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元宵節的日記550字
寫日記可以幫助人們鍛煉自控力和毅力,從而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時間和生活。寫關于元宵節的日記550字有什么要注意的呢?這里給大家帶來關于元宵節的日記55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元宵節的日記550字篇1
在人來人往的街頭,她飽受風霜。路人的鄙視,生活的壓迫,卻未奪走她那顆善良的心。——題記
那條路,連著那個美麗的回憶……在那個喜慶的早晨,我站在冷颼颼的街頭等車。半小時過去了,一輛公交車也沒有,我開始后悔起來。想起鍋里那些可愛的湯圓,我不覺咽了幾口唾沫。抬頭看看老天爺,他是一臉的苦悶。顯然,他也餓了……終于,我直奔小吃部。
不久,我便坐在那,狼吞虎咽地享受我的早餐。街上的人可真多啊!雖然寒風凜冽,可就是擋不住人們心底的喜悅。人們拎著大包小包的食品在我眼前穿梭者,臉上都掛著甜甜的微笑,有的人怕自己的狗被踩到,索性抱著寵物們走。街上濃烈的氣氛,深深的感染了我,我不覺看呆了……
突然,背后有人戳了我一下,我猛的一回頭,心里不由一怔。只見她彎著腰,手顫抖地端著飯碗。街上的人很多,可是她碗里只有那么丁點。這一回,我再也逃不掉我的良心,把錢遞進了她的碗里。她仍望著我,我瞬時間明白了什么,臉頓時蒼白……
我不敢預測她要做什么,我呆坐在那兒,想逃,逃不掉了。
突然,他干裂的嘴唇微微動了一下,說:“小姑娘,注意點,衣服露出來了。”她很平靜,可是我的心卻怎么也平靜不下來了。心底有一種莫名的溫暖,眼淚瞬間像音符跳出了眼眶……驀地,等我回過神來,他已經走了,他像一陣風,匆匆來過,卻不留下一絲痕跡。
而我,卻呆坐那好久,好久……
關于元宵節的日記550字篇2
元宵節吃湯圓,團團圓圓,合家安康。過了元宵節就等于過完了新年,在這一天,我們都會猜燈謎、舞龍、舞獅子,為元宵節增添許過節日的氣氛。
今天,我跟老爸老媽早早的就來到了奶奶家,奶奶一看我們來了,就跑到廚房忙了起來,除了煮湯圓,奶奶還做了一些非常拿手的菜。我們很快就吃完飯了。奶奶說:“咱們猜謎語吧!”
我回答道:“好啊!”于是奶奶拿出一張紙,在上面寫上了謎語,拿到了我們的面前。謎語是這樣的:站是坐,睡也是坐,走也是坐(打一動物)“這是什么呀,好奇怪的動物?”奶奶說:“一點也不奇怪,很好猜的。”我想了想,突然想到了。于是,我拿起筆,把答案寫在了紙上。奶奶說:“答對了!”因為我答對了,所以,該我出謎語了,于是,我在紙上寫道:早不說晚不說(打一字)爺爺奶奶、老爸老媽一直盯著這張紙,在認真的想著。我說:“這可是限定時間的哦!”老媽突然笑了起來,看著我說:“是不是許這個字啊?”
我笑著對老媽說:“恭喜老媽,答對了!”爺爺突然問起來:“許,為什么?”老媽答到:“早不說晚不說,那他只能中午說啊,‘許’剛好是有中午的.午,還有言字旁。”
就這樣,我們一直猜到了六點半,才開始吃晚飯的。
關于元宵節的日記550字篇3
明天就是元宵節了,今天爸爸帶著我去在龍華的表叔家里面玩耍。
早上十點鐘的時候,爸爸帶我一起去桃園站坐地鐵去表叔家,坐地鐵的感覺可真好。我們坐的是羅寶線,到購物公園的時候轉程龍華線到紅山站。再去紅山站的同時,過來民樂站就是關外了,地鐵都在高空中(外面)跑。
到了表叔家以后,才十一點不到,于是我就玩了一會兒,快到吃午飯的是后來,表叔和爸爸把陳悅姐姐也給帶來了。然后我們就一起吃了午飯。吃完了飯,爸爸和叔叔他們要打一會兒撲克牌,我們則在一邊玩耍。差不多到傍晚的時候,我和爸爸就坐地鐵回家了。等我們到家的時候都已經七點多了,信好早點回來,要不然會跟晚的。
今天是元宵節,晚上,媽媽帶我一起去和在這里遇見的老鄉去山姆會員店吃飯,爸爸一下班就直接去。去得還有張雨辰,他是一個三年級的小男孩。使我們家鄉那一塊的、還有他們一家還有一個阿姨。
我到那里的時候都已經六點了,我們上去的時候電視是開的,于是我們就看了一會兒電視。那位阿姨(也就是張雨辰的媽媽最好的朋友)怎么還沒有來呢?我就問了一下阿姨:“現在可以吃一點嗎?”玩完了之后,我就吃了一片肉皮凍子還有一小片咸魚就沒有吃了。之后我是看見張雨辰開始吃了,我也迫不及待地開始吃了起來。在阿姨來之前,我和他一共干了兩盤菜!
現在時池水果時間,有好吃的西瓜,我都吃了好幾塊,吃完了以后,擦擦嘴,上了一個洗手間就回家了。
回到家以后,我看見小區里有人在放鞭炮,我也下去玩了玩。后來后就沖涼睡覺了。我還看到了超級漂亮的煙花炮竹呢!
這個元宵節真開心!
關于元宵節的日記550字篇4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它是我國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這一天,人們吃糟羹、賞花燈、舞龍燈、放煙花……
可是在臨海,人們提早一天過元宵、吃糟羹,這是為什么呢?傳說有一年正月十四,戚繼光帶領士兵們來到臨海桃渚城。可是,糧庫里的軍糧已經不夠晚上吃了,第一批軍糧要明天上午才能到,怎么辦呢?一名大將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們把剩余的糧食弄成粉,再放點肉、蔬菜一起煮,就制成了羹,大家都吃飽了。
元宵節哪能不吃羹呀!我們早就準備好了各種食材。奶奶把豆腐干、香菇、肉、胡蘿卜等切成丁,放鍋里炒一炒,然后放入水。等水燒開了,倒入已經調好了的米粉,最后放入芥菜葉。一鍋味道鮮美的羹燒好了,我們每人都舀了幾大碗熱騰騰、香噴噴的羹,吃了還想吃。我們還吃了一些甜羹。
我們挺著肚子,到廣場上賞花燈。遠遠望去,廣場上燈火通明,紅彤彤的燈光把廣場映照得喜慶、熱鬧。有的人全神貫注地看著花燈;有的人用手機把花燈拍下來,珍藏這幅美麗的畫面。那個花燈上寫著中國夢三個大字,原來它的意思是讓我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實現自己的中國夢!旁邊的花燈是由許多鼓組成的,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廣場中間的那個花燈了。中間立著一個三足鼎,代表吉祥,它的前面奔馳著一匹駿馬,馬的兩邊各有一條騰飛的龍,象征著龍馬精神!
是什么把天空染得五彩斑斕?原來是絢麗的煙花!震耳欲聾的聲音此起彼伏。天空中劃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綻開一朵朵鮮艷的“花”。有的像流星,有的像天女散花。人們不禁贊嘆道:“啊!多美啊!
明年的元宵節會是怎么樣的呢?我好期待啊!
關于元宵節的日記550字篇5
農歷正月十五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元宵節,也稱燈節,按照民間的傳統,當天晚上,明月高懸,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出門賞月,燃放焰火,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其樂融融,以示慶賀。
如今,我們這里的元宵節還保有以下風俗習慣。
一是吃元宵。元宵節,元宵節,當然是吃元宵啦!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要把早已準備好的糯米面和白沙糖拿出來,包成圓圓的元宵,煮熟后供大家品嘗。這是元宵節的標制。據說宋代的元宵節非常講究,民間流行吃一種新奇的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為“元寶”。它是"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
二是觀燈。元宵節的晚上,我們這兒有舞龍燈的習俗。每到晚上,一隊隊舞著青龍、黃龍的青年、小伙兒就會穿梭在大街小巷,人們敲鑼打鼓,放著鞭炮,好不熱鬧,大人領著小孩,提著燈籠,上街觀燈,湊湊熱鬧!據說這一來歷是漢明帝因提倡佛法傳到至今。正月十五,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后,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宮廷而流傳到民間。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節吃元宵、觀燈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就連中央電視臺每年也辦起了元宵節晚會,而且越辦越豪華。
關于元宵節的日記550字篇6
晚上,媽媽煮好了湯圓,我咬了一口湯圓,燙死我了,熱呼呼芝麻陷往外流,我等了一會兒,湯圓都涼了,我一口把我剛在沒吃完的湯圓吃完了,真好吃,我又狼吞虎咽的把剩下的六個湯圓給吃點 了,我吃完湯圓,我又把煮湯圓的湯給喝了。
我又把電視機打開,看了一會兒電視,爸爸回來了,爸爸說:“趕緊出去看燈吧。”我和媽媽穿好衣服褲子,出去看燈了,我和媽媽走到了外面,我看見了許多孔明燈,不一會兒,別人又拿著鞭炮 放煙花,煙花飛到天上,砰地一聲,煙花散了,火花沒了,然后,天上有閃著亮晶晶的小星星,我又看見一個鞭炮飛到天上,砰地一聲,散了,像流星垂了下來似的。我和媽媽走著走著,看見一個卷著 的鞭炮,把鞭炮撲到地上,用火點燃火藥,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火藥爆炸了,等火藥燒沒了。我和爸爸媽媽走出小區,走到街道上,街上熱熱鬧鬧的,車來來往往,電燈上裝飾了各種形狀的燈,小腳 丫形狀的、荷花荷葉形狀的,我和爸爸媽媽走著走著,看見有一個人打開罐子,那個人離罐子遠遠的,忽然,罐子里蹦出火花,里面的火花是綠色的,外面的火花是紅金色的;媽媽說:“回家吧。”我 就和爸爸媽媽回家了。
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元宵節。
關于元宵節的日記550字篇7
今天下午,我和爸爸到岱廟觀賞花燈。
天黑前,我們把所有的花燈都看了一遍,爸爸還分別給它們照了像。爸爸說:“我們看看晚上的花燈和白天的花燈有什么區別?”
天漸漸暗了下來,我在岱廟門口買了一個電子牛角發卡,打開開關,戴在頭上,我就變成了一只“小牛”。這時,花燈都亮了起來,好漂亮呀!我們一個花燈一個花燈的觀賞,給我印象最深的花燈有“母雞下蛋、國泰民安、泰山挑夫”三個花燈。“母雞下蛋”這個花燈,是一個長滿花草、蘑菇的院子,院子中有一間小屋,屋頂上站著大公雞,屋子下面是個雞窩,雞窩里住著一只母雞,前面站著一只小雞。最前面有一個投幣箱,當把一元硬幣投入箱中時,母雞會一邊咯咯噠、咯咯噠地叫著,一邊搖動身體,接著,屁股一抬,一個“金雞蛋”就生了出來,仔細一看其實是個_的乒乓球。“國泰民安”這個花燈實在好玩,有兩個人抬著花轎前后走動,去迎接新娘,他們的前面有一個放鞭炮的小孩和一個吹嗩吶的人。“泰山挑夫”這個花燈,有幾個男人在挑酒上山,最上面有個_的小房子——南天門。還有十幾個好看的花燈:連年有魚、東岳大帝出巡、帝王封禪、一覽眾山小等。
觀完花燈時,已經晚上八點多了,時間太晚了,我們只好戀戀不舍、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關于元宵節的日記550字篇8
寂寞熱鬧的元宵節在流水般的時間里,我又迎來了一個元宵節。在生命的長河中,今年的元宵節,將是一個抹不去的點,因為它不僅寂寞而且熱鬧。
記得那天晚上,天上下著蒙蒙細雨,街邊的路燈也在雨的渲染下變的昏黃。寒風呼嘯,仿佛脫韁的野馬,在街面上肆無忌憚的穿行。大街上空蕩蕩,冷清清,我不禁打了個寒戰。風雨在街上統治著他的王國,一根根高大的路燈是它的保安,而那些弱小的樹木則是它卑微奴隸。遠遠望去,你就知道的這是一個孤寂的國度。
元宵節真是寂寞的嗎?一聲禮炮的巨響打破了這寂靜的黑夜,在天邊回響。緊接著,咚咚咚咚,數十發禮花拔地而起,迅速在空中綻放,以美麗的身姿,為美麗的夜空增添色彩、情趣。你看,那五顏六色的禮花是多么的絢麗。近處,那禮花綻放于空中如一個百花齊放得大花壇,紅的如玫瑰展現它動人的可愛,黃的像迎春向人們報告春天來臨的喜訊,綠的如小草從土地中萌發向人們送來春的氣息。遠處,那禮花綻放于空中,將夜空照的如同白晝,紅的黃的綠的,為本來就美的不可言說夜空又增添了一番亮麗。
只有禮花的夜空仍不算完美,你看,遠遠地孔明燈升起來了。起初只是一盞兩盞,之后愈來愈多,愈來愈多,到了幾百盞。高高懸掛于空中的孔明燈代替的短暫的禮花,成為真真正正地明星。孔明燈的到來使空曠的夜空布滿星斗,使天空更熱鬧了,使節日的氣氛更濃了。
今年的元宵節將在我生命的夜空中長明,因為它是寂寞的。它也是熱鬧的。它地上寂寞天上熱鬧,獨一無二。
關于元宵節的日記550字篇9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街上人人都開開心心的,滿臉笑容,酒店,商場都打出了元宵打折的字樣,有些宿舍的大門還掛上了——“祝各位業主元宵快樂”的橫幅,超市里的人更是絡繹不絕,紛紛搶購家人喜歡吃的湯圓,湯圓的總類也是多不勝數,有豆沙湯圓,紅豆湯圓,芝麻湯圓等等,收銀員忙都忙不過來,服務員也是,總是為客人介紹湯圓的品牌,每個人都滿載而歸,手里提著大包小包。還有人在昨天晚上放鞭炮慶祝。
大街小巷里充滿了元宵節的氣息,報紙的頭條都是元宵節的內容,雜志里也有許多關于元宵節的介紹和有關于元宵節的湯圓產品,商家們也為了今年的元宵節做足了準備,出產了一系列的元宵湯圓產品。這回的元宵節肯定很好玩。商店里也推出了一系列的元宵抽獎活動,獎品有玻璃杯,飲料,碗碟,娃娃布偶等等可愛的東西,中獎率也是非常的高,許多人抽中獎品以后,興沖沖地去領,看到獎品,他們的臉上都樂開了花。
晚上的南寧,更是燈火通明,商場里擠滿了人,餐館里滿是歡笑聲,家里,家人們一面吃著可口的湯圓,一面看著元宵晚會,有時,會哈哈大笑幾聲,家人們都在聊天,聊聊最近發生的事情,聊聊報紙上的事情,聊得不亦樂乎。
今年的元宵節,在南寧可謂是美好的一次元宵節,人人臉上都笑開了花,人人的心情都非常好,吃到了可口又甜蜜的湯圓,每個人都非常非常喜歡這一次的元宵節。
關于元宵節的日記550字篇10
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正月十五元宵節。
聽媽媽說,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大家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在我的家鄉,元宵節是一個非常熱鬧的節日。這一天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元宵味兒分外濃。路上的行人浩浩蕩蕩,隊伍看不到頭,大家就像約好了一樣,認識的不認識的,拉著家常,向廣場聚攏。前來賞燈的大家匯集成人海,呈現出一片紅紅火火的景象。
到了夜晚,鞭炮聲此起彼伏。五顏六色的煙花,就像火箭一樣飛上了天空,照亮了大地,猶如天上的仙女撒下朵朵神花,為大家帶來祝福。各種煙花爭奇斗艷,時而翠綠耀眼,時而鮮艷奪目,時而金光燦爛。有的就像閃爍的星星,有的就像凌空而下的瀑布,還有的就像短暫的曇花,真是“煙花飛舞鬧元宵”呀!在五彩繽紛的煙花中,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在歡樂的鬧元宵中,紅紅火火的大年過完了。
家鄉的元宵節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活動就是吃元宵。吃元宵,就是吃湯圓。“湯圓”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
我愛我的家鄉,我愛家鄉的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