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電影觀后感1000字范文
寫觀后感時可以對電影的某個方面進行深入的分析,也可以引用其他人的評價和觀點來支持自己的看法。優秀的愛國電影觀后感1000字范文是什么樣的?下面給大家帶來愛國電影觀后感1000字范文,供大家參考。
愛國電影觀后感1000字范文篇1
電影《長津湖》正在熱映,帶我們重溫了那場熱血悲壯的戰役,每個人物都是那么生動鮮明,每個場景都是那么刻骨銘心,廣大黨員干部應該細細品味其中滋味,傳承紅色力量,繼續紅色血脈,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闊征程上譜寫新的紅色篇章。
品一支“鋼筆”,它彰顯的是“忠與義”的堅守
“幾十萬老百姓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戰場,我毛岸英有什么理由不去?”帶著一支鋼筆、一塊懷表便跟著彭德懷司令員欣然前往一線,在車站,他遞給了伍萬里一支從未見過的鋼筆,或許當時大家都以為他是一身“書生嫩氣”,卻沒曾想到他有一骨子“英雄霸氣”,為了那張大地圖,毅然沖進轟炸區域,他堅定的眼神、偉岸的背影都深深烙在了戰士們的心中。“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到處有青山。”主動請纓、沖鋒陷陣,這便是榜樣的力量,用行動體現著中華兒女的血性和溫良,用生命詮釋著共產黨員的責任和擔當,沒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也沒有人清楚他的來歷,大家都叫他“劉秘書”,隱姓埋名、忠心赤膽,這也是共產黨員對祖國最純潔的愛,對黨和人民最赤誠的心。
品一桿“煙斗”,它凝聚的是“生與死”的抉擇
外形五大三粗的雷公,內心卻異常細膩,他教會許多新兵如何自保,自己卻總是沖鋒在前,在敵機瘋狂轟炸時,他果敢跑去撿起標識彈,駕車奮勇駛入敵營。“疼死我了,別把我一個人留在這里。”他怕疼,也想安全回家,但是他知道不能后退,因為身后是熱愛的戰友和思念的祖國,這也是軍人的使命和榮耀,要保護戰友回家的道路,要守衛家鄉皎潔的月光,他作為一名穿插連的老兵,最后能留下來的也只是常伴身邊的那一桿煙斗。常常在想:“到底什么是保家衛國?”或許雷公便是最好的注解,厭倦戰爭卻要常年征戰、害怕疼痛卻要強忍戰痛、思念家鄉卻終埋異鄉,這是滋養共產黨員的強大精神偉力,這種英雄血性將會熾熱不屈,這種堅定信念將會永世不滅。
品一個“箱子”,它承載的是“家與國”的縮影
剛剛退伍的梅生,本可以和妻子女兒安享晚年,卻忽逢國難,便又帶著箱子匆匆歸隊,在火車上他緩緩打開箱子,累累功勛、一張照片便是他半生的榮耀和一生的牽掛,更是他誓死都要守護的“大國”與“小家”。“這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下一代要打。”在那寒冬凜冽的戰場上,他是博學多才的指導員,也是英勇頑強的沖鋒兵,用血肉身軀奮力抵抗著坦克大炮。“悠悠忠骨埋他鄉,鑄就和平佑后人。”生逢繁華盛世是因為革命先輩把該打的仗都打了,用自己的生命守護著子孫后代的青春年華,換來這沒有硝煙的和平年代,心中有摯愛便會勇擔當,肩上有使命便會敢作為,共產黨員的這顆赤子之心歷百年不變,始終朝著民族復興的方向前進。
愛國電影觀后感1000字范文篇2
愛國電影觀后感
愛國電影之《絕境逢生》觀后感
看完《絕境逢生》給了我一種震撼。這種震撼,是發自內心的一股力量,一種本能,一種贊嘆!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幾位士兵護送美國一個女軍官,到敵人總部破譯密碼,一路上與鬼子周旋的幽默故事。為了使中國早日解放,途中一個村子里的老百姓與鬼子展開了拼死搏斗,斗智斗勇,終于把日本人趕出了中國。
這部電影雖然有很多搞笑情節,但我怎么也笑不出來,當最后一幕漸漸變暗時,我想了很多。如果沒有戰爭,影片中賣魚老翁就不用在魚里埋上炸彈,與敵人同歸于盡;如果沒有戰爭,影片中的鐵匠就日夜趕造與日本人打仗的刀了。但是戰爭的不斷頻發,不管規模大小,給人們的生活和精神上都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創傷,因為有了戰爭,婦女們成了寡婦,孩子們成了孤兒,男人們把自己的血肉之軀拋在了戰場上,連姓名都不曾留下!我們討厭戰爭,反對戰爭,當戰爭不可避免地降臨,我們要挺起胸膛,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成為一個大國。中國人是謙和的,但絕不是懦弱的!
愿在戰爭中犧牲的靈魂安息。
愛國電影觀后感《南京大屠殺》讀后感
今天,我和同學們去電影院觀看了電影《南京大屠殺》,看完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靜。
濃烈的尸臭與血腥迷漫了南京城,黑暗與死亡籠罩著驚慌失措的人們。人們不知所措的狂奔逃命,哭喊聲,驚叫聲,和那一雙雙失神的眼睛,飽受摧殘的憔悴的面容,給這座城市増添了幾分恐慌。此刻,明朝的墻,清朝的廟,五千年的繁榮與輝煌,都在這分不清天和地的南京城里晃動,消失。只有那血紅的太陽旗在污濁的空氣中耀武揚威的飄舞。令人觸目驚心的殺戮在街頭巷尾進行著。身臨其境般地目睹這場殘充滿血腥的大屠殺,心幾乎走向崩裂的邊緣,掀起陣陣的憤怒。一場浩劫瞬間尸積如山,血流成河。若大的南京城被死亡的陰云重重籠罩。遭受洗劫的又豈止是一個南京?日本侵略者的獸蹄踐踏著東北三省,華北平原,甚至大半個中國。這是中國的恥辱!一個曾經拔萃與世界民族之林的泱泱大國,遭到小小日本的百般蹂躪!為什么?是因為落后就要挨打!日本人曾狂妄地認為屠殺可以征服一切,中華民族的血不能白流,終于掀起了革命狂潮,中華兒女用自己無數不屈的靈魂和鋼強的軀體拯救了這古老的民族。
半個世紀彈指一揮間,今天,我們不可能向日本發動一場報復性的戰爭,我們現在只能做的就是從國力上超過日本,趕上世界。這樣,才能告慰那殘遭劫難的30萬英靈。
落后就要挨打,如今落后就必遭淘汰。我們必須深思,吸取教訓,為歷史譜寫新的輝煌,像我們的祖輩那樣,把青春和生命融入這場風起云涌,翻天覆地的改革之中!
愛國電影觀后感1000字范文篇3
最近觀看了愛國主義影片《太行山上》,影片以抗日戰爭為背景,講述八路軍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史。影片真實地記錄了發生在山西的平型關、忻口等重要戰役,塑造了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獨臂將軍賀炳炎、愛國將領郝夢齡等革命家的光輝形象,生動地刻畫了崔隊長這一形象,展示了八路軍勇戰日寇的壯烈場面,再現了中華民族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偉大民族精神。
影片給人的第一印象可以用氣勢磅礴來形容,伴隨著我們耳熟能詳的歌聲,用簡潔的直升機俯拍開門見山地給出太行山全景,直接了蕩地突出《太行山上》的主題,并用很好的過度手法銜接到國民黨陣地,并引出電影的主要人物--朱德。電影的層次分明,結構清晰,按照歷史順序將八路軍如何殲滅敵人的戰役一一列出,并適當地帶出部分愛國將領的名字,講述了老百姓與八路軍同仇敵愾,共同抗戰的歷史事實。
在《太行山上》影片中,軍民魚水情是該劇的一個閃光點。從外國記者的視角看到中國勞動婦女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援八路軍;而擅長標槍的崔隊長則是投身到戰爭當中。一位國民黨軍官的一句話讓我們感到好笑又覺得可悲:如果老百姓都能打仗,還要我們軍隊干嗎?然而歷史恰恰證明了只有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才能取得抗戰的最后勝利。
影片中八路軍高級將領愛兵如子的形象更是被刻畫得生動而又鮮明。大雪紛飛的深夜,朱德同志走出庭院,看到小兵在站崗。上前噓寒問暖,還把小兵凍僵的手放進自己的懷里全暖,最后還是自己替小兵站崗,讓小兵跑步熱身。這種鏡頭在影片中還有很多。看了讓人感動,從一件件小事中更能看出一位偉人的高風亮節。
在這部電影中,我領會到什么是真正的“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我們把握生命并敬畏生命,可生命對他們而言卻是不畏犧牲。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對無數個鐵血戰士宣布戰役勝利后,他們不約而同舉起手由衷的發出“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強烈激昂的吶喊。朱德的演講是那么的振奮人心,簡短而又鏗鏘有力,戰士們的呼聲更是響徹山崗,這種怎樣的一種豪情壯志,有著這樣的熱血兒女,日寇的罪惡念頭想都不要想,有著這種鋼鐵脊梁,任何妄圖入侵的敵人都會受到正義的懲罰。在這發自肺腑的聲音里我感受到一種強大的民族精神。我確確實實被感動了,同時也激發了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懷。作為一名基層團干部,更感覺自己肩負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在重溫那段歷史的過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為中國的和平解放不惜犧牲一切的抗戰精神。作為生處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們不能忘記那段腥風血雨的歲月,應該永遠緬懷那些千千萬萬不留姓名卻前赴后繼為民族解放事業獻身捐軀的革命先輩。那段抗戰史是中華民族的豐碑,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魂。
愛國電影觀后感1000字范文篇4
近日,電影《長津湖》在全國熱映,該片以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志愿軍在惡劣環境下奮勇殺敵,最終贏得偉大勝利的故事,“冰雕連最后的戰斗姿態”“宋阿毛的一封遺書”“零下40攝氏度下啃下硬邦邦的土豆”等場景紛紛觸到了我的淚點。作為青年黨員干部應讀懂“長津湖”背后的“英雄之火”,在為民辦實事中接續新時代英雄火炬。
“冰雕連最后的戰斗姿態”背后是“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必勝之火
在戰爭年代,任何一點小的動靜都可能造成很大的損失,即使天寒地凍,零下40度,戰士們也不敢跺腳或者走動,不能采取任何的取暖措施,他們在凍死的那一刻還緊握著步槍、機槍,面對堅守的山口,時刻等待著沖鋒號的響起。“面對有如此決心的敵人,我們永遠無法戰勝他們。”美軍軍官感嘆。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作為青年黨員干部,要學習他們為了勝利、犧牲一切的情操。在為民辦實事中,要不畏外部條件的重重阻礙,要有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的勇氣,又要有打攻堅戰、持久戰的決心,用“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執著,為奪取新征程全面勝利燒一把“火”、添一把“柴”。
“宋阿毛的一封遺書”背后是“我以我血薦軒轅”的信仰之火
“我愛親人,愛祖國,更愛我的榮譽——光榮的志愿軍戰士!冰雪啊,我絕不屈服你,哪怕是凍傷與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陣地!”這是“冰雕連”上海籍戰士宋阿毛口袋中發現的絕筆。“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無數志愿軍戰士,堵搶眼、炸碉堡、抗嚴寒,以血肉之軀,鑄就保家衛國的鋼鐵長城。“朝聞道,夕死可矣。”作為青年黨員干部,要始終堅守理想信念不動搖,做到跟黨走、聽黨話,始終保持“我以我血薦軒轅”的信仰之火,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上,以為民辦實事踐行“對黨忠誠”的誓言,用攻堅克難錘煉新擔當,用實干擔當展現新作為,用夢想信念開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
“零下40攝氏度下啃下硬邦邦的土豆”背后是“粉身碎骨渾不怕”的奮斗之火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美軍圣誕節吃著美味佳肴,志愿軍戰士卻在零下40攝氏度的雪地里啃著“硬邦邦”的土豆,戰士們沒有一絲抱怨,眼神里沒有絲毫動搖,沖鋒路上更是毫無遲疑。踏平坎坷成大道,穿越煙云譜華章。作為青年黨員干部,跳出“小我”舒適圈,吃別人吃不了的苦,要把啃“硬骨頭”當作精神追求,在吃苦吃虧中主動接幾個“燙手山芋”,在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中提高斗爭本領,在“摸爬滾打”中不斷探索新方法新思路,到問題多、困難大、情況復雜的地方去,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在“暴風雨”中為民“遮風擋雨”。
愛國電影觀后感1000字范文篇5
那個冬天特別冷,血也特別熱。
祖國母親生日前夕,我和爸爸專程去觀看了電影《長津湖》。自從“冰雕連”,在網絡和影視作品中,成為志愿軍和那一代先烈,最讓扼腕痛惜的鏡頭定格后,長津湖之戰漸漸為國人熟知。
在那個令世人緬懷的凜冬,我人民志愿軍第九兵團,克服后勤、裝備的巨大差距,晝伏夜行,忍受著酷寒和饑餓,以頑強的毅力、超于常人的勇氣信念,用血肉之軀對抗敵人的飛機大炮。在長津湖地區,包圍并追擊美國王牌之師,扭轉戰爭的不利局面。用付出巨大傷亡的代價,贏得中國軍隊對抗西方國家軍隊,在主要戰役的第一次勝利。新中國第一位特級戰斗英雄:楊根思,是至今屹立在長津湖畔的中國軍魂,他也是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成”的原型。
看著美軍官兵吃著熏肉、雞腿,喝著咖啡,而我們最可愛的人,吃著凍得硌牙的土豆;看著美國軍隊的坦克車輛、空中戰機的肆虐橫行,而我們志愿軍戰士物資匱乏、武器簡單,甚至連御寒的棉衣都沒有完全裝備。我一直默默地流淚,每一名戰士,都是有爸媽有家的親人。本來,他們該回老家建房,孝養父母,或看娃輔導功課……祖國召喚下,一無返顧地重返部隊,與戰友一起浴血戰場,奮勇殺敵。為了大家,不惜舍棄小家,參加這場戰役的目的,就是“希望下一代,能夠生長在一個沒有硝煙的年代”。
我最喜歡影片里,那個樣子憨憨的雷公,為人善良,有點像《西游記》的土地公公。在他的能力范圍內,沒有不知道的事情。能用拇指計算出步炮射程角度,準確擊中敵人的火力點,帶個耳朵的擴音裝置,儼然便成為“順風耳”。
最讓我難以忘懷的場面,發生在赴朝的火車路上。新戰士伍萬里,因為沒有拿到槍,鬧著要跳車。鐵流滾滾,拉開車廂大門的瞬間,迎面金光普照,本來喧鬧的戰士們全部愣住了。外面是蜿蜒輾轉的萬里長城,壯麗河山映照在每個人的臉上、心間……我們戰士便要化身血肉長城,御敵于國門之外,用生命和熱血為我們后輩,筑起長久的和平!
正如戎馬一生的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元帥,在停戰后說:“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電影中,那個率部端掉美軍“北極熊團”,志愿軍連長伍千里說得更明白:“我們把該打的仗都打了,你們就不用打了。”至今,北極熊團的團旗,還陳列在我軍事博物館中,供游客展覽參觀。
邊看電影邊想,我們享用今天的幸福安逸,不僅要把“珍惜和平”刻印在心里,還要把“珍惜”二字付出實踐,從小事做起,從愛惜食物,從認真學習,從修身立德開始,好好做人,不辱先輩之忠烈,不負和平之不易!
愛國電影觀后感1000字范文篇6
年10月1日是國慶節,晚上吃完飯正刷著抖音,看到了最近未播先火的《長津湖》。
電影《長津湖》是以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為背景,為大家講述了中國志愿軍在極其糟糕嚴寒的情況下,志愿軍們以鋼鐵般的意志、英勇無畏的斗爭精神,狠狠地滅了敵軍的氣焰,擊碎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扭轉了戰場形勢,打出了我國的軍威及國威。
電影全片都很震撼人心,情結環環相扣,結束的時候,我以為就我哭了,沒想到原來大家都和我一樣都落淚了。這或許就是作為一名中國人,能產生的共鳴吧。
電影給我最直接的震撼就是志愿軍和美軍的裝備相差懸殊簡直太大了,美軍喝咖啡,大魚大肉,穿的又厚又暖,而我們的志愿軍只能啃土豆,還被凍起來了,沒有棉衣,挨餓受凍,只有頑強的毅力,英勇無畏的精神,沒有飛機大炮,在長津湖也沒有小米加步槍,打仗的時候前仆后繼的往上沖,多少生命就在這里犧牲了,實在太讓人難過了。
還有雷公,他是七連的第17名戰士,大家都叫他“雷爹”劇中的伍百里、伍千里都是他帶出來的,雷爹作為長輩,他都不知道犧牲了多少人,見證了戰友一個又一個的離開,這無疑是最痛苦的,雷爹經驗比較多,在戰場上也是非常的勇猛,是七連戰士好多人的榜樣。
尤其是易烊千璽演的伍萬里,表演可圈可點。恐懼、糾結、害怕、萬里的成長都被他刻畫的入木三分。他還是一個19歲的少年,這個年紀本來應該在家學習,玩樂,因為戰爭讓他走上了戰場,這不是每個人都愿意的,萬里也想成為英雄,戰爭是殘酷的,他的哥哥又想保護好他。
看完《長津湖》真的讓我很震撼,先輩們英勇的付出,勇猛的殺敵,不怕困難,不怕犧牲,尤其易烊千璽飾演的伍萬里說的那一句臺詞“第六百七十七名——伍萬里”從這一個數字大家可以看出不知道在前面犧牲了多少的先烈,實在惋惜。冰雕連”的榮譽稱號,他們實至名歸。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看完我幾次落淚,讓我聯想到今天的美好生活來地太不容易了,我們應該好好珍惜,好好活著……你以為戰士他們不怕死嘛?他們也是人,不是鐵打的,他們也有家人,也有父母,也有小孩,可是生不由已,為的只是中國,為的只是一個更美好的明天。讓他們希望祖國越來越強大,讓大家都過上幸福的生活,再也沒有戰爭、再也沒有剝削。
愛國電影觀后感1000字范文篇7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紅星是咱中國的星,照亮祖國照萬代……”這是《閃閃紅星》的主題曲。隨著激人奮起的旋律,一個個活靈活現的人物出現在我們眼前。這部電影講述了抗日時紅軍的故事,里面的東子是個勇敢而堅強的孩子.在紅軍的影響下,經過多次努力滅除了百姓的禍害.在消滅敵人時,東子逐漸學會了勇敢和頑強,有了一顆愛國的心!
東子是個農村長大的娃兒,在紅軍的幫助下上了學,學會了寫自己的名字和父母的名字.當東子他娘看到了東子會寫自己的名字了,不禁熱淚兩行,”我的孩兒會寫字了!”東子的'娘是個堅強的女人,在敵人面前不畏怯,在紅軍受傷時冒險取藥,在紅軍遇難時勇敢地舉起手榴彈與敵人同歸于盡.而她也不忘兒子的那份情,奮不顧身去取兒那書包和寫滿自己名字的紙貼,那可是最寶貴的東西啊!
也許是東子他娘的堅強感動了東子;也許是那股母愛之泉震撼了東子,使他再無法忘記母親的一言一行,使他消滅敵人的決心越來越強烈.
在一次與胡大爺子交鋒時,東子被捕了,連紅軍也身受重傷,使東子那報仇血恨的決心一股暴發了!東子奮力從那被火燒灼著的木桿上解脫出來,把胡大爺子引到糧倉,開始了他的報仇行動.為了國家、為了親人、也為了自己的父母,東子機智地與胡大爺子周旋,躲過了無數個子彈,直到胡老爺沒子彈的時候,東子一把把胡老爺推向了米的旋渦.那一刻,中國的國旗在河溪村冉冉升起,幾十年的苦難終于擺脫了!!!
看電影時,有點兒想掉眼淚,那一副副催人淚下的場面感動著我:紅星在胸前閃閃發光的模樣;那火海翻騰紅軍卻忍痛沖出火海,只為了背上那受傷的隊友;東子的娘與敵人葬身火海,只為了保全紅軍的性命;東子拋開一切,為了祖國、紅軍和鄉親們的縱身一躍,讓自己有了一次勇敢的作為……而那微風吹拂著的野花承接著鄉親們激動的淚花,都是那樣地動人!
想想以前的人們,是多么有勇氣面對困難。有多少堅強的人在命運的威逼下沒有選擇逃離,而是讓尊嚴和清白一起永在世間,留下敵人憎恨而又無奈的目光!也許是現代沒有戰爭,自己的堅強與毅力無法展示出來,但和平世界里也有體現你頑強精神的時候。當比賽時你失敗了不要報頭痛哭,冷靜下來,堅強些,有些時候眼淚可以被微笑所代替!當面對命運不公,你可以想自己所擁有的,自己能給予世界的,也許別人微笑就是你最大的幸福……
總之,這部電影讓我感動到不行!
愛國電影觀后感1000字范文篇8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在影院聽到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我心潮澎湃。國慶期間放映的《我和我的祖國》,讓我更加明白了什么是——愛國情懷。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演繹了普通中國人最質樸的情感,用最實際的行動表達著對偉大祖國的熱愛。整部電影由《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七個故事組成。這七個故事分別以“小人物,見證大時代”的視角講述了新中國成立以后的7個重大事件,展示了普通人民群眾樸素的愛國情懷,帶給我深深的感動與震撼。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前夜》,在1949年的開國大典前夜,工程師林治遠為確保升旗儀式萬無一失,在廣場被封鎖,材料短缺的情況下克服種種困難,在夜色中一次又一次地檢查著電動旗桿,發現問題后克服恐高心理障礙,親自爬上20多米的廣場旗桿,解決了技術問題。在他眼里,這面旗不僅是28年革命,2000萬人的生命換來的,更是中華崛起的象征。電影中,林治遠缺少材料,他的助手在屋頂上召集百姓貢獻金屬,瞬間人民群眾排的隊伍擠得大街小巷水泄不通。這是多么樸素而偉大的愛國情懷,為了保障開國大典上我國第一面五星紅旗順利升起,人人都爭先獻出自己的力量。也正是因為有這些孜孜不倦的工作人員與熱心的人民群眾,我們偉大的祖國才得以繁榮富強。
那些挺身而出、保家衛國的人是偉大的,而默默工作、無私奉獻青春,背井離鄉的科研工作者們,我們更不可忘懷。《相遇》中的高遠是研究核彈的一名普通科研人員,為了祖國的核技術研究“無情”地與親人“斷絕”了聯系。身受核輻射的他在公交車上與愛人方敏相遇了,方敏一眼認出了戴著口罩面色蒼白的高遠,向他喃喃述說著過往。不得不“舍小家為大家”的高遠一臉愧疚,無從解釋,只道一句“你認錯人了”。在聽到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消息,高遠激動得無以復加,屏幕前的我也感動得熱淚盈眶。在那核彈背后,不知有多少科研工作者背井離鄉,舍家報國,無私奉獻!
《我和我的祖國》中,每一個小人物演繹的都是一段熱血澎湃的勵志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告訴著我愛國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付出和奉獻。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國力日益增強,我們的祖國正在騰飛!而那騰飛的背后是多少人默默的堅守,是多少人無私的付出。每個深愛祖國的人啊,我們都是祖國建設中的螺絲釘。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堅守自己的職責,在平凡的崗位上發光發熱,我們的祖國才會更加的繁榮富強!
“少年強則國強”,身為青少年的我們定要努力學習,將來用實際行動,為祖國保駕護航,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