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節日的習俗日記
寫日記是處理情緒問題和提高自我意識的重要方式,這種過程更有益換位思考,更好地理解別人的感受。寫清明節的節日的習俗日記要注意什么?這里給大家提供清明節的節日的習俗日記下載,供大家參考。
清明節的節日的習俗日記篇1
我的家鄉在雄村,每年清明節,爸爸都要帶我去老家掃墓,今年當然也不例外,我們全家早早就到了雄村的姑婆家。
“該要上山了”,爸爸叫道,我和爸爸、爺爺、奶奶一起走在上山的崎嶇小道上。在路上,我看見山路兩過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杜鵑花。它們一朵連著一朵,競相開放著,它們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我摘了幾朵,仔細一看,像一個小喇叭,在枝頭上擁抱著,非常漂亮,于是我采了一大把杜鵑花,想獻給我親愛的太奶奶。
到了墓地,我看到爸爸把墳墓上的野草用刀除去,然后又從籃子里拿出了幾個盤子,盤子里有長壽面、雞蛋、紅燒肉……,小盤子里還有糕點,還有幾只杯子裝了一些酒。我看見這么多好吃的東西,情不自禁地把手伸了過去,爸爸連忙阻攔說:“這是給太奶奶的貢品,不能吃。”我趕緊把手縮了回去,心里嘀咕著:“為什么不能吃?”爺爺笑著說:“就你嘴饞,來,幫爺爺把紙錢掛上去。”我爬到墳墓的頂上,找了一根又長又粗的竹子插在墳頭的中央,把紙錢繞在竹子上。紙錢在微風中隨風飄蕩,接著我們點了香,磕了頭,燒了紙錢,最后爸爸拿出鞭炮開始燃放,隨著“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墓地。
這就是我家鄉的清明節,一個令人留意、令人悲嘆的節日。
清明節的節日的習俗日記篇2
源遠流長的大運河,流淌出多少動人的故事,翻開中國近代史這幅歷史畫卷,回望_年前的那段歷史,仿佛把我們帶到那炮火硝煙的年代。無數革命先烈面對敵人的屬刀,在槍林彈雨中的英勇戰斗!今天,我校四、五年級全校師生來到筠連縣烈士陵園,緬懷先烈,寄托哀思。
我們從學校排隊到烈士陵園去,每個人手中都拿了菊花、小白花等,以寄托對烈士的深深懷戀。來到烈士陵園,園前的蒼天大樹就像烈士一樣,守衛著家園。主持人上臺了,他們說完開場白后,就開始舉行掃墓活動第一項:唱隊歌。“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隨著音樂的伴奏,大家的歌聲在園子里顯得那么響亮。第二項:少先隊代表獻花圈。只見少先隊代表舉著花圈,一步步莊嚴地走上臺。第三項:全體默哀。大家低著頭,聽著音樂,心中熱血沸騰,只聽見音樂在陵園上空回蕩。第四項:英烈館熊叔叔講話。我們聽熊叔叔講了以前筠連戰士的故事,大家聽得津津有味,就像走進了故事里。第八項:重溫少年誓詞。大家跟著主持人舉起右手,握起拳頭大聲說:“我是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員,我在隊旗下宣誓:我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人民,好好學習,好好鍛煉,準備著,為共產事業貢獻力量!”這不只是一時的宣言,還是一世的誓言。隨后瞻仰烈士墓,然后依次參觀英烈館。大家的目光一齊瞻望著烈士墓,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陵園。
如果不是英烈,我們不可能生活在和平的日子里;如果不是英烈,我們也不可能過上幸福的日子;如果不是偉大的英烈,我們更不可能……所以我們要繼承先烈遺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中華之崛起而奮斗!
清明節的節日的習俗日記篇3
今天是清明節,我跟著爺爺、爸爸、叔叔,還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一起去掃墓。
在去掃墓之前,我要去四爺爺家看看。
去了之后,看見電視上一直在播放著有關今天是清明節的事。有去紀念烈士們的,其中有好多師生、軍人、消防隊員和公民。雖然我沒有去,但是跟著電視上記者的走動,感覺真的在那兒一樣,非常的壯觀。
一會兒,爸爸叫我們走了。
我們慢慢地上山,我們比賽看誰跑得快?我們就跑啊跑啊……結果,一會兒的工夫,爸爸、媽媽、叔叔、阿姨們就追上來了。
他們先走了,我們三個在后面跑,怎么跑也追不上。我們實在想不出好方法就直接往上走,但是怎么也看不著他們。我們往上走了一個山坡,才看到他們,我們趕緊從這條路上跑過去。但是走到一半的時候,感覺這條路非常難走,我們只好慢慢地往上爬,最后還是爬上去了。
爬上去以后,爺爺叔叔早已經把要掃墓的東西準備好,就等著燒紙了。我突然感覺這里靜悄悄的,燒紙的時候只能聽見風的聲音……
掃完了墓我們就回了老家。
回家之后,我和姐姐一塊兒在小廣場上玩兒。有好多新的健身器材。我和姐姐一起比賽,看看誰腿伸得長。她居然違反了游戲規則,用手撐著……我實在受不了,就使勁往前蹬,最終還是她超過了我。過了一會兒,爸爸回來了。
爸爸叫我回家,我和爸爸去跟爺爺奶奶打了一聲招呼,就回家了。
清明節的節日的習俗日記篇4
星期六的早晨天氣晴朗,我和媽媽去郊外踏青。金色的陽光照在我們身上,暖洋洋的。田野里好美呀。一邊是黃澄澄的油菜花開滿枝頭,勤勞的蜜蜂們正嗡嗡的忙著采蜜。另一邊,一排排綠油油的小麥一眼望不到邊,勤勞的農民伯伯們正忙著在田間鋤草。
好美的春天啊。
清明節的節日的習俗日記篇5
東山烈士陵園坐落在東山的叢林中,斑斑駁駁的墓碑刻上時間的年輪。那一個個剛勁有力的楷體字中流露出革命戰士那沖鋒陷陣的情景和他們那寧死不屈,視死如歸的精神。
我心中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沖動:那無數個無名戰士用鮮血和青春,創建了我們今天美好而幸福的生活。難道我們不應該永遠牢記心間嗎!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正如墓碑上所說的,革命的精神將永遠銘記于我心中。那一件件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跡如一股股暖流蕩漾在我心中。“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可他還著。“雖然革命烈士已經犧牲了,但他們的精神深深地嵌入我的心間。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闋。“這句話是多么的有英雄氣概啊!岳飛的故事讓我聯想到了無數的革命先烈:舍身堵槍口的黃繼光,舍小我顧大家的邱少云,舍己為人的張思德。是他們,讓革命變得更有意義,更有價值。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大地,染紅了五星紅旗!
這次掃墓活動,繼承先烈遺志,建設美好家園,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使命與責任。讓小小的我看到了大大的家,更讓我堅定了一個信念: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清明節的節日的習俗日記篇6
伴隨著時間老人的腳步,終于來到了清明節。今天,我準備去叔叔家,看看出生不久的小妹妹。
來到汽車站,那里已是人山人海了。過了很久,我們一家人才擠到了售票處。可是已經無票可求了,只剩下了一張兒童票。“這下可怎么辦啊?”我著急的說。:“沒事,你先坐車去叔叔家吧,不是還剩一張兒童票嗎?”爸爸說。媽媽說:“嗯,是啊,我打電話給你叔叔,叫他在汽車站接你,等明天有了票,我們再去。”
坐在這么豪華的大巴車上,我心里有著說不出的喜悅,盼著快一點到叔叔家。大巴車的司機叔叔終于發動了車,開始行駛了。不知不覺,大巴車已駛入青銀高速。忽然,我發現前方一片樹林起火了,還不時發出樹枝被燒斷的“吱吱”聲。我猜想:肯定是人們上墳時,不小心把樹木點著了。
我心想:清明節上墳時,為什么非得燒紙呢?不能買一束鮮花獻給去世的長輩和祖先嗎?我們可以用鮮花的方法來表達我們對長輩的思念之情啊!
清明節的節日的習俗日記篇7
今天就是清明節了,每逢清明節我就會想起詩人杜牧寫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大家是否去掃過墓呢?當然我也不例外!
我們今天回老家拜山,這只是第一次而已,因為爸爸媽媽工作忙,所以好不容易才有了這一次機會。我們回到老家,吃完午飯,便向山出發了。
火辣的太陽曬的我們又增加了一點疲倦,好不容易我們來到山頂,我就拿起掃帚掃起了墓前的垃圾和落葉,看著墓碑,我不禁想起不在世的親人和我一起度過的時光,不禁潸然淚下。但是我不一會我就掃好了,每次祭祖時,我們都會想起為他們燒一些紙錢、放置一束鮮花。說著我就拿了伙計少了一炷香插在了墓前,而爸爸媽媽卻有點難過的為他少了一些紙錢。。爺爺把一些雞肉、美酒和水果擺在墓前,祝愿他們能在天堂的那一邊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為了我祝福他們,我們便跪了下來,好想在為祖宗守靈,愿他們能保佑我們幸福平安、生體健康。祭拜完后,爸爸小心翼翼地拿著火機點燃鞭炮,放完后就走了。
我臨走時,再次瞄了一下祖宗的墳墓,擦干了眼眶的淚水,隨著下山了。心里怎么感覺在百爪心撓?但我也許愿祖宗能在天堂過上和我一樣的生活——快樂。通過這次祭祖,我感受到了原來祖宗在天堂的那一邊也應該有一個舒適而又溫暖的“家”。所以我們應該要珍惜生命的點點滴滴,生命不是游戲,那么大家在清明節有木有拜過山呢?
清明節的節日的習俗日記篇8
今天是清明時節,我和爸爸媽媽回老家去掃墓。在掃墓的路上,我們的開的汽車走過的全是平坦、寬敞的馬路。等我們到了墓地,看到那里人山人海,全都在發揚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掃墓。等我們走到我的祖墳上,我還以為人們都在燒紙,但是我居然沒有聞到一丁兒點煙味。再一看,原來人們的是在墳墓上插上一朵美麗的鮮花。過了一會兒,掃墓結束了。我們和外公外婆告別后,就回到了鹽城。回到家后的第一個感想就是:農村的變化實在太大了!
以前,我爺爺那一代,走的都是泥巴路,騎著自行車,遇上下雨天就麻煩了,跟本不是人騎車,而是“車騎人”。而且掃墓時燒紙燒的農煙滾滾,用我們現在的名詞就是:白色污染。而現在呢,開的是汽車,走的是平坦的大路,掃墓時插的是鮮花。而且到了今天,人們還不忘我國優良傳統,人人都尊老愛幼。
今天,我們雖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要仍不忘我國的.優良傳統。
清明節的節日的習俗日記篇9
每到清明節的時候,學校都會組織我們去烈士陵園掃墓。烈士陵園座落在望奎城的東北角,占地十多公頃,是一處風景優美的去處。
走進烈士陵園,那蒼松翠柏,古樹參天,土山上的小涼亭隱約可見,一潭清澈見底的湖水,波光粼粼,不時有小魚游出水面嬉戲……
烈士墓掩映在樹從深處,我們在老師帶領下打掃了烈士墓,朗讀了碑文,敬獻了花籃……平常嘻嘻哈哈的同學們,此刻也都很莊重。去年清明節看到的那個白發蒼蒼的老爺爺又靜靜地佇立在烈士墓前,出于好奇,我們圍攏上去,嘰嘰喳喳地和老爺爺攀談起來。原來老爺爺是馮耕夫等烈士的戰友,是當年河口事件的親歷者。他經常到陵園看看戰友,和他們聊聊天,告訴他們國家的大事,日新月異的家鄉變化。老爺爺回憶起那烽火連天的歲月,伴隨他的思緒,我們也仿佛來到了六十年前的衛星河口,馮耕夫、王炳衡、胡再白等正在殊死與土匪們激戰,他們為了人民的解放,為了讓子孫后代過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倒在了戰場上,流盡了最后一滴血。
濕潤了,我們也浸滿了淚水。烈士墓更加莊嚴肅穆,烈士紀念碑在同學們心中更加高大了。
陵園中還有很多游人,有老人、小孩、學生,他們或看書,或散步,或聊天,和諧安逸寫在每個人的臉上。我想,現在的美好幸福的生活不都是烈士用鮮血換來的嗎?這不也是烈士的憧憬和希望嗎?
走出陵園,我耳邊回蕩起老爺爺在烈士墓前朗訟的那首詩,“呼蘭水中英雄血,妙香山頭壯士魂。投身革命他鄉死,不求馬革裹尸還。”
清明節的節日的習俗日記篇10
清明節到了,咱們四年級全體同學去烈士陵園掃墓。
八點鐘,老師通知咱們到操場集合。咱們是一個班一個班走的,我班排在第二,王首政扛著紅旗走在前面,咱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在他后面慢慢朝前走。
咱們懷著莊嚴的心情,一步步走向烈士陵園。在那里,咱們將見到各位烈士的墓碑,將參觀到他們的英雄事跡……
到了烈士陵園,咱們看到墓碑前早已擺了很多的花圈,上面寫著對烈士的贊美詞句,咱們也要為烈士敬獻花圈,以表示咱們的敬仰與懷念之情。
在戰役廳前咱們做了六個項目的活動,其中有兩項是最值得紀念的,那就是敬獻花圈和向烈士們三鞠躬。
獻花圈時,我站在那里,看著花圈靜靜地擺放到臺階上,敬愛的烈士們,我來看你們來了,咱們的老師和同學都來看你們來了!
對著花圈三鞠躬,心情無比沉重。我的腦海里浮現出烈士們為了祖國,為了人民,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們是多么偉大啊!
隨后,咱們來到英烈廳。英烈廳是一些關于烈士們的介紹,讓咱們更多的了解了這些烈士們的英雄事跡。
參觀完英烈廳,老師又帶領咱們來到英雄們墓碑前。咱們紛紛把自己帶來的雞蛋放在碑前,來祭奠犧牲的烈士們。
而后咱們又分別參觀了支前廳和戰役廳。戰役廳也是一個資料廳,在這里咱們大飽眼福,更加仔細地了解那些烈士們。
九點二十,咱們在戰役廳前集合,按照原來的順序返回學校。咱們過了一個很有意義的清明節
清明節的節日的習俗日記篇11
今天我們四點就起來了,因為我們要回老家去掃墓。爸爸開著車帶著我們全家開開心心的回老家了 !
開了兩個小時的車就到老家了,一到老家就下起雷陣雨,我們只好等雨小了再出來去掃墓。剛下過雨的路很難走,我差一點就摔倒了。身上全都是泥巴。
最后一個地方我們去了竹林挖筍,我們挖了幾個筍就回了。
清明節的節日的習俗日記篇12
今天,姥姥姥爺和舅爺去給我太奶掃墓,昨天晚上姥姥為此準備了好多東西,有紙錢,貢品,
還有為太奶準備的別墅,麻將,金元寶......。多的數不勝數,我也幫忙準備。
今天早上,我們出發了,現在科技發達去掃墓很方便,不像以前得走好長時間,累的上氣不接下氣。
啊!清明節是紀念祖先,紀念烈士的節日,有句古話"百善孝為先",在這個節日里我呼吁大家紀念祖先,烈士,為他們掃墓吧!
清明節的節日的習俗日記篇13
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墓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日和掃墓的曰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以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在1935年被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遣產名錄。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蕩秋千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我真期待清明節的到來呀!
清明節的節日的習俗日記篇14
今天是4月4日清明節,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之一,也是上墳掃墓的日子,國家將清明節納入法定的節日。這天,奶奶準備了許多紙元寶和各種上墳的供品和爺爺上墳去了,家人不讓我去,說我還小。我只好從電腦中來了解清明節了。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多彩的,此節日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原來清明節也是春游的好時節。
清明節的節日的習俗日記篇15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天陰沉沉的,風不停的刮,那天氣讓我們心情十分沉重。我、爸爸、媽媽去給外公外婆掃墓。
我們來到山腳下,一起把要用的東西提上了山。山路很爛,一路上,耳邊不時傳來小鳥發出的聲音,那聲音就像一首哀曲,我們的心情更加沉重了,我們來到外公外婆的墳前,爸爸把墳上的雜草除去,媽媽拿起蠟燭點著,把蠟燭點燃后,媽媽又把蠟燭插在墳前,爸爸又把外公外婆生前最愛吃的東西,一一擺在了墳前,擺完后,我們就開始祭拜了。
我在外公外婆墳前,心里喃喃自語:“外公、外婆,我今天來看你們了,請你們保佑我身體健康;保佑我學習成績越來越好。”就在我祭拜的時候,天空好像飄起了小雨,那小雨似乎是云姐姐悲傷的淚花。我們心都酸酸的 。
下山了,我望著外公外婆的墳,耳邊響起了一首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