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日記200字六年級
寫日記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感恩生活中的點滴,從而更好地珍惜當下。如何撰寫優秀的反思日記200字六年級?這里分享一些反思日記200字六年級寫作案例,供大家參考。
反思日記200字六年級篇1
今天,我和奶奶、媽媽、妹妹一起去姑姑家包清明果。
在媽媽的幫助下,我學會了包清明果。接下來,我來教你做清明果,先把清明果團搓成圓圓的形狀,就像一個小皮球一樣,再把它捏成鳥窩狀,往里面放一些好吃的菜,然后把皮合到一起,用力捏緊,最后用兩個手指頭一按就大功告成了。清明果煮熟后,聞起來真香。吃一口,實在太美味了。
反思日記200字六年級篇2
放暑假了,媽媽給我買了《笨狼的故事》、《笨狼的爸爸媽媽》等等好幾本書。我每天晚上堅持讀一個小故事,另外還讀了《小故事中的大道理》。里面一個個精彩的小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也使我從中學到了許多 做人的道理。
我最喜歡看書了,在書的世界里真快樂!
反思日記200字六年級篇3
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從前,有一位在楚國的詩人,他叫屈原,屈原非常喜歡自己的國家。后來,楚國被攻陷,眼看自己的國家將被打倒,屈原傷心極了,只能跳江。
從此,每年的這一天,人們就往江里扔粽子,保護屈原。漸漸的,這種習俗成了一種節日,那就是端午節。
反思日記200字六年級篇4
我的家鄉是個美麗的地方,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派獨特迷人的風景。
春天的時候,樹上長出了小芽,地上長出小花和小草,冰也開始融化了,到處生機勃勃。
夏天的時候綠樹成蔭,小鳥在樹枝上嘰嘰喳喳地歌唱,小蟲子在草叢里伴奏,像是在演奏交響樂一茂密的樹葉,把整個小山兜了起來,從遠處望去,像是一個“綠色的小土堆”。
秋天的時候樹上結滿了果子,大小不同,顏色各異,有梨,蘋果,山楂等等,多的數不勝數,當然,農作物也全都成熟了,有小麥谷子,稻子等等一眼望去是一片金黃。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
反思日記200字六年級篇5
依然是一個炎熱的天氣…….
早晨五點.一陣清脆的哨聲后,同學們都已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跑出宿舍到大操場集中.
上午,我們練習一些做軍人的基本姿勢,如:站立的軍姿,腳后跟緊貼,分叉60°c。上午,烈日照耀在我們的臉上,汗水都濕透了衣裳,讓我們渾身不自在。汗水流進了眼睛里,也不能擦。稍息時,大家必須把腳跺響,而且聲音要齊。如果沒有做到,將會受到懲罰。
反思日記200字六年級篇6
今天老師表揚了一日一練寫得好的同學,可是里面沒有我,這使我特別傷心。我看了一下被表揚的同學的一日一練,是啊,的確,寫的很好。我要努力了。
不說這個啦,還是換個話題吧!
這幾天,我沒更小說,知道為什么嗎?其實就一個字--懶。說說,“麓下瀾漓”,這名字有什么意義啊?“瀾,漓”水跟水……重滴好吧!改名!
反思日記200字六年級篇7
元宵節的晚上我和梅倩玉、汪志棋一起去赤壁公園觀燈。
一進公園的大門,梅倩玉說:“快去看燈吧!”
到公園里面,就看見了許多的花燈,有蓮花燈,有孔雀燈,有煙花、爆竹燈,有鳥燈,有龍舟燈,有船燈,有天鵝燈,有鯉魚燈……
蓮花燈瑰麗無比,五個小蓮花燈上放著一個很大的蓮花燈。龍舟燈富麗堂皇,黃色的`船底,上面還有一個個小人,小人手上拿著槳,活像一個真的龍舟在飛速滑動著。船燈十分美麗,它能自己動,上面還有瑰麗無比的房子(假房子)。天鵝燈格外美麗,潔白的羽毛襯著紅色的冠子,張開大翅膀,好像在天空飛翔……
這么多的彩燈,把人們的臉照得五顏六色;把世界裝飾得五彩斑斕。
赤壁公園的花燈,真令人賞心悅目。
反思日記200字六年級篇8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節到了,人們忙著防爆竹、貼春聯、掛大紅燈籠……,在我看來,最有趣的當然莫過于觀燈了。
這天晚上,我們一家三口來到芙蓉廣場觀燈。哇!好多花燈在炫美呢!有的花燈方方正正,散發出五彩繽紛的光芒;有的雕琢細致,讓人一看就能入迷;有的像一棟高達雄偉的古建筑城堡,飛檐翹角;有的似一朵含苞待發的蓮花,恰似我們五蓮這座山城,出淤泥而不染。總之,或是矮小而精致,或是高大而講究,各種各樣的花燈馬不停蹄地涌入眼簾,看得我們眼花繚亂。
花燈不但能裝飾街道,更能渲染節日氣氛,還能象征著中華民族的優良文化習俗,所以,我們要好好把它延續下去!
反思日記200字六年級篇9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我們一家人去過端午節,端午節又叫端陽節。
一路上,到處都是賣粽子的。我想呀,原來到了節日都把重要的東西放出來。媽媽買了好幾個粽子,吃得我肚子都撐了!快到了我看見人們熱鬧非凡,人山人海,那里有的穿著黃色的衣服,有的穿著紅色的,還有的穿著綠色的,好像在準備劃船呢!我選的是紅對勝。
比賽開始了,她們齊心協力飛快地向終點沖。喊起口號,震耳欲聾。結果是黃隊和綠隊同時沖向了終點。
我跟爸爸媽媽說:“回去吧!”爸爸說:“好!”我們就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反思日記200字六年級篇10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
至于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避邪。“中國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代有大量詩、詞、歌、賦等文學作品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