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情懷文案摘抄大全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國情懷文案摘抄大全”,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家國情懷文案摘抄大全篇1
名人名言
1.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司馬遷
2.以身許國,何事不敢為?——岳飛
3.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詹天佑
4.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一切聽之而已。——革命先烈劉伯堅
5.祖國如有難,汝應作前鋒。——陳毅
6.我生平優點不多,但自謂愛國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燒成了灰,我的每一粒灰也還會是愛國的。——季羨林
家國情懷文案摘抄大全篇2
人物素材
1.屈原
屈原一生,為追求國家富強,上下求索,九死不悔。縱使遭到流放,依然眷顧楚國,心系黎民,“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秦破楚郢(yǐng)時,人人各自奔命,他卻在汩羅江畔縱身一躍,以死殉國。
巨鯨落,萬物生。從屈子投江的那一刻起,他的家國情懷就凝聚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核,代代傳承。
2.杜甫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處在“安史之亂”中的杜甫,無時無刻不在牽掛著自己的家人。
然而,杜甫心中有“家”更有“國”。
當他四處漂泊、生計無著的時候,仍要向蒼天呼喊:“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跨越千年之后,杜甫的詩句讀來依然令人感動,打動我們的不僅是杜詩的沉郁頓挫,更是其中的家國情懷、憂思悲憫。
3.梁思禮
“兩彈一星”功臣梁思禮是梁啟超最小的兒子。
1949年,他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后毅然回國效力,而他的同窗好友林樺選擇留在美國。
幾十年后,林樺成了波音宇航公司的首席科學家,梁思禮成了航天部的總工程師,梁的工資只有林的百分之一。
但梁思禮一點不后悔,“他干的導彈是瞄準中國的,我干的導彈是保衛祖國的。”
“人必真有愛國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父親梁啟超的這句話,梁思禮用一生來銘記和踐行。
4.黃旭華
“國家勛章”獲得者黃旭華被稱為“中國核潛艇之父”。
出于保密的需要,從加入設計組的那一天起,他30年間再也沒有見過父母和兄弟姐妹一面。
父親臨終時都不知道這個兒子去了哪里,在干什么。
年逾九旬的老母親等到了兒子回來的一天,離家時一頭黑發的他,歸來時已兩鬢斑白。
有人問他這么多年是怎么堅持下來的,黃旭華說:“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的孝,這個一直在我心里面。”
5.樊錦詩
“敦煌的女兒”樊錦詩,從北大畢業的那一天起,就扎根大漠,潛心考古,一堅守就是半個世紀。
為了守護敦煌這塊文化瑰寶,她和丈夫兩地分居長達19年,兩個兒子出生后都沒有得到很好的照料。
有人問她“可有心酸不平?”她的回答是“無怨無悔。”
她愛自己的“小家”,也愛祖國這個“大家”,正是濃濃的家國情懷,撐起了樊錦詩的“無怨無悔。”
6.陳薇
從“非典”暴發,到“埃博拉”肆虐,陳薇院士都率隊沖在抗疫第一線,現在,其團隊研發的“新冠”疫苗已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
有記者問她,“每天和病毒面對面,你怕不怕?”陳薇說:“穿上這身軍裝,就意味著這一切都是你該做的。”
誰不害怕致命病毒,哪個母親不想在家陪伴孩子,但是,病毒未滅,何以家為?
正是因為陳薇們的舍小家為大家,才有了億萬小家庭的幸福安寧,才有了祖國大家庭的繁榮昌盛。
家國情懷文案摘抄大全篇3
精彩語段
1.“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在中國人眼里,家是繁衍生息的場所,是安身立命的港灣;國是生于斯長于斯的地方,更是精神的家園、心靈的歸宿。家奠定國之基石,國護佑萬家平安。
2.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正所謂“天下之本在家”。“家國情懷”不是要我們拋卻小家,忘卻親人,而是要我們推己及人,由“家”到“國”,都捧出一顆愛心來。
3.顧炎武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任”,范仲淹講“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作為新時代新青年,我們要走出孤芳自賞的“小我”,融入祖國和人民的“大我”,站在時代潮頭,活出最美的青春。
4.“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傳承,“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愛國精神接續,是我們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亙古綿延的精神密碼。
5.國家并非抽象,它是由一個個家庭所組成的共同體。我是我自己,我也不僅僅是我自己;你是你自己,你也不僅僅是你自己。當我們手拉手站在一起,我們就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
6.丹心寸意,皆為有情;奮不顧身,共筑家國。正是這樣的家國精神,感召著中華兒女萬眾一心跨過一道道關、邁過一道道坎;正是這樣的家國情懷,陪伴著我們踏實堅定地走過昨天、走到今天、走向明天。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在種花家。
家國情懷文案摘抄大全篇4
1、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楊萬里《竹枝詞》
2、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獄中題壁》
3、此中何處無人世,只恐難酬壯士心。——顧炎武《海上》
4、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5、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
6、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7、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陳陶《隴西行》
8、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鄭成功《出師討滿夷自瓜州至金陵》
9、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10、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渭城曲》
11、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臣殘陽。——李綱《病牛》
12、撫劍長號歸去也,千山風雨嘯青鋒。——康有為《出都留別諸公》
13、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聶夷中《詠田家》
1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15、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曲》
16、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為家共飲和。——洪秀全《吟劍詩》
17、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
18、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戚繼光《望闕臺》
19、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20、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龔自珍《漫感》
家國情懷文案摘抄大全篇5
1、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陳陶《隴西行》
3、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黃遵憲《贈梁任父同年》
4、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魯迅《自題小像》
5、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李綱《病牛》
6、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杜牧《贈別》
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8、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9、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杜甫《贈衛八處士》
10、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11、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12、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
13、昨夜秋風入漢關,朔云邊月滿西山。——嚴武《軍城早秋》
14、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15、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曲》
16、都護行營太白西,角聲一動胡天曉。——岑參《武威送劉判官赴磧西行軍》
17、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18、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文天祥《南安軍》
19、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20、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家國情懷文案摘抄大全篇6
1、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戚繼光《馬上作》
2、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3、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4、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5、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6、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7、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令狐楚《少年行》
8、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陸游《病起書懷》
9、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嚴武《軍城早秋》
10、易水潺潺云草碧,可憐無處送荊卿。——陳子龍《渡易水》
11、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紳《憫農》
12、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度大庾嶺》
13、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三首》
14、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于謙《詠煤炭》
15、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6、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題臨安邸》
17、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戴叔倫《塞上曲·漢家旌幟滿陰山》
18、絕域從軍計惘然,東南幽恨滿詞箋。——龔自珍《漫感》
19、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陳與義《詠牡丹》
20、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杜牧《贈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