悟空,錯了。第四次猜的是沙和尚,錯了。我又分別猜了觀音菩薩、玉皇大帝、如來佛,還剩下太白金星、太上老君、李靖、哪吒、清風和明月。我想清風明月不是經常出現,就是清風明月了。我把答案告訴了妹妹,妹妹就和我搶,結果爭了個兩敗俱傷,讓別人回答了。
另一個燈謎是:“老子天下第一。”姐姐猜出來了是傲慢與偏見,因為人群太擠,姐姐沒有我們這么矮,結果,讓別人答上來了。
這都是元宵節的傳統節日,真是既好看又好玩!
元宵日記450字篇3
今天,爸爸、媽媽帶著哥哥、姐姐、我跟妹妹一起去看花燈。
“哇!好漂亮啊!”姐姐情不自禁的驚嘆了一句。我們首先看到了跟諧門,那悠揚舒緩的音樂讓姐姐跟妹妹不由自主地跳起舞來。
我喜歡“十二生肖”那組燈,瞧,龍在“嚓!嚓!嚓!”的打小鈸,蠻有節奏的!豬用盡全身的力氣“咚!咚!咚!”的掄著槌子敲大鼓……鑼鼓喧天,笙簫齊鳴,十二生肖音樂會給元宵節帶來了無限的歡樂!
我跟姐姐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最后面是什么,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我跟姐姐異口同聲地叫了一聲。原來是威震四海的托塔李天王的塔矗立在前面。只見塔內緩慢的旋轉著人民幣的畫面,我想大概是恭喜人們發財吧。實在是太隨人愿了!
我們又趕到了爸爸、媽媽那里,這時他們正興致勃勃地看著“空城計”呢!只見諸葛亮穩坐城頭,不慌不忙地彈著琴,真是一種處變不驚、沉著鎮靜的大將風范啊!
今晚真是五彩繽紛的花燈連成片,熙熙攘攘的人群匯成海,歡歌笑語形成潮啊!我們一家人也沉浸在元宵節的歡樂中。
元宵日記450字篇4
明媚的陽光照耀著大地,和煦的春風吹拂著我的臉龐,我高興極了,因為今天是元宵節,我們一下午就準備著,而且爸爸經不住我的死纏爛打,終于答應我晚飯后帶我去坂頭宮看燈展。
晚飯過后,我來到坂頭宮,里面的花燈可真多啊!有金雞報曉,有彌勒佛扇扇子、還有刻著圖案的宮燈……真是應有盡有。最有趣的還是那形如孫悟空的花燈,那炯炯有神的眼睛,襯映著小巧玲瓏的鼻子,再加上那蠢蠢欲動的嘴巴,就成了個猴頭。紅黃相間的衣服,加上黃中帶紅,紅中透黃的褲子以及青黃色的靴子,就成了美猴王,它一手捧著讓人一看就垂涎欲滴的仙桃,一手揮著金箍棒,好像在說:“想吃仙桃就得過俺老孫這一關。”
開始燒香了,我學著大人的樣子,雙手合十,把香緩緩舉過頭頂。正當我許“今年成績名列前茅”的時候,一根香把我的頭發給燒焦了,嚇得我趕緊把香丟在地上,大人們看見了,卻不管我的死活,而撿起香,給菩薩賠禮道歉,讓我苦笑不得。
就這樣,燈展結束了,我回到家,不禁想了一想:“神”其實不存在,所謂的“神”只不過是人們用來寄托自己美好的心愿罷了。
元宵日記450字篇5
今天是農歷的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的節日元宵節。而元宵節有很多習俗:吃湯圓,放煙花,看花燈,猜燈謎。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猜燈謎,因為猜燈謎不僅可以自己猜謎面,如果猜對了還可以得到禮物。
我來到了活動站,剛一進門就被一片大紅燈籠所包圍,一個個紅燈籠上掛著一張張紙條,一張張紙條上有一個個謎語,看得我是眼花繚亂。突然,我和一個謎語撞來了個正著,我想:既然會撞上,那就是有緣,那就想這個吧。這個謎語是“雙木非林心相連”(打一字)。我埋頭苦思卻百思不得其解。兩個目再加一個心,是不是想字。我便接下紙條,拿到了主持人面前:“這是想?”主持人反問我:“你為什么會認為是想?”我說:“你看,兩個木,就是木目,心相連就是下面那個心”主持人問:“你確定?”我忐忑不安的回答“我……確定?”主持人大叫“答對了!讓我們來恭喜這位幸運的小朋友”“哦耶!”我歡呼起來,一蹦三尺高。主持人送給我了一個大紅燈籠,我手里拿著燈籠十分高興,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樣甜,因為這是我自己通過我的智慧得到的,在走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自戀著:“哈哈,我真聰明!”
猜燈謎真有意思,明年的正月十五我還要來,我會猜得更棒的!
元宵日記450字篇6
元宵,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元宵有此而的名為元宵。在元宵佳節來臨之時,所有的人們都像樂開了鍋似的都欣欣歡笑著。在這元宵之夜,最吸引人的當數放“煙花”,因為煙花不僅僅好看,而且它的五顏六色會讓人們看了感到情緒愉快,使情緒煩悶的人也樂開了懷。
這天我們吃飯很早,全是因為要看煙花,晚上我一吃過飯,就立刻沖下了樓,找齊了了朋友一齊看眼花。
每次煙花炸開,我除了鼓掌,就是大聲叫好。接近尾聲的時候,煙花是一個一個放的,但是,這些煙花比我剛才看到的煙花開的要快得多,也大得多。突然,四面八方都有煙花,全都是那些一放射出來就是金光閃閃的煙花,它們把四周照得比白天還要亮。突然,又一串煙花在金色的“圍巾”下開放。之后,煙花就沒了。
雖然煙花表演在我們的歡呼聲中悄悄地結束了,但是剛剛那一幕幕精彩煙花,將回永遠停留在我那一頁一頁完美的記憶中。
元宵日記450字篇7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早上媽媽就收到了一條短信:元宵之夜月兒圓,合家歡樂吃湯圓,甜甜蜜蜜滿心間,幸福一年又一年;媽媽看完后滿臉笑容,直夸OK。元宵節最熱鬧的就數晚上,因為人人都團聚在一起吃團圓飯、看花燈、吃湯圓……熱鬧非凡;所以晚上吃完團圓飯,我便要求媽媽帶我去景芳二區看花燈。一走進,只見許許多多的彩燈繞在樹上,使樹爺爺妖艷萬分。再往前走,抬頭就看見了一只雄偉的大公雞,公雞旁邊還圍著一只肥肥的母雞和許多只可愛的小雞,他們一起還在“大合唱”。往左走就有一個小娃娃穿著肚兜在采藕,可愛極了。往右走有一只會“喔喔”叫的公雞,好象在提醒我們每天早睡早起。在“公雞叫明”的旁邊有只愛美的雞,身上都是五彩的羽毛,好似正在和其他的雞爭艷。“愛美雞”的前面有一對金童玉女正在和大家拜年呢。這條街晚上可是歡聲笑語,五彩繽紛啊!
回到家后,我吃了碗甜甜的湯圓,嘴里甜,心里也甜了。新年就這樣過去了,向我走來的是新的一年的目標……
元宵日記450字篇8
春節雖然已經過完了,但真正的新年卻沒有過完。元宵節是新年的最后一天,正月十四下午,我參加了一個德州晚報小記者的猜燈謎活動,并從中知道了元宵節的來歷。這個活動的地點是德州游樂園。走進大門,放眼望去,到處懸掛著紅燈籠,紅燈籠上貼著燈謎。我看了好幾個,都不會。我有些泄氣。后來,我突然看到一個“耕一半讀一半”字謎時,就不假思索地說是“講”,結果正確!
我還知道了元宵節的來歷。從前,有一位宮女叫元宵,因無法回家看老父母,心里非常難過。這件事讓一位大臣知道了,他決定幫她。讓她正月十五扮火神從大街上走過就行。當天,火神真的來了,她是元宵假扮的。她讓百姓把一封信給皇上。皇上看完了信后,向大臣請教。大臣說:“火神愛吃湯圓,讓百姓吃湯圓、提花燈、上街游也許有效。”
正月十五這天,元宵在花燈上寫上了名字,元宵家人看見了她,一家人終于團圓了。于是,每年正月十五做湯圓、提花燈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元宵日記450字篇9
元宵節,我們這里農村有一種習俗,是小孩子玩的游戲,叫“點點財”,以示來年大發財的意思。元宵節的晚上,各家的小孩拿了扎好的柴,點上火,在自家的田里、田岸上揮舞著點燃的火把,嘴里不停地唱:“點點財,點點財,點到明年大發財。我家的棉花白又大,你家的棉花雞屎干;我家的柴籮宣天高,你家的柴籮荸薺大……”
今年元宵節的下午,我和同村的幾個小伙伴聚集在一起,商量了一件“大事”。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想想過去“點點財”的說法,只想著自己家過上好日子,不把別人的死活放在心上……鄧小平爺爺不是說要走共同富裕之路嗎?有句廣告語也說得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我們怎么可以還像以前一樣“點點財”呢?現在已是二十一世紀了,我們玩的游戲也應該是別出心裁,順應祖國大好形勢 ……對!就這么做。
吃過晚飯,煙花從四面八方升起來,小伙伴們舉著點燃的火把,從家里沖出來,大家一列縱隊,好像有誰在無聲地指揮,大家異口同聲地唱起來:“點點財,點點財,點到明年大發財。家家的棉花白又大,家家的柴籮宣天高……”大人們聽著聽著,由開始的驚訝轉為齊聲哈哈,邊聲說“大家好,大家好……”
真是五顏六色的火花結成彩,千千萬萬的燈火一片紅,祖國大地處處喜洋洋。
元宵日記450字篇10
今年元宵節,媽媽帶我去公園看花燈。我高興得又蹦又跳。遠遠地,我就看到了“元宵燈會”四個大字。
一進公園,一座“九龍戲珠”燈映入我的眼簾,九條金光閃閃的長龍用鼻子頂著一顆金色的珠子,看起來栩栩如生,美麗極了。九條長龍姿態各異,大大的鱗片在燈光下的照耀下泛著金光,長長的龍須、嶙峋的龍角,看得我目瞪口呆,驚嘆制作者的鬼斧神工。媽媽對我說:“咱們走吧,精彩的還在后頭呢!”
果然,后面的花燈更加好看。有“昆蟲音樂會”、“有老鼠城堡”、還有“鯉魚跳龍門”……看得我眼花瞭亂,目不暇接。
最有趣的要數“昆蟲音樂會”了。你瞧:美麗的花蝴蝶和身穿綠衣裳的蜻蜓在花叢中翩翩起舞;身著黃黑袍子的小蜜蜂記者在飛來飛去的報告比賽情況。舞臺上,螳螂大哥在陶醉的拉著小提琴;枝頭的小鳥和著螳螂大哥的伴奏在盡情的歌唱;觀眾席上,肥軟的大青蟲也情不自禁的扭動著柔軟身體,跳起了搖擺舞。而我也仿佛置身于這一場音樂盛會中。
看完了花燈,該回家了。我們走到后門,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一座巨大的“鯉魚跳龍門”燈出現在我的面前。它似乎在歡送客人,好象在說:“歡迎下次再來,歡迎下次再來!”
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公園。至今,我的腦海里還時常浮現出看花燈時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