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課觀后感350字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培養自己的表達能力和寫作技巧,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文化素養。寫好最后一課觀后感350字要注意什么?小編給大家分享最后一課觀后感35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后一課觀后感350字篇1
今天,我讀了陳新寫的一篇文章名字為《最后一課》,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了里氏8。0級強烈地震,地震發生時,與汶川僅一山之隔的綿竹市漢旺鎮東汽中學教學樓轟然坍塌,兩百多個正在上課卻未來得及逃生的學生被埋在了廢墟之中。在地震發生的時候,該校教導主任譚千秋老師再次沖進教室為了救援剩余未逃離的學生時被堵在了教室里,在最后時刻他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死死地護著課桌下的四個學生,并告訴學生們要堅強、堅持、永不放棄,堅強、堅持,是成功獲救的基本條件,哭和喊沒有任何作用。震后,四個學生在譚老師的保護下獲救了,譚老師卻不幸遇難了,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壯歌!
這篇文章給我的感受是譚老師不顧生命危險保護了四位學生,自己卻遇難了,他真是位學高身正又偉大的好老師!譚老師用自己的的鮮血教會了學生們要在危急時刻要堅強、堅持、永不放棄。同時我也學會了要堅強、堅持、永不放棄,在困難面前不逃避,要去勇敢的面對它,戰勝它。
最后一課觀后感350字篇2
我學過一篇法國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說《最后的一課》,這篇文章很令我感動。
《最后一課》寫的是普法戰爭期間發生在一個小村鎮的一件事。當時普魯士入侵法國,禁止當地孩子用法語上課。小說里,韓麥爾先生說:“法語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確的。”這一句話表達了韓麥爾先生對自己祖國語言的熱愛。
每次讀到這篇文學,我總能深刻地體會到今天的幸福,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祖國的語言文學,接受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熏陶與洗禮,與曾被侵占的法國和臺灣地區的孩子相比,我沒有理由不努力、不刻苦學習。
每次讀到這篇文章,我總是體會到了自己肩負的使命——我們是中華民族的繼承者,我們沒有理由不好好學習,我們應努力把祖國文明發揚光大。
最后一課觀后感350字篇3
教室里一片寂靜,沒有人動身,空氣仿佛就凝固于此了。所有的人都凝視著黑板上那充滿力道的大字,我看見郝叟老頭兒的眼角濕潤了。
不知過了多久,我不知把“法蘭西萬歲”在心里默念了多少遍,韓麥爾先生依舊保持著那個動作。我慢慢站了起來,鄭重地朝那個偉大的靈魂鞠了一躬。緊咬著嘴唇,強忍著即將奪眶而出的淚水,一步一步僵硬但堅定地走出教室。
轉頭,我望了望那個院子。胡桃樹依舊,紫藤也依舊,但明天,明天這里將變得陌生,這里將沒有法語,沒有韓麥爾先生,沒有如今這般燦爛的陽光。
吸一口氣,我強制自己離開。
真是見鬼,天氣似乎沒有早餐那般明朗可愛,連畫眉的歌聲和面包店飄出的香味也似乎沒有早晨那般美好??傊?,平日;里我最喜歡的那條散學之路到了今天是那么的惹人厭倦。
走著走著,我忍不住將法語書捧在手里,一遍又一遍地摩挲,它仿佛是世間上最寶貴的東西。
霎時間,我聽到了風吹過耳畔的聲音……
最后一課觀后感350字篇4
在你的成長路上,有一個人伴你成長、給你溫暖。他像辛勤的園丁滋潤著我們;像冬日的暖陽溫暖著我們;像導航的燈塔指引著我們······他就是——我們敬愛的老師!
記得有一次,已經打上課鈴十多分鐘了,可是吳老師還沒有來,這種情況可是從來沒有過的!教室里便炸開了鍋,像剛出生的一窩小鳥——嘰嘰喳喳。這時,吳老師來了,教師也漸漸安靜下來了,吳老師邊打噴嚏,邊用沙啞的聲音說:“對不起,今天感冒來晚了,我們開始上課吧。”上課時,吳老師不停打噴嚏,鼻涕紙在講臺上堆成了小山,差點蓋住了吳老師的.臉。粉筆也因為打噴嚏,掉了好幾次。感動的我們熱淚盈眶,這節課,沒有一個搗亂的,就連平時最調皮搗蛋的同學,也坐得端端正正,所有人都積極舉手發言······吳老師看到我們這樣,原本蒼白的臉漸漸有了紅潤之色,噴嚏也不打的那么厲害了,病情似乎好轉了許多。我們見狀也放心的笑了。
老師您好!
最后一課觀后感350字篇5
細細品味過《最后一課》后,我所感受到的是一種沉重卻也無力反抗的無奈之情。
韓麥爾先生沉痛的感受,使我讀著讀著眼淚也在打轉。我驚異,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要哭?!我想起了我讀過的另外一篇文章《哭泣的圓明園》,驀然發覺,中國也遭遇過這樣的窘境。
回想起八國聯軍在中原大地犯下的種.種劣跡,我似乎也能明白八國聯軍的心思。我中國軟弱必將會被欺凌,“落后就要挨打”是恒古不變的真理。一個人懦弱并不傷大雅,但一個國家軟弱,后果將是多么可怕!我們正值年少,如果像弗朗士一樣的荒廢學業、只顧玩鬧,那也必將會有如弗朗士一般的懊悔,只怕悔之已晚。
正如梁啟超所言,中國之責任全在我少年。阿爾薩斯的悲劇不會再在中國上演,我也希望我中國少年奮發圖強,真正的勝于歐洲,雄于地球!
最后一課觀后感350字篇6
快到圣誕節,我們卻學了一篇傷感的課文《最后一課》。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小弗朗士和韓麥爾先生在最后一課上的所作所為。其中韓麥爾先生說的那一番話頗為感人,他說:“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睆倪@可以看出韓麥爾先生是多么地愛國。
我不禁又想起了抗日戰爭。那時的人們受盡戰爭的磨難,卻不屈于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所以他們挺過來了!他們可能不得不背井離鄉,不得不說日語,但他們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要有中華民族的精神!所以他們勝利了,這是當然的。也許說不定多少年后,如果小弗朗士還沒有忘記祖國文化,沒有忘記韓麥爾先生的話,阿爾薩斯和洛林就能奪回來了!
所以我們一定要記住: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繼承人!
最后一課觀后感350字篇7
今天,爸爸給我買了一本書,名叫《最后一課》,我對它愛不釋手,如饑似渴地讀了起來。
《最后一課》是法國著名作家都德的作品,分為《星期一故事集》和《磨坊信札》兩個短篇小說集。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最后一課》這篇文章,它以普法戰爭中普魯士強行兼并法國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小學生小弗朗士 在最后一堂法文課時的所見所聞和感想。尤其是馬上就要背井離鄉還認真地給學生上最后一課的老師,以及老師在黑板上寫下的“法蘭西萬歲”,我心中就非常激動。這是怎樣一種愛國精神呀!雖然沒有為國捐軀的悲壯情景,但比激昂壯烈的場面更加有震撼力。
我們中國在晚清時期也淪為殖民地,于是許多愛國的人都站起來,奮勇反抗,不畏強敵為祖國拋頭顱撒熱血,才換來了我們今天幸??鞓返纳詈土己玫膶W習環境,我們的今天和小弗朗士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呀!
讀完這本書,我明白了:我們要熱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并且要珍惜現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不能虛度光陰。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更加努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