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補習班觀后感作文
寫觀后感需要用客觀、全面、準確、簡練、流暢的文字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什么樣的銀河補習班觀后感作文才算是優秀的呢?這里整理一些銀河補習班觀后感作文,方便大家學習。
銀河補習班觀后感作文篇1
正值暑假時日,《銀河補習班》這部電影排行位居前列,我便去觀看了這部電影。
看完這部電影,我只想說,這部電影拍的太牛了,能再拍一部嗎?
言歸正傳,這整部電影幾乎是以一個人的講述為中心由此展開所有的情節,以馬皓文的東沛大橋和馬飛的成長為線索,穿插交織出這一則完美的故事
故事的開頭是一個輝煌的事件:奧運圣火傳遞。馬皓文十萬火急的趕到了奧運圣火傳遞現場,抱起了馬飛送給他一個生物禮物,與此同時,講述人(長大后的馬飛)在自我回憶中說:而我也明白這是我爸爸一生中最巔峰的時刻。從這句話我就推斷出接下來可能有不好的事要發生。果然,接下來在大家都笑臉盈盈地等待著東沛大橋的開啟儀式時大橋轟然倒塌,大家的笑容都凝固了,而馬飛還在笑呵呵的拍手說:“爸爸這個魔術太牛了能再變一次嗎?”
接下來,一切的一切開始走下坡路,馬皓文因東沛大橋事件進了監獄,妻子離他而去,馬飛被小學同學欺負。過了幾年,馬浩文從監獄跑出來,去到了兒子的學校,正逢兒子被處分,等待退學,于是他跟教導主任打了個賭,如果在期末考試中能讓兒子考到全校前十,就不讓他兒子退學,主任笑了,周圍人都笑了,一種嘲諷的笑。
在這個情節中,我就能感受到,這個承諾將使接下來的事情開始走上坡路。
馬皓文把兒子接回了家,沒有向我想象的那樣,買回一堆厚重的輔導書,開始制定學習計劃,逼迫他每一天學習,而是教他學習的方法,學習的目的以及為何要學習,(馬浩文把輔導書倒進垃圾桶的鏡頭,真的很霸氣)他的教育理念,其實跟我也有幾分相似,也應當跟絕大多數同學都相似:不要一頭扎進書本里頭死學,最終學的死板,以至于忘了自我真正要干什么。這也真是當代教育體系正在努力克服的弊端,學生在新型教學觀念和老教學理念的影響下,便催生出了“偷學”風氣(咳咳,有點扯遠了)。所以說,這部電影從某些方面來說,應當也是對如今教育邁向新理念新觀念教育的催化。馬皓文對他兒子談了很多關于這方面的知識,馬皓文讓馬飛所做的行為讓馬飛的班主任十分著急,為此還專門找馬皓文進行了一場談話。最終竟在離期末考一個月的時候帶著他兒子觀看了航空展,卻在回來時遭遇了事故,而正是這次事故成功證明了馬皓文的教育理念是沒有錯的:馬飛憑著所學的課外知識,成功將自我逃離了一場特大洪水將會帶來的危險。
自那以后又經歷了許多,許多。馬飛,最終還是留在了這個學校,逐漸長大,成了一名飛行員,隨著講述的結束,整個電影也快結束了。結局自然是喜人的,馬皓文東沛大橋事件得到澄清,被恢復所有的名譽,馬飛獲得了優秀稱號,馬皓文與成功著陸后的馬飛見面后,說出了那句話:這個魔術太牛了,能再變一次嗎?
以東沛大橋為線索,讓我看到了人性的殘缺,以及世態的炎涼,以馬飛成長為線索,點綴出了無限的父愛以及成長的艱辛。整部電影的情節架構都做得十分好,自然也是十分感人的,從兒子小時候對天上晃手電筒,期望父親能找著家,到父親老了,對天上搖手電筒,保佑兒子平安;再到父親讓兒子難過后,說出:對不起,我也是第一次學著做爸爸,到兒子長大后讓老了的父親難過以后說出:對不起,我也是第一次學著做兒子。等等,無一不能看出情節的細微縝密,可是,最讓人感動的就是晃手電筒的情節了,環境把氣氛烘托的十分到位。
最終將電影中的那句話送給自我:人生就像射箭,如果沒有箭靶子,那么每一天的拉弓也就毫無意義。
銀河補習班觀后感作文篇2
看了“銀河補習班”這部電影,我的感觸很深。
這部電影讓我明白了:一個人一生中沒有目標,就等于你是一個殘廢的人。如果你有目標,那么你的將來一定很輝煌,看過這部電影的人一定都知道,我說的是誰?對,我說的那個人就是電影中馬浩文的兒子————馬飛。雖然,馬飛以前是一個很淘氣很調皮的孩子,可是因為他爸爸馬浩文經常教育他,自己要有自己的目標,要做自己認為有趣的事。就這樣,馬飛經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績,最后他當上了一名宇航員。
當然,我還想來說一說嚴主任,以前嚴主任在孤兒院收養了一個小男孩,至今把他培養成了一個成績優異的孩子。可是就因為一次考試,他考的不好,嚴主任就把他關在門外,后來,他自己選擇了另一條路————自殺。可誰都沒想到他自殺后竟沒有死去,而是變成了一個瘋子。當馬浩文說出這件事情時,我不敢相信嚴主任竟然在他跳樓自殺時沒有去阻攔。哎,好好的一個狀元消失了。
我覺得,我們一定要有自己一生中的目標,朝著這個目標去努力,哪怕最終沒有成功,也不應該有消極的想法。
銀河補習班觀后感作文篇3
今天看了電影《銀河補習班》,并且看完后關注了一下網上對于這部電影的各種評論和看法。
對于這部電影,不管它的劇情、制作、主旨還是效果如何,最重要的是,它帶給我了一些感動與觸動。
關于父子,也許不是每一個父親都像馬皓文一樣去教育孩子,但每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愛是一樣的。無論父子之間的相處模式是如何千變萬化,我們都是第一次并且唯一一次當父母或者當兒子。沒有誰會給我們第二次重來的機會,我們只能不斷地、小心翼翼得學著,一起成長著。
關于教育,我無意評判現在的教育制度,也對電影想要表達的教育觀不置可否。但是,不管是付出教育的人,還是接受教育的人,我們都應該不停地思考。畢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一種教育。教育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最重要的事情,從古至今,關于教育的探討不可勝數,但教育是一種獨特的事業,因為世界上決不會有相同的兩個人。
對同一部電影,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只要它能提出問題引起大家的思考甚至提出相關的解決方案,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那就是一種成功。
銀河補習班觀后感作文篇4
昨天晚上,我看了一部叫《銀河補習班》的電影。它主要講述了一個爸爸和兒子經歷了重重困難與挫折,兒子終于成為了宇航員的故事。讓我最感動的是兩個情節。
1998年那場眾有所知的大洪水,是這部電影中一段感人的情節。兒子因下車打水而上錯了車,與爸爸走散了。下車后知道這場大雨是百年不遇的大雨,引起了一次大洪水。走著走著,只剩他一人了。他被困在了一間屋子里。爸爸一路打聽,找到了兒子遇難的地方。他找到了一只喇叭,對下面大喊了幾句,并說:“如果你能聽到,看看周圍有什么東西能派上用場……我相信你一定會出來的!”爸爸的喊聲讓他重拾了信心,覺得一定要出來。最后在爸爸就要絕望的時候,兒子終于出來了。因為他一直記著一句話:“只要你的腦袋一直想,一直想,就可以做世界上的任何事。”
第二段感人的情節是在最后。兒子最后成為了一名宇航員。但他乘坐的飛船“曙光十六號”遭遇了一場億萬分之一概率的“襲擊”——宇宙碎片。它們把天線的接線打壞了,需要修理才能與地面取得聯系。他不畏風險,主動出艙修理。他幾次被安全繩甩來甩去,纏了飛船好幾圈。最后他只距離天線只有一步之遙,但安全繩不夠用了,于是他把安全繩卸了下來,冒著生命危險來修理。最后他終于用三個手指抓住了把手,修好了天線。
看完了這部電影,我得到了兩個啟示:
1、這部電影里爸爸總是提到一句話:“只要你的腦袋一直想,一直想,你就可以做這世上所有的事情。”我的理解是:腦袋要不停地思考。
2、電影里爸爸用了另一種方式教育兒子,也希望所有的家長與老師都要像爸爸一樣對兒子多一點信任和鼓勵,不能只看成績。
銀河補習班觀后感作文篇5
影片中鄧超演的爸爸,是一位橋梁設計師,有妻有子。因為設計了城市大橋,爸爸成為2008年奧運會火炬手。就在距離火炬傳遞五分鐘,爸爸還在給兒子用足球改做地球儀。父愛,從開始就在蔓延。
爸爸一手抱著兒子,一手拿著火炬,自豪感洋溢在臉上。突然,大橋坍塌了!爸爸的設計出了問題,他從城市英雄成為過街老鼠。
爸爸進了監獄,媽媽跟爸爸在獄中辦理離婚手續。兒子跟媽媽和繼父生活,進了寄宿學校。七年后爸爸出獄,得知兒子要被學校開除,他跟校長打賭,不讓兒子住宿,自己給兒子補習,如果兒子成績成為級部第十名,學校就答應不開除兒子學籍。
像所有單身帶孩子的父母一樣,爸爸付出的艱辛有目共睹。只是作為一個出獄人員,生活更多了一些不易。他為了和兒子的生活,去工地做民工,去賣血。甚至,為了保護兒子被不良青年打傷。兒子看到爸爸那么勇敢,用紙條寫下:爸爸,像你一樣勇敢!不放棄(大體是這句。)
兒子愛上航天,想去看一場航模展。他不顧教導主任反對,從學校偷偷帶出兒子,一邊旅游,一邊給兒子補課。航展的最后一天到達現場,卻沒票不能進入。爸爸找了附近山頭,讓兒子從最佳角度看了航展。那一刻,飛機模型呼嘯而過,父子倆歡呼雀躍,滿足幸福。
回來時遇到百年不遇的洪澇災害。爸爸累了,睡在車上。兒子懂得父親累了,下車泡面時上錯車,父子失散。洪水緊逼,所有人撤退。爸爸哀求武警部隊人員,借用喇叭在風雨中呼喊:兒子,如果你能聽見,請你看看身邊有什么可以用的東西。動動腦子,爸爸相信你會出來的!爸爸相信你!
兒子聽到了,并且按照爸爸說的做。終于脫險,父子團圓。
爸爸跟主任的打賭贏了,雖然中間有些周折:兒子的作文被主任打了零分,爸爸去跟校領導理論,為兒子爭得分數。兒子成績進了前十名。
兒子順利考上熱愛的航天專業。在參加重要項目時被領導提醒不要再有他爸爸上報紙的新聞了。
原來,這些年爸爸一直在為自己的事奔走。當年他的設計沒有問題。是有人偷梁換柱,才出現重大事故。爸爸說過:橋可以坍塌爸爸不能。他幾十次跑法院,被人冷臉冷遇,依然沒有放棄。在兒子入選可以完成航天任務時,他也收到法院的消息,自己的案子有了明路。他一臉的喜悅想跟兒子分享,沒想到兒子卻冷冷地說了一句:爸爸,你的事就那么重要嗎?這么多年了,還有幾個人記得那件事?咱們可以不折騰了嗎?
爸爸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他說了一句話,刺痛我的心。他說:“這么多年,我的教育是失敗的。”他默默收好行李離開。邊走邊跟兒子說:以后你跟別人說起,就說我從進監獄你就跟我沒有關系了。
我想,影院里也許有人聽到這句話,也許沒人在意。也許有人聽到有感覺,也許聽了心里沒留下什么痕跡。我卻為這句話心痛不已。父母與孩子,一路走來的付出總以為孩子能懂,父母傾盡所有為孩子圓夢,可有幾個孩子知道父母的夢想是什么?父母還有哪些沒有實現的愿望?或者,父母還有哪些夢想自己實現不了或許你可以幫他們實現?
所謂的孝順是什么?只是問寒問暖嗎?只是有心無心地陪伴嗎?
爸爸一生背負罪名,想方設法為自己洗脫。兒子大了,卻把爸爸的心病那么輕描淡寫地一句話帶過,這世間還有什么比這個不理解更悲涼的事呢?
什么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真正的陪伴是你的驕傲也是我的驕傲,你的煩惱也是我的煩惱。你的愿望我幫你實現,我的肩膀,你一樣可以依靠!
兒子乘火箭出發時,爸爸沒出現。家屬席位空缺。爸爸不愿意打擾兒子,怕兒子受影響。飛行中出現意外,太空艙出現問題。兒子隨身帶去爸爸當年為他改制的地球儀。里面有一張他當年寫給爸爸的紙條:爸爸:像你一樣勇敢,不放棄。他勇敢出艙,排除故障,順利返航。
回來時,爸爸來了。他的頭發白了,背也有些駝。爸爸用一句玩笑冰釋前嫌,父子擁抱。
不好意思,還是劇透了。雖然國產劇有太多詬病,這部電影也同樣褒貶不一。挑毛病的事我不喜歡,我只是看出一個故事里極力表達的父愛。對我來講,父愛母愛都是如此。只要有一點能力,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不止有父親,也有母親。一切為了孩子,幾乎是為人父母以后大部分父母的座右銘。只是,只是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被理解,都被善待。都能有人幫著實現自己的夢想,就像當年父母們為了幫孩子實現夢想不惜一切那樣。
愿世間所有真愛,都被溫柔以待!
銀河補習班觀后感作文篇6
“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都找不到,那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義?”這句經典的話就出自《銀河補習班》這部電影,看完了《銀河補習班》這部電影,我不禁感慨萬千。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位父親馬皓文因一次意外事故而入獄,讓他遺憾地錯過了兒子馬飛七年的成長時光。出獄后,他用自己獨特的教育和滿滿的愛給予馬飛自由成長的空間,教會馬飛獨立思考的能力和面對困難的勇氣。當馬飛面臨學業問題時,盡管在學校看來兒子沒有可塑之處,但馬皓文卻從未放棄。他向校長求情,打算用一個月的時間將馬飛的學業提高,證明他不是不可救藥的學生。他不斷鼓勵兒子找到心中的夢想并為之努力,最終兒子在他的鼓勵下步步成長,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在這部電影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父親帶著兒子在外出游,途中突遇特大洪水險情。在返途中,父子二人不慎走散,而此時突遇特大洪水泛濫。馬飛執著地在原地等待父親,不料身陷險境。而另一邊父親馬皓文也在急切地尋找著兒子馬飛,眼看洪水馬上就要來了,救援人員正緊急地疏導大家撤離,可還沒找到兒子的馬皓文怎么也不愿離開。
他堅信兒子馬飛一定還在。此刻,馬飛不停地在水中掙扎著。岸上的馬皓文撕心裂肺地喊著“馬飛你在哪?
馬飛!馬飛!”幾近絕望地馬飛好似聽到爸爸的呼喊,他微弱地答道“爸爸你在哪?快來救救我,我快不行了!”心急如焚地馬皓文依然堅信兒子一定還在。他急促地朝著廢墟喊道“馬飛!想辦法!你一定能出來!看看周圍有什么利用的東西,你能行!爸爸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的!”正當馬皓文與救援人員僵持不下時,一個聲音從洪流中傳來。是哨聲,與此同時還有一道微弱地光不停地閃現著。
那是馬飛,那是兒子,此刻的馬皓文激動不已。只見馬飛腳踩著木板,手緊緊地握著手電筒,不停地吹著口哨。馬飛得救了,父子兩終于平安團聚。看到這里,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
他不顧生命去救自己的兒子,此刻,讓我深深感受到了馬皓文那深沉的父愛。馬飛在危難之際能獨立思考化險為夷,也真正體現了他對兒子的教育不是失敗而是成功的。
影片中,馬皓文關于對兒子的教育的觀點,也讓我深受啟迪。“我希望兒子學到的內容不僅僅是課本上的知識。”是的,我們不能僅限于課本上的內容,還要了解更多的課外的知識,不斷拓寬我們的視野,讓我們更多地去了解外面的世界。
父愛是什么?父愛就是黑夜中照亮我們的一束光,父愛就是激勵我們不斷前行地最強動力。
銀河補習班觀后感作文篇7
1、一定要做自己喜歡的事
年輕的我們,在五彩繽紛的世界里很容易就迷失了自己。要問自己將來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們可能每周都會有不同的答案。但,光彩照人,人中龍鳳可能是我們大家都想要的。是執著,走屬于自己的路,還是轉彎。
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答案!
2、如果靶不知道在哪,天天拉弓有什么用?
如果人生能在早期找到自己的“靶”的話,那他一定是一個很幸福的人。這么多年了,我只聽到何冰在圓桌派上說過,大概的意思是:他是一個很幸運的人,在很小的時候就喜歡戲劇,經常去看評論。有的人到了而立之年,還不知道未來的路在哪。
如果現在的教育能在早期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那社會可能就不會有那么多的抱怨了!
3、一定要用腦子
馬飛有嚴重的不自信,對自己沒有想法,對未來沒有憧憬。不是他不努力,而是他努力過卻被各種內心的自卑給否定。
要一直想辦法,總會能解決。可生活中,我們經常被自己設定的障礙給束縛,不敢向前邁出一步。我們在溫室中成長,從小被家長呵護。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求助。這是我們學會了語言以后的做法,不會說話的時候就大聲哭。一個人的成長就是發現并改正自己的弊端。有時自身難以發現,就需要通過一些文藝手段來提醒。電影中的孩子,就是很多人的縮影,可是電影中的爸爸卻鳳毛麟角。
“想辦法”,這三個字再熟悉不過了,可真遇到事情的時候,依賴心就會占據主動。以后遇到事情的時候,想想鄧超的呼喊:“想辦法,動動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