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日記
日記可以記錄生活中一些有意義、特別是有紀念意義的事情,便于以后回憶和查閱。那要怎么寫《元宵節》的日記呢?這里提供一些《元宵節》的日記,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元宵節》的日記篇1
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觀煙花日,我和姐姐,還有媽媽,一起去中心廣場觀賞美麗非凡的煙花。
我們懷著激動萬分的心情,興致勃勃地來到了中心廣場,盼著美麗的煙花噴涌而出。
剛開始,深藍色的天空中,并沒有一個煙花,但我們依舊耐心地等待著,忽然,一個煙花猶如一條蛟龍般飛向天空,開始放煙花了!只見那個煙花飛到了天空上,“嘭”的一聲綻開了美麗的花朵,其他的煙花也不甘示弱,也陸續飛到了天空上,都開放了自己那美麗的花,霎時,無數個煙花升起,同時開放,把黑夜照得如同白晝般明亮,我注意地看著,眼睛應接不暇,看清楚了這只,又錯過了那只,看見了那只,另一只又飛起來了。這些美麗的煙花,有的開的花大,有的開的花小,它們不僅大小不同,而且顏色也不一樣,有的是紅色的,有的是藍色的,有的是綠色的,有的是金色的……除了單色煙花,還雙色的煙花,有的時紅色加金色的,有的是金色加藍色的,有的是金色加綠色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奇特的“滿天星”,它開完了自己的花之后,不但沒有立即熄滅,反而還放出了一群閃閃發光的“小星星”,“小星星”一閃一閃的,還發出了“噼噼啪啪”的響聲,好玩極了,過了好一會兒,“小星星”才漸漸變少、消失。
隨著煙花的減少,煙花會也拉下了序幕,我們也依依不舍地離開了中心廣場。
《元宵節》的日記篇2
別樣的元宵節 每年的正月十五,通常都是買元宵,可是今年我們一家人通過親手滾元宵、包湯圓度過了一個別樣的元宵節。
那天我們先試驗自己動手滾元宵。
首先,把已做好的豆沙餡團成一個個小餡料團。接著,讓豆沙團沾一點水,放到裝有糯米粉的盆中。我端著盆,來回晃,讓每一個小團子都滾上糯米粉。慢慢地,小團子變大了一點。讓變大的小團子再沾一點水,再滾。團子越滾越大,元宵又白又圓,像一個個胖胖的雪娃娃。
第一次嘗試成功了!圓圓的元宵里有一家人的合作、團圓。
接著,我們又嘗試著包湯圓了。包湯圓比較簡單,就像包包子。只是皮是糯米做的,里面的餡兒是甜的。自己剛開始笨手笨腳的,湯圓的餡兒經常露出來。我還開玩笑:說“又露餡了!”在姥姥和媽媽的手把手耐心指導下,在歡樂祥和的氣氛中我學會了包湯圓,心里別提多激動了!最后,把自己親手滾的元宵和包好的湯圓一起放進開水鍋里,六分鐘以后就出鍋啦!
全家老小一起圍坐在餐桌前,品嘗著自己的勞動果實,感受著濃濃的親情,心里有說不出的甜蜜。
今年的元宵節真令人難忘啊!
《元宵節》的日記篇3
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逢元宵節,人們都要吃元宵、觀燈、賞月、猜燈謎。我 本以為今年和往年一樣,但我想錯了。今年正月十五不但是元宵節,還是外國節日——情人節在同一天。這可和以前大不一樣了。
夜幕初垂,一輪明月掛在空中,我們一家三口到公園里觀燈。我們剛到門口,就人山人海,又看見各種各樣的小販,賣鮮花的啊,賣燈籠的啊,賣棉花糖的啊……看得我眼花繚亂。進了公園,人更多了。我們好不容易擠了進去。我站在一個走馬燈旁,做了一個動作,爸爸手指一按,一張照就拍下來了。一轉身,我又喊到:“爸爸,你快看,流星雨!”“看這看這,是一條龍啊!”“好大一個蘑菇!”……一路上,各種各樣得燈把公園裝點地格外美麗。
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銀杏樹下,綠色的燈光照在銀杏樹上,讓銀杏樹顯得越發高大。
突然,我看見一棵很奇特的樹,只見這棵樹,從根到梢,都散發著金色的光芒,仔細一看,原來是一條黃燈繩盤在樹上,特別漂亮。
回到門口,看見猜燈謎的燈籠時,我興奮了。走上前去一看,只見上面寫著:外面是綠的,吃下去是紅的,吐出來是黑的。(猜一水果)我一想,是西瓜,一看謎底,還真的對了呢!我又看下一個:一口吞掉牛尾巴。(猜一字)這可難了,我想:牛,尾巴,告……對了。就是告訴的告!一看謎底,又對了。
元宵節,給我們帶來了太多太多。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團圓、幸?!屵^年變得更熱鬧,更充滿年味兒!
《元宵節》的日記篇4
元宵節的晚上,媽媽和我、爸爸吃了湯圓后,就去玩了,我們到了街上,有兩個人正在“舞獅子”,有一個人當“獅子”,另一個人拿著彩球戲弄獅子,獅子左撲右跳,就是抓不到彩球,獅子被折騰得氣喘吁吁,他們精彩的表演贏得了一陣陣掌聲……我們繼續往前走,聽見一陣敲鑼打鼓聲,迎面有兩條威風凜凜的“巨龍”游了過來。它在爭奪一個龍珠,舉龍珠的人竄上竄下,而“巨龍”笨拙地擺動著長長的身體戲龍珠……
我們邊走邊看,看見有人踩高蹺、劃采蓮船……媽媽說:“電視里還會播出精彩的《元宵晚會》呢!我們回家看吧!”我依依不舍的跟媽媽回家了,晚會果然精彩,有小品、相聲……全家人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夜晚。
《元宵節》的日記篇5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節有非常多習俗:吃元宵,觀燈,看煙花……
晚上,爸爸媽媽與我一起去將軍廣場與濱河公園觀燈。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家家戶戶掛滿了燈籠。將廣場上,左權將軍被人雕刻的栩栩如生。廣場上,有:財神爺,人說山西好風光,文藝戲曲,轉燈,形象逼真的財神爺燈下,還有人跪著燒香呢。等雖然不多,但非常吸引人。
濱河公園內,燈火輝煌,把公園里的樹裝扮成燈的世界,我覺得最好的燈有:二十四孝,介紹了中國文化傳統的孝,遼陽八景介紹了左權的旅游景點,五臺山大雄寶殿,大成殿……他們各個都有自己獨自的特點,路上掛著燈,燈上有燈謎與優美的詩句。
元宵節夜晚的燈,比平時的燈格外亮。
《元宵節》的日記篇6
今天是元宵節。據說,我國從唐代起就有了元宵節晚上觀燈的習俗,所以元宵節又被稱為燈節。
一吃過晚飯,我就和爸爸、媽媽一起興高采烈地去街上看燈。月亮已早早地爬上了天空,它猶如一只銀鏡,靜靜地把大地照得很亮很亮。
馬路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一串串車燈如同閃光的長河奔流不息,一盞盞路燈宛如一條條銀蛇,一直伸向天邊。小朋友們一蹦一跳地,手上不是拿著五顏六色的氣球,就是提著各式各樣的花燈,因為今年是猴年,所以今晚猴燈特別多,有充氣生肖猴、猴子撈月、大鬧天宮。
不僅花燈美,而且街道上、公園里也很美。街道上的路燈,大樓上的霓虹燈,亭子上的裝飾燈,草叢里的照明燈,都亮了,如同到了燈的海洋。站在解放橋上向東看,迎賓橋上的彩虹燈、橋下的觀光燈和橋兩側高樓上的射燈,五彩繽紛,色色俱全,組成了一幅燈火輝煌的城市美景,真令人陶醉!
《元宵節》的日記篇7
今天傍晚,我跟媽媽去參觀了白鷺洲公園的花燈展。
剛走上第一座拱橋,我就有一種喜洋洋的感覺:大橋兩邊的扶手上每隔十厘米就立起一塊火紅紅的牌子,上面寫著一個字“福”!只看一個覺得很普通,放眼望去,“一朵朵紅花”就在我面前競相開放,一絲暖意緩緩地流進我的心頭。正當我沉浸在這“花?!敝械臅r候,幾十只兔子了我的思想。那些兔子一個個都大肚子,還有像人一樣的手指和腳趾,關鍵是肚子上還有一個袋子。“這是袋鼠還是兔子啊,簡直等于一個四不像!”我一邊對著那些兔子指手劃腳一邊與媽媽交談自己的看法。
我們繼續往前走。幾只兔子花燈在我心中重新塑造了美好印象,其中兩組更是漂亮。第一組,名字叫“龜兔賽跑”。在“賽道”上,烏龜和兔子都在奮力地拼搏,它倆的腳都在不知疲倦地動著,兔子耳朵旁邊還有幾滴汗水,烏龜因為“用力過度”,臉上的表情變得有點猙獰,還有圍觀的幾只小動物在給它們加油鼓勁兒。這些花燈被做得栩栩如生,做者十分仔細,連汗珠及表情也做得十分多樣。
第二組,那是一條紅紅的大鯉魚,在“波濤”中激烈奮斗,扇子一般大小的巨型尾巴“拍打著海面”,豆大的眼睛全神貫注地“盯著目的地”。在魚身上那可愛的小兔子,似乎十分高興,兩顆“兔牙”露了出來,臉上都起了紅暈,兩只耳朵筆直的豎立了起來。波濤下方刻著十四個字:魚躍龍門登盛世,改革開放頌和諧。制作人同樣十分仔細,臉上的紅暈顏色適當,還用了“鯉魚躍龍門”這個民間故事形象地祝愿大眾和諧、團結,這就是我喜歡它的原因。
白鷺洲,這“張燈結彩的小城市”,真是既喜慶又漂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