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清明的日記600
好的日記通常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如高興、悲傷、憤怒等,讓讀者能夠更好地了解你的內心世界。那要怎么寫關于清明的日記600呢?這里提供一些關于清明的日記600,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關于清明的日記600篇1
終于等到清明節放假了,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外婆一起趁著放假的大好時機,去包公園玩。
我們這次沒有走冤枉路,不一會兒就到了包公園。我看了一下地圖,包公園分四大部分,分別是包公墓、浮莊、清風閣和包公祠。
媽媽買好票后,規劃了一下游玩的順序,從包公墓開始到浮莊,再到清風閣,最后是包公祠。
我們來到了包公墓,只見高大的碑壁上清晰的刻著五個字,“包孝肅公墓”。進去后,沒想到第一件事情是磕頭、燒香,然后去看附墓室,最后去墓室,墓室里冰涼冰涼的,越往里走就越冷,有點讓人毛骨悚然,到了地下很深的地方才有點亮光,走進一看,是一塊有一口井大的石頭立起來的石盒,上面還刻著字,有點黑,看不清楚。
浮莊看著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村莊,最好玩的是浮莊里的一座假山,山上還有一條瀑布,走到洞里可以看見那條瀑布,還可以沿著石階爬到山頂看風景,山后面有一個亭子,爬累了可以進去休息。
清風閣是一座高塔,一共有五層,我們先乘電梯到了第五層,然后一層一層地往下完。包公祠里面有包公的塑像,還有一個蠟像館,蠟像館外面有一口很小的井。
今天來包公園,收獲可真大呀!
關于清明的日記600篇2
一座東方繁華古城——麗江!她是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屹立在世界的一角,她古老的東巴文化更是一塊令中外贊嘆的神秘瑰寶。為了領略這繁華,這不,全家人在清明假期,出發來到了美麗的云南——麗江。
走在麗江的大街小巷里,無時無刻都不體現著純樸風土民情,黑瓦白墻顯出寧靜而嫻雅的氣息,那房前屋后,一條條涓涓的河畔在向路人傾心,水中的雍貴的錦鯉在”撲通“跳躍,濺起的水花是多么活潑!你若走在這小巷中,路旁不是高大的槐樹,也不是華貴的櫻樹,而是那依依多情的楊柳。雖說是冬,可那綠意也忍不住彌漫了整個小鎮。
小鎮不僅景美,人也美。顏色鮮艷的服飾讓人的眼睛煥然一新。那銀飾金鐲,無不在顯示富貴。街邊陣陣傳來吆喝聲,會讓你情不自禁地走上前去觀賞一二。香酥可口的鮮花餅,奔放豪邁的蒙古鼓,風情濃郁的本土服飾……麗江的特色讓我如數家珍,嘆為觀止!
夜幕的麗江更美,可謂是”不夜之都“,熙攘嘈雜的人群擠在了麗江古城,五彩繽紛的霓虹綻滿了大地,開滿了麗江。漫步于這石板小路間,仿佛這每一磚,每一瓦都飽受風霜,才有了今日的輝煌。反復撫摸著這斑駁的古城石墻,頓感之歲月的滄桑,更顯露著這古城神秘的氣息,以及數千年來麗江這片漁水人家的生息繁衍……
小橋,流水,人家……這是一個多么怡人動情的地方啊,宛如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臥在船頭,那清秀迷人的面孔讓世人贊嘆流戀!
關于清明的日記600篇3
又一個清明節到來了,為了紀念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學校組織我們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去烈士陵園掃墓,可沒想到,天空中竟下起了大雪,學校只好臨時決定去近一些的烈士紀念碑。
關于清明的日記600篇4
又是一個放假的星期四,也正好是清明節,為了讓我們也能祭拜祖先,所以全家便開車來到鄉下掃墓。
我們上山了,我們帶著沉重的心情,來到墳墓前,向老祖宗祭拜,求著老祖宗的保佑。也讓我們這些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孩子能取得好成績,不辜負你們這些長輩對我們的期望;也讓全家健健康康,開開心心……
我們一到那就開始給祖先燒香和紙錢。
我們開始放鞭炮了,爸爸讓我和哥哥負責把鞭炮擺好,我們繞了好大一圈才把鞭炮擺完。
爸爸說:“我要開始點鞭炮了。”媽媽、奶奶、哥哥和我趕緊跑到一邊,爸爸開始點了,我和哥哥把鞭炮綁成一條。可是,我們用幾條鞭炮連成一條的鞭炮斷開了,所以,爸爸就要一條一條的點火了。
今天幫祖先掃完墓了,我們全家一起下山了。
關于清明的日記600篇5
清明節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古詩讓人想到了清明節的細雨綿綿。今天就是清明節了,雖然今天沒有下雨,但是天陰著臉。媽媽和我去東臺山的烈士陵園,懷念逝去的英雄。
站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緬懷革命先烈。成千上萬湘鄉仁人志士,或堅貞不屈,視死如歸,或沖鋒陷陣,為國捐軀,乃救民族之亡,爭國之獨立,謀萬眾之福祉。那些知名的和不知名的英雄們的革命精神,豐功偉績,如日月經天,與山河同壽。
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先烈們用鮮血換來的,我們繼承先烈們的遺志,奮發圖強,人民英雄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紀念碑前擺放著一束束菊花,廣場上整齊排列的一籃籃鮮花。
人民英雄,人們是不會忘記你們的!
關于清明的日記600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朝詩人杜牧寫的一首關于清明節的詩。清明節是24節氣之一,是一個傳統的民俗節日。每當到清明節時,人們都會去掃墓踏青植樹等。一提起清明節還得從介子推的故事說起。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重耳在外流浪19年,介子推一直跟著,立下了大功,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晉文公要給介子推做官,介子推不愿意做,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后,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尸體哭拜一陣,然后安葬遺體,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此后,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面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懷念。
關于清明的日記600篇7
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星期天,媽媽帶我去黃河邊植樹。
走在母親河畔,感覺春天來了,東風輕輕的吹拂著大地,小草也鉆出了地面,大雁飛回了北方,柳樹鼓出新芽。我們手中拿著:樹苗、鐵锨、水桶等植樹工具,在歡聲笑語之中一蹦一跳地來到了一片空 地。放眼望去,那個場面真是相當的壯觀。只見人山人海的,都干得熱火朝天,一會兒,我們都累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了。不過望著我們辛勤勞動過的樹林,每個人的臉上都浮現出開心的笑容……
書上說,地球正在沙化,沙漠的覆蓋面積正在逐年的增加,所以,植樹是全人類的大事,是造福子孫萬代的偉業。
第二天,我發燒了,星期一一天都昏昏沉沉的,我也像一顆嬌弱的小樹,啥時候才能茁壯成長為參天大樹啊!
關于清明的日記600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泵慨斚肫鸲拍恋倪@首《清明》,就讓八不由地想到了清明時節,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時節我們班要代表校園去參加掃墓儀式。
到了中午,我們去了校園,校園老師、領導帶著我們去公園掃墓,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去了烈士陵園,烈士陵園到處是蒼松翠柏,烈士碑前已經放滿了各個校園獻上的各式各樣的花圈,我們也代表校園獻上了一個大花圈,代表們上去講了話,在這莊嚴肅穆的氣氛中,我們默哀了三分鐘,向烈士致敬。之后,我們又參觀了烈士的墓碑,上面刻滿了烈士們的名字和犧牲時的`歲數。其中大多數是二三十歲的,最小的只有十六歲,看著墓碑上先烈們的名字,我想到了很多很多……
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抗日戰爭中,英勇頑強的八路軍將士們沖鋒陷陣,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戰爭的勝利;長征途中,紅軍戰士們忍饑挨餓、風餐露宿,不少人在長征途中犧牲;在解放戰爭中,地下工作的同志們被敵人發現身份,受到嚴刑拷打,可他們仍然堅守黨的秘密,最后英勇就義,壯烈犧牲……
此時此刻,我心中充滿了感動,是這些烈士們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了今天的好生活。啊,烈士們,我向你們致敬,我為你們自豪。雖然紀念碑上只是刻著你們的名字,但你們的形象,永遠活在我心中。
關于清明的日記600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唐代著名詩人杜牧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清明》,真是寫滿了憂愁,道盡了思念。
這一天,我們全家起了個大早。我主動幫助爸爸收拾祭祀需要的用品,準備出發。一路上,天空陰雨綿綿,氣氛有些沉重。為了打破這份沉重,爸爸一邊走一邊對我說:“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重要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清明節又叫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等。人們在這一天一般都會踏青祭祖,懷念長輩。清明節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留下來的優良傳統節日。通過祭祀可以弘揚親情,喚醒家庭共同記憶,還可以促進家庭的凝聚力。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春天美麗的景色,這種踏青也叫春游。”聽完爸爸的娓娓道來,我想原來關于清明節的知識有這么多啊!
我們家的祖墳在一片樹林里,經過幾道彎彎曲曲的小路,終于到了目的地。我看到周圍有人在焚燒紙錢和放鞭炮,弄得煙霧繚繞,嗆得我都不能呼吸了。我對此非常不解,便問爸爸為什么要這樣。爸爸說:“傳說只要活著的人把紙錢焚燒,那些錢就可以給陰間的人花了。”“可我覺得這個習俗很不好,因為有可能不小心引發森林火災,還會污染新鮮的空氣,破壞我們的環境。并且焚燒紙錢只是傳說,說明那就是封建迷信。”爸爸聽了我的想法后,覺得很有道理,說:“兒子,英雄所見略同呀!所以,我們準備的是鮮花和一些供品,我們要文明祭祀!”。這時,我忽然想起了前幾天新聞里說:陽泉要爭取“五城聯創”,要建設省級文明城,國家級衛生城。這不正符合我們陽泉市發展倡導的方向嗎?
在返回家的路上,我就想:表達思念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種啊!比如:鮮花祭祀、植樹祭祀,還有現在很流行的網上祭祀,文明祭祀貴在心意。而我覺得小學生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學習,爭取做一個社會上的文明人。
關于清明的日記600篇10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天陰沉沉的,風不停的刮,那天氣讓我們心情十分沉重。我、爸爸、媽媽去給外公外婆掃墓。
我們來到山腳下,一起把要用的東西提上了山。山路很爛,一路上,耳邊不時傳來小鳥發出的聲音,那聲音就像一首哀曲,我們的心情更加沉重了,我們來到外公外婆的墳前,爸爸把墳上的雜草除去,媽媽拿起蠟燭點著,把蠟燭點燃后,媽媽又把蠟燭插在墳前,爸爸又把外公外婆生前最愛吃的東西,一一擺在了墳前,擺完后,我們就開始祭拜了。
我在外公外婆墳前,心里喃喃自語:“外公、外婆,我今天來看你們了,請你們保佑我身體健康;保佑我學習成績越來越好。”就在我祭拜的時候,天空好像飄起了小雨,那小雨似乎是云姐姐悲傷的淚花。我們心都酸酸的 。
下山了,我望著外公外婆的墳,耳邊響起了一首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p>
關于清明的日記600篇11
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其中一個,又叫“寒食”節,有掃墓和吃艾餃的習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年的清明節陰雨綿綿,似乎又多了一絲肅穆的氣氛。這天,我們全家帶著祭品上山掃墓。山腳下,前來掃墓的車輛排成長龍,挨挨擠擠,行進速度緩慢,還有交警臨時指揮。
我們先來到奶奶的墓前,拿出祭品放在墓碑前方,虔誠地寄托對奶奶的哀思。突然,“嘭?啪!嘭?啪!”的鞭炮聲傳入耳畔。我循聲望去,原來是有一些人不顧“文明掃墓,禁燃鞭炮”的倡議,在墓前擅自燃放鞭炮。盡管今天陰雨綿綿,但燃放香燭和鞭炮的火災隱患仍不容小覷。
我陷入了沉思中……
忽然,想起老師在課上說過的“網上掃墓”。對啊,老師曾提起過“網上掃墓”既可以緩解交通壓力,倡導綠色文明祭祀,同時也可以方便網友清明期間足不出戶祭掃先人,可謂“一舉三得”。
當天,我就和爸爸約定明年的清明節我們就在網上祭奠奶奶。今后,我們也會動員身邊的人響應這個綠色的號召,加入到網上掃墓的行列中來。
關于清明的日記600篇12
清明節到了,媽媽放假三天,說要帶我去踏青--看油菜花,我歡呼著蹦起來,:“太好了,太好了”。由于疫情不讓出門,我在家憋了好久了,這一刻,我如同飛出籠子的小鳥一樣快樂。我們開車飛馳在孫牛路上,干凈的道路,路兩邊長出嫩葉的柳樹,還有遠處一片一片的粉色桃花海洋,一切景物都讓我覺著好親切。我打開車窗,溫暖的春風吹拂著我的臉頰,天空都是那么藍,我瞇著眼睛使勁吸了一口空氣,“哇”感覺空氣都是那么清新芳香……
油菜花海呈現在了我的眼前。遠遠望去,黃澄澄 、金燦燦的一片。媽媽停下車,我迫不及待的要融入花的海洋中。走近一看,它們一簇一簇的昂著頭傲立在田間,花瓣大部分都張開著,像一只只金黃色的蝴蝶展翅飛翔,不時引來蜜蜂王子在花叢中翩翩起舞。旁邊是一大塊麥田。金色的海洋與碧綠的麥田還有遠處巍峨的青山,與天空暖暖的太陽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
我和媽媽被這美麗的景色,還有油菜花特有的香氣給迷住了,我們拍了好多照片,要留住這美好的一刻。
關于清明的日記600篇1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庇质且荒暌欢鹊那迕鞴澭?
早上,我早早的起床了,看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妹妹都起床了,爺爺從菜市場買來了魚、雞和排骨,奶奶正在準備東西去掃墓,我和媽媽去買春條。
準備工作做好了。我們早早的吃完早飯,準備去掃墓。我們提著東西走在馬路上,我看見路上的車子來來往往,路上的行人也來來往往。
我們匆匆忙忙地往山上走,終于來到了太婆墳前,爸爸和爺爺清理水溝,奶奶在拔草,我和妹妹在插春條,奶奶拔完草后,從袋子里面拿出蠟燭和香,點燃以后,然后再作揖。接著放鞭炮。我們告別了太婆,又來到了太公這邊。
太公這邊很干凈,我和妹妹直接插春條,奶奶點燃蠟燭,上好香,接著作揖,我作揖時在心里默默地許了一個愿望:愿太公保佑我語文打80分以上,數學打90分以上。接著放鞭炮。我們告別了太公。
我們走在回家的路上,我邊走邊想:有了太公的保佑,再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我一定會在學習上取得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