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環境800字日記
寫日記需要堅持,要有一定的自控力和毅力來保證每天的寫作,這可以幫助你培養意志力和自律性。如何撰寫優秀的保護環境800字日記?這里分享一些保護環境800字日記寫作案例,供大家參考。
保護環境800字日記篇1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這句話總掛在我們的嘴邊,可是我們并沒有說到做到,植物對人類是多么重要。可是有些人卻還不知道這些,每當我看見草坪被那些人踐踏,愛護花草的標語牌被踢倒,我的心就像刀割似的,難受極了。如果失去了花草樹木,我真不敢想象世界將變成什么樣子!
當你走在大街上,如果你想吐痰,你會怎么做呢?如果你選擇了吐在地上,那么你想過沒有,你在害自己嗎?一口痰含有大量的病菌,當太陽著時就會繁殖、傳染。同樣,當你砍伐一棵樹,當你挖掉一片草,當你把臟物倒進河流,難道你沒有覺得這是在破壞環境,“傷害”自己嗎?
我們一方面大力提倡不亂丟垃圾,另一方面我們在吃棒冰時往往隨便地將包裝紙扔在地上。又比如,有些廠的老板把廠房裝飾得美麗豪華,可是背地里卻把污水、廢水偷偷地源源不斷地往河里排放……所以,盡管我們天天在宣傳環境意識,可是污染環境,危害生物的現象仍然屢禁不止。
人們用各種方法,污染了我們美麗的家園,破壞了我們千年的搖籃!我聽過這樣一句話:人類繼續破壞環境,終究有一天會受到嚴厲的懲罰。那一天已經快來了,泥石流、臺風、森林火災……受害的不是人類嗎?
春天,小鳥為你而歌唱,太陽為你而燦爛,小草為你而嫩綠,花兒為你而紅顏,天空為你而蔚藍……是多么美好的啊
我三年級時學過《一個小村莊》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美麗的小村莊,因為人們過度砍伐樹木,使得大地裸露,大水沖沒了村莊。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難道還能讓這種事情再發生在我們城市中嗎?這種現象不在少數,曾經的山清水秀,如今的臭氣熏天,這就是人們的“杰作”啊。
俗語說得好:“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前人給了我們大片大片的森林,綠地,我們留給后人的是什么?是光禿禿的荒漠,還是茂密的樹林,你肯定選擇的是茂密的樹林。那還猶豫什么,讓我們大家一起自覺保護環境,自覺愛護環境,自覺綠化環境,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創造美好的未來!
們。到時候,我們會面臨災難,地球也會傷痕累累,而受到傷害;所以我們應該做到主人應該做的事,好好的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不要蓄意的去破壞,要記住:保護壞境,就是保護將來的人類。
保護環境800字日記篇2
千萬人都生活在一個藍色的、美麗的星球上——地球。
幾十億年以前,閃閃爍爍的星星在深夜里眨巴著大大的眼睛,繁茂的大樹生機勃勃,小鳥站在樹上歡快地歌唱著,花兒在微風中跳著優美的舞蹈。天空是那么藍,小溪、河流是那么清澈,小草是那么翠綠,大海是那么湛藍……
幾億年后,地球上出現了一種十分殘忍的動物——人類。人類不停地砍伐樹木,不停地吃啊吃,不停地……
幾十億年后的今天,科技發達了。一幢幢聳立的樓房、一艘艘在大海上航行的船、一架架從地面騰飛的飛機、火箭……這些就是科技發達的證據。
可是,我們從來沒有想過我們生活的星球——地球。
我們知道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正在默默地哀嘆、哭泣嗎?你們知道我們的“母親河”黃河的含沙量越來越高嗎?你們知道地球即將毀滅,我們賴以生存了幾十億年的的地球即將毀滅了嗎?回答只有一個:不知道。
讓我來告訴你吧。
黃河在一萬年前含沙量不是很高,可現在的含沙量越來越高,水越來越渾濁,沙子越來越多。黃河可能會在我們這一代或下一代中華兒女手上徹底地毀滅。現在有科學家在討論如何讓黃河的水變得不像現在這樣渾濁,含沙量也不高。可這不能只靠幾十個人的努力,這需要我們十四億中華兒女一同努力,讓黃河永遠不毀滅!
不僅僅是黃河,很多植物也遭到了污染。原本生機勃勃、繁茂的樹木,現在被鋸子攔腰截斷,小草和花兒在灰塵的籠罩下顯得十分憔悴,原本清澈的小溪,現在變得又黑又臭,天空變得灰蒙蒙的,小河上漂著白色的泡沫,船在大海上留下了灰色的、黑色的印記。
因為這樣,PM2.5正在不斷地增加再增加,我們的“母親河”的水變得十分渾濁,從工廠、房子的煙囪里不停地冒出黑乎乎的煙。樹木一棵一棵地倒下,被鋸子砍了的樹木變成了人們濫用的餐巾紙、白紙,變成了小木屋。人們路過河邊,隨手就將垃圾扔進小河里……
我想對所有人說:“地球已經經不起我們如此地折磨它,它已經讓我們折磨了幾十億年了,讓它開心一點,輕松一點,舒服一點,我們每一個人都要一起行動起來,‘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保護環境800字日記篇3
黑暗來臨,今晚的天氣好像更加的冰冷。晦暗的街道,兩旁的路燈閃爍著微弱的光芒,無家可歸、孤苦伶仃的流浪貓狗四處漫無目的的游走,彷佛傳來陣陣嗚咽的啜泣聲,每分每秒都懷抱著主人會來找自己回家的一絲希望,但面對著各種恐懼、無助、彷徨,期待卻因漫長等待的時間消逝而煙消云散,只能垂頭喪氣的在街頭無助的徘徊……
因為人的三分鐘熱度,心血來潮的把可愛貓狗買回家飼養,新鮮度一過,發現幫它們洗澡、清理排泄物、料理三餐,甚至連陪它們玩都是沉重的負擔,隨之產生厭倦并棄養它們,最后將它們任意“放生”,自生自滅于街頭。但往往放生者都沒想過后果,隨意的放生,反而制造出更大的問題,甚至是將這些小生物,送上了死亡的不歸路,讓“放生”變成了“往生”。現今放生的目的和意義,是否真正達到了保護生態的目的?如果愛它就請不要拋棄它!
日益嚴重的.棄養問題,使得流浪動物數量大增而衍生出諸多問題,環境的平衡、污染,甚至大量繁衍,肆無忌憚的橫行街頭,對人類攻擊……大家不得不更加重視這個議題。若捕殺它們,是不人道的行為,保護團體將會極力反彈;若不補殺它們,又會造成社會安全和環境問題。如果政府可以立法規范人們的行為,懲罰棄養者,同時也是保護大家的權益,并以結扎的方式來處置流浪動物,使其不再大量的繁衍,鼓勵想要飼養的人可以用領養來替代購買,不但可以使流浪動物減少,更可以解決社會上的問題,進而達到保護生態的目的。
有了對保護生態智慧的基本認知,就應該尊重每種生命個體,但大家可不能只是光說不練、紙上談兵而已,而是要付諸心力和行動,才能確實達到保護生態的成效。希望透過種.種的努力,能夠減緩人類文明對自然環境與生態的破壞。希望人類進一步轉化放生的意義,發揮保護生態的智慧,做好保護保護生態的工作,使得每一個生命都能適得其所,活得自在有尊嚴。
保護環境800字日記篇4
每當我看到蔚藍的天空被煙塵層層遮蓋的時候,我就會想起保護環多么重要;每當我遇到沙塵暴的時候,我就會為植被的破壞,水土的流失,土地的沙化而擔憂;每當我看到一條清澈的小溪被附近工廠所污染的時候,我就會為那些小溪中的小生命捏一把汗;每當我看到大街上不滿了廢紙和白色垃圾時,我就會大聲疾呼:“給我一個清新的生活環境吧!”
科學的發展為人類創造了大量財富,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難以避免的災難: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淡水減少、動物滅絕、物種減少等環境的破壞。在這種嚴峻的形式下,我們能無動于衷嗎?一個小學生,能為環保做些什么呢?想來想去,還是從我做起。
在家中,我是奶奶的好幫手,給奶奶講對垃圾也應該按照再生垃圾、不可再生垃圾、和有害垃圾進行分裝處理,我們家設立了兩個廢舊物品箱,一個裝廢紙、廢塑料、一個裝果皮。在植樹節那天,我還用自己的壓歲錢買兩株果樹和爸爸媽媽一起栽種在森林公園,心中的高興可想而知。在學校,作為小組長的我,就更加努力了。我和同學們堅持舉辦月刊環保手抄報,通過搜集大量的環保知識資料、漫畫進行宣傳,使每一個同學養成了良好的環保習慣。由于許多人對廢舊電池的污染認識不足,隨意丟棄廢電池的現象十分嚴重,我向校長寫了一封“廢舊電池該往哪兒仍”的倡議書,在學校設立了廢舊電池回收箱。在街上,看見一位阿姨正將吃的口香糖隨地突出,我便會毫不憂豫的跑過去,告訴她,阿姨請別把
它吐在地上,而應該用紙包起來,放進垃圾箱中。試想,如果每塊吃過的口香糖都被吐在地上,后果將會怎樣?
我想:如果我們瓜洲縣的小學生都這樣做,這里的天空會變得更藍更美,空氣會變得更加潔凈清新,自來水喝起來更香更甜,城市也會變得更加美麗!新世紀得笑容會更加燦爛!讓我們爭當環保小衛士吧!讓我們大聲呼喊:“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保護環境800字日記篇5
保護校園環境衛生,是我們每個同學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我們應該團結起來,共同把我們的校園、周圍的環境,建造成一個美麗、舒適的地方。
隨著社會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現在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身上每天都有許多零用錢,趁下課時間就買許多好吃的零食和飲料。有些同學很不自覺,好吃好喝的食品及飲料吃完了,就把東西隨地扔掉。無論是教室,操場,走廊上,還是草叢里,隨處可見塑料袋、包裝盒等。垃圾不僅污染了校園環境,還破壞了老師和同學們學習的`心情。
還有一些學前班的小孩兒,經常隨地大小便。有的地方,簡直就成了“側所”,大小便堆在一起,蒼蠅滿天飛。下雨的時候,滿地都是臭味,過往的人都捏著鼻子過去,只要他們多為別人想一想,就不可能有蒼蠅滿天飛、臭水遍地流了。
還有的人把果皮紙屑隨手一扔,保護校園環境的清潔工人還得掃一掃,清潔工人是多么辛苦啊!如果你是清潔工人,看見有人把果皮紙屑往你已經掃過的地方扔,難道你就不生氣嗎?如果有人把香蕉皮隨手一扔,再有小朋友從這里走,就會跌倒,有的還會把腿摔斷,真是太危險了。
這樣發展下去,校園環境會越來越嚴重了,塑料袋滿地都是,紙屑漫天飛,時不時還飄來一陣熏人的臭味。長久發展下去,可想而知,學校將變成什么樣,誰也不敢再想象了。
因此,為了使校園變得更加美麗、干凈,只要我們齊心協力,把花草、樹木像對待自己的生命一樣去愛護它們。不要亂扔果皮紙屑、塑料袋。我們要像清潔工人那樣,當塑料袋和果皮紙屑扔在地上的時候,不管是不是你扔的,一定都要主動的把它撿起來。在學校里,碰到同學隨地吐痰或甩鼻涕都要阻止。
同學們伸出雙手,讓我們一起保護校園,讓那些對同學不好、對同學有傷害的不良現象永遠消失!這樣,明天的陽光就會更燦爛,空氣就會更清新,校園就會更美麗、更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