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獵人觀后感
這種文章往往融合了個人情感、理性分析和文化批判,是對作品的一次再創造和解讀。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最后的獵人觀后感,僅供參考。
最后的獵人觀后感(篇1)
一、 見名取義
大多數人聽聞《荒野獵人》都是和萊昂納多獲得奧斯卡小金人有關,這部影片也獲得金球獎,在上映之前成功的吸引了大眾的眼光。在影片上映之前,觀眾知道的大多只是零零碎碎的相關信息,例如萊昂納多生吃動物內臟,大多數的拍攝場景都在冰川地區,影片內的景色很恢弘大氣,就像一幅畫卷。單從《荒野獵人》這個翻譯過來的片名看,猜想是大概講述萊昂納多飾演的獵人如何在荒野中生存的故事,但是無法猜到故事的主線和主題。后來聽說北美的譯名是《還魂者》,有影評人說這個名字更加貼近故事的內涵,格拉斯在劇中其實只有一口氣,但是憑著這一口氣克服千難萬險把自己兒子的仇給報了,就如同一個還魂者,憑借的是強大的信念和不屈的靈魂。確實如此,《荒野獵人》這個名字能夠讓人想到的無非是草枯樹衰,一望無際荒野上某個獵人在為了生存奔波。
雖說影片名并不太影響電影的內容,但是這個名字會牽引著觀眾去想象和思考,當我看到《荒野獵人》這個名字在潛意識里就會把格拉斯看成復仇的獵人,而《還魂者》則會讓人覺得格拉斯是一個有信念支撐的靈魂者,帶給人的還有精神上的震撼。所以一定程度上影片的名字會對影片的思想主題上有所影響,就像我們看一本書,很多時候書名都是書的內容的凝聚,片名亦是如此。
二、 景情交融
《荒野獵人》在我們面前展現的是大自然天然的畫卷,野性而有質感的荒外氣息,配合故事的背景,恰如其分。無論是影片開始的那潺潺流動的水,清澈得連波紋都發亮,水中生長的一棵棵筆直到云天的樹,棕色的樹皮上彌漫著原始的氣息和類似遠古的荒蠻;無論是聳立的群山,延綿不斷,覆蓋著厚厚的白雪,和遠處灰白的天空互相契合;還是在峽谷間奔騰的河流和凍結如鏡面的冰川,映出天地的荒涼,從上面肆意呼嘯而過的寒風。這些讓人驚嘆于大自然鬼斧神工同時,也喟嘆于3人類的渺小。
正所謂文字都需要運用情景交融,而這部影片的景也不單單只是為了向觀眾展示原始美妙的風光。所有的雄偉景觀的背后都顯露著環境的艱苦,沒有食物供給,沒有藥物和衣物,除了自己身上所原有的東西,格拉斯什么都沒有。在這種情況下,再美的風景也都成了阻礙,成了他生存的障礙。這恰恰從另一面突出了格拉斯人物的堅強與不屈,一般人在身負重傷,一無所有,也沒有人能夠幫助他的時候都很難生存,尚且是在這了無人煙的荒外。
這些景不僅是烘托了格拉斯本人,也和他的情感纏結在一起。從格拉斯的兒子被菲茲杰拉德殺死后,他的內心就是充滿著陰郁和仇恨,他生存下去就是為了復仇。大多的場景都是灰白的天,風夾雜著雪狂暴的吹著,沒有一點陽光,這不正是他內心的寫照嗎?陰郁,痛苦,孤獨,復仇的風一遍一遍的從內心吹過。
三、 丑惡與信念
影片中最鮮明的兩個人物就是格拉斯和菲茲杰拉德。當格拉斯的兒子尚在的時候,格拉斯對于菲茲杰拉德的挑釁選擇的是容忍,兒子被他殺死后,內心唯一的想法就是手刃仇人。菲茨杰拉德是一心只為財富和自身利益,不顧他人生死的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他不惜殺害別人,同時又帶有深深的種族歧視。這種人十惡不赦,讓人恨得牙癢癢,但是又拿他沒有辦法。影片塑造的菲茲杰拉德是一個奸惡的小人,而這與格拉斯也形成了對比。格拉斯被熊襲擊之后只剩一口氣,但是就憑借這一口氣和頑強的意志在荒野生存下來了。他吃生肉,吃動物的內臟,用硝石療傷,跳進湍急的河流里逃生,鉆進馬的肚子取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保留生命,完成自己的復仇。從他身上體現的是勇敢,堅強不屈和強大的生存信念。如果不是這個信念支撐著他,他很有可能就在某次逃亡中死去。
影片不僅僅講述了一個復仇的故事,同時也給人很多精神上的啟發。最簡單的惡人終究會得到報應,太在乎利益最終將會一無所有。還有擁有強大的信念,很多困難的事情都能夠被克服,做一件事情要堅持要努力,那樣最后才可能實現自己的目標。甚至是影片最后,格拉斯所說的那句話“復仇之劍在上帝之手”借那群里族人之手殺死菲茲杰拉德,而騎著馬從格拉斯身邊走過時,騎著馬的女人對他充滿意味的一瞥,聯想到的就是善意的一個舉動有時候也會對自身很有益處。
四、 絕地反擊之后?
事情都有終結的時候,格拉斯借他人之手最終復仇。影片最后,騎著馬的那群人從他的身后走過,他對著鏡頭那種直勾勾而意味深長的眼神,代表著什么?不知道是一種復仇之后的快感還是復仇之后一切都結束了,支撐自己信念的力量漸漸崩塌?影片到這里就結束了,而這個眼神是留個觀眾去回味和思考的,那個眼神究竟傳遞著什么?
格拉斯絕地反擊之后會怎么樣呢?他的妻子和孩子都已經死去,支撐他在荒野里面唯一生存的復仇大計也已經完成,今后他是該怎么生存下去?格拉斯去找菲茲杰拉德之前對隊長說過一句話“生命對我來說已經不重要了。”當然這并不代表著格拉斯會輕生,而現實版的格拉斯復仇之后是過著平靜的生活。這同樣也是留給觀眾思考和想象的。
另外一個和影片有關的就是萊昂納多結束了多年的陪跑,終于憑借在《荒野獵人》中的出色表現獲得奧斯卡小金人,和影片中的格拉斯有著同樣的思考,萊昂納多在奮斗多年之后獲得成功,那這之后支撐他繼續努力的又會是什么信念?也值得人思考,但是沒有人能夠做出隨意的判斷,其實在思考他們的同時就是在思考我們自身。
《荒野獵人》不是一部普通的電影,并不是說它沒有不足的地方,只是帶給我們的思考非常的多,種族,人性,信念等很多東西。
最后的獵人觀后感(篇2)
星期六和一一去看《荒野獵人》,實際是自己想看,一直知道這個影片不適合一個不到8歲的孩子,可是自私的我依然把孩子拉到影院。
影片很血腥、暴力,講訴了人對自然的無度掠奪,人與人之間金錢、利益、欲望的無休止的膨脹。種族歧視,人性的對物質無窮無盡的索取,一切都是人性中的無盡的欲望,不惜無盡的鮮血,付出生命的代價。
總認為孩子看不懂這么艱澀、難懂的影片,但是孩子確實看懂了,并且以她的角度解讀了影片,孩子不理解人為什么為了金錢寧可喪失生命,真正震撼孩子的是主人公為了活下來,發揮了人所擁有的一切潛能。
活下來,報仇,當活下來成為信念時,一切都不值一提,主人公刨開馬肚子,取出馬的內臟,鉆進馬的肚子,度過寒冷的夜晚,連我的有些受不了,問孩子害怕么?孩子并不害怕,整個影片類似的場景還有很多。我第一次正視了一個孩子的承受能力,但是最后我們依然沒有看到結局,孩子怎么都不看了,我們在正義即將戰勝邪惡的那一刻,離開了影院。
一部獲獎影片,并不是人人都能深刻理解,人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就像瘋狂動物城,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和厭惡的自己和他人。
最后的獵人觀后感(篇3)
無盡的荒野、咆哮的黑熊、被狼群追趕狂奔的美洲野牛、麋鹿、互相仇殺的印第安部族和說著不同語言的貪婪殖民者,交織著勇敢、堅強、親情、正義、自私、冷血、種族主義和人性的善惡,這一切的一切都在這部影片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故事發生在美洲大陸,北美殖民者掠奪印第安人的土地,瘋狂屠戮原住民的村莊,包括老人和孩子。主人公是一位反對種族主義的白人,在一次殖民者的搶掠中,失去了他的印第安妻子。從此他一直帶著自己混血的兒子作為皮草獵人生存。他深知其他人對有色人種的歧視,劇中主角對兒子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他們不會聽見你的聲音,他們只看到了你得膚色!”,可見當時的種族主義是何等瘋狂。
劇中主人公在一次打獵途中遇到黑熊,勇敢的他與巨熊展開了殊死搏斗,并最終殺死黑熊,可本人也身負重傷。獵人隊伍原本就是在躲避印第安部落追殺,所以無法帶著重傷的主角一起撤離。充滿正義感的獵人隊長不允許大家拋棄主角,再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出資雇傭本片的另一位反派主角,也是大惡人菲茨杰拉德(因為他實在太壞了,所以我記住了他的名字),以及一位同伴和主角的兒子一同留下來,希望能堅持陪伴主角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可是自私的菲茨杰拉德完全只是想要錢,他為了擺脫主角,殘忍的當著主角的面殺害了他的兒子,并欺騙伙伴一同拋棄主角。他完全就是邪惡的化身:是一個貪婪、冷血、滿口謊言的種族主義者。
到這里劇情出現了轉折,主人公靠著心中那份意念和生存本領,奇跡般的生存下來,在荒野中歷經重重磨難,最終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他的頑強意志力實在太讓我驚嘆了!他的勇敢,堅韌,對親情的渴望,是他活下去的希望。因為他的善良,半路上遇到的印第安友人,對他細致的治療,使他保住了性命。又因為主角救了印第安部落族長的女兒,在影片的最后因此得以活命。讓我感受到人的所作所為都會影響深遠,而只有善舉才會帶來好報。
希望大家都能看看這部《荒野獵人》,不光是故事非常精彩,演員們為了拍這部電影,也都是憑著驚人的毅力,克服了常人難以忍受的困難,十分讓我敬佩。小提示,影片中的大惡人,是另一部我非常喜歡的電影《毒液》的主演哦!
最后的獵人觀后感(篇4)
《荒野獵人》成就了小李子,其實故事的漏洞很多,但演員的演技讓觀眾沒有出戲也是本事。
其實父子之間的感情是否如此熱烈?有人選擇為了犧牲性命,也有人在危難來臨選擇把親人擋在身前保全自身。
在野蠻的時代,女人是很難存活下來的物種,她們既是戰利品,又是種族延續的工具。生存的競爭力弱,但同時只有強大的人才有機會擁有他們,得到繁衍的機會。
群居生活的人們也是擇優組建自己的團隊,只有有用的成員才不會被放棄。比之現代,只是被放棄之后的成本更高一些----死。
就算是蠻力的時代,智力仍然是發展的根本。不管是為了仇殺還是為了掠奪,思考是進步的階梯。
善良嗎?蘇族人殺光了獵人全族,可是他還是盡己之力救下處于弱勢的主角。
最后的獵人觀后感(篇5)
荒野獵人通篇不乏絕美的景色,主演凄慘的處境,看來網上一直說的小金人頒給小李子團隊就是因為太拼了,所以該得的。
其實在那樣的一個那樣的歷史場景,新美國的開拓者與原著居民開展的仇殺,完整的重現了復仇為主題感情信仰為主導的主人公心理。雖然最后,只剩了孤獨,但也正是那個時代多數人想要追求的平靜的生活。不知道為什么,看這段的時候,我想到了二萬五千里長征,實際場景并不亞于美國這段種族戰爭史。希望我們還有機會能看到一段這樣自己國家的歷史還原!
我臆想一下,也許作者是想說每個人都應該有信仰,每個事物都有可能成為你的信仰。從這個角度來看,小金人理解為信仰的附屬品也未嘗不可吧!
最后的獵人觀后感(篇6)
今天下午抽時間去看了這場獲得多項大獎的電影。
影片中,萊昂納多扮演的格拉斯是一個獵人,經歷了跟黑熊搏斗,被撕咬,差點喪命;無德的同伴將他兒子殺害,他自己被拋棄,發誓要復仇;受到外族人的追殺,在河中漂流,摔下河谷,后來又墜入懸崖,真可謂九死一生;在野性的蠻荒之地穿行了好幾個月,終于回到了安全地帶;同仇人搏斗,拼命反擊,最終復仇成功。憑借他頑強的毅力和堅韌的品格,做好了自己,這才是為世人所稱頌的。影片最后一幕也定格在格拉斯深邃、意味深長的目光中。
反派角色菲茨杰拉德由湯姆哈迪扮演,應該說他演繹地也非常到位,讓人恨之入骨,最后死得其所。他的精彩表演也使他收獲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總覺得反面角色不太好演,比演正面角色要難一點。演員在現實中同劇中一定是兩種性格特點,對角色的把握和演繹就要靠演員自身的功力了。
總不愿看到好人、正義善良的人死去,結尾處獵人隊長的死,讓人惋惜。試著改編一下,讓他活著,讓人們看到正義善良存續下去。
看完后,感覺萊昂納多真是拼了,為自己的事業付出很多。拍攝條件那么艱苦,環境那么惡劣,經歷那么多磨難,還好上天不負有心人,他的努力拼搏收獲了榮譽,也讓世人都看到了他的堅持。曾經沖擊奧斯卡,陪跑22年,這需要一個演員付出極大的耐力,他做到了,因此他成功了。
影片中幾次出現的話語(大意)當風暴來臨的時候,要站在大樹前面,這時候樹干是不動的。就像英雄的心,不被外界所左右。也告誡我們:不要被外界客觀環境所動搖,要堅定自己的內心,為了信念,堅持下去。縱使九死一生,也要爬起來,就是不能在原地等死。
時隔一年,再次回想電影的內容,依然記憶猶新。那種英雄強大的內心力量,仍然讓我感動。
最后的獵人觀后感(篇7)
“存在還是毀滅”,這是莎士比亞《哈姆雷特》中的經典臺詞,之所以稱為經典并且久為流傳,是因為這是劇情矛盾積聚到一定情況下來自主人公靈魂深處的發問,更具悲劇氛圍,更能夠直擊人心。人尤其是在逆境的時候,更應該有一種開拓和進取精神,以及支撐其進取的信仰或信念,去構建一個精神家園。哈姆雷特之所以沒有選擇死亡,除了人的本能求生的欲望之外,更多的是因為他認為自己更崇高的使命是“復仇”,而《荒野獵人》中貫穿整個故事的主題也是復仇。但是僅僅如此嗎?并不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多面性,而《荒野獵人》所體現出的正是如此。
影片《荒野獵人》采用單線敘事的方式,講述的是以主人公格拉斯為代表的文明人來到印第安人里族的地盤上,搶奪野獸皮毛賺取利益卻遭到里族的追殺,格拉斯的團隊陷入困境。格拉斯也在探路時與一頭熊的正面沖突中身負重傷。由于路程行走艱難,隊長留下三名隊員霍克(格拉斯的兒子)、布里杰和菲茲杰拉德照顧格拉斯,其他人繼續尋找出路。最后菲茲杰拉德為了自己的利益殺死了阻撓他的霍克,丟棄了格拉斯。格拉斯憑借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在環境惡劣的荒野中為了生存歷經種種磨難和痛苦,有外部環境所帶來的寒冷與種族間的殺戮,也有自身傷口復發致使的昏迷,但都被強大的生存意念和復仇心理所戰勝。格拉斯最終走出了荒野,回到住所與隊員會合后開始了他的復仇之路,菲茲杰拉德最后死于上帝之手。故事并不復雜,除了復仇的主題外,還從精神層面表現了這樣兩個觀點:種族之間的平等性和信仰的重要性。
種族之間的平等性是指人與人之間除去民族性、功利性所剩下的能夠相互給予的愛和善意。《荒野獵人》故事發生的背景是1823年的美國西部,鏟除了障礙的新國家正忙著向西擴張版圖。大多數探險隊靠捕獵河貍,獲取毛皮賺錢謀生,發家致富,殖民地人口大量涌入西部,大規模狩獵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甚至對原住民本身的迫害漸漸地培養起了印第安人的仇恨,物質文明帶來了無限的欲望膨脹。“也許,你,我都是兄弟”根本沒有文明,是白種人視紅種人為野蠻人的重要原因。哥倫布登上美洲大陸后,在給贊助人的信中描寫山川、河水、森林,描寫夜鶯的歌聲有多么動聽,而事實上他看到的只不過是“錢途”,唯獨一筆帶過沿途遇到的原住民,他們不計其數,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也沒有看到任何國王。探險家用自己的標準判別野蠻的定義。可是除了金錢與利益,除了科技,真正文明的本源應該來自于人心。格拉斯所帶領的團隊和其他處于荒野之中的團隊,確確實實也成了野蠻人,甚至由于自身利益的驅使變得更加野蠻不堪。我們不禁應該反思,真正的文明是什么?當科技、金錢一切沒有之后,在大自然面前人都是渺小的,退回野蠻時代是否還會如此冷漠?
真正的文明是什么?當科技、金錢一切沒有之后,在大自然面前人都是渺小的,退回野蠻時代是否還會如此冷漠?
信仰是無論什么年代都不能缺乏的,一旦缺乏便會導致精神危機。當格拉斯被同伴拋棄于荒野之時,他經常出現的夢境是自己的妻子所說的:“當暴風雪來臨的時候,站在樹前面,你看它的枝葉,覺得一定會被風吹落,但是再看它的樹干,紋絲不動。”樹是偉大的,因為它有根,有根就意味著永遠屹立不倒。就像三毛所說的:“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恒。一半在土里安詳,一半在風中飛揚。”正是這樣的信念把格拉斯一次又一次拉回生死線的邊緣。當物質文明退化的時候,現代意義上的精神文明,即文化也會退化,因為首先只能憑著本能去解決溫飽問題,而遇到的困難無法解決,一切只能借助上帝來解釋。人在大自然和復雜的人性中顯得如此渺小。但正是我們的信仰才會約束自我,堅持自我,在困境中顯得如此之偉大。就像在最后復仇之時,格拉斯把菲茲杰拉德交予上帝去處理,因為他相信上帝的存在,存在即合理,存在即正義。
“當暴風雪來臨的時候,站在樹前面,你看它的枝葉,覺得一定會被風吹落,但是再看它的樹干,紋絲不動。”
當我們進入最原始的生活狀態時,面對神秘的大自然固然很渺小,但是任何一條生命都是偉大的,都是平等的。這便是《荒野獵人》所追尋的,也是我們應該永遠追尋的。
最后的獵人觀后感(篇8)
喜歡萊昂納多,喜歡他演過的每一個角色!通過看這些老戲骨們的表演,讓我意識到,表演這個東西僅靠努力是不行的,天賦一樣必不可少!
精典影片與泛濫的連續劇的重要區別就欣賞大師們的精湛演技!《荒野獵人》沒看上公映!得知萊昂納多因此片斬獲影帝桂冠,為他高興,但更懂得這是他通過多年的努力,真正的實至名歸!
因沒有看上首映,因此就沒急著再去看!只想抽個專門的時間靜靜的去欣賞!就像小時候得到一個好吃的稀罕物,左放右放的不舍得吃,只等一個靜靜的時間空間一點一點的去品味!
利用這兩天陰雨天氣,抽出空閑時間,去反復觀看了幾遍《荒野獵人》大氣磅礴的場景,波瀾壯觀的自然景觀,萊昂納多精湛細膩的表演都讓我喜歡到不行!反復回放他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表情!體會角色在一次次苦難后的重生!感受著生命在大自然中的韌性與脆弱。享受了一場視覺與心靈的盛宴!萊昂納多,你的影帝受之無虧!喜歡你,一直到永遠。
最后的獵人觀后感(篇9)
電影主要是鏡頭語言的藝術,單就這個層面而言,The Revenant是成功的。廣袤的洛基山脈敦樸而凝重。影片初始,就仿佛打開一個宏大敘事的卷軸,廣角和全景鏡頭下黑松與白雪凜然對峙。突然,一支利箭鉆破結冰的空氣,幾乎可以在屏幕前嗅到那股寒冷的血腥。
岡薩雷斯應該是個懂得講故事的人,影片開篇就制造了一個戲劇沖突,以皮毛商人和印第安人的遭遇戰展開敘事,并迅速交待了幾個主要故事人物。
然后,戰敗、逃亡順理成章,鏡頭語言簡潔,情節交代充分。緊接著,另一個戲劇沖突,也是本片主要的沖突之一——男主與棕熊的肉搏,長鏡頭到底一氣呵成。影片到這里,無論鏡頭表現力,還是敘事方法,以及沖突設置無疑都是成功的。尤其是之后男主負傷,數次出現的仰角鏡頭,鉆天的冷杉(白楊?)枝梢搖動旋轉,如高高直立的天神召喚一顆無助瀕死的亡魂。將自然、宗教,以及脆弱的靈魂和人的瀕死感用鏡頭巧妙地連結在一起,極具張力而語鏡深邃。
隨著劇情的進一步發展,男主負傷遭棄,孩子被殺,荒野求生,最終復仇。故事主體框架下,慢慢顯現出結構的單薄。首先鏡頭語言似乎表現出更多自然的美好,而大自然的無私與殘酷,人與自然的對立和共存,這對矛盾沒有得到有效地挖掘。
而且,既然故事放在與印第安部落沖突的歷史背景下,可以表現和升華的地方應該還有更多,但影片本身卻幾乎演繹成為一部荒野生存教科書。男主用力的痕跡也很明顯,但始終在心理共鳴上隔著那么薄薄一層。我們跟隨情節緊張,跟隨情節揪心,跟隨情節祈禱或慶幸。但我們始終平靜,沒有壓抑到窒息地呼吸,沒有血脈賁張地憤怒,沒有幾欲掉淚的酸楚。我們只是平靜地看著一幕幕鏡頭上演,一如那片古老而沉默的土地。
最后的獵人觀后感(篇10)
許久許久沒有看電影了,記得還是那年看了姜文的《讓子彈飛》就沒再進過影院。今年本打算看看馮小剛獲獎的《老炮兒》,可是跑到影城,才知道沒有票了。隨后看影評也不咋的,就沒有了看的沖動了。再后來在網上看了后,連寫影評的激情也沒了。然而,今天去看了萊昂納多 主演的《荒野獵人》,深深地被震撼了!
這是一部根據邁克爾彭克同名長篇小說改編的,講述19世紀皮草獵人被熊所傷并被其他獵人殺子劫財拋棄荒野,奇跡般存活后復仇的故事片。該片獲得第73屆金球獎劇情類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導演,同時也獲得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攝影。
其看點有:
一、故事情節曲折,波瀾起伏。電影雖然講述的是獵人之間的愛恨情仇的故事,但是,由于和當地土著里族人的矛盾和沖突殺戮,使影片懸念疊起,總讓人猜不到下一刻會發生什么變故,似乎隨時都有突然爆發的事件,也就至始至終時時抓住了觀眾的心。其實電影的主題和立意也非常明確和高大,它贊揚了立志復仇堅韌不拔的正義,鞭撻了背信棄義暗下毒手的惡魔。
二、攝影真實,畫面震撼。影片拍攝的是荒野獵人的故事,電影取景都在原始森林中,幾乎從頭到尾都一直都在拍攝這個被同伙出賣,又被傷病折磨,同時被追殺的獵人是如何頑強生存,吃腐肉,吃樹根,吃活魚,吃生肉,被熊襲擊,為避寒住在剛取出肚腸的馬身里面。其畫面的真實感令人震撼!相信只有世界一流導演和演員才會給人這樣的真實感,而電影的藝術真實其實就是電影的藝術生命。
三、演技高,對話少。全片多用電影語言,對話少而精。萊昂納多一改以往帥哥形象,在該片中以一個一頭亂發如雜草體型微胖的獵人形象出現,反而更加男人味兒十足。由于喉嚨受傷不能言語且孤身一人涉足野外的劇情,作為主角的萊昂納多全片中臺詞極少,僅憑細微的面部表情、神情和動作在表演。
四、電影手段運用恰到好處。影片音響效果好,動靜結合,風聲、水聲、馬鳴聲,原始森林中的各種聲音此起彼伏,忽而又平靜得沒有一絲聲音,正在這當頭,又突然槍聲響起。大量運用蒙太奇手段,交代了主人翁與妻子兒子的關系。而恰到好處的運用長鏡頭、空鏡頭,對人物面部表情刻畫以及真實場景的表現,讓落基山脈的壯麗風光一覽無余,大飽觀眾眼福。
電影放映完畢,觀眾還坐在席位上,久久沉浸在影片的情節之中。這是難得看到的好影片。可惜這是國外大片,為什么我們國內的導演,不能拍出這樣震撼人心的大作呢?
最后的獵人觀后感(篇11)
在前天晚上,因為我作業完成的非常好。所以讓我看了一部叫做《荒野獵人》的電影,電影講述了休·格拉斯是一名皮草獵人,在一次打獵途中被一頭熊毆打成重傷后被同行的乘船船長安德魯·亨利救下,船長雇傭了兩個人約翰·菲茨杰拉德和吉姆·布里杰來照顧他。約翰·菲茨杰拉德根本無心照顧格拉斯,一心只想著將格拉斯的財產占為己有,于是殘忍的殺害了格拉斯的兒子,并說服吉姆·布里杰將格拉斯拋棄在荒野等死。兩人原以為格拉斯就會這樣離世,但格拉斯憑借堅強的毅力在野性的蠻荒之地穿行了好幾個月,終于回到了安全地帶并開始了復仇。
剛開始看的時候,覺得不想看,太血腥,因為這個獵人和熊搏斗,被熊咬的渾身都是傷,氣管被咬破,最后肉都腐爛了。
但看著看著,覺得好看了,約翰·菲茨杰拉德想要殺他,但他的兒子看見了,要保護他,但是狠心的約翰·菲茨杰拉德把他的兒子也殺死了,獵人就要殺死約翰·菲茨杰拉德為兒子報仇。但是在報仇的過程中,他憑借著自己頑強的精神和生命力,最后復原并殺死了約翰·菲茨杰拉德。
這片電影告訴我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才會取得勝利!
最后的獵人觀后感(篇12)
喜歡萊昂納多,喜歡他演過的每一個角色!通過看這些老戲骨們的表演,讓我意識到,表演這個東西僅靠努力是不行的,天賦一樣必不可少!
精典影片與泛濫的連續劇的重要區別就欣賞大師們的精湛演技!巜荒野獵人》沒看上公映!得知萊昂納多因此片斬獲影帝桂冠,為他高興,但更懂得這是他通過多年的努力,真正的實至名歸!
因沒有看上首映,因此就沒急著再去看!只想抽個專門的時間靜靜的去欣賞!就像小時候得到一個好吃的稀罕物,左放右放的不舍得吃,只等一個靜靜的時間空間一點一點的去品味!
利用這兩天陰雨天氣,抽出空閑時間,去反復觀看了幾遍巜荒野獵人》大氣磅礴的場景,波瀾壯觀的自然景觀,萊昂納多精湛細膩的表演都讓我喜歡到不行!反復回放他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表情!體會角色在一次次苦難后的重生!感受著生命在大自然中的韌性與脆弱。享受了一場視覺與心靈的盛宴!萊昂納多,你的影帝受之無虧!喜歡你,一直到永遠
最后的獵人觀后感(篇13)
影片根據邁克爾·龐克同名長篇小說改編。
首先要說的是,《荒野獵人》是一部了不起的佳作,導演岡薩雷斯去年的神片《鳥人》讓不少大叔哭天喊地得愛不完,這部新作則有更多凌厲與荒蠻氣質,非常震撼;再者,影片的攝影同樣無與倫比,攝影師(《鳥人》《地心引力》攝影師)擅長長鏡頭、旋轉鏡頭,每一幀畫面無可挑剔,展現出無與倫比的壯美奇觀,荒野景象,浩瀚壯闊。
當然,這部電影自拍攝起,幾乎所有的關注點都在男主角小李子身上,先是他又變肥了,變邋遢了,慘不忍睹了,后來,人家證明,之所以型男變成挫男完全是因為《荒野獵人》的創作需要,為電影增肥變丑,這是什么精神?這是為藝術獻身的崇高精神啊!
然而,看完電影才知道,何止是增肥變丑這么簡單,小李子為了這部電影,為了藝術,簡直是把命都貢獻出去了!
關注他的《荒野獵人》,是從去年奧斯卡頒獎典禮結束后開始的,據說是小李子的沖奧之作,還有湯老師,這樣的一部作品,分量不言而喻。直到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了泄露版的視頻,可以很負責的對大家說,這部電影是絕對意義上的佳作,個人已經把它列為明年十佳電影的第一部。電影中還是大量充斥著導演慣用的長鏡頭,把每個場面和細節都表現的觸目驚心,鮮血與呻吟,殘忍與死亡,與《鳥人》的“深度”不同,本片則更多的體現出了“廣度”,廣角鏡頭下,落基山脈的壯麗風光一覽無遺,一個種族的命運正在上演。
就我的理解,在電影所有的線索和矛盾中一直貫穿著兩個主題,復仇與生存。
第一個主題,復仇。
野獸殺人并不是因為它們想吃人,更不是因為它們生性殘忍,它們不管你是為何而來,是強大還是弱小,只要它們的領地受到侵犯,它們就會把入侵者撕碎,因為這就是野蠻世界的規則,如果你不能守護自己的領土,等待你的就是滅亡。
在19世紀,更大量的白人開拓者涌入美國中西部,也就是蘇族人的聚居地。他們砍伐森林,獵殺野獸,嚴重的破壞了當地的生態平衡,也威脅到了蘇族人的生存,于是他們遭到了反抗,爆發了達科他戰爭、紅云戰爭、黑山戰爭等戰役。憑借過人的箭術和對當地地形的熟悉,蘇族人也獲得過幾場大勝利,無數白人的頭皮被他們割下。然而由于武器裝備的落后和白人源源不斷的涌入,他們的家園被毀,當地壯觀的野牛群也消失了,最后的蘇族部落不得不在內布拉斯加州的羅賓遜堡與白人簽訂了拘留地協議,此后不得不四處遷徙,美洲平原的馬背文化和神秘的西部處女地,也很快消湮沒于歷史長河之中。《荒野獵人》的故事,就是這段歷史中的一段插曲。
主角格拉斯和他的一伙同伴入侵里族(rees)領地,大量獵殺動物以獲得皮草,于是我們一開頭就看到他們一行人遭到里族人的襲擊,死傷過半,不得不乘船撤離,后來為了不被里族人追上,他們又棄船上岸。格拉斯在一次獨自出行時不小心步入了一窩狗熊的領地,護崽心切的母熊幾次攻擊了他,雖然被撕扯得體無完膚,最后格拉斯還是把母熊給殺了,并被及時趕來的同伴所救,這里明顯是把里族人等同于熊,格拉斯等同于入侵的白人。
然而,格拉斯和那些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的白人不同,他并不會去侵犯里族人的利益,他甚至和一個波尼族女人相愛并生了個兒子,只是好景不長,在一次白人的入侵中,部落被毀,妻子被殺,為了保護兒子他殺了一個白人軍官。說到這里,那個和菲茨杰拉德一起逃走的小伙子和格拉斯是一樣的,都代表著良知尚存的白人,盡管十分年輕,被菲茨杰拉德欺騙,并在他的威逼利誘下把格拉斯遺棄在冰天雪地之中,但之后他和菲茨杰拉德路過一個被毀掉的里族部落時看到一個幸存下來的女人,他非但沒有把她殺死,還給她留下了食物。
有格拉斯這樣的人,當然就有菲茨杰拉德這樣的人,而后者明顯代表著那些貪婪的,為了利益燒殺掠奪不擇手段的入侵者。為了錢他主動要求護送重傷的格拉斯,但在路上他為了省事又試圖把格拉斯捂死,被格拉斯的兒子霍克發現后他又殘忍的將對方殺死,最后欺騙另一個同伴把格拉斯留在了荒野之中。而后來他被格拉斯重傷并被蘇族人殺死的結局則詮釋了“復仇”這一主題,格拉斯為兒子復仇,里族人為無數死去的同伴和被破壞的文明復仇。
同時我們不能忽略格拉斯的兒子霍克,他是白人和波尼族的結晶,但最終又被菲茨杰拉德所殺,我想導演在這里想表達的大概是白人和印第安人本來有和諧相處的機會,但貪婪的入侵者們毀了這一切。他們戴著文明的面具毀滅原始的野蠻,但當那自然的樹接連倒下,原始的枯骨上是墮落的旗幟,文明的廢墟里殘鐘搖晃,只剩下孤獨的人類和他們逝去的幻想。
最后的獵人觀后感(篇14)
室友說想看《荒野獵人》的時候我內心是拒絕的,但是想到這周末有個寫影評的計劃,那就去看看吧,畢竟我也沒看過幾個獲過奧斯卡大獎的電影,看過的都是很不錯的。想不到第一篇影評還是在電影院看的,也算是一個儀式感吧。
剛開始聽到這個電影的名字以及看見劇照的時候我想的劇情應該是一個荒島求生的故事,但是在看到不到二十分鐘的時候我已經接近崩潰,不禁要想我為什么坐在這里看這種電影。
對于一個看重案六組以及少年包青天都能給我造成深刻的心里陰影的這種膽量,我居然在看一個人和狗熊搏斗的場面,實在是很讓人匪夷所思。格拉斯(萊昂納多)在和狗熊搏斗的時候真心為導演組點贊,細節處理以及演員的演技真的可以以假亂真,雖然我還做出了捂眼睛等幼稚的行為。以前看演員在演技學校學習的時候要學習無實物表演,看這種視頻的時候覺得好搞笑啊,有必要么,但是當看到這種用特技做的電影之后真的覺得演員要想象自己個一個龐然大物搏斗并且被傷得很重,很痛苦,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萊昂納多雖然已經從一個俊美少年蛻變成如今這般大叔模樣。但不得不說的是靠臉吃飯和靠實力吃飯是兩件截然不同的事情,外在并不能恒久遠,但是實力是可以永流傳的,萊昂納多等了這么多年的小金人拿得實至名歸。
格拉斯堅持活下來的理由是想照顧他唯一的兒子,但是當他親眼看著自己的兒子死在自己的同伙手上的時候,除了噴涌而出的膿漿,那種憤怒之火從他的喉嚨,他的眼睛里熊熊燃起,菲茨杰拉德是一個無恥的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放棄了同伴的生命,還謀殺了他的親人,雖然人總是有萬般無奈以及不得不,但是既然答應了別人要守護自己的同伴,就應該做到,或者說,如果覺得不想做或者做不到就不要輕易的答應。布里杰是一個很善良的年輕人,他知道自己應該善待格拉斯,守護他、守護自己的承諾,但是當菲茨杰拉德說他們可能面臨生命危險的時候還是拋棄了格拉斯,不能說他有多么膽小怕事,多么不仗義,人在生命面前都是懦弱而缺少勇氣的,能做到因為信義放棄生命的又能有幾個人呢?人性本如此,何須強求。
當格拉斯拼命活著并且找到菲茨杰拉德的時候,他的內心應該是一種什么樣的想法呢,殺了菲茨杰拉德又能怎么樣呢,菲茨杰拉德說:你回來僅僅是為了復仇么,那你的兒子也回不來了。看到這里我的內心跟著格拉斯變得絕望了,是啊,有些怨氣,有些不甘心,有些仇恨,即便自己完成了所謂的報復,又能怎么樣呢,走了的人回不來,過去的歲月不能重來,復仇之后的格拉斯也沒有活著的意義了,所以我想知道的是仇恨到底有著多么可怕而強大的力量。
外國人的名字其實很不好記,為了寫這些感想我還查了下資料,看到該電影有原型的時候我還真是有點驚訝,跟狗熊搏斗過的人,還真的活著回去了,人的意志力到底有多強大,所以,無論遇到什么事情,要相信自己可以,只要你想,沒有不能。
沒想到第一篇影評寫了這么多,雖然寫的不好,但是我已經試著讓自己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值得鼓勵和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