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長觀后感的作文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對作品或場所的看法和感受。下面給大家整理一些中國機長觀后感的作文,方便大家學習怎么寫中國機長觀后感的作文。
中國機長觀后感的作文篇1
電影《中國機長》從開拍的時候就一直備受關注,影片根據20__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高空遇險并成功迫降的真實事件改編;被網友稱為中國版的《薩利機長》。
看完點映后,影片果然沒有讓我失望;首先是劇情方面,將近兩個多小時的劇情節奏很明快,沒有拖沓的地方,導演情節上的把握也很有分寸,整個電影敘事結構完整。在特效方面,本片的表現也很不錯,飛機在高空遇險的鏡頭相當逼真,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演員方面,主演張涵予把一位有經驗,沉著冷靜的機長形象刻畫的淋漓盡致;特別是在飛機遇險后他的表現,讓我們看到了一位機長應有的素質。袁泉塑造的乘務長美麗干練,其他幾位演員也把機組成員塑造的很逼真。還有片中的眾多金牌配角們,也讓影片增色不少。
總之,《中國機長》是這個國慶檔一部值得去影院觀看的影片。
中國機長觀后感的作文篇2
“在一片歡聲笑語中,他們登上了飛機,可他們根本無法預料下一秒會發生什么……”這個國慶節,我看了一部驚險而又充滿溫情的電影——《中國機長》。
這部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由重慶飛往拉薩的川航3U8633航班,在途中遭遇突如其來的險情,在全體機組人員和地面空管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最終化險為夷,非常震撼感人。貼近生活的開頭,描寫了即將經歷生死考驗的普通人的日常:酷酷的劉機長一早起來邊洗澡邊練閉氣,而出門時對熟睡的女兒那融入濃濃父愛的一吻,又充滿了溫情;年輕的副駕駛,上飛機前夸夸其談,頑皮的與空姐搭訕,檢查飛機各項性能時卻嚴肅認真;頭等艙一個自以為是的旅客對著空姐大呼小叫,滿臉的不屑……
飛機起飛了,當飛達雪山上空時,駕駛艙擋風玻璃突然爆裂,隨即完全粉碎性脫落,副駕大半個身體被甩出艙外,在萬米高空,直面強風、極度嚴寒、座艙釋壓,而身后是119名乘客的安危。劉機長處驚不亂,冷靜沉著,一手拉住副駕,一手操控飛機,直至二號機長幾經努力回到駕駛艙,協助拉回副駕,并戴上氧氣面罩。
客艙也不輕松,突來的險情氧氣面罩脫落,乘客們驚慌失措,空姐們在飛機重新企穩后,用最快的速度回歸工作狀況,“請相信我們,我們受過專業的訓練,有信心、有能力保證您的安全”……我的眼睛忍不住濕潤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迫降成都過程中,碰上了極端天氣,厚厚的烏云團摩擦嘶吼著,一道道閃電似乎在對3U8633挑釁。下面是白雪皚皚的高山,沖破烏云層是全體人員唯一的希望,可如何沖破呢?專業、冷靜的劉機長抓住云層的唯一縫隙,駕機沖出烏云,最終成功降落成都雙流機場。在經歷了這么多生死攸關的險情落地之后,全體機組人員依然保持專業,他們按照程序完成每一步操作,把乘客送出機艙。
這是怎樣的精神呀!我想,正如機長在影片結尾時說的,“敬畏生命!敬畏職業!敬畏規章!”,這是最美的風景,也是我們這個社會不斷進步的源泉。作為一名大學生,也要心存敬畏,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國機長觀后感的作文篇3
電影《中國機長》根據20__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成功備降的真實事件改編:20__年5月14日,川航3U8633飛到萬米高空時駕駛室的玻璃突然爆裂,劉傳健機長在面對突發的緊急狀況下,靠著毅力和那份職責,讓飛機安全降落,他用生命的名義創造了一個奇跡,從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中國人的精神。
不忘自己的職責和使命。不管從事什么工作,處在哪一個工作崗位上,都有工作職責和使命,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兢兢業業,哪怕遇到危險和緊急情況,也要努力把損失降到最低。作為基層工作者的使命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解決群眾的疾苦和困難。
這是一場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跡,一是保障了整機乘客的生命安全,使得無數得以平安團圓;二是精湛的飛行技術和超凡的膽識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信賴,提升了中國航空整體上的公信力;三是該奇跡可作為經典案例進行研討學習,為所有機組工作人員樹立學習的標桿,充分發揮其榜樣作用,打造當代民航精神。
我們需要勇敢的機長,更需要安全的飛機。英雄值得贊譽,問題也必須正視,安全是一道生命線,也是底線,萬丈高空中,任何細小的瑕疵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損失。擋風玻璃為什么會爆裂脫落?搞清楚這個問題是關鍵。民航各單位應當總結經驗、汲取教訓,做好隱患排查工作,讓隱患無處藏身,為廣大人民群眾營造一個安全、放心的乘機環境。
中國機長觀后感的作文篇4
一句吉祥如意讓機長有了力量;一句爸爸準時回家給你過生日讓家人對機長有希望;想起身后119位乘客的生命,想著空乘人員對機長的信心;他沒有像傳說中的那架幽靈飛機一樣放棄了最后一次希望,讓所有人在缺氧昏迷中死去,讓這架飛機再自動駕駛中毀滅。
當所有人滿心歡喜地登上這架飛機時,大媽在激烈的討論著要在布達拉宮門前留影;盼望回家的孩子和他的母親渴望見到他們的親人;甚至這位弟弟只是想要帶著哥哥的骨灰,讓他在地下安心的長眠。
可當強烈的激流沖撞著飛機,飛機擋風玻璃的破裂那一刻。一瞬間副機長的半個身體飛出機外,雙機長頂著強烈的風流。他們穿著單薄的衣服坐在風大還寒冷的機艙內,只有機長關鍵的判斷和準確無誤的執行力,使一整架飛機上的人活了下來,他辦到了,他挽救了100多人的生命,安全地降到備飛的機場。
中國機長的強大的心理素質是我所羨慕的,當我看到擋風玻璃破裂的一瞬間,我不敢想象,如果我是機長會怎么樣?小小的考試都會很害怕,又怎能做成大事?每次考試前的晚上,心里宛如被螞蟻爬過來揪心的慌;當大考來臨之際,我會興奮的睡不著;當冬天天氣寒冷時候,我會退縮,不想上學;當寫作業時,就只想在床上睡覺,面對困難不會迎刃化解,臨危不懼,而只會退縮不前,用所有的借口說服自己,我根本不敢想象,如果我是機長,這些乘客的生命會怎么樣?
四川8633,聽到請回答。當失蹤的雷達信號出現在屏幕上的欣喜。四川8633的成功降落,是機長的勝利,也是全機組的勝利,這就是中國的機長!
中國機長觀后感的作文篇5
電影《中國機長》從開拍的時候就一直備受關注,影片根據20__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高空遇險并成功迫降的真實事件改編;被網友稱為中國版的《薩利機長》。
看完點映后,影片果然沒有讓我失望;首先是劇情方面,將近兩個多小時的劇情節奏很明快,沒有拖沓的地方,導演情節上的把握也很有分寸,整個電影敘事結構完整。在特效方面,本片的表現也很不錯,飛機在高空遇險的鏡頭相當逼真,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演員方面,主演張涵予把一位有經驗,沉著冷靜的機長形象刻畫的淋漓盡致;特別是在飛機遇險后他的表現,讓我們看到了一位機長應有的素質。袁泉塑造的乘務長美麗干練,其他幾位演員也把機組成員塑造的很逼真。還有片中的眾多金牌配角們,也讓影片增色不少。
總之,《中國機長》是這個國慶檔一部值得去影院觀看的影片。
中國機長觀后感的作文篇6
電影《中國機長》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機組執行航班任務時,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生死關頭,他們臨危不亂、果斷應對、正確處置,確保了機上全部人員的生命安全,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跡。
我十分喜歡電影的開頭一部分,既展現了機組人員的日常生活氣息,又以快節奏的鏡頭剪輯展現了他們十分職業的狀態,讓我們也了解了他們的工作,十分有意思。
并且經過起飛之前的劇情,已經基本將人物塑造了出來,黑臉可是心里也有溫柔的張涵予、主角本身“有點兒浮夸”的歐豪、介于兩者之間的杜江,還有職業范氣質超好的袁泉,私下活躍各有性格但工作認真的幾位空姐,都已經十分明確了。
到后面風擋裂了的時候,氣氛瞬間就緊張了起來,真的是一秒入戲。之后的全程心都是提著的,帶給了觀眾十分好的代入感,仿佛也讓觀眾坐在了當時的3U8633航班上。
后面的劇情我只能說是全場高能,在那里也就不多說了。細節很好,在空中杜江不斷的用手掌摩擦著張涵予的胳膊,以及降落后歐豪發紫的手臂,雖然整部電影都沒明確的提,可是你能夠感受到,當時的情景是零下40度。
當然,這部電影也有自我的問題,比如開始對于一部分乘客的描述好像也很多沒有用到,描述的過于泛泛,優點是讓觀眾感受到這些乘客都是活生生的人,畢竟好多災難片無法打動人的原因就是除了幾個主角以外其他都是背景板,都是數字,這樣的話觀眾就很難進入劇情。但此刻給人的感覺就是沒必要……
那里說的沒必要,不光是開頭的乘客刻畫,還有結尾,我個人感覺機長出來理解大家的掌聲就能夠結束了,可是他還必須要把好多乘客之后怎樣樣給拍了,我覺得有點兒畫蛇添足,可是這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東西。
總的來說,我覺得這是一部十分值得大家走進影院觀賞的電影,期望大家國慶的時候都能夠去看看。緊張的部分一秒入戲,看完電影我出了好多汗。致敬真實的機組人員,他們都是英雄。感激各位主創,共同努力制作出了這么棒的電影。
中國機長觀后感的作文篇7
看了電影《中國機長》,感觸最深的就是對于專業的闡述。
在電影中有一個經典場景,就是一名頭等艙旅客對空乘人員報以不友好的態度,并且口口聲聲稱他們是端茶倒水的服務員。但在最緊急的關頭,就是這些所謂的“端茶倒水”的“服務員”用專業的應對方法讓整個機艙的旅客保持了鎮靜狀態。最激動人心的還是袁泉扮演的“畢男”那一句話“我們受過專業的培訓,有能力、有信息保證大家的安全”。
是呀,我們看到的是端茶倒水,但我們沒看到的是緊急時刻他們表現出來的規范與鎮靜,以及不管發生任何事情都能以專業的態度來找尋辦法。有專業所以才有能力和信心。
但對于專業最大的基礎還是“有信任”,飛機駕駛是一項專業的技能,這不可否認,可是就是如此,還有很多人對此嗤之以鼻,認為一定是駕駛員沒有做到什么什么,或者故意什么什么。換一個行業,看看醫生這個職業,就能知道了,他們是專業的,大家都知道,但現在的醫患關系,很多人還是認為醫生就是唯利是圖,就是想多掙錢不負責任,將患者的生命置之不顧,這樣的人到處都是。
沒有信任,就沒有專業,再看看很普通的行業,例如我們地產服務行業,服務于開發企業,很多開發商找到我們的目的是希望我們利用專業的技術實現他們開發鏈條中的某一環節的落地,但這個行業壁壘小,會一點營銷知識的人,或者什么也不知道的人都能大膽的做這些事情,魚目混雜,同時地產商也是懂得一點營銷知識的,而這樣不牢靠的信任基礎,造成了這個行業的苦逼。很少的信任,最后淪為一種“人力服務”,更談不上有能力與有信心。
專業的力量是很強大的,《中國機長》已經證明的這一點,通過這部電影我們也看到了民航業對于規范操作的展示,我們也從機長原型人物中聽到了對于生命的敬畏,對于規范的敬畏。專業是用規范與訓練奠定起來的,正如“畢男”說的那句話:我們經過了無數次訓練,就是為了此時此刻存在的意義。
川航事件是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跡,更重要的一點還有信念,而這個信念也來自一種信任與專業,正如那個細節所表現的,當第二機長示意機長乘客艙沒有問題的時候,機長開始有了信心與信念。
中國機長觀后感的作文篇8
20__年10月2日,爸爸媽媽帶我去看了一部名為《中國機長》的電影。
這部電影講述了四川航空3u8633次航班的真實事件。20__年5月14日,川航8633次航班在從重慶飛往拉薩的途中,副駕駛的前擋風玻璃突然破裂脫落。遭遇險情后,機組人員憑借頑強的意志力、豐富的飛行經驗、高超的駕駛技術,客服重重困難將飛機安全的降落在成都雙流機場,挽救了119名乘客和9名機組人員的生命。
當我看到飛機成功的降落在成都雙流機場的時候,我熱淚盈眶,不由自主地伸出了大拇指,為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的中國機長點贊!
中國機長觀后感的作文篇9
一場特別的萬米高空首映禮,給電影《中國機長》增添了新話題。影片是根據去年川航機組的英雄事跡改編,導演劉偉強受訪時表示觀眾此刻是知道事情“解決了”,那如何在保證電影真實性基礎上做合理藝術性改編,是考驗創作的一大難題。
讓觀眾認識到坐飛機“不是簡單的事”
身為影片導演,劉偉強有過《無間道》這樣的成功經驗,但拍攝《中國機長》經歷還是讓他感慨連連。首映禮上,當被問到讓一個已知結果的事情仍然保持緊張刺激的懸念感,他回答說:“沒錯,觀眾進電影院看片前就知道,最后的結果是“沒事了”,所有人已經很安全地下飛機了。所以我們在真實事件基礎上,做了藝術加工。比如飛機怎么開回去、在回去的路上要如何設置擋路的障礙,機長怎么想辦法去繞過障礙,障礙之后還會遇到什么……在成功備降以后,他們還要擔心很多很多問題,觀眾就會持續被情節吸引,會給觀眾一種‘過了一關又一關’的感覺。”
劉偉強說當初接受博納邀約擔任導演,確實是被這個故事的特殊性打動,因為工作關系他也是“空中飛人”,越深入了解越覺得《中國機長》故事背后的意義,“我是個常常坐飛機的人,但有很多東西我原來根本不知道的。比如,為什么飛機常常晚點,這是我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當看完電影之后,你就會覺得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因為飛機在天上飛,是要符合很多很復雜的條件。比如,會有很多工程人員去檢查飛機,確保飛機是健康的,才會放行。再比如,天氣條件要符合飛行條件,才可以放行。再有,乘客上飛機之后,空乘會播放安全須知,或者做安全示范,乘客們可能會完全不看。但是我覺得它是很有用的。假如飛機真的發生意外情況了,你就要懂得怎么配合乘務長、乘務員,他們真的受過很強的專業訓練?!?/p>
劉偉強說,觀眾看完電影后能意識到坐飛機去某個地方“不是個簡單的事情”,了解了民航體系的不簡單,就算是影片的貢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