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阿甘正傳》的觀后感
寫觀后感不僅可以提升我們的寫作水平,還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記錄下自己看完一部作品的真實感受。優秀的電影《阿甘正傳》的觀后感是怎么寫的?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電影《阿甘正傳》的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影《阿甘正傳》的觀后感篇1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結果往往出人意料。”
阿甘的智商只有75,遠遠低于一般人,是大家眼中的“白癡”。不僅如此,小時候因脊椎問題,得靠鐵片裝置才能勉強行走。身邊的母親為他的將來憂心忡忡,周圍的人都冷嘲熱諷鄙視他,甚至落井下石欺負他。大家唉聲嘆氣之際,他卻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首先,毫無顧忌地奔跑讓他的雙腿奇跡般重生。接著,因過人的跑步天賦上了大學,還入選美國橄欖球隊。大學畢業,阿甘選擇從軍。越南戰爭,英勇救出戰友,得了國家獎勵勛章。退伍后,阿甘兌現了與好友的約定,買了艘船,干起了捕蝦工作。幾經波折,他竟又取得巨大成功,成了百萬富翁。阿甘的傳奇還在繼續。一天,他想著想著就跑了起來,一跑三年。三年堅持不懈的奔跑,橫跨了整個美洲,給無數人帶來夢想與力量。
就是這樣一個低能的“白癡”,創造了一個個令人目瞪口呆的奇跡。究竟是何原因,讓阿甘活出了非凡人生?在我看來,關鍵在于他的“單純”和“專注”。
也許是弱智的關系,阿甘反而擁有一般人所難有的單純。當身邊人都在想著如何成功,都在為人生的不順嘆氣,阿甘只一心一意過自己的生活。他樂觀向上,以誠待人,專心致志。跑步時,阿甘心中只有一個字——“跑”。所以,他能跑得像風一樣。盡管入選美國橄欖球國家隊,盡管獲頒國家獎勵勛章,阿甘沒有一絲高傲。他依舊過著單純的日子,履行著與友人的約定。捕蝦初期,阿甘可說一無所獲。可正因為單純,他沒有放棄。他一如既往,不去在乎成敗,只信守承諾,享受每一個當下。
很多人會說,阿甘傳奇般的故事不過是電影情節,不可能發生在現實生活中。我不這么認為。對我來說,阿甘的成功與非凡絕不是巧合與幸運,而是努力與堅持的成果。回顧電影中另兩個人物:珍妮和丹中尉。珍妮腦袋機靈、才華出眾,卻因急功近利誤入歧途,走向墮落;丹中尉身體健壯、英俊瀟灑,卻在殘廢后一度意志消沉,怨天尤人。“白癡”阿甘沒有兩人的聰明腦袋與風度翩翩,卻過上了遠比兩人更精彩的人生。
單純和專注,讓阿甘在人生路上收獲了財富、親情、友情、愛情、尊重、快樂、幸福。誰說只有天生條件好的人,才能過上精彩、幸福的人生?
電影《阿甘正傳》的觀后感篇2
《阿甘正傳》講述了主人公福雷斯·甘從幼年到少年再到青年的成長經歷,他從人人口中口娘養的傻瓜成為一名真正的成功人士。聽老師說,這部電影當時上映時曾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通過觀看這部電影,改變了我很多的想法。
主人公阿甘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他為人善良、講義氣、信守承諾,也正因為他的這些優良品質,他收獲了友情、愛情和榮譽。從珍妮到布巴再到丹中尉等,阿甘與他們都成了生死之交。雖然阿甘天生腿不好,總帶著一股傻氣,但他憑借著自己的堅毅、努力,逐漸超越了自我,創造了奇跡。他從跑步到踢足球,到參軍、打乒乓球,再到捕蝦,一直都有所建樹。最后,他獲得了多個榮譽,成為了百萬富翁,也與他從小的好朋友珍妮結為了夫妻,并有了自己可愛的孩子。
觀看這部影片,使我明白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做好自己該做的,并堅決不做自己不該做的;不要瞧不起任何人,更不要認為某個人傻。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將要發生什么,將要面對什么,就像電影中阿甘說的那樣:“只有做傻事的人才是傻”,看起來傻的人說不定就是運氣最好、最精明的人。
所以,我們要正確對待每一個人,學會寬容,學會堅持,學會專一,學會講誠信,學會做自己該做的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一個有作為的人。
電影《阿甘正傳》的觀后感篇3
“人生就像各種各樣的朱古力,你永遠不會知道那一塊屬于你。”阿甘母親的這一理解,向我們闡明了:每一個人的生命軌跡都是存在,而且是獨一無二的。阿甘,正是聽著這樣的教誨,一步一個腳印地踩出屬于自己的生活的奇跡。從智商只有75到橄欖球健將,到蝦船船長,到跑遍美國,阿甘以先天缺陷的身軀,達到了許多智力健全的人也許終其一生也難以企及的高度。
在影片的開頭和結尾你都會看到:在廣闊的藍天下,一根輕盈而潔白的羽毛從天而降,緩緩地降落在阿甘的腳下。這其實是影片在暗示:這個世界上,如果有人把生命看得像羽毛般純潔,平淡而美麗,那么,這個人一定是阿甘。
阿甘一生中只有一種愛支撐人生,那就是母愛;阿甘一生只愛一個女孩珍妮,除此他永遠心如止水;在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阿甘的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在指引著他,他也只為此而踏實地,不懈地,堅定地奮斗,直到目標的完成,新的目標的出現。沒有單純的抉擇就不會沒有心靈的雜念;而沒有心靈雜念的人,大概才能夠在人生中舉重苦輕。在阿甘單純的眼中,最美的事物是暗夜里的星星,黃昏中的落霞,沙漠中的朝陽、撥開硝煙和仇恨,世界簡單而美好。單純是一種美德,而執著是一種戰無不勝的品質。阿甘以他的執著戰勝來了生命中一切艱難險阻,在人生的旅途中一次又一次地奔跑著。
阿甘天生就注定不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但上天又是如此這般的公平,往往,它會令起點不高的人比天生優越感十足的人更早,更深刻地認識到生活的真實。阿甘的一生告訴了我們:上帝創造人,就像是紙包著的巧克力一樣的不可預測,一切等我們自己去揭曉。所以,我們應該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做的更好,飛得更高。漫漫人生路,我需要像阿甘一樣豁達,坦蕩的面對生活,堅持自己的理念,不停的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奔跑。
電影《阿甘正傳》的觀后感篇4
很久以前的很久以前,經常聽到這個東西。是的,他叫阿甘,他是個傻子,書上說他智商高達七十五,約等于六,七,八,九,十孩子的智商。其實挺好的,因為有人說六,七,八,九,十歲的孩子是最輕松,最好的。
從他在某處誕生,到他四十、五十、六十歲的期間,有很多的人都變了,幾乎所有的都變了,恩,是這樣的。阿甘好像至始至終都是一個樣子的,心里什么就說什么,按照當時的社會,這樣顯然是笨蛋的做法,你會輸的一塌糊涂。可是阿甘呢,樂隊里的琴手,橄欖球明星,戰爭英雄。看到珍妮所在地樂隊在演奏,情不自禁的吹起口琴,然后,他成了琴手。即使他是在被人追打的童年里,但他在那里發生了第一個奇跡,先天的腿疾,因為被石頭打,聽到珍妮的“快跑!”,擺脫了陪伴他好幾年的鐵架,最終只能讓在后邊騎著自行車的孩子無奈的猛蹬腳踏板。然后,他進了橄欖球隊。“打不過,就跑!”阿甘所在的部隊中了埋伏,想起了珍妮的這句話,他轉頭就跑。但他最后回去了,去救了負傷的戰友。然后,他成了戰爭英雄。阿甘的一生中,有一種愛支撐著他,母愛;他可以為了紀念死去的戰友巴布,而干起不賺錢的,不熟悉的,甚至無聊的捕蝦業,僅僅是因為巴布的一句話而已。
從他的一生中,哪里看得出他是個笨蛋?哪里可以看得出他是個七十五度?哪里可以看得出他“笨瓜”?他真誠,守信,認真,勇敢,重情義,純潔,他是個真真正正的人。“人生就像各種各樣朱古力,你永遠不知道那一塊屬于你。”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軌跡,不要多想別人對你的看法,不要在意別人說你不可能。哪怕你真的是笨蛋,也有屬于自己的軌跡,哪怕是別人說的傻子的軌跡,反正腳是我的,我愛怎么走怎么走。
廣闊的天空之下,飄下一片輕盈潔白的羽毛,緩緩的落在你的腳邊,如果有人把生命看得像羽毛那樣純潔美麗,那個人就是最真的人。
電影《阿甘正傳》的觀后感篇5
在再次觀看《阿甘正傳》之后,我開始重新認識自己對生活的看法——在這部影片中,主人公弗雷斯·甘(人稱“阿甘”)的人生經歷貫穿全部,在此間,還出現了很多被人津津樂道的鏡頭——與自己成為一生伙伴的珍妮的情感故事,與參與越南戰爭中部分戰友與自己上司的奇遇,與其母親的最后對話,以及與自己妻兒相認的過程。
正是憑借著這些給人留下極深印象、令人難以忘懷瞬間的情節,該片榮獲包括好萊塢在內的多項國內外大獎。而在其中,有一句經典臺詞被人們廣泛傳頌著,就是“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會是什么滋味”。這不僅是對于阿甘本人人生軌跡的真實寫照,更像是一句含有巨大魅力的、蘊含著對于人生真理的名言,寓意通過整部影片中生動的劇情,將生活中的全部盡現在觀眾的眼前。
而從更直觀的角度看,阿甘在與珍妮相遇的前前后后的經歷,更為影片增添了亮色。從軍期間,他與共同參加越南戰爭的幾位戰友相識,并未答應在此次戰爭中一位失去生命戰士的承諾,以其名字開辦了一家航海企業。此件,他積極樂觀的心態甚至傳染到了他的上級軍官——在戰爭中身負重傷,最后成為一名無腿的殘疾人,后來在阿甘將其救回后,他還對后者百般抱怨。但阿甘并未理會這些怨言,仍然用著自己獨特的方式去開創屬于自己的空間——當然,他也沒有忘記報答他曾相識的幫助過他的人。
應該說,如果沒有積極樂觀的心態,阿甘就永遠就不會成為我們喜聞樂見的角色之一,更不會贏得那么多的滿堂喝彩,也不會有那么多關于他的經典語句流傳于世。從這個意義上說,樂觀就是一個足以支撐他繼續前進的引擎,帶領他沖破命運中各種困難枷鎖,走出一段屬于他的“光輝歲月”。
影片在阿甘和兒子的道別中結束。不知道小甘在之后,會不會同樣將樂觀貫徹到自己的生活中呢?
電影《阿甘正傳》的觀后感篇6
看完《阿甘正傳》后的我心潮澎湃:這樣都能成功嗎?!仔細想一想,這個智商只有七十五的低能兒能創造出這樣的奇跡,絕不是偶然。
阿甘有一個好媽媽。阿甘雖被上帝分配了令人心酸的智商,但也分配到了一個天使般的媽媽。她那么優雅,卻可以因為阿甘而不顧形象地和校長大吵特吵。當別人用異樣的眼光看待阿甘時,堅強的她就會站出來,呵斥著旁人,并對阿甘說:“如果上帝讓人人都一樣的話,他就會給每人一個腳撐。”她不斷地給阿甘鼓勵,又像一堵巨大的全息城墻,將一切對阿甘的歧視和傷害通通阻攔在外。在媽媽的瘋狂洗腦外加精神灌輸下,小阿甘從生理和心理上都重新站起,充滿期待地面對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甚至時刻將自己媽媽的話掛在嘴邊:“Mymamaalwayssays……”媽媽很好地給阿甘的童年打下了不自卑、不自負的心理基礎,讓小阿甘認識到其實自己和正常人沒差什么。如果阿甘的媽媽從一開始便放棄阿甘的話,阿甘對自己的信心或許會大幅減少,甚至是自卑、自閉、抑郁終身。
當小阿甘第一次坐校車、遭遇沒人讓座的尷尬時,他聽到了他所認為的世界上最甜的聲音。那便是珍妮說的:“如果你不介意的話可以坐這里。”這帶給小阿甘的不僅是溫暖還是平等。更重要的是,珍妮的那句“Run!Forrest!”激發了阿甘跑步的潛能。冰冷的鋼制的腳撐散落一地也恰恰意味著阿甘擺脫了自卑的枷鎖。“跑”使阿甘認識到了一個全新的自我。他跑進了橄欖球隊,跑進了大學,甚至在越南戰爭中跑出了死亡的威脅。珍妮帶給阿甘的除了友誼還有愛情,甚至成為阿甘努力的動力,因為阿甘深愛著珍妮。
在越南戰爭中,阿甘遇上了生命中最好的朋友兼戰友,戰友布巴和丹中尉。在大雨滂沱的越南叢林中,布巴和阿甘兩人背向而坐。布巴望望陰雨綿綿的天空,充滿希望地對阿甘說:“你是我的好兄弟,好兄弟就是要互相幫助,互相依靠。”布巴只想捕蝦,布巴也只會捕蝦。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和最好的朋友——阿甘一起捕蝦。盡管丹中尉對于阿甘將自己救出戰場、使自己無法壯烈犧牲、還變成殘疾人受人恥笑一事耿耿于懷,但當他請來的妓女罵阿甘傻子時,失魂落魄的丹中尉惡狠狠地怒吼“不許說他是傻子!”——他使出所有力氣來守護戰友的尊嚴。阿甘所遇到的兩個朋友,是真正意義上的朋友,是為了朋友能兩肋插刀的朋友。
但阿甘的成功還有時代的因素。阿甘生活在二戰和冷戰后的美國,那是一個知識、娛樂大爆發的時候,就像中國老話說的“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阿甘恰巧通過當時火熱的體育競技進入了大學,并參軍越南獲得了軍徽,還恰恰在颶風來臨時守住了捕蝦船,贏得了財富。
阿甘身為一個智商僅為七十五的低能兒,他所能做的只有堅持與信任。母親的教育、友誼與愛情,以及時代機遇的多重因素才鍛造出了那么一個成功的阿甘。
像阿甘一樣樂觀自信地走下去吧,就像他媽媽所說的:“生活就像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么味道。”
電影《阿甘正傳》的觀后感篇7
對于《阿甘正傳》,讓我想起了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阿甘與阿Q擁有的是完全不同的人生,但都有一種無奈……當我們第一次看的時候,我們會笑,第二次就變得沉默了,第三次也許就會為這兩人物流淚,再多幾次就會引發出我們更多的思考…… 有些事情說明白了就不好了,而是要放在心頭慢慢領悟。
“阿甘~從未要求,卻得到最多…從未明白,卻懂得最多…糊涂的好聰明!”這是我朋友看了后說她領悟到的真諦,不過我對此不以為然,然后他說我不懂,也許是吧!
不過對于阿甘,他的命運如何?這對于我來說是無干的,我懂的是他的一些精神而已,這也就足夠了!
首先,他對于朋友很坦誠,這一點是不容否認的。對于他的朋友,他能夠真誠相待,并引以為傲,他懷念他死去的戰友,也同樣懷念他的那位長官,只是未想到的是兩人竟成了最好的伙伴,由此開啟了他們新的命運……同樣也思念他最想見,最愛的人。
其次,對于他講誠信,是個遵守諾言的人。他答應了他的朋友,要去海邊打撈海蝦,于是退役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望了他朋友的家人,并且擁有了自己的海船,這也許是命中注定,開始覺得我朋友的話有幾分道理了,他在這里打撈海蝦,從未要求太多,甚至也許連他自己也未想到,竟收獲了一大筆財富……
最后,他是個重感情的人,對于愛情,他很真誠,哪怕片中的女主角是如何的不理他,但他依然未放棄,思念,等待,隨時都掛念在心。這讓想起了作家張愛玲的小說《傾城之戀》,里面有這樣一句話“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這就也許就是阿甘所踐行的吧。無論他所愛的人如何不理他,拋他而去,他依然不生恨,年華盡耗,繁花滿地,惟留下一片深情。剩下的就只是思念了,愛深了,哪來的恨呢?不過結果還是好的,兩人依然見了面,成了婚,令人惋惜的是女主角在年華豐茂的時候去了天堂。
通過阿甘的身上,我看到了這些,當然還有許多其他的方面,但我以為并不重要了,一個人
a 應學會不放棄。
b 樂觀,向上,努力奮斗,積極拼搏。
c 也許不應太在意一些東西,人生路上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d 對于愛情,應該執著。
e 不輕看一個人或是事物,在丑陋的東西都擁有美好的一面,并善于發現。
f 無論是自己愛的人還是愛自己的人請不要輕易傷害。
h 學會等待。
電影《阿甘正傳》的觀后感篇8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無法預知到吃到的是什么口味。”這一句是我從電影《阿甘正傳》里聽到的最讓我難以忘記的一句話。這部影片主要講了男主人公阿甘的往事,以口頭講訴的方法體現了他與女友珍妮以及鄰居、戰友們的故事。
影片一開頭,阿桿就將自己小時候的故事通通告訴了旁座的大姐,原來,他小時候患有小兒麻痹癥,而且智商只有75,所以他跑不快,還經常受到大孩子的欺
負。但當他遇到如天使般美麗的珍妮時,他突然覺得這一切都不再是事兒了。有一次,當他們倆正肩并肩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時,突然竄出來三個“無賴小孩”,對著阿甘就是一頓猛砸。他便轉身就跑。說也奇怪,那腿箍竟然自動掉了,于是,他便風一般的跑回了家。
由于刻苦努力,阿甘終于如愿以償地考上了大學,后來有因為國家的號召而加入了軍隊。當他們有一次外出巡邏時,突然遭到了越南軍隊的襲擊,小隊傷亡慘重,而阿甘最要好的戰友—阿布最終慘死在河邊。最終,還是阿甘把飛機吸引來了,并把戰友們送進了醫院,所有人都欠他一個人情。為表彰他的英勇事跡,美國政府決定,把國會勛章授予給阿甘。在軍隊里養傷的時候,他總喜歡打乒乓球,還甚至代表美國政府參加了中美乒乓建交活動!
而珍妮這里呢,由于走頭無路便去酒吧里唱歌,還悄悄地吸了毒,最終便早早地死去了。
阿甘聽說了,非常傷心,便把她的尸體埋在了大槐樹下———他們倆最初一起仰望天空的地方。
看完這部電影,我不禁想問,為什么一個智商只有75的人能獲得成功?是投機取巧嗎?不是。是努力奮斗!如果阿甘不努力奮斗,那么今天的成功與國會的勛章又從何而來?由此可見,一個人的天姿笨點兒沒關系,后天努力還可以追上來。正如愛因斯坦說過1%的天才加上99%的汗水等于成功。人的一生就像一盒巧克力,要自己去拼搏、嘗試,不然的話你是不知道酸、甜、苦、辣是什么味道的。就像阿甘所言:“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無法預知到你吃到的是什么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