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日記700字以上
日記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可以讓你傾訴當天的喜怒哀樂,也可以是對一些事情的看法和感悟。下面給大家整理一些數學日記700字以上,方便大家學習怎么寫數學日記700字以上。
數學日記700字以上篇1
上課了,王老師快步走進教室,告訴我們要選幾個同學參加一次勞動。我心想:可不能失去這次機會。于是,我把手舉得高過頭頂,老師居然真的選上了我,這讓我喜出望外。為什么呢?因為我在班里年齡最小、個子最低,勞動中一直是照顧對象呢。
干什么活兒呢?是掃地、擦玻璃、還是……唉呀!猜不中的,聽從老師吩咐吧。我們在王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學校大門口兩側的“衛士”——柳樹下,原來王老師是讓我們用白灰美化大門口兩側的幾棵柳樹。
我們仔細地看著老師的一舉一動。只見老師把一些白灰放在盆里,再倒入半盆水,并用一個小棍攪了攪。然后,老師給我們示范了兩棵,剩下的由我們來美化。“嘿,這還不簡單!”看了老師的示范,我心里暗暗地想。
說干就干,我們照著老師的樣子,把“笤帚”當刷子,蘸了一下白灰水,從樹干紅漆標記處開始,沿著樹干向下刷。可我的“刷子”老不聽話,你讓它向左,它偏向右,老是搖搖晃晃的,我的身上很快被濺了好多白點兒。這時,我才意識到任務的“艱巨”(不簡單)!開始,我們刷得特別有勁兒,個個汗流浹背,可是刷了一會兒,我們就累得不想動了,個個無精打采。我想到老師平時常教導我們:堅持就是勝利。于是,我便鼓勵同伴們一定要堅持下去,大家又提起精神,刷了起來……我抬頭瞅了一眼李明,哈哈,我不禁笑出聲來,李明已經成了“白頭翁”了。他也抬頭看了看我,說我的臉上也已經黃白相間了。
小學生四年級數學日記《難忘的一次勞動》:勞動結束了,我們的臉上、衣服、褲子上沾滿了小白點兒,個個成了戲劇里的“小丑”。再看看個個“衛士”,正穿著我們送她的潔白的裙子,洋洋得意呢。“啊,今天可累壞了!”我情不自禁地說。他們回話:“是呀,衣服這么臟了,又該挨媽媽批評了。”這時,王老師走來了,看著我們的勞動成果,高興地豎起大拇指:“你們可真能干!”我們甭提有多自豪了。
這次勞動令我難忘,因為我們用辛勤的汗水換來了柳樹的健康,同時美化了校園的環境。
數學日記700字以上篇2
(一)三角形
嗨!大家好!我叫三角形。
說起我,還真和3有緣。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三條高……我具有穩定性。打個普通的比方來說吧。桌子、椅子的腿晃了,在中間斜固定一條木條,保證恢復!
平行四邊形是我的祖先。我的面積公式就是由祖先爺爺的面積得來的。S=ah爺爺的面積,S=ah÷2就得到了我的面積。
別看我們三角形大小不同,實際上我們可以分類,按邊分,可分為“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邊三角形”這三類。如果按角分,也可分為三類: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雖然歷史上沒有我的周長計算公式,可是依然可以計算我的周長啊,就是把三條邊相加。等邊三角形的周長可用一條邊的長度×3;等腰三角形的周長用一條腰的長度×2+上底的長度。
聽了我的自述,你想和我交朋友嗎?
(二)平行四邊形
你們好!我上平行四邊形。
先談談我名字的由來吧。因為我是四邊形,又有兩條對邊分別平行,所以人們管我叫平行四邊形。
我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因為我有一個特性是易變形。
說起我一生中的驕傲,那就是我的面積計算。因為三角形、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都是從我的公式S=ah得來的。
要計算我的周長,并不難。因為我的對邊相等,只要用求相鄰兩條邊的和再乘以2就行了。和長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類似。
朋友們,親愛的小讀者們,聽了我的自述,你們喜歡我嗎?
(三)梯形
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什么?對了,就是我,梯形!
我的祖宗十八代也是平行四邊形。當然,我的面積也和弟弟——三角形一樣,是爺爺的一部分,與眾不同的是,我的上底+下底等于爺爺的底。
別看我的樣子不是那么美麗,但是我在生活中卻是佼佼者,梯子就是例子之一。告訴你們一個秘密:我也像弟弟一樣,具有穩定性。
與弟弟在面積計算上的相同點就是,都要×高÷2。順便告訴你們,在計算時,可以先÷2,再用得數×高,通常很簡便吆。
嗨,聽了我的介紹,你還想了解關于我的更多的知識嗎?那就趕快上網去查查吧!
數學日記700字以上篇3
新課改下的數學課堂教學往往注重數學知識的扎實掌握,但由于課堂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的數學思考、數學發現的意識和能力沒能得到充分的培養。數學日記恰恰能打破這些限制,讓數學和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促使他們更好地學習數學。
一、數學日記,讓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
生活是一個巨大的數學課堂,蘊含著許多有趣的數學問題:買、賣東西,家用電器的形狀、面積、體積,房屋的占地面積等等。在平時的教學中如果我們沒有重視指導學生用數學的思想方法去觀察和思考生活中的數學,學生就很難把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聯系起來。學生通過寫數學日記可以更好地感受生活中的數學,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學會從數學的度去觀察和體驗生活。
二、數學日記,讓學生與老師更加親近
數學日記,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平時因害怕老師或礙于面子不敢說的話均可以寫到日記里,讓老師能夠及時地發現學生的需要與困難,以便通過各種形式解決學生在學習、生活上出現的問題。同時,教師也能從中了解學生的喜惡、不足與閃光點,在學生的反饋中找出自己的不足,適時地、及時地加以完善自我,做學生喜歡的老師。
三、數學日記,讓課堂教學得到延伸和創新
數學日記能把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拓展學生創新思維的時空領域。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學生的好多想法未能表達,教師可以讓學生把好的想法、好的解法寫到日記中去,我們適時給予鼓勵、表揚,激勵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之外繼續延伸、創新。
四、數學日記,讓學生在自我反思中前進
重視學生參與,尤其是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反思,是當前評價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在寫數學日記特別是反思型日記的時候,學生需要對自己的失誤進行分析,那么在邊反思邊寫作的過程當中,他們的思路就會更加清晰,主動反思的程度也將更加深刻。同時把所學習的知識精加工一遍,形成長時間記憶,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是極為有益的。
數學日記,為我的數學教學注入了一股新鮮血液,提供了一條嶄新的思路,成為數學學習中一道新的風景線。
數學日記700字以上篇4
3000年的一天,我發現自己在逐漸縮小,隨著時空來到了一個小國。我看見四周十分奇怪,沒有一個居民,全是圖形。哦,原來這是圖形王國呀!
聽說,最近國王要選干女兒,特別來個“自述招試”。當貼出廣告時,試場前立刻有了幾條“長條”。但是很掃興,大多數都是快樂地來,悲傷地去。臺后更是“風”。一天三千四百九十九萬零九億張報紙,可謂是日月無余。為什么?居民(圖形)們都想知道情況嘛!老兄,怎么啦?是不是被這所感動?不著急,帶你去看一下。
(一)三角形
嗒嗒嗒,嗒嗒嗒
我是一個三角形,
今天在這把言表,
希望大家給支持。
說起我,真有趣,
和“3”是對好兄弟,
3條邊、3條高……
特征與“3”少不了。
談面積,講理解,
朋友們,要記得,
千萬別忘除以2……
剛說到這里,國王——組合圖形就給個無情的“待定”,搖了一下手,表示下一個上來。
(二)平行四邊形
平行四邊形可真是個嬌里嬌氣的小姐。剛一出聲,臺下就被這柔和的聲音陶醉了,“大家好,我名叫平行四邊形,我的面積經常被梯形和三角形應用。特別要提醒大家,記住我是四條邊,四條…..條,不!四個角。”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三跳。國王板著臉打了個“×”,平行四邊形可真是叫苦連天,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媽媽呀,這已經是我的199次×了。”
(三)梯形
(匆匆上場)梯形可真是個急性子,一上場就慌慌張張地說:“觀眾朋友們,千萬別忘了我啊!”接著又說:“dear,大家好!我叫梯形。今年28歲,出生于____。我面積計算的由來全靠平行四邊形。因為上底加下底相當于平行四邊形的底,高不變,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除以2相當于由兩個同樣的我拼成的平行四邊形中取出的一份。我在生活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梯子就是例子之一……”可是,梯形那羅羅嗦的話語,讓國王聽得不耐煩,氣得給了個“待定”。
比賽進行了十年,國王也老了。你知道嗎?現在還在選哩!因為像這么挑剔的國王,能選定嗎?
數學日記700字以上篇5
又要做題了,而且還是要求很麻煩的圓柱體表面積。唉,求表面積還真不容易。需要求出底面積和側面積,還得相加,稍不留神就會算錯,有沒有什么好辦法可以一塊求完呢?我思考著。看看底面積和側面積的公式吧!
S底=πr2,有兩個底面,也就是2πr2,再看看側面積公式:S側=2πrh,將它們兩個相加在一起,提取同類項:2πr,利用乘法結合律,組成一個新的公式:S表=2πr(r+h)。一個新的公式從此誕生。有了這個公式只用相乘一次就萬事ok啦!
以前我曾經求過環形面積,運用了一個公式:S環=π(R2—r2),仔細想想,其實這也是公式的組合啊!由兩個圓相減,提取共同的π,得到了新的公式。
這些新的公式的誕生都得歸功于靈活的偷懶!如果不是覺得太麻煩,其實也不會有這樣的公式。其實,靈活的運用公式也是很重要的,有時候,出題的人偷了一個懶,少說了一個條件,那么我們就可以多求一下。但是,有的地方需要我們偷懶,不偷懶都不可以。
有這么一道題:在一個大正方形里有一個內切圓,大正方形的面積是20平方厘米,求圓的面積。
如果按照常理,我們應該先求出大正方形的邊長,也就是d。然后再求出r,最后求出面積。可是,在這道題里,怎么才可以求出r和d呢?除非開方,可是這樣是很麻煩的,而且肯定求不盡,怎么辦呢?這時候就需要靈活的運用公式了。既然圓的面積公式是πr2那么求不出r求r2也可以呀!這時候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整體a,也就是說,我們只用求出aπ就可以了。a怎么求呢?正方形的面積應該是(2r)2,化簡之后就是4r2,也就是4a這樣呢我們就可以用20÷4=5(cm2)求出a,再用5×π≈15。7(cm2)。圓的面積就約為15。7cm2。這樣,不用開方,也可以求出圓的面積aπ。
有很多公式相互結合就可以組成一個簡單方便的實用新公式。
只要創新,其實在把巨人們吃過的饅頭揉在一起,做成一個新的花卷,那不也是很好嗎?
數學日記700字以上篇6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并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么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媽媽的一個同事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著我們開始排除,然后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
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于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后,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后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后,我心里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數學難題,費了好大的勁才解出來。題目是:兩棵樹上共有30只小鳥,乙樹上先飛走4只,這時甲樹飛向乙樹3只,兩棵樹上的小鳥剛好相等。兩棵樹上原來各有幾只小鳥?
我一看完題目,就知道這是還原問題,于是用還原問題的方法解。可驗算時卻發現錯了。我便更加認真地重新做起來。我想,少了4只后一樣多,那一半是13只,還原乙樹是14只;甲樹就是16只。算式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為:甲樹16只,乙樹14只。
通過解這道題,我明白了,無論做什么題,都要細心,否則,即使掌握了解題方法,結果還會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