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餃子日記600字
餃子又稱水餃,是中國傳統(tǒng)食物,由餛飩演變而來,那么你會包餃子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包餃子日記600字,歡迎閱讀借鑒,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包餃子日記600字篇1
今天是除夕,除夕夜吃餃子是必然的事。那么,為何不自己動手包一次餃子吃呢?這樣會更有意思。二話不說,開始行動了。
母親先把餃子的餡剁好了,放在一邊。又開始和面,和好了面,然后把面切成豎狀的,又把豎狀的切成圓塊的,母親負責搟餃子皮,我負責包餃子。開工啦!
我拿起一張餃子皮,用筷子加了一小塊餡,把餡放在餃子皮上,因為餡裝的太多了,餡從餃子邊緣擠了出來,我束手無措,讓母親幫我把餃子稍微整理一下。我又開始包餃子,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訓,這次我放的餡不多也不少,正好把餡放到餃子皮中,然后又對折起來,吧邊緣慢慢地捏起來,不錯,有進步,我這次包的餃子鼓鼓的,看上去像一輪彎彎的月亮,漂亮極了!我就按著這種方法,包了許多餃子,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得意洋洋。我又想出一個主意,為何不嘗試著包花樣餃子呢?我告訴了母親,母親說,這真是個好主意。母親教我包了一種月牙餃,我很快就學會了。月牙叫就像帶有花邊的彎月,看上去很富有詩情畫意。包了幾個月牙餃,我腦子里又蹦出來一個主意,去網(wǎng)上查一查餃子宴看看,看著餃子宴,那里的餃子各種各樣,都不知道那些包這些餃子的人怎么想出來的,真是讓人羨慕。我模仿著學了兩種較簡單的花樣餃子的包法,是元寶餃和三角餃,學會之后我有交給了母親,母親看到我包的兩種花樣餃子,母親笑了,夸我真聰明。
就這樣,母親和我報了許多的花樣餃子,開始下鍋了,過了一會兒,餃子漂到了水面上,餃子熟了,開飯啦!
不知道為何,今年的餃子特別想,特別好吃!我一定要多吃一些!
包餃子日記600字篇2
春節(jié)期間,大家都有活動,我也不例外。使我最記憶猶新的是三十晚上我們一家人在陽臺上包餃子。
天漸漸有些暗了,爸爸把和好的面和拌好的餡兒放到陽臺上,再把面板平放,招呼我和母親:“包餃子嘍!”我趕忙跑過去,爸爸已經(jīng)開始搟面皮了。我也趕緊洗手準備包餃子。
我先把一張面片輕輕放在手上,另一只手再拿起勺子,把餡兒舀到面皮里,最后再把面皮捏緊,哈哈!一個餃子大功告成了!我越包越起勁,漸漸的,餡兒放的越來越少,餃子邊捏得越來越寬,一放到面板上就倒了。這時,母親對我說:“不要著急,慢慢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你看,先放一些餡兒,量要適中。還有,邊兒要捏得窄一些,像這樣。”母親一邊說,一邊給我做示范,我也學著母親的樣子做,果然,餃子立住了。我想:既然包餃子不能快,那就放餃子快些吧。于是,我包完就隨便往面板上一扔。母親說:“不要亂放餃子,這樣占得面積會很大,放不了幾個餃子就滿了,而且做事要認認真真,規(guī)規(guī)矩矩,不可以這么隨意的。”我聽后懂得了,放餃子和做人做事是一樣的。一會兒,我又遇到了新的問題,餃子皮老是包不住。爸爸看了一下,說:“放餡兒應該放在中間,放到邊上的話,菜里的湯會沾到邊上,就不容易捏住了。”“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
餃子包完了,爸爸把餃子放到滾開的水中,不大一會兒,一鍋香噴噴的餃子就上桌了。我發(fā)現(xiàn)里面有三、四個餃子煮“開花”了,原來是我沒有把邊兒捏緊的緣故。原來包餃子也有這么多的學問呀!
包餃子日記600字篇3
今天,媽媽說要包餃子,我高興的跳了起來,因為我是家里有名的“饞貓”,尤其是餃子,那可是我的最愛。
媽媽把一切準備好后,就要開始包了,只見媽媽往餃子皮兒上放了一勺餡兒,捏了幾下,神了,一只鼓著肚子的“小胖墩兒”便奇跡般地立了起來。我看了一會兒,有些手癢了,也想學習包餃子,便躍躍欲試地加入了包餃子的行列。
媽媽開始教我如何包餃子了。她認真地給我邊說邊示范,我則真像那么回事似的邊聽邊學著媽媽的動作。由于我求功心切,媽媽說的話我卻一點兒也沒有領(lǐng)會,只顧著照貓畫虎了,左手托著一張餃子皮兒,右手往餃子皮兒上放餡兒,把餃子皮兒合攏,用手一捏,“哈哈,捏住了!”正在我得意之際,突然感覺左手濕漉漉的,原來是油從餃子左邊滲出來了,于是,我又捏左邊,但是沾了油的面皮兒怎么就是合不攏,我非常氣惱,一使勁,左邊是捏好了,可是右邊又不聽話———冒油了,我同時捏住兩邊,餃子的肚子又給撐破了,這下可氣得我的火冒三丈了,只好再拿一張面皮補貼上去了,可是哪里還有餃子的樣子啊,手里那得已經(jīng)不是餃子了,而是一個肉湯圓了。唉!沒有辦法,誰讓我沒看清弄懂呢。
我難為情地拿著“杰作”,無奈地看著媽媽,此時,媽媽已經(jīng)笑的合不攏嘴了,她止住笑告訴我:“包餃子用的是巧勁,不能光使蠻勁兒,”并再一次耐心地教了一遍。聽了媽媽的話,我非常的慚愧,決定再包一次。這次我按照媽媽說的,右手先捏著中間,然后兩邊對齊,再左右一起輕輕地一捏,嘿!你別說,這招還真管用呢,一會兒一只“小胖墩”立在那里朝我微笑了。
通過這件事情,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不能急于功成,一定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做。
包餃子日記600字篇4
今天,看見母親買了包餃子的配料。我高興極了!因為我可以學包餃子了。
我洗了手,坐在母親身邊,也想大顯身手。
我想:雖然我是第一次包餃子,但是,只要我認真觀察母親的每一個動作,肯定會包得很好的。
開始包餃子啦!我看見母親把皮子放在手上,然后放上餡,再用水涂在皮子邊上,最后就把皮捏起來。就這么簡單的四個步驟。可我竟然做了一個上午。
我先把皮子放在手上,然后放上餡。一不留神,餡放多了,我趕緊往外弄,不知怎么沒拿住皮子,餡和皮子一塊掉到盆里了。我又拿起一個皮子,這一次放的餡不多,以為能包起來,可是怎么也捏不住。餃子在那里裂著“大嘴”,哈哈地“笑”,好象在說:“大笨蛋!”我像瀉了氣的皮球一樣,一屁股做在沙發(fā)上。
母親好象看出了我的心思,看了看說:“你的皮子拿反了,餡也放得太多了,怎么能捏得住呢?快過來,我教你。”我的興致也隨之而來了。“你可要看清楚了,先拿一片皮子,把餡包在面皮里,然后,在它的邊上涂水,再兩手一合,餃子就包好了,圓鼓鼓的,活像一個大將軍。我又鼓起勇氣再包了一個。可是,這次我包的卻像個瘦老頭還耷拉著,母親卻依然給予我勇氣。所以,此時我沒有輕言放棄,耐心地琢磨著、思索著。功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一番刻苦努力后,我終于學會了。雖然臉上沾滿了面粉,但心里卻是美滋滋的。
一件簡單的包餃子的事,卻蘊含著無數(shù)哲理:其實第一次就是成功的開頭,只要勇敢地邁出步伐,就會有成功的可能。
包餃子日記600字篇5
每年冬至節(jié)氣來臨的時候,媽媽就會說起這么一句諺語:“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今年冬至我們學校組織了一次令人興奮的活動,就是所有師生一起動手包餃子。因為我們要親手包餃子過冬至,也讓今年的冬至顯得很特別,所有的同學內(nèi)心都有一種按捺不住的激動!
“同學們都去洗手去!”隨著孟老師的一聲吆喝,我們都歡呼起來。“快!你拿香皂!”“好好好!”同學們彼此嚷嚷著。我們在孟老師的帶領(lǐng)下有秩序的以最快最干凈的方法,洗干凈了小手。
洗完手之后,孟老師指揮我們分成了兩個小組:男生女生各一組。女生由段孟老師帶領(lǐng),男生由張孟老師帶領(lǐng)。
現(xiàn)在,我們女生已經(jīng)開始包了,有搟餃子皮的,有揉面的,有包餃子的,真是快樂極了。可是包著包著,好像沒有人再按照自己的分工干了,自己搟餃子皮,自己包餃子,把包餃子的過程全都個人體驗了,嘿嘿。同學們的臉上、身上、手上很快都沾上了白白的面粉,包出的餃子大大小小的,各式各樣的都有,我當然也包了呀,四個,不多吧,望著滿桌包好的餃子感到真的好有趣,嘻嘻。
“一個兩個三個……”有同學開始查數(shù)了,“五十二個!耶!女生包了五十二個”。同學又去查男生包的餃子的數(shù)量“二十多個!”可能因為餡兒不夠的原因沒有我們女生包的多吧。啊哈!完工了!我們望著桌上一排排各式各樣的餃子,心里別提多開心了。
這次冬至包餃子的活動真好,不但讓我擁有了一個和大家一起歡快包餃子的經(jīng)歷,還品嘗到了自己的勞動成果,也讓我們所有同學從這個過程中感受到了團結(jié)的偉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