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八佰觀后感200字
寫觀后感不僅可以提高你的文化素養,也可以為你的生活帶來更多的樂趣和享受。好的電影八佰觀后感200字要怎么寫?小編給大家帶來電影八佰觀后感200字,供大家參考。
電影八佰觀后感200字篇1
斷垣殘壁,鮮血狂涌。沒有什么風花雪月,生死就在一瞬間。真正的生離死別,沒有纏綿的告別,沒有長亭古道,太陽依舊升起,只是有人留在了昨天。
前段時間觀看了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電影《八佰》,深深撼動了我的心。八佰,四萬萬,十四億人的……中國!八佰而非八百,他是鮮活靈動的生命!千瘡百孔的城墻上是刻有那年代的熱血浪漫!國恥可以原諒但不能遺忘!
一條河為界限,橋的那邊是紙醉金迷歌舞升平的天堂,橋的這邊卻是血沫橫飛的地獄。他們鐵骨錚守四行倉庫,保衛自己的同胞,保衛租界的人民。為贏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中國軍民傷亡三千五百萬人以上。
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贏得了遠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抵御外侮的偉大篇章。何為中國?糜爛與繁華被揉碎,撥開年代上的腐朽古老的蛛網,從容不迫的戲腔和優雅綿長的外語歌喉化為震耳欲聾的戰士嘶吼出的“沖啊!”,凝聚空氣中的血霧最后匯成了東方大地頂天立地的一根錚錚鐵骨。這,就是中國!
吾輩自當強。總是在說現在的孩子是溫室里嬌貴的花朵,我們該長大該獨當一面,要用拼搏不斷書寫傳奇,擔起時代賦予少年的使命。九年沉淪書海,英雄志在揚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我們有我們的擔當勇于砥礪前行,應讓青春在家國中綻放,我們自強不息勤奮勇敢,面對新時代的浪潮要舉起傾斜卻從不會倒下的國旗,我們是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少年!刺向咽喉的刀是烙在骨子里永遠的傷,這盛世終不負英雄血淚,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敬那些為祖國犧牲的英雄。愿你們來生生世世活在陽光下,看中國繁榮昌盛,看人民安居樂業,看孩子們在學校學習知識,聽朗朗書聲。沒有戰爭,沒有死亡,沒有絕望。
電影八佰觀后感200字篇2
星期六晚上,媽媽帶我看了《八佰》這部電影,我覺得特別有意義。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之間只有一條河的距離,他們孤軍奮戰4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戰爭,他們只有400人卻對外聲稱有800人。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故事,是日本宣稱三個小時讓上海淪陷,攻破四行倉庫。于是,英國人和日本人打下了賭,因為租界是英國人的地盤,所以他們有權接受。所有在租界的中國人,都跑出家門在圍欄邊觀看這一場戰爭。童子軍們正在積極的讓人們捐贈食物、錢財、水和藥品送到四行倉庫內。很多的士兵都留下了東西寄回家鄉,這是一場殘忍的戰爭。為什么呢,因為日本人要求用飛機重炮和挖掘機等重力武器來突破四行倉庫,但是會避開租界。這讓我感覺到,國家不強大就會到處被欺負,日本明目張膽的侵略中國,可是別的國家只是看熱鬧,所以,我發現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自己國家變得強大才是根本。
戰爭打響了。現在士兵只有300多人,根本不是日本的對手,但是他們永不放棄,一定不讓上海淪陷,不讓四行倉庫毀滅,他們在四行倉庫的樓頂,升起了國旗,謝團長謝晉元,讓所有的士兵舒舒服服的洗個澡,干干凈凈的去打仗,不要給國家丟面子。首先英國士兵鋪了一大面紅十字,這里就是安全區,之后,日本人的飛機會對四行倉庫進行慘烈的攻擊,士兵需要跑到租界那邊才有重生的機會。所有的士兵都在樓底下進行準備。首先,謝團長帶領敢死隊去探道,其他軍人再一排一排的過去。日本人的飛機上有重機槍,他不斷的瘋狂掃射士兵們,眼看著士兵一個個倒下,忽然,英國人也拿起了獵槍,他們幫助士兵攻打日本飛機。其中在租界有一個教授,他從家里拿來了一桿珍藏已久的獵槍,也開始射,有一個人聽見士兵需要藥品嗎啡了,也把家里的兩大箱嗎啡拿出來貢獻給士兵,2萬多中國人,都在為士兵加油。最終三小時到了,日本沒有攻下四行倉庫,全國人民都在為他們歡呼,中國勝利了!
我特別激動,因為中國靠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打敗了日本強大的軍隊。中國不亡,人民就不會亡。我以后也要做個軍人,保衛祖國,效力國家!
電影八佰觀后感200字篇3
戰火綿延,硝煙彌漫,人仰馬翻,血染中華大地······
“東北淪陷了,華北淪陷了,但是現在因為有你們,上海還在!”老鴰在尸橫遍野的土地上凄慘地叫著,陣陣喘息聲在四行倉庫蔓延·······從而四行倉庫成了最后的希望······
對面是天堂,而我們這兒是地獄,對面租界歌樓的商女在唱戲,對面租界的富家太太在打麻將,對面租界的叫賣聲徹夜未寧·······“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獄唱后庭花。”所有人都迷住了,“快,快,加固南墻防御·······”對面的光照亮這里的夜,相顧無言,卻勝似萬語千言,他們不得不被拉回現實,“我在老家讀過私塾,沒出過縣城,就想看一眼上海長什么樣。”“我就是害怕,我怕我死掉了,死了什么什么都沒有了。”很多人害怕著,但山河破碎,男兒許國,日本人宣言稱三小時內完勝倉庫,可他們奮不顧身綁著炸藥,用自身的重量砸進日方鋼板陣來阻止形成,看到這兒我的淚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想到現在我們的小康社會都是他們先前在負重前行,他們肩上不止有家庭還有身后幾十萬百姓同胞們。
“明天,我們將接受更猛烈的攻擊”他們決定在第二日一早升上國旗,背水一戰!“寧愿死,不退讓,寧愿死,不投降。”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換來國旗不倒,只要人在,國旗就不能倒!中華人民就不屈服!“國人皆此,倭寇何敢?”
記得,有一個片段,租界為倉庫送來物資,當時女記者問:“再這樣抵抗下去的意義是什么?”“意義?這里是我們的家!”
“委員長之所以讓你們留守至今,本來就是給西方諸國看的!”洋人們知道這次戰斗中國人根本不可能贏,但他們依舊被國人這種寧死不屈的精神所打動。
他的名字叫“端午”,家人一定有個讓他安康的祈愿,家鄉的晚稻還沒收,他卻永遠留在四行倉庫。家書會泛黃,相片會暗淡,唯有那些曾用生命守護過去,會誓守在時光中,始終榮耀········英雄不死,祖國無殤,故土燃燒,戰士誓衛家園。手足同心,共享和平之夢!
勿忘國恥,為國所用!
電影八佰觀后感200字篇4
《八佰》這部電影是一部講述在1937年淞瀘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四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故事。
其中的三個場面令我心中波濤洶涌,熱血沸騰。第一個場面是日軍來臨,他們有防彈盾,組成了一個大盾往倉庫里攻擊,國民黨用槍打不破,他們使用的方法是往自己身上裹炸彈,跳下去犧牲自己,炸了日本人。當時我的眼淚就已經繃不住了,嘩嘩的往下流。他們這種舍命為國家的精神,讓我感到由衷的敬佩。當然,有這些勇敢的人,也有那些不敢拿槍,不敢往前沖的逃兵,也讓我心里對他們的所作所為不屑一顧。
第二個場面是他們在第三日的時候。要把中國國旗立起來。當時是國民黨國旗,并不是五星紅旗,當時的國旗是另一個角上是藍色的正方形,其他的部分是紅色的。他們說:在自己的領土,要立起自己的國旗,不能讓日本人給占領。日本人開著飛機用炮彈掃射他們,那個場面看的我氣憤不已,當紅旗緩緩落下的時候,有一名戰士雖然血流不止,但是他一直用手撐著,他不讓我們的國旗倒下。當時我真的情緒是非常的激動的。他為了自己的國家,寧可犧牲自己,也不愿意讓國旗倒下。當時租界的對面,中國同胞都在看著他們。那些戰士們說,我們的同胞在看著我們,我們不能讓他們失望,我們要好好的守護著他們。
第三個場面就是英租界答應讓國民黨戰士沖向他們那邊兒,但是中途會有日本人用槍或子彈掃射他們。他們中途被射到了好幾個,但是戰士們拼命的往前爬,他們的團座說:“不要戀戰,不要回頭。就是死也要往前爬。我要你們每個人都活著。”聽到團座這句話時,我已淚流滿面。他們才是真正的中國人,他們是保護我們國家的真正的中國人。說愛國,護國不是口頭上的保護,他們是用行動這樣做的,當時我看到他們這種愛國情懷,不顧一切的往前沖的這種精神的時候,我已經泣不成聲。心想是什么樣的人這么偉大,為了我們不顧自己的母父親、孩子就這樣往前沖,只為的是保護我們國家,保護我們的同胞。
從電影院出來的時候。我的口罩已經被我的淚水打濕。眼睛都已經哭腫啦!心中百感交集。影片所表達出來的這種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不單單只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我們整個國家!我愛中國!中國加油!中華加油!
電影八佰觀后感200字篇5
一條蘇州河,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四行倉庫這邊是刀槍火海的浴血奮戰,對面是紙醉金迷的十里洋場。這就是電影《八佰》呈現的畫面,影片一經上映票房就破億,它所帶來的并不僅僅是絕望與希望相纏繞所呈現出的一種震撼。更是民族的恥辱與自豪相交雜的心靈撞擊。
《八佰》中的人物并不是單單純純的非黑即白,而是摻雜許許多多的灰色地帶——租界的民眾、起先想要逃跑無意抗戰的士兵、開賭場的大姐等等。他們不是純粹的“黑”,也不是純粹的“白”,他們是等待被“喚醒”的一個個“灰色”的靈魂。他們的“黑”在于放棄抵抗沉迷于眼前的美好幻景,他們的“白”在于愿意為八佰壯士捐物資,在于企盼出現一個嶄新的中國。
“我不能死,我娘還等著我回家呢。”這是劇中的一個人物端午說過的一句話。由此可見,他們所令人憤怒的“黑”其實是由每個人對團圓盡孝這一期望的“白”所產生的。每個人都有恐懼,每個人的無畏都需要被喚醒。
影片中的蘇州河(吳淞江進入上海市區后被上海人稱為蘇州河)隔開了租界和四行倉庫,隔開了浮于表面的繁華與令人戰栗的荒蕪。影片中的人物也曾說過:“那邊是天堂,這邊就是地獄。”河的這岸是“滿目蕭然”,河的那岸卻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這一反差的確讓人心酸與憤怒。“天堂”充斥著愚昧與麻木,“地獄”充滿了不屈與堅守。“天堂”是精神上的地獄,而“地獄”承載的卻是我們這一民族的脊梁。
當主動請纓的壯士們一個一個從樓頂無畏躍下引爆自己時,那接連不斷的爆炸聲真正炸醒了河對岸愚昧無知而又麻木不仁的民眾。“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何香凝的這一句臺詞被深深地印在了每一個人的心底。當國旗被升起國民歡呼叫好時,當一雙雙國人的手伸出時,中國人的家國情懷是真正被喚醒了。
電影中還有一個小細節,那就是日本軍官和謝晉元團長的會面。身騎黑馬的日本軍官和身騎白駒的謝團座無疑是影片中一大沖擊波,黑暗和光明、絕望和希望被巧妙地轉化成日本軍官的黑馬以及八佰壯士的白駒。而當河對岸租界的民眾們看到奔馳的白駒時的興奮,既是新奇而更多的則是對希望的渴望,對光明的向往,對中華民族會重新站起來的堅定。
而影片最后在廢墟中踏出的帶著血紅色的傷口的白駒,則意味著中華民族遭受重重磨難,早已千瘡百孔卻仍然充滿希望仍大步昂揚地向未來馳騁而去的中華民族的脊梁。
那匹白駒,它是希望,也是影片中灰暗天空下最耀眼的曙光,和四行倉庫的八佰壯士一起,重新燃起中華民族的自豪,塑起中華民族永不屈折的脊梁!
電影八佰觀后感200字篇6
電影《八佰》“轟炸式”的宣傳讓我的心蠢蠢欲動,昨日,我和媽媽終于一起去看了這部最近很火的國產抗日片,看完后心里對那些抗日犧牲的英雄們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敬佩。
這部影片是從1937年10月底“淞滬會戰”的尾聲戰役改編而成的,主要講了“八佰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最后成功突圍到租界的故事,場面非常的震撼。
當然影片中也有很多讓人淚崩的地方,觸動我的淚點是一位戰士把炸彈綁在身上,然后拉開引線往樓下跳,因為當時日軍要用炸彈炸樓,如果一旦成功爆炸,那么四行倉庫就全沒了,然而日軍他們有盾牌舉在上面,手榴彈根本扔不下去,所以戰士們只能這樣從高空跳下去,一個、兩個、三個,越來越多的戰士犧牲,且在跳樓前還報了自己的名字,一句“娘,孩兒不孝了!”徹底讓我忍不住了大哭了起來,他們也是有爸有媽的孩子啊!但是為了國家,為了人民,他們奮不顧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這部電影淋漓盡致地詮釋了中國軍人的精神,我為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家感到自豪,雖然我們現在已經是和平年代,但我們那份愛國的精神和那顆愛國心是一成不變,是一直長存的。同時,我們更不要忘記那些為國捐軀的先烈們,是他們用鮮血換來了現在繁榮昌盛的祖國!
看完這影片,我的眼睛哭腫了,遲遲都緩不過來,能讓我哭得這么厲害的電影,這是第一部,等長大了我一定要去四行倉庫看看,一定要記住這些先烈們,勿忘國恥!
電影八佰觀后感200字篇7
懷著激動的心情,我和燒結廠的同事們一起觀看了《八佰》,感謝公司,感謝闞總給予我們這次特殊的觀影機會。
電影剛開始的幾分鐘,感覺很壓抑,透不過氣。同事說我,這是最基礎的戰爭題材,你連這個都看不了?看完整部電影,在我看來這不是戰爭題材,這是一部民族主義歷史沉淀片。引起了我們強烈的共情:當他們在自己身上綁上炸藥喊出自己的名字義無反顧的跳下去的時候,當他們說來生再見的時候......
四行倉庫與租界隔河而望,形成了鮮烈的對比,一線天堂,一線地獄。連接租界和四行倉庫的橋叫浙江路橋,也叫老垃圾橋,長59.741米。影片的最后是生的希望,而這生的希望就是穿越這59.741米,許多人留在了這59.741米上。
觀影后覺得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實在是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當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壓力。許多人在夜晚跨越白晝的時間無法自處。或許這是社會現狀,形成這樣的原因是我們不夠強大,對社會的認知不夠多。和《八佰》里面的戰士一樣,有了民族信仰,有了對自由的向往,就不會再有崩潰的時刻。
我們沒有生在戰爭時代,我們的今天是祖祖輩輩為我們創造的。當我們有了夢想,有了要努力的方向,就要去拼搏。為我們美麗的特鋼,我們的德龍集團貢獻出一份力量!要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努力上,學習上。努力學習自己沒有接觸過的知識,學之所用在闞總的帶領下會建設出一個更美好的新特鋼!在廠領導的推動與鼓舞下我們會更出色的完成每一項任務,努力向上!
電影八佰觀后感200字篇8
這部電影結束時,全場鴉雀無聲,都在默默的離開,這樣的場景絕無僅有。大家心情都很沉重,忍不住的默默流淚。值得肯定的這是一部好的歷史題材電影,以歷史為框架進行改編,刻畫出在抗日時期軍人民眾的真實寫照。我覺得一部好的歷史題材電影,就是在大家觀影結束后忍不住思考,并且去了解背后的歷史。讓我心生慚愧對這段歷史知識的空白,這部影片是我重拾歷史認知的契機。的確這樣歷史應該被人記住,更多的抗日英雄更應被人銘記。而“他們”的出現就是群像而非個人,“他們”沒有決策的權利,或許姓名都沒能載入歷史,拼死戰場,為抗日戰爭做最后的犧牲。
《八佰》全篇的戰場群像是以一群小人物的心理刻畫展現,在家國情懷、民族危難之際,小人物隨之成長,以細膩的心理寫實手法層層遞進情感。在不同小人物的成長過程中,也反映著當時各種類型各種群體各種不同的內心活動。更是以一條河作為天堂和地獄的諷刺,在戰爭年代大多數民眾由麻木轉變為全民抗日的內心轉變。這部影片中你記住的不是一個人、兩個人,而是一個群體。他們向死而生的精神,全場有多個事件不斷地有層次的烘托宣揚愛國情懷。整部影片的故事流暢性很細膩同時也很悲壯。電影的觀感帶入性很強,仿佛就在經歷著這場殊死搏斗。“隔岸相顧,盼愿再無喧囂。”“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震撼人心,牢記歷史,勿忘國恥!
中華民抵御外侮民族氣節未曾改變,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新中國的成立。珍惜和平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