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日記創意
寫日記是一個剖析自己的過程,可以看到自己思想的歷程,變化的歷程。優秀的元宵節日記創意是怎么寫的?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元宵節日記創意,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元宵節日記創意篇1
今天是元宵節,是春節中的最后一個重要的節日。據我在網上搜索,元宵節又叫上元節、春燈節、小正月、元夕和燈節等,是中國漢族民俗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 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元宵節的習俗是吃湯圓,讓每家團團圓圓。所以,早上一起來,媽媽就出門買湯圓了。
中午的時候,我在媽媽的邊上看媽媽煮湯圓,煮啊煮。沒多久,可以起鍋了,掀開蓋子,只見一個個雪白的湯圓漂浮在水中,彼此緊貼著,好像一粒粒大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將它們舀到碗里, 聞著那香噴噴的味道,忍不住咬了一口,真好吃啊,又香又糯。一出鍋,我就狼吞虎咽的吃起來了。
吃湯圓,就要賞花燈了。賞花燈也是元宵節的一個習俗,每年的花燈都是那樣新穎,那樣美麗。今年也不例外,花燈不管是形式還是樣式,都改變了不少。
最后我們全家津津有味地坐在沙發上看著元宵晚會,其樂融融的。
今年的元宵節過的真開心,吃了美味無比的湯圓,看了照亮天空的煙火,欣賞了種類繁多的花燈,過了具有優良傳統的元宵節。
元宵節過的真是“爽”!
元宵節日記創意篇2
春節剛過,轉眼之間,正月十五元宵節也來了。
老早就聽說福州每年元宵節都有燈會,就是沒機會去。今年終于可以實現這個愿望了。
下午,我們一家人和爸爸的幾個朋友一起去馬尾看燈會。車到馬尾,夜幕剛剛降臨,今天的馬尾注定是個不夜城,半邊天都被燈照亮了呢!只見街道兩旁的彩燈五顏六色,光彩奪目,望都望不到盡頭。車開了一會兒,我看見右邊遠處有一座“寶塔”,我大叫:“那里有座寶塔”大家的注意力都看向了那邊,一定是燈會上的“寶塔”吧,好漂亮啊!我們停好車,向著那座“寶塔”前進,到了近前,只見大門上寫著“第十屆兩馬同春鬧元宵”,果然就是我們想找的燈會展區。
哇!眼前人山人海啊!我被震住了。順著人流往里面走,首先迎面而來的是一座三層樓的“祈年殿”,金碧輝煌,意思就是祈福新年好兆頭。燈會中的樹上全都掛滿了閃閃發亮的彩燈,仿佛仙境一般。一位古代的狀元騎著馬,向我們招手;一些古代婦女在織衣服;幾個小孩在茶樹叢中嬉戲;好多卡通水果蔬菜,有蘋果,香蕉,芒果,橙子,菠蘿,有玉米,青椒,蘑菇,番茄,一顆大白菜正拉著降落傘從天而降。接下來就看到了十二生肖大聯歡,動物們個個活潑機靈,兩位龍王還向我們拜年呢!在幾座現代化的高樓大廈中,一條條高架橋在其中穿梭,還有“神舟”飛船呵!連CCTV的記者都來現場采訪幾位臺灣來的老人呢。
我們好不容易擠到了燈會的中央。呵!好大的兩只龍和鳳!我看了一下,估計都有一百米長吧。龍和鳳的頭是黃色的,身子是五顏六色,龍身上還坐著一個龍寶寶。好一個“龍鳳呈祥”!
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燈會,在車上,我問了爸爸兩馬燈展的“兩馬”的意思。原來是馬尾和馬祖,因為歷史原因,大陸和臺灣分割開了,但是淺淺的海峽是割不斷我們的親情的,燈會就是一個例子。
元宵節日記創意篇3
今天下午,我和爸爸到岱廟觀賞花燈。
天黑前,我們把所有的花燈都看了一遍,爸爸還分別給它們照了像。爸爸說:“我們看看晚上的花燈和白天的花燈有什么區別?”
天漸漸暗了下來,我在岱廟門口買了一個電子牛角發卡,打開開關,戴在頭上,我就變成了一只“小牛”。這時,花燈都亮了起來,好漂亮呀!我們一個花燈一個花燈的觀賞,給我印象最深的花燈有“母雞下蛋、國泰民安、泰山挑夫”三個花燈。“母雞下蛋”這個花燈,是一個長滿花草、蘑菇的院子,院子中有一間小屋,屋頂上站著大公雞,屋子下面是個雞窩,雞窩里住著一只母雞,前面站著一只小雞。最前面有一個投幣箱,當把一元硬幣投入箱中時,母雞會一邊咯咯噠、咯咯噠地叫著,一邊搖動身體,接著,屁股一抬,一個“金雞蛋”就生了出來,仔細一看其實是個_的乒乓球。“國泰民安”這個花燈實在好玩,有兩個人抬著花轎前后走動,去迎接新娘,他們的前面有一個放鞭炮的小孩和一個吹嗩吶的人。“泰山挑夫”這個花燈,有幾個男人在挑酒上山,最上面有個_的小房子——南天門。還有十幾個好看的花燈:連年有魚、東岳大帝出巡、帝王封禪、一覽眾山小等。
觀完花燈時,已經晚上八點多了,時間太晚了,我們只好戀戀不舍、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元宵節日記創意篇4
我的家鄉是安亭國際汽車城,他是一個既古老又現代化的城鎮。他不僅有新鎮,而且還有老街。每年的元宵佳節,在安亭的老街上都會舉行熱鬧的元宵燈會,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節日了。
吃晚飯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忙著做元宵吃。吃完了元宵,我就連忙拉著爸爸媽媽去老街趕燈會了。
老街上的燈可真多啊!有我們小朋友最喜歡的:老虎燈、兔子燈、唐僧師徒燈、海寶燈等,因為安亭是國際汽車城,自然也少不了以汽車為主題的各式車型燈,讓人看著眼花繚亂。燈會上還有許多小吃,我最喜歡五顏六色的棉花糖,手里舉著漂亮的棉花糖,拉著媽媽的手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著各種各樣美麗的燈,不時地就能碰到同樣牽著爸爸媽媽的我的同學們,大家歡快地互相打著招呼,那種興奮的心情讓我久久難忘。
我愛我家鄉的元宵節,因為元宵節既熱鬧又有意義,他是我們安亭人民安居樂業,享受幸福生活的集中體現。
元宵節日記創意篇5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后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元宵節日記創意篇6
剛剛送走了喜氣洋洋的春節,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如期而至。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在農歷正月十五日。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滋滋滋——”夜幕降臨,灶臺上的鍋不緊不慢地釋放出屢屢熱氣,伴隨著熱氣飄來元宵的香味,讓我不斷地咽著情不自禁流出的口水。“奶奶,元宵好了沒有?”我第n次問道。“來嘍來嘍——!”奶奶一面高聲答應著,一面用托盤托著五六碗元宵,邁著小碎步笑瞇瞇地向我們走來。我連忙殷勤地迎上去,美滋滋地拿走了一碗最多的元宵,獨自在一邊享用起來。
咋一看,略透明的湯汁面上漂浮著幾個赤色的枸杞子,隱隱望得見三四個若隱若現的圓,冒出的屢屢熱氣在寒冷的空氣中清晰可見。我執起勺子,輕輕撥開湯面,元宵就爭先恐后映入了我的眼簾。五六個元宵你挨著我,我挨著你,擠在一起,活像團團圓圓的一大家子。我用湯匙舀起最上面的一個元宵,放在眼前細細打量:滾圓滾圓的豐滿身材,潔白細膩的無暇皮膚,在藍色花邊的湯匙中顯得越發嬌嫩,讓我有些不忍心下口。輕輕湊到元宵前,咬上一小口,充盈的黑芝麻餡就迫不及待地涌了出來,誘人的濃香撲鼻而來。烏黑的餡、雪白的外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畫。我一點一點吮凈了湯匙中的黑芝麻,再小口小口地吃完了余下的元宵。又甜又濃的黑芝麻,軟軟的糯米面從始至終纏綿在我的嘴唇、牙齒、喉嚨口,讓我意猶未盡。
舀起第二個元宵,只見它腦袋滾圓,后部卻是尖尖的,活像一只拖著尾巴的小蝌蚪。我好奇地詢問奶奶,奶奶點了點我的鼻頭,笑瞇瞇地解釋:“這是特意為你做的綠豆餡元宵,你快嘗嘗!”我將信將疑地咬了一口,翠綠色的綠豆面子緩緩地流淌出來,中間還夾雜著些許黃色的小米,顏色好看極了。我舔了一口,呀,一種糯糯的口感,還帶有綠豆面子獨有的清香,前所未有的清新感覺讓我一下子喜歡上了綠豆元宵。
我滿頭大汗地吃了一個又一個,不僅消滅了自己的一份,還把鍋里余下的元宵也一掃而光。“嗝——”隨著一個響亮的飽嗝,我滿意地停止了我的“元宵掃蕩”。
飯后,我和爸爸媽媽走出家門,觀花燈,猜燈謎,賞舞獅……大街上的熱鬧氣氛讓我們沉浸在節日的喜悅中,一直鬧到了9點才依依不舍地回家。
今年的元宵節真快樂!
元宵節日記創意篇7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同學們一到學校就迫不及待地互相交流著自己準備過來的燈謎。今天下午,我們還將與一年級同學一起猜燈謎,吃湯圓呢!
毫不容易熬到了下午。同學們爭先恐后地領走了“燈籠”。一只只燈籠如火般耀眼,我們小心翼翼地拉開燈籠,上面有個巨大的“福”字。
據說元宵節掛燈籠,也是有來歷的。正月十五時,有一群害獸襲擊人間,人們反抗時不慎射死了一只神鳥,天帝十分生氣,下令火燒人間。善良的天帝的女兒不忍心看到人間災難,便冒著危險告訴了人們。人們苦思冥想,就用掛紅燈籠,放火炮,使天帝以為火已經燒了人間。為了紀念此日,人們到了每年的正月十五就掛燈籠,放鞭炮。
我們來到了對口班級—一(1)班。我被分配到了紅組,組里共有6名小朋友,個個活潑又可愛,有的做好了猜燈謎的姿勢,有的戴著眼鏡洗耳恭聽,還有的睜大眼睛躍躍欲試。
我的謎語是“雙木非林心相連”(打一字)。小朋友們苦思冥想卻百思不得其解。我只好一步一步地提醒他們。終于,其中一個小朋友大聲說出了“想?”“答對了!”“耶!”同學們歡呼起來,一蹦三尺高。接著,我們繼續猜燈謎,歡笑聲此起彼伏。我將燈籠送給了猜對答案的小難孩。
猜燈謎的活動結束了,該吃湯圓了,碗里裝著六個純白的小湯圓,小巧玲瓏,十分可愛。舀起一個,放入口中輕輕一咬,哇!真好吃!薄薄的皮里流出了一點芝麻的香味,真是回味無窮啊!
今年的元宵節里,我不僅吃到了香甜可口的湯圓,了解了元宵節掛燈籠的歷史來歷,還當了一次小老師,給一年級小朋友們猜燈謎,真是令我受益匪淺啊!
元宵節日記創意篇8
在一年里,有很多歡樂快樂的節日,如:春節、建軍節、國慶節……但我最喜歡過元宵節。
元宵節那一天,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又名“花燈節”。你還會發現有舞龍、舞獅的人來大街上表演著。
夜晚,爸爸媽媽帶我到廣場看煙花,只見一顆流行狀的東西飛上了天空,接著形成了一個個不同形狀的圖案:鐵環狀、星系狀、蘑菇狀……真是精彩,圍觀的人群頓時歡呼起來,我高興極了!
我們向前走去,忽然看見了花燈,這些花燈慢慢地動著,給元宵節增添了一番情趣。我和媽媽跑到花燈旁,照了幾張相。
元宵節今天真是熱鬧,我愛元宵節。
元宵節日記創意篇9
今天雖然老天爺不開心,可是我卻很快樂,因為對于我來說今天是一個三喜臨門的日子:一喜是今天是元宵佳節,二喜是我畫的燈籠今天獲獎了,三喜是今天是報名的日子。
一、聽說燈籠掛出來了
今天一大早,我急匆匆地來到學校報完了名。隨后我就興高采烈地去找陳潤怡玩。一碰到陳潤怡,她就高興地說:“我們倆的燈籠都被選上了。”我奇怪地問:“你怎么知道?”“因為我昨天去過大潤發呀。”“這么說我們倆都得獎了!”我和陳潤怡雙手合在一起,大叫起來:“耶!”
二、看到了掛出的燈籠
吃完中飯,我們全家總動員,一家五口一起來到了大潤發。我們邊走邊瞧,可是連燈籠的影子都沒瞧見。我想:肯定是燈籠昨天掛一次就不掛了。我的心里難免有點兒失望。乘著電梯我們來到了二樓。“快看,燈籠原來在這里!”聽了爸爸的話,我抬頭一看,看到前面掛著五彩繽紛的燈籠。我連忙跑上去,一下子便找到了我的燈籠,我大叫起來:“我的燈籠在這兒!我的燈籠在這兒!”
三、樂滋滋地領獎品
終于可以領獎了。真是人山人海啊,那么多人領著小孩來到領獎處。我和爺爺奶奶好不容易擠到前面,看到一等獎的獎品是賽車,二等獎的獎品是臺燈,三等獎的獎品是文具禮盒。我心想:咦,怎么三等獎的獎品最好?難道倒過來了?反正我也管不著了,我三等獎獎品最好么!開始發獎品了。服務員阿姨開始報名字……“蔣佳珈!”聽到名字,我趕緊跑過去。那里的文具禮盒有兩種顏色,藍色和粉紅色,我在心里默默地給自己打氣:我肯定能拿到粉紅色。老天爺果然沒有辜負我的期望,服務員阿姨給了我一個粉紅色禮盒,我悄悄地在心里說了一聲:“謝謝!”我剛準備走,服務員阿姨一下抓住了我,說:“還要拍照呢!”我只好找位置站好,可是晚了,我只能站在最邊上拍了一張照。
回家的路上,我手捧著獎品,樂滋滋地想:嗚呼,歐得歐得!耶,今天真是三喜臨門,我真是喜出望外。
元宵節日記創意篇10
今天是正月十五,我們一家人一起去寬闊的廣場上看各種各樣五彩斑斕的花燈,我心里可高興了!
來到了廣場,那里人山人海的,像白天一樣十分明亮,整個廣場變成了燈的海洋。有的花燈上面是一條雄偉的氣宇軒昂的中國龍和一只美麗的五彩繽紛的鳳凰,中間是一頭龐大的牛再加上幾只可愛的小牛,感覺是多么雄偉壯觀呀!有的花燈中間是爺爺的照片,周圍是許多美麗的花環,紅色的、黃色的、紫色的……,就像一個美麗的花兒的世界。
我們又來到了水池的中央岸邊,這兒的大花燈是四條龍,它們朝著不同的方向,每條龍的嘴前都吐出一顆晶瑩剔透的夜明珠,好像在玩戲珠的游戲。每條龍的顏色都不一樣,有條龍的身體是橙色的,龍角是銀白色的,而龍爪是褐色的,還有著長長的胡須,五彩繽紛的顏色,真好看!
看完花燈,我戀戀不舍的離開了廣場,因為花燈太漂亮了,就像離開了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回到家里,我感覺自己仿佛還沉浸在花燈的世界里,知道媽媽她們喊我看元宵聯歡晚會,我才突然清醒過來。
在我們聚精會神地欣賞聯歡晚會的時候,突然傳來一陣響亮的放鞭炮炮聲音,嚇了我一大跳,正好晚會上在表演抖杠,我感到很驚訝,這么細的桿子,他們還能站得這么穩,實在太厲害了!
看完了無比精彩的元宵晚會,姥姥接著煮了水餃,放到一碗碗一盤盤里,我們吃得津津有味,再喝點涼津津酸甜的果汁,這是一頓多么美味的晚飯呀!
今年正月十五,是我感到最快樂的一天。
元宵節日記創意篇11
今天是元宵節,爸爸媽媽帶我去夫子廟看燈會。一路上,下著蒙蒙細雨。一到夫子廟,滿眼都是燈,好象進入了燈的海洋。左邊的荷花燈,右邊的廣告燈,遠遠望去,很像二條騰飛的巨龍,真好看!
接著,爸爸媽媽帶我去花燈市場買花燈。花燈可真多呀!有兔子燈、有鴿子燈、還有狗燈.....我來回看了好幾遍。真是琳瑯滿目、目不暇接。看得我眼花繚亂,不知買哪個好?最后,終于買了一個古色古香的蠟燭燈。
后來,爸爸媽媽又帶我去玩腳踏船。因為過節,所以人很多,排了一條長長的隊。我們選了一條鵝船,爸爸媽媽蹬船,我撐舵。我們過了一個快樂的元宵節。
元宵節日記創意篇12
元宵節,又稱元節和春燈節,是中國漢族民俗的傳統節日。過元宵節通常要吃元宵、看花燈、猜燈謎、舞龍、舞獅子,非常的熱鬧。
記得,我過元宵節的那天早晨去逛街。街上的人真是太多了,人們都肩膀挨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真是人山人海。
街上有套圈的,有賣飾品的,有賣玩具的,還有買吃的,讓我看的應接不暇,眼花繚亂。我就參加了套圈這個游戲,我拿著圈,瞄準我喜歡的那個小天使形狀的存錢罐。哎呀!沒有投中。我沒有放 棄,繼續瞄準那個存錢罐,又沒有投中。心里開始有些忐忑了,可我依然沒有放棄,第三次我終于投中了,我開心的一蹦三尺高。
我還看了花燈,花燈有各式各樣的,各行各色的,有圓形的燈,有長方形的燈,還有正方形的燈。也有紅色的燈、黃色的燈、橙色的燈。有的燈上面畫著可愛的卡通人物,有的燈上面則是彩繪著豐 富多彩的故事。
晚上我們一家人則是其樂融融,開心的在一起吃著美味的元宵,元宵有芝麻餡的,有南瓜餡的,還有紅豆餡的。我跟著媽媽學習怎樣煮元宵,媽媽說要在鍋里先放半鍋水,然后等水開的時候,再把 元宵放進去,還說元宵要用小火慢慢煮才好吃。如果用大火的話,容易把元宵煮爛,還有煮元宵的時候要看好時辰,如果煮太長時間,也會把元宵煮爛。
一眨眼元宵節已經過去了,但是元宵節的歡聲笑語,點點滴滴將會永遠留在我心中。
元宵節日記創意篇13
今天,我吃完飯后,就和爸爸、媽媽給小區里的朋友一塊去看花燈。
我們來到市府前的大街上,看燈的人已經來了很多,等也有很多。有的是老虎的燈,有的是春字形的燈,還有的是鯉魚跳龍門的燈,還有一些燈是在演出臺上的,特別是兩只彩燈組成的燈籠, 組成了各種這種的圖案。啊!真是太美了。
我們又來到孔雀燈的跟前,美麗的孔雀正在開屏那,它把自己漂亮的尾巴展示給人們。它的尾巴有很多顏色,有紅色、綠色、黃色、藍色等等。
看花燈的人越來越多了,南來北往的,人山人海,賣小吃的攤販也起勁的吆喝著。遠處傳來烤羊肉串的香味,順著香味飄來的方向,我們找到了烤羊肉串的攤位,買了好幾只,大口大口地吃了 起來。又走了一會兒,我又看到了好吃的糖葫蘆,我又讓媽媽給我買了一串。一邊吃、一邊走、一邊看,心里很高興。
遠處不斷傳來鞭炮聲,還能看見幾只慢慢升起的孔明燈,五顏六色的禮花不時騰空而起,映亮了夜空,真是好看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