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劉胡蘭的電影觀后感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你培養自己的藝術品味和判斷力,讓自己對不同類型的影視作品都有更好的認識和理解。怎么寫好有關劉胡蘭的電影觀后感?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有關劉胡蘭的電影觀后感,方便大家學習。
有關劉胡蘭的電影觀后感篇1
我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讀完了小說《劉胡蘭》。這本書詳細講述了英雄少女劉胡蘭偉大的一生。小小年紀就幫助游擊隊打漢奸,在危險的環境中臨危不懼,15歲就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最讓我感動的是劉胡蘭面對殘酷的敵人戰斗,誓死不屈的英雄氣概,為了游擊隊現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因此,毛主席親自為劉胡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跟劉胡蘭對照一下,我覺得自己自愧不如。平時碰到一點點困難,遇到一點點挫折就會失去心信,劉胡蘭的英雄事跡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決定向劉胡蘭學習,做一個不怕困難、英勇不屈,以后做一個忠于人民忠于黨的事業的人。
《劉胡蘭》這篇文章,主要是介紹少年共產黨員劉胡蘭,為了保護黨的機密和鄉親們的安全,在敵人的刀前,誓死不屈,毫不動搖、寧死不屈,僅僅15歲就光榮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所以她很令我敬佩。
有關劉胡蘭的電影觀后感篇2
她是一位年僅十五歲的革命烈士,她是一位一絲不茍,不怕受委屈的好干部;面對敵人的審訊,她面不改色,寧死不屈,最后慘死在敵人的屠刀下。她,就是劉胡蘭。
她是一個一絲不茍的人。就拿她當婦聯干事時做軍鞋的事來說吧。繳鞋時,二寡婦的鞋不合格,她不顧二寡婦是有后臺的人,直接了當地指出了二寡婦的鞋有假。她不顧家人反對,嚴懲二寡婦。她對工作勤勤懇懇、一絲不茍的態度讓我反思自己。我對待學習有她那么認真仔細嗎?我沒有。她是我學習的榜樣。
她是一個不怕別人說閑話的人。土改結束后,有幾位傷員住進了他們村子。其中一位是王根固連長,他得了疥瘡,是很嚴重的傳染病。有些婦女覺得王連長得了傳染病,不愿為他洗衣服,劉胡蘭就攬下了,還四處去找治療疥瘡的藥方。當時很封建,一男一女接觸多了,難免引來別人的議論。這些話傳到劉胡蘭的耳朵里,她并沒有太在意。她覺得不能因為這些風言風語,就扔開傷病員不管。她寧可自己受委屈,也不愿傷員受損失。而生活中的我呢,一聽到別人背后的議論,就會悶悶不樂,甚至動搖自己的決心。一想到這里,我覺得和劉胡蘭相比,自己真是太狹隘了。
由于叛徒的出賣,劉胡蘭和其他六位同志被捕了。一場殘忍的大屠殺開始了,六位同志倒在了敵人的屠刀下。敵人指著他們的尸體逼劉胡蘭投降,但她寧死不屈,從容地走近了鮮紅的鍘刀,為新中國奉獻出了她十五歲的花樣年華!
這位年僅十五歲的大姐姐,竟有如此不怕犧牲、堅貞不屈的革命精神。而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呢,一碰到困難就愁眉不展,一心只想著退縮。看了這本書后,我突然發現自己需要改變的太多太多,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有關劉胡蘭的電影觀后感篇3
我讀了《劉胡蘭》這本書,知道了她是一個大姐姐,犧牲時才15歲。她10歲就參加了抗日救國兒童團,還擔任了團長。她很聰明機智,也很英勇 。她被敵人抓住后寧死也不供出其它共產黨員,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大家。
毛主席表彰她 “ 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 。她的不怕苦,英勇頑強,堅貞不屈的精神值得我學習。
有關劉胡蘭的電影觀后感篇4
在哥哥家讀完《劉胡蘭》這本書,我的心情又激動又沉重。激動是為這樣一個偉大的戰士而自豪;沉重的是為失去這樣一個偉大的戰士而悲痛。我下定決心要向這位女英雄學習舍己為人的高尚品德。
當一個人面對“生”與“死”的選擇時,應該怎么辦?劉胡蘭以自己的行動做出了響亮的回答。軍隊包圍了他的家,把她抓走了,進行了嚴酷的拷打,只要這位女英雄說出誰是軍人,就可以得到自由。但她想到,這樣一來就會傷害許多生命。于是,劉胡蘭像雕像一樣,一聲也沒出······這位偉大的戰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沒有透露一點軍事機密。劉胡蘭這位女英雄真令我敬佩。
讓我們在國旗下贊嘆:共產黨為這樣一位女英雄而自豪!
有關劉胡蘭的電影觀后感篇5
讀過《紅色之旅》的小朋友一定知道劉胡蘭是堅貞不屈的女烈士,就會想起她面對敵人的鍘刀慷慨就義的英勇故事。
這個故事講的是劉胡蘭為革命事業慷慨就義的英雄事跡。它大致講的是劉胡蘭在貧苦中懂得了對勞動人民的愛,對日本侵略者及國民黨反動派的恨。她的家鄉建立了革命根據地,革命前輩的教導和革命斗爭生活的鍛煉,使她從小樹立了遠大的革命理想和為革命犧牲的堅定信念。后來,抗日戰爭勝利后,她積極參加黨組織舉辦的婦女干部學習班,15歲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和堅定的革命戰士。1947年3月,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全面內戰。
一天,劉胡蘭和戰友呂雪梅到附近的南白家莊去找武工隊,因被敵人沖散,第二天傍晚,劉胡蘭不得不回到云周西村。后來,因為石五則叛變投降,劉胡蘭被抓,在敵人的鍘刀前一點也不膽怯。之后她壯烈犧牲,毛澤東主席為她寫下了“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八個大字。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很奇怪,為什么日本人打我們,中國人也打自己的同胞?我去問媽媽,媽媽說:“個別人為了自己的一點利益,不惜失去人格、尊嚴和國家利益。這種人是民族的敗類,是要遺臭萬年的。”
我想: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那么多人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他們遇到困難是靠自己戰勝,我卻讓我媽媽幫我解決。比如近幾天,我學習刺繡,每當遇到困難時,我都是讓媽媽幫我:打結了讓媽媽幫我解;換顏色讓媽媽幫我換;有時候繡錯了,退針也讓我媽媽幫我。讀了這本《紅色之旅》之后,我想:以后不能太依賴爸爸、媽媽了,特別是學習,經常遇到點困難就問媽媽,以后可得改掉這個毛病。
有關劉胡蘭的電影觀后感篇6
中華兒女報效祖國,為國爭光的人多得數不清。她——劉胡蘭,就是其中一個。但她為國犧牲的故事卻深深烙在我心中。
劉胡蘭十五歲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了一名年紀最小的共產黨員和革命戰士,但她的命運卻不如人意。一九四七年冬季一月十二日早晨,一名共產黨員供出了所有秘密。劉胡蘭被抓。日本軍拿村名們的生命來威脅劉胡蘭說出其他秘密,要不然就自亡。劉胡蘭面不改色,從容地走上前,躺在鋒利的鍘刀的刀床上。瞬間,鮮血噴灑滿天,浸紅了這被白雪掩蓋的黃土地。后來,劉胡蘭的事跡感動了毛主席,并親自為她提筆寫下了八個大字:“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劉胡蘭以頑強不屈的精神,為我們譜寫永生的詩篇。十七歲,一個青春女孩的綻放期,卻因時代的不同,那一輩比我們這一輩要承受的多得多。她用青春換回了鄉親們一條一條的人命。我真想對你說:“值了,你這輩子值了!”你換回的生命,換回的一切,都是因為你,這些生命才得以綻放出最美的微笑!生命的開始,是因為你;生命的結束,是你用生命為我們留的時間,而你生命的結束,為我們的生命翻開了新的篇章!
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你的偉大,普造了我們青春的年華,你堅韌不拔的精神,你永生美麗的青春,你的一切,你的一念之間,如果沒有你,更不會有我們的現在!生命的開始,生命的結束,我明白了,它可以用一念之間來衡量。
謝謝你,胡蘭姐姐。我要好好學習,爭取也當一個像你一樣的女中豪杰,報效祖國,報效未來!
有關劉胡蘭的電影觀后感篇7
是誰,讓群眾的反抗意識熊熊燒起?是誰,讓兇殘的日本鬼子畏懼三分?是誰,為了革命而獻出了火熱的青春?是誰,讓毛主席為她親筆題詞?又是誰,讓中國人民感到無比光榮?!她,就是人民的榜樣:劉胡蘭。
劉胡蘭是個孤兒,父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離她而去,她的父親是在抗日戰爭中去世。沒有父親的照顧,當時又很混亂,劉胡蘭有時連飯都吃不飽,她的童年過得很艱苦。但她很懂事,從不要求媽媽為她買什么,省吃儉用,總想著長大后回報家人。
不僅如此,她在四、五歲的時候就幫助革命戰士劉芳保存秘密文件,十五六歲的時候就幫黨組織執行任務。有一次上級要求她帶領全村婦女,把二百斤棉花在二十天之內紡成棉紗,時間緊迫劉胡蘭竟沒日沒夜的織,同伴們勸她休息,可她始終不聽。終于,劉胡蘭在黨旗的宣誓下成為了黨員。之后,劉胡蘭的表現更加出色了,成為了貧苦群眾的救星。
就在劉胡蘭一生中最風光的時候,文水縣委決定留下少數干部繼續斗爭,把大批干部轉移上山。劉胡蘭雖然向往那巍巍呂梁山,革命的根據地,但眼下斗爭激烈,如果離開,群眾會有危險,她只好留下。
“嘡!嘡!嘡!”一天,村里忽然響起了鑼聲,有人吆喝著:“全村男女老少,都到村南大廟前集合開會!一家只許留一個人,不然就按私藏八路辦理!”不用說,肯定是村里有了奸細,供出了村里的黨員,日本人正準備捉拿她們。劉胡蘭的母親讓她去隔壁剛生完孩子的大嫂家躲躲,就說是“坐月子”的。但劉胡蘭說:“如果查出我來不是就連累他們了嗎?”說完,堅定地超大廟走去。果然不出所料,一到大廟,劉胡蘭就被鬼子認出,抓了起來,老百姓們都護著劉胡蘭,但沒有用,劉胡蘭為了群眾的安危,自己走了出來。日本鬼子立刻捉住了她,還抓住了石六兒、張年成等七位戰士。他們被帶去審問,鬼子軟硬皆施,可是誰也沒說一個字,這激怒了鬼子,把他們送去高臺,一一槍斃。在臨死前,劉胡蘭說的一句話使我敬佩無比:“我死也不會投降,共產黨你們殺不絕,革命烈火你們撲不滅!永別了!鄉親們。戰斗吧!同志們。”
是誰?忠誠勇敢。是誰?信念堅定。是誰?不畏艱險。又是誰?寧死不屈。答案是:劉胡蘭,一個頑強的人,一個中華民族都為她而自豪的人!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有關劉胡蘭的電影觀后感篇8
詩人說:“有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人死了,他還活著。”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也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今天我在書上看到英雄劉胡蘭的故事,深深地感受到了這幾句話的含義。
劉胡蘭1931年出生于山西省文水縣的一個貧苦家庭中,在她四歲時就失去了母愛,這讓她過早就體嘗到人生的不幸與苦難。
1947年1月12日,敵人包圍了劉胡蘭住的村子,想在那里搜出共產黨員,為了保護人民群眾,劉胡蘭從鄉親們的掩護中案首挺胸地走了出來,閻匪軍官張全寶一次次地審問她村里有哪些共產黨員?她卻不怕死,斬釘截鐵地說只有她一個,敵官還問了很多問題,劉胡蘭依然鄙夷地說:“不知道!”敵官還威脅她不要當共產黨員,想用金錢來勸說她,劉胡蘭還是不改變那堅毅眼神,說:“不!”敵官發怒了,問她;“你不怕死嗎?”“怕死就不是共產黨員!”她的語氣帶有幾分自豪,還是那樣從容不迫,慷慨就義。“好,我就讓你嘗嘗嘴硬的后果,給你判死刑。”就這樣,劉胡蘭在15歲就英勇犧牲在了敵人的屠刀下。
看完了這篇文章,我掩卷沉思。我怎么也想不到,一個比我大幾歲的姐姐,竟有如此的勇氣,面對敵人的屠刀面不改色心不跳,為黨和人們的事業流盡了最后一滴血。她15歲,正是金色的年華,用自己的寶貴的生命去保護鄉親們。她的故事也改變了我“女子必定更嬌弱”的看法。她的英勇事跡也深深感動了毛主席,于是毛主席親自為劉胡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讓我們靜靜回想,以前有多少像劉胡蘭這樣寧死不屈的先烈們,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拋頭顱,灑熱血。一個個革命先烈仿佛是一塊塊雨花石,靜靜地,深深地躺在泥土之中,鋪起一條五彩繽紛的路,讓我們去迎接黎明,迎接快樂!
今天的我們,沐浴著溫暖的陽光,享受著養尊處優的生活,要作為21世紀的接班棟梁,更應該學習劉胡蘭那頑強拼搏,堅持到底的精神。碰到困難和挫折絕不垂頭喪氣,半途而廢。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把革命精神發揚光大,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