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端午日記
寫日記可以防止大腦的老化,從而延緩身體的衰老,最終起到延年益壽的作用。優秀的在端午日記是怎么寫的?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在端午日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端午日記篇1
農歷5月5日晴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媽媽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粽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粽子時,我總是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粽子,還要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賽龍舟了,幾十個水手都拿著槳,奮力地劃著,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用力地敲著.“加油,加油!”場外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水手們聽了不得不更加使勁劃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非常壯觀、熱烈.
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在端午日記篇2
今天是端午節,是吃粽子的節日。下午我就要和媽媽學包粽子了,我感到特別的高興。
到了下午,媽媽拿出了早已經準備好的糯米、蜜棗、粽葉和稻草。媽媽先教我怎樣擺粽葉,我也跟著媽媽的樣子擺起來;媽媽又教我怎樣包粽子,先抓一把糯米,放在剛擺好的粽葉上,再把兩邊的粽葉向中間折,下面的折上去;接下來,就是捆粽子了,把包好的兩蓋粽子,扣在一起,用稻草先纏好一頭,再纏好另一頭,一定要系緊哦!我終于包好了一個粽子,但是米全散了。我又連續包了三個,結果,不不是漏了米就是沒包緊全散了。這是,媽媽說“沒事,不要急,你一定能學會的,加油!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報到第十幾個的時候,已經包的像模像樣了。
今天我學會了包粽子,還明白了一個道理——凡事都要堅持,才能成功!
在端午日記篇3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這個節日里,家家戶戶包粽子、插艾草、喝雄黃酒,小朋友們還要戴上五顏六色的虎花呢!
端午節這天,我們家里同樣也是喜氣洋洋。一大早,外婆就早早地起床了,只見她把青翠的粽葉巧妙地裹成三角形,再把雪白的糯米放進去,最后用紅紅的細繩扎得緊緊的,一個個可愛的粽娃娃就這樣誕生啦!
經過客廳時,我驚奇地發現一把綠茵茵的草插在大門口。咦,這是什么呀?我好奇地問著正在忙碌的外婆。外婆笑著說這是艾草,是用來驅蚊蟲的,還可以用來泡澡了。哦,原來是這樣啊,小小艾草作用可不小啊!我想。
這天,最快樂的還是我們一大家子團聚。我的哥哥特點從泰州趕回來過節,大家一邊品嘗著豐盛的飯菜,一邊聊著家常,而我和哥哥的話題則是學校的趣事,大家別提有多開心了。
在歡聲笑語中我們度過了快樂的一天。
在端午日記篇4
端午的艾草-端午節心情日記
五月五,過端午,插香包,掛艾草。
南朝《荊楚歲記》曾載:端午采艾,懸門戶上,以禳毒氣。自我記事起,每年的端午印象都格外深刻。一是因為自己是閏四月出生,如果這一年沒有閏四月,爸媽都會選在端午這天給我過生日。二是因為自己很喜歡吃粽子,更喜歡聞艾草的香味。
端午前一天,家里的嬸嬸們就開始打粽葉,包粽子,去集市上買艾草,待到端午早上或掛或擺在大門口。樸實的村人都認為,將艾草倒插門楣可以驅邪鎮魔、消災防病。老媽也不例外。每到端午老媽都會買很多艾草,在院子里曬干后切成小段,留著給我備用。肚子受涼了,來例假不舒服了,都可以用艾草煮水,再打上兩個荷包蛋,加紅糖,暖暖地喝上一大碗,肯定藥到病除。后來有了小妮,老媽叮囑我,每年的端午都要用艾草煮水給小妮子洗艾水浴,這樣能預防小孩子長痱子,防蚊蟲叮咬。
這些習俗于我已經根深蒂固,成了每年必做的功課。
來鄒平已經__有余,每到端午爸媽都會在老家準備好粽子和艾草給我帶來。今年,我終于發現新大陸,不用她們再為我操心。每天早上騎車會經過一個早市,前天早上照例在人群中穿梭,我一眼就看到地攤上的艾草,呀!太好了,今年不用爸媽給準備了。于是回來就買了一把放在客廳。心里一直盤算著再多買點,曬干后備用。尤其是冬天,用艾草、紅花再加點海鹽煮水泡腳,對于我這種下肢血液循環慢的人來說最好不過了。今天早上我特意背著背包,打算騎車回家的路上多買點。結果真如我愿,把賣艾草的大姐車上的全買了,大姐免費給我送到家里。哈哈,太好了!正是我想要的。
這兩日,早市里生意最好的不是蔬菜攤,更不是熟食攤,而是賣艾草的小攤。早市上,幾乎人手一把。老人們認為艾草辟邪,作為年輕人的我倒是覺得艾草是藥用植物,莖葉產生的奇特香味,可驅蚊蠅蟲蟻,插艾草有一定的防病作用。現在家里環境都很好,蚊蟲甚少,甚至門頭上都沒地方插艾草,但是還是喜歡買把艾草放在門口,聞到淡淡的艾草香才感覺到節日的氛圍。
親,你買艾草了嗎?如果還沒有,不妨去早市看看,買把新鮮的艾草,待到端午的晚上,煮水給家里的寶貝兒洗個艾水浴,是不是別有味道呢?!
在端午日記篇5
端午節邁著輕快的步子來到我們家。記得前幾天,媽媽就說過端午節時,我們一起吃粽子,說時,那粽子的香味就迎面撲向我來。
只見一大清早,細雨綿綿,好象在表達著自己對端午節的喜愛。突然,雨停了,幫我們把世界沖洗的干干凈凈,讓我們迎接著快樂的端午節。媽媽從廚房走出來,手上拿著一些粽葉和包棕的材料放到桌子上。只見,她一手拿著粽葉,一手把綠豆、豬肉等許許多多的食材都放進了里面。突然,她微笑著說:“我們不如做一些甜粽子。然后,往一條粽子里放一個硬幣。誰吃上了這甜粽子,今天就可以許上一個愿望。”說完,我們都拍手叫好,而且,每人神氣十足的說:“這一條甜粽子一定是我吃上了。”
不一會兒,一條條粽子做好了。粽子一出來,我們就想蜜蜂一般的涌上了桌子。然后,冥思苦想,用手摸了摸那只,又用手摸了摸這只。我呢用手撓著腦袋,兩眼目不轉睛地盯著桌上的粽子,最后,拿了一只最大的。我開始狼吞苦咽地吃起來,只見我吃完了,年硬幣影子都沒有瞧見。忽然傳來了“啊!硬幣在我這兒!”我們一看,原來寶貝在爸爸手里。爸爸連忙用手揮來揮去,然后,舉起手來開始許愿說:“我希望我們一家人能夠天天健康,天天快樂。”頓時,傳來了一片熱烈的歡呼聲,我們沉浸在歡呼中!
端午節,爸爸為我們全家許下了一個愿望。這個愿望將會一直藏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在以后,我一定會為爸爸給我們的愿望而奮斗。
在端午日記篇6
五月初五,淚羅江邊,你——屈原,內心充滿矛盾,充滿無奈,你然而多么期望能夠報效國家,為國捐軀,可然而天妒英才,不識人才得大王不給你機會,他昏庸無能,把大好江山毀于一旦,你被眼睜睜地看著國土被一次次侵蝕,直到再無楚國存在。大江彭湃,洶涌著向東流去,你的心隨著這江水那樣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滄桑,楚國已不復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你輕輕地哀嘆,眼角間流下難以掩飾的淚水,一滴滴那么晶瑩,發出多么柔弱的淚光,蒼白的臉色中,勾住過往,遙望藍天長長地哀嘆一聲,無奈的吟唱起一句句詩歌,歌聲響徹天地,似乎想激起高高在上的人的“仁義”。悲哀的聲音中,表達了你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表達了你懷才不遇的無奈情緒;表達了你對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哀憐之情!但不管你如何大聲,可“伯樂”卻不知在何處,你的一腔熱血只能演變成滿腹悲憤。你無奈,發出千嘆萬哀都言不了你那悲痛的情緒!
淚羅江邊,大風狂吹,江水更加洶涌,憤怒地拍打著江岸,一男子輕輕一躍,就此殉身。你,就然而這一躍。從此,大地上就少了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從此,中國傳統節日中就多了一個。你可知,就在你殉身之后,有多少人為你而淚流滿面,直至今日,仍有多少人為你感概不已。你那可歌可泣的愛國情懷讓我們贊嘆不已,身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必須會繼承和發揚你的愛國精神。從你殉身的那一日,“賽龍舟”便出現了,和“吃粽子”一齊成為端午節的特色,和你一齊成為中國的傳說。為了什么呢?為了紀念你——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和緬懷你的愛國精神!
一本《離騷》,使中華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一個端午節,使中華民族擁有傳奇的一面;此時一種愛國情懷,更使中華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這一切,都然而源自你——屈原。或許在你投江之前,你為自我無法救黎民于水深火熱之中,而感到遺憾,可然而我想你此刻明白你為中華民族的人民做了那么多事,必須會感到很欣慰。我為你而驕傲,又為你而悲哀。驕傲的然而我們有這樣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而自豪;悲哀的然而時代的背景讓你的才華無法施展,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卻不常有,你然而何其不幸地遇到這樣的“主”啊!
這天,我們仍然過著這端午節,為的然而紀念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在端午日記篇7
今天是端午節。每家每戶的廚房里都飄出一陣一陣的清香――粽子。現在粽子的品種是越來越多了,有紅豆餡的,有蜜棗餡的,有肉餡的,有白米的……我和爸爸、媽媽一邊吃著香噴噴的粽子,一邊談開了。媽媽問:“誰知道今天是什么節日?”我和爸爸搶著回答:“是端午節!”“那么端午節這天,為什么要吃粽子呢?”媽媽又問。我搖了搖頭。
爸爸就此給我講了關于端午節為什么吃粽子的故事:“從前,有一個人叫屈原,創戰國時期楚國的三閭大夫,他提倡團結其他國家,共同抵抗秦國。可楚王不但不聽勸告,反而將屈原從楚國放逐了。后來,楚國陷入了困境。屈原整天都非常憂愁。不久,這個懷才不遇的詩人就抱著砂石,投汨羅江自殺了。大家得知這個消息后,都去尋找屈原的尸體,可沒有找到。人們害怕江里的魚兒吃了屈原的尸體,便用米包成粽子扔進江里喂魚。從此,人們為了紀念屈原,便把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那天,定為端午節。在那天,人人都要吃粽子、賽龍舟。”
聽了屈原的故事后,我格外感動。屈原這為國捐軀的愛國精神真令人敬佩啊!以后,每年的端午節我要多吃上幾個粽子……
在端午日記篇8
端午節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帶在身上,驅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節要畫門符。端午節這天,人們將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說這樣做,是為了驅“五毒”,防瘟疫。
端午節要帶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是用棉制品和絲線繡的,包里除了裝些雄黃、蒼術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五次絲線象征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節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在端午日記篇9
端午節在五月初五。端午節有五黃:黃酒、黃魚、黃鱔、黃瓜、黃桃。還有許多習俗,比如說:掛艾草等等現在讓我來介紹這些習俗吧!
人們在端午節時還要在門前掛艾草,說是可以防蛇蟲疾病,所以家家戶戶都掛著艾草,有的人甚至將艾草做成香包別在身上。掛艾草還有一段歷史呢!傳說在很久以前,人們自私而殘忍,天帝決定派瘟神在五月初五那天散發瘟疫來懲罰,瘟神受了天帝旨意,在五月初五那天散發瘟疫,瘟疫為不忍加害,在五月初五時在自家門前插上艾蒿就不會傳染到瘟疫,以示驅走瘟疫。除了掛艾草之外,還有一種習俗,那就是包粽子,一到端午佳節,大家都紛紛包粽子,再送給親朋好友。這是屈原跳河自殺后,后人為了紀念他,便發明了粽子,將他們投入河中,不讓魚兒去咬他的身軀。漸漸的,粽子成為了我們食物之一。粽子的品種有很多肉粽、豆棕等都很好吃。
在別的地區有許多地區有豐富的端午節文化,在我們紹興就有劃龍舟之類的比賽,真是數不勝數啊!
在端午日記篇10
又是一年粽子香。端午節到了,呵呵,又有粽子吃啦!我們一大早,就來到奶奶家。奶奶這時正炒著米呢!弄得滿屋子米香,我便著急地說:“奶奶,開始包粽子吧!”奶媽先把棕葉卷成一個圓錐形,然后往里面填了米,再放入一些佐料,有肉、香菇、蛋黃、板粟......奶媽還包了甜棕呢!開始要煮粽子了!過不了一會兒,粽子香就從廚房里飄出來,直往我鼻子里鉆,我一邊嘀嗒著口水一邊對奶奶說:“奶奶,啥時候才能吃上粽子呀?我的嘴巴可閉不住呀!”奶媽便說:“好呀!你這只小饞貓,今天可要飽你口福了喲!”說完,便把粽子給端了出來。開吃嘍!我那張嘴呀!想管都管不住,拿起一個粽子就吃。我抹著油乎乎的嘴巴,說:“真好吃,肉香噴噴的,飯軟綿綿的,真是令人回味無窮呀!
”咚咚咚......哈,看賽龍舟嘍!我和媽媽來到河邊,隊員們正嚴陣以待地坐在船上呢!哨聲一響,這些船飛快地向終點奔去。大家都使出吃奶的力氣,人們都紛紛為隊員們吶喊,隊員們聽到了人們吶喊后便更賣力了,大家邊劃船,邊喊著:“嘿喲,嘿喲......大家你追我趕的,過了好久,還是不分勝負,第一條船遠遠地落在了后面,像一只落伍的烏魚慢吞吞地向終點爬去。過了一會兒,豆大的汗珠從船員的臉上流了下來。岸上的人,都為船員們著急著,好像自己也參加了比賽似的,我們都等不住了!大聲喊道:“加油!加油!3號船贏了!頓時,這里成了歡樂的海洋,人們歡呼雀躍,奔走相告。
今天,粽子香彌漫了家鄉,鑼鼓聲傳遍了家鄉,真是一次有意義的端午節呀!
在端午日記篇11
梅子熟透了以后,端午節的腳步款款走來。“它從柳暗花明、細雨如絲的江南走來,從綠茵如蓋、楊柳含煙的夢中走來,從我深深的眼眸中走來。”這是當什作家豐華對端午節的贊美。端午節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我們的家鄉也用獨特的方式過著自己的傳統佳節。
每當端午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前插上一枝艾草,我家也不例外。媽媽向我解釋:插艾草其實是我們這里的一種風俗習慣,艾草有一種特別的香味,放在門口是為了防蚊蟲避邪,保佑一家人幸福安康!
端午節,家家戶戶還要吃粽子,我和奶奶一起包粽子。中午,粽子煮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撕開它碧綠的外衣,顧不上斯文,狼吞虎咽的吃起了粽子。聽奶奶說,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志士屈原。屈:是楚國的愛國大臣,他力主聯齊抗秦,卻慘遭南后等奸臣的陷害,蒙受冤屈。最終,秦國攻破楚國,他心如刀割,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抱石投汨羅江而死。老百姓愛戴他,向江中投放粽子,希望魚兒莫吃他的遺體。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端午節,粽葉飄香浸潤著濃郁的文化氣息!
在端午日記篇12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這一天,人們都要吃粽子、插艾葉、吃咸蛋等,每一件事都有一個美好的寓意。
今年的端午節,我是在姥姥家度過的。這一天,我與媽媽早早地就來到了來到了姥姥家,我看了看門,門上有幾簇艾葉,聽說是用來辟邪的。“姥姥,我來了!我大聲地叫著。姥姥微笑著開了門,并讓我照看一下一歲多的表弟。
過了一會兒,我聞到了撲鼻的粽子清香,也顧不上表弟,直接奔向廚房。哇!原來姥姥與媽媽都在做粽子,而且都熟了。“姥姥,我可以吃一個嗎?”我說道。姥姥說“還是等你姨媽與你表姐來再吃吧!人多熱鬧嘛。”
過了好久,才聽到“咚咚”的敲門聲,把門打開一看,果然是姨媽與表姐。我拉著表姐走到餐廳,然后就情不自禁地抓了一個,把粽葉剝開一咬,哇!真好吃!軟軟的,甜滋滋的,里面還有一顆紅棗呢!我便問姥姥:“姥姥,為什么粽子里有一顆紅棗呢?”姥姥笑著回答:“粽子里有棗,就是‘早中’,早中,早中,早中狀元!”我想:一顆紅棗還有這么美好的寓意啊!
我吃了一個,覺得不飽,還想吃,姥姥說:“別急,別急嘛!”
這時,姥姥從廚房里端來一碗咸蛋,我急忙拿出一個準備剝,姥姥叫住我,“說:你與表姐把蛋互相碰撞,誰的結實,誰就更健康!”我與表姐馬上開始撞起來,“砰砰—”我贏了,開心地笑了,這是表弟也跟著笑起來。
愉快的一天過去了,端午節這些趣事我久久不能忘懷。其實,端午的趣事還有很多,如:賽龍舟¨¨¨希望明年的端午我有幸可以觀看到塞龍舟。
在端午日記篇13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我們這里的一個傳統的節日,在這一天,人們都會吃粽子,吃咸蛋黃,喝雄黃酒,吃蛇肉。有一些地方還會進行劃龍舟比賽。
今天早晨,我起床以后,媽媽就問我:“今天又是端午節了,你還要不要吃蛇肉啊?”“當然要吃!”我響亮地回答。“那我們現在就去菜市場買蛇肉去。”“好呀!快走吧!”于是,我就跟著媽媽去菜市場了。
來到菜市場,我們沒有看到蛇肉。于是,媽媽就帶我在里面走了一圈。好不容易我們才找到了一處賣蛇肉的地方。攤主問:“你們是不是買蛇肉啊?”我搶在媽媽前說:“是的!”那個人就讓我們自己挑選。我看到那幾條蛇在籠子里面游來游去。它們還不時把頭抬起。我不禁有些心驚肉跳了。媽媽卻不怕,指著一條中等大小的蛇說:“就要這一條!”“好!”說著賣蛇的人捉起那條蛇。他用手捏住蛇的頭,用腳踩住蛇的尾,再用空著的手拿了一把刀,靈活地把蛇頭給宰了下來,然后立刻把蛇皮剝去。接著,他拿刀把雪白略帶粉紅色的蛇身切成一段一段的放在一只塑料袋里。媽媽付了錢,接過裝著蛇肉的袋子就和我一起回家去了。吃飯的時候,媽媽把香氣四溢的紅燒蛇肉端上了桌子。我看到這盆蛇肉不禁胃口大開,還沒有等媽媽把盆子放到桌子上,就拿起筷子夾了一塊蛇肉放進嘴里就吃了起來。爸爸看到我這樣迫不及待地吃蛇肉,也跟著夾起蛇肉吃了起來。媽媽說:“看你們父子倆的饞樣?”我和父親不禁哈哈大笑起來。接著,媽媽也跟著我們一起品嘗起來。這紅燒蛇肉的味道真是美極了。
今年的端午節真高興,我喜歡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