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450字征文日記
寫日記可以幫助人們記錄生活中的點滴,無論是重要的時刻還是小小的趣事,都可以被記錄下來。中秋節的450字征文日記規范是怎樣的?下面給大家整理了一些中秋節的450字征文日記,供大家參考。
中秋節的450字征文日記篇1
中秋節到了,大家一定會吃一種食物——月餅。今天,商報舉行了一個活動,就是做月餅。
下午, 我們按照報紙上寫的位置,來到了“曼哈頓商務廣場”。到了那里人山人海。有的在逛商場,有的在挑衣服,還有的在說話。我和媽媽往里走了一點,看見了許多的小記者和邵振剛記者。在那兒,我見到了趙悅彤。我們兩個見到對方都很開心。
開始做月餅了,由于我們站的比較靠后,第一批沒有輪到。在等待的時候,我和趙趙(趙悅彤)有說有笑的,聊得非常開心。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的功夫就到我們了。我的心里非常激動。我和趙趙還有一些小記者在一張桌子上做月餅。我們看見別的桌子上有廚師帽、一次性手套、皮兒和餡兒。我們那里什么也沒有。我們就一直向廚師要材料。我們等呀等,終于等到了材料。過了一會兒,廚師開始教怎么做月餅了,我們都聚精會神的聽著。先把餡兒弄成圓的。然后,把皮給壓扁。接著,再把餡兒包到皮兒里。最后,把包好的面團放到模型里,一壓就成了。
看到自己做好的月餅心里美滋滋的。覺得自己真正學會了一門藝術。以后還要多練習。
做月餅的感覺可真好呀!
中秋節的450字征文日記篇2
今天是中秋節,一早爸爸就開車去水產市場買螃蟹。今天的水產市場人異常多,都是來買螃蟹、魚蝦的。因為吃螃蟹是中秋節的習俗。我和爸爸挑選了十二只母蟹,又買了一些活蝦,就前往奶奶家吃團圓飯。
晚上,我們一大家人圍坐在飯桌前,一起吃團圓飯,爺爺還放了一盤音樂CD,房間充滿了優美的音樂聲,添加了許多節日氣氛。奶奶端出一盤月餅,大家每人都吃了一塊,這叫“咬月”。
接下來,便擺出了豐富的大餐。首先是一大盤黃橙橙的清蒸螃蟹,爸爸還陪了醋汁,里面放上切的碎碎的姜末。接著,又來了一盤泛著紅光的大蝦,看著就讓人垂延欲滴。還有紅燒魚,鹵雞頭,拌海蟄絲,炒魷魚……吃飯前,大家都舉起酒杯,互相祝節日快樂。吃飯時,爺爺給我們出了幾個小謎語。其中一個是中秋的月亮,打一句宋詞。我首先想到我們學過的宋詞,一下想到蘇軾寫的《水調歌頭》的最后一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每想到還真的猜對了。爺爺又出了一個字謎叫“地殼”,打一字,這次我猜錯了,應該是“坡”字,意思是地的皮,真有意思。最后,爺爺出了一個謎語,“泰戈爾”打一世界名著,這次我是一點也才不出,謎底是《戰爭與和平》,爺爺解釋說:“泰”諧音“太”指和平,“戈”是古代的一種戰斗兵器,指戰爭。
夜深了,今天的月亮特別圓,我們全家人坐在陽臺上賞月,真是美好的中秋夜。
中秋節的450字征文日記篇3
今天,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
中秋節,中國的傳統節目,為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人稱“仲秋”,因此民間稱月中秋,又稱八月半、秋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征團圓,又稱“團圓節”。
這天早上,我從床上爬起來,看見客廳里的月餅盒,才想起來今天是中秋節。我想:“要不要去嚇唬嚇唬爸爸媽媽?”一邊躡手躡腳地走進了爸媽的房間。他們倆還在呼呼大睡。我大叫一聲:“中秋快樂!”爸爸媽媽嚇得跳了起來,逗得我哈哈大笑。
上午,我聽說今天有放映“汽車總動員2”,便火速趕到福建大劇院,正好趕上。我看得津津有味,電影都放映完畢了,我還想再看一次。
下午,我們悠閑地逛街、購物、游玩,開心地不得了。在大洋百貨,我買了一客DQ冰淇淋。在秋天吃冰淇淋,呵呵,就是不一樣,好像全身上下都被澆了個透心涼。可是,光陰似箭,轉眼,天就快黑了。我們找了家飯店吃起了團圓飯。一邊吃團圓飯,我一邊欣賞著窗外的月亮,心里甜滋滋的。
回到家,我把今天的經歷寫成了一篇日記。這篇日記在哪兒呢?讀到這,您正好把它讀完了。
中秋節的450字征文日記篇4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由來有這樣一個故事,傳說朱元璋為了把起義的消息傳出去,他想到了把消息紙條放到火燒里面的主意,定于晚上月圓起義。后來戰爭勝利了,朱元璋把這一天演變成了中秋節這個傳統節日,并把火燒里面的紙條變成了火燒的餡子,再后來又做成了月餅。一些少數民族也在中秋節祭拜月亮,祈求平安、祥和。關于中秋節還有一些神話傳說,像嫦娥奔月啦、吳剛折桂啦之類的。
夜幕降臨,月亮慢慢地升起來了。剛開始,月亮的顏色很淺,后來漸漸地變深了,發出的光芒也越來越亮,最后一輪明月像一個巨大的盤子掛在高高的天空上……這將是一個多么美好的夜晚啊,這也是我今年希望看到的中秋節的夜晚,可惜天公不作美,看不到那一輪明月。今晚的天空似一塊黑布,沒有一絲亮光。
看見天空沒有月亮,我跟奶奶和媽媽回到屋里,準備吃奶奶精心準備的團圓飯。餐桌上我們喝著爺爺自己釀造的葡萄酒,一起聊著天,說心事,有時候我興奮了,突然蹦起來,惹來一陣歡笑。我們一家人歡聚一堂,其樂融融。飯后我們又一起喝茶、吃月餅……就這樣,我們開心的度過了這個中秋節的夜晚。
今年的中秋節雖然沒有看上月亮,但是我依然很高興很快樂,因為我們一家人過了一個團圓快樂的中秋。
中秋節的450字征文日記篇5
我放下語文書,揉了揉眼睛,瞅了一眼天空,看見了圓圓滿滿的明月,突然想起,今天是中秋節,月亮比平時都圓。
拿了一塊月餅,來到陽臺,扒著窗戶向上空張望。
一輪明月掛在黑漆漆的天上,它顯得異常明亮,他不孤單,因為我在陪他——它又圓又亮,圓的像瓷盤;亮的像燈光。望著美麗的圓月亮,我仿佛看見了白兔正在搗藥;我的眼前好像出現了衣冠華麗漂亮的嫦娥在桂樹下低吟淺唱……
我突然看到了后羿回家后火冒三丈的樣子,隨后又想起了一直對不死藥夢寐以求卑鄙小人蓬蒙 。又對嫦娥以及后羿產生同情之感,一對恩愛夫妻被一個小人攪弄得一個在月亮上做神仙,一個在大地上當英雄……
我又抬起頭望了望明亮的圓月,發現,月亮上有一些不規則的陰影,當然嘍,做了神仙的嫦娥不是非常快樂的。
我扭過頭來看了看表,已經十點半了。我刷完牙,躺在床上,像著明月漸漸睡去。
在夢中,我已登上了月球。我看到白兔正在搗藥,衣冠華麗漂亮的嫦娥在桂樹下低吟淺唱……
中秋節的450字征文日記篇6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
一大早,媽媽就開始忙綠了,廚房里傳來一陣陣切菜聲,菜下鍋后噼里啪啦的聲音。桌上擺著媽媽早就準備好的月餅、提子、石榴、哈密瓜等好吃的食物。我顧不得吃東西,跑到樓下,和小朋友一起玩了起來。
傍晚,爺爺和奶奶都來了,大家團聚在一起,吃著豐盛的晚餐。飯后,我們來到陽臺上。我抬頭遙望著深邃的天空,只見高高的月兒掛在天上,像一個害羞的小女孩,一會兒躲進云層,一會兒又探出可愛的腦袋,我不禁吟起了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謠臺鏡,飛在青云端。……”
一陣秋風吹來,讓人感覺非常舒適。沐浴在銀色的月光下,我一邊吃月餅,一邊欣賞著那圓盤似的月亮。爸爸問我:“璐璐,你看到嫦娥了嗎?”
“看到了”我說:“嫦娥姐姐和月兔正在月宮里快樂的玩耍哩!”大家都笑了。
啊!中秋夜是多么的美!
中秋節的450字征文日記篇7
大家都知道農歷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吧?那么,你們能說出中秋節的由來嗎?
“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記》,是一年秋季的中旬,故稱“中秋”,也作“仲秋”。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說,各地人民也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再加上它與科舉考試有著微妙的關系,中秋節經朝歷代,盛行不衰,逐漸成為我國三大節日之一。
大家都在中秋節吃月餅吧?那么,你們想不想知道關于月餅的傳說呢?
月餅象征團圓。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是由元朝末年流傳下來的。那時,漢人打算起來反抗蒙古人的統治,卻苦于無從傳遞消息。后來劉伯溫想出一條計策,到處散布流言,說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戶戶都在中秋節買月餅來吃,才能避免。人們買了月餅回到家中,發覺里面藏著紙條,上面寫著:“中秋夜,殺韃子,迎義軍!” 于是眾人紛紛起義反抗統治者,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就是這樣留下來的。
怎么樣,你明白了嗎?不妨多讀幾遍,把它將給你的朋友們聽,讓中秋佳節永駐人間!
中秋節的450字征文日記篇8
今天是中秋節,一早爸爸就開車去水產市場買螃蟹。今天的水產市場人異常多,都是來買螃蟹、魚蝦的。因為吃螃蟹是中秋節的習俗。我和爸爸挑選了十二只母蟹,又買了一些活蝦,就前往奶奶家吃團圓飯。
晚上,我們一大家人圍坐在飯桌前,一起吃團圓飯,爺爺還放了一盤音樂CD,房間充滿了優美的音樂聲,添加了許多節日氣氛。奶奶端出一盤月餅,大家每人都吃了一塊,這叫“咬月”。
接下來,便擺出了豐富的大餐。首先是一大盤黃橙橙的清蒸螃蟹,爸爸還陪了醋汁,里面放上切的碎碎的姜末。接著,又來了一盤泛著紅光的大蝦,看著就讓人垂延欲滴。還有紅燒魚,鹵雞頭,拌海蟄絲,炒魷魚……吃飯前,大家都舉起酒杯,互相祝節日快樂。吃飯時,爺爺給我們出了幾個小謎語。其中一個是中秋的月亮,打一句宋詞。我首先想到我們學過的宋詞,一下想到蘇軾寫的《水調歌頭》的最后一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每想到還真的猜對了。爺爺又出了一個字謎叫“地殼”,打一字,這次我猜錯了,應該是“坡”字,意思是地的皮,真有意思。最后,爺爺出了一個謎語,“泰戈爾”打一世界名著,這次我是一點也才不出,謎底是《戰爭與和平》,爺爺解釋說:“泰”諧音“太”指和平,“戈”是古代的一種戰斗兵器,指戰爭。
夜深了,今天的月亮特別圓,我們全家人坐在陽臺上賞月,真是美好的中秋夜。
中秋節的450字征文日記篇9
看黑夜漸漸織上天空,我們登頂觀月。
正值清秋時節,屋頂上,樹木茂盛。銀河泄影,丹桂流香。舉頭四顧:云浮天中,隱現紅光。點點繁星,輝映天空。紅日已半入西山,倦鳥正隱于暮色。如此美景,已讓人陶醉。繼而,月上梢頭,霎時間清風陣陣,丹桂吐香,樹影參橫,山色光亮。再望蒼穹,見碧天如海,一望無垠,花隨風舞,爭相朝賀。茶香彌漫,花香四溢,怎不令人陶醉?往下望去,處處燈火輝煌,街街車水馬龍。樓閣橫斜,笙歌響亮,好一派市井風光!
此時,月正天中。群星璀璨,襯托玉輪。月如一個害羞又淘氣的姑娘,時藏于云中,只露出點點銀光;時而又露出半個身子,朝人們微笑;時而又讓彩云隨風舞蹈,上演彩云追月。
月在云端,人在月下。外公外婆,爸爸媽媽齊聚一堂,獨不見遠在成都的小姨。“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此時此刻,我仿佛看到了小姨的一箭歸心。同在圓月之下,異鄉游子卻不能和親人見面。如此美景,卻不能一起欣賞。“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之愁,不就是這軟禁在深宮的離愁嗎?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在這中秋之夜,更祝愿天下游子早日歸鄉!
中秋節的450字征文日記篇10
夜幕降臨了,爸爸、媽媽、姥姥、姥爺和我一起來到院子里的小石桌前,準備欣賞那八月十五的月亮。我,一邊吟唱著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看哪!天邊那帶著一圈金環的月兒終于升起來了!她,先是金黃金黃的,徐徐穿過一綹一綹青煙似的白云,向上升著,升著……突然,就在一剎那,月兒得顏色變淺了;變白了,變白了!她圓的是那樣可愛,又是那樣有趣,就好像一個銀色的玉盤,反射出了一道道耀眼的白光。
啊,皎潔的月亮,你引起了多少人的豐富的想象。
嫦娥,為保護仙藥,從此住在那寂寞的廣寒宮里;吳剛,被罰去砍那永遠砍不斷的桂花樹;小玉兔,在廣寒宮為嫦娥搗藥……
我,多么想去和嫦娥作伴,多么想去慰問受苦的吳剛,多么想去逗逗那可愛的小玉兔呀……
我看著這圓圓的月亮,我又想起了遠在遼寧的奶奶、爺爺和我的大哥二哥。這正應了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我,望著月兒,口里嚼著香甜的月餅,聽爸爸講起月亮的傳說,我又想起了臺灣的同胞們。一直坐到了很晚,很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