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寫奪冠的觀后感
寫觀后感也是一種很好的反思和總結的方式,可以幫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觀點。那要怎么寫怎么寫奪冠的觀后感呢?這里提供一些怎么寫奪冠的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怎么寫奪冠的觀后感篇1
一個九十八歲的耄耋老人,應該和兒女說說話;應該在家里休閑娛樂,安享晚年;還應該好好的享受退休的時光,享受天倫之樂……可她卻沒有這么做,她就是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胡佩蘭。
胡佩蘭奶奶雖然已經是九十八歲的高齡了,本應該在家安享晚年,可有一天,她聽說鎮上很多人沒錢看病,于是,她又開始給人看病了。
說干就干,第二天一早,胡奶奶就開始給人看病,不僅不收錢,有時還資助那些病人。大家都很敬佩她。
她的學生這樣說:“我也是一名醫生,我都已經退休了,可老師卻還這么盡心盡力的為別人看病,真是太了不起了!”
只可惜,在一月二十二日,胡佩蘭奶奶在睡夢中安然離去,她那天下班時還這么說:“病人都看完了,咱們回家吧!”
看到這兒,我思緒萬千,又感動,有震驚,更多的是敬佩……胡佩蘭奶奶這么大年紀還為他人奉獻,我卻從來不替他人著想,只是自顧自。當同學沒帶文具時,向我借時,我怕他把我的東西弄壞了,就找借口說沒帶,但有人需要幫助時,我卻從來不幫忙……
現在,我真正懂得了“贈人玫瑰,手有余香。”這句話的含義,你幫助別人的事或許只是一件小事,但你卻擁有了美好的品德。
幫助別人,快樂自己,讓我們一起留住愛,分享愛吧!
怎么寫奪冠的觀后感篇2
太真實了!這是記者的感嘆。影片一開始畫面上的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這16個字,就貼在現在中國女排勵志電影北京訓練館墻壁上,是女排精神的寫照。隨后的那句話高度概括了女排精神的內涵:女排精神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精神,喊出了為中華崛起而拼搏的時代最強音。中國人渴望找到某種方式讓世界重新看到自己伴隨著上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國人的風貌一出現,就瞬間將人們思緒拉到那個奮斗年代。
中國女排勵志電影40年征程彈指一揮間,從球員到教練,郎平的確是貫穿前后的那個人,直到現在仍是中國女排勵志電影主帥。從最初老女排那第一個黃金時代,到陳指導的第二個黃金時代,再到如今郎平指導的第三個黃金時代,這簡直就是中國女排勵志電影黃埔軍校,而陳指導和郎平幾乎貫穿始終的其實是情懷,兩人演繹的對手戲感人至深,賽場上惺惺相惜,而共同的情結恰恰就是女排精神。
許多話語直抵人心,陳指導這樣對郎平指導說:我身邊的許多人都對我說,時代變了,中國人不再需要中國女排勵志電影了,他摸著自己的胸口直言:但是我需要!其實,她們流露出的恰恰是對冠軍的無限渴望,以及孜孜不倦的人生追求。女排精神傳承至今永不褪色,他們書寫了傳奇,五星紅旗如此鮮艷,義勇軍進行曲如此雄壯。
影片在里約奧運會奪冠頒獎中落幕,銀幕上閃現出中國女排勵志電影歷史上十次登上世界之巔的畫面和記錄,那廣大球迷熟悉的一幕幕在閃回,中國女排勵志電影10次奪冠經歷,最后一個鏡頭又回到了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那才是初心。
怎么寫奪冠的觀后感篇3
2015年9月5日晚上,日本名古屋綜合排球館,2015女排世界杯賽最后一輪在這里激戰正酣,只要戰勝東道主日本女排,中國女排就能獲得本屆世界杯賽的冠軍,第一局中國女排25:17輕松拿下,第二局日本女排25:22扳回一局,在決定比賽走勢的第三局中,中國姑娘們頂住了對手的瘋狂反撲,以25:21將比分再度超出,在第四局的后半段,中國女排以25:22拿下賽點,隨著主攻朱婷的一記重扣得分,中國女排以25:22拿下第四局,以3:1擊敗東道主日本女排,從而以十一戰十勝一負的成績獲得本屆女排世界杯賽的冠軍,并在第一時間拿到明年巴西里約奧運會的入場券,這是時隔十一年之后(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國女排獲得金牌),中國女排再次登上世界冠軍的寶座,也是中國女排獲得的第八個世界冠軍。
比賽結束之后,女排全體隊員聚集在場地中央,擁抱在一起,用奪眶而出的淚水和大聲的喊叫宣泄著內心的壓抑和喜悅,主教練郎平也成為當今世界排壇唯一一位以主力隊員和主教練雙重身份都奪得世界冠軍的第一人。在接受央視記者崔佳采訪時,當提到這一年一路走來的艱辛和本屆世界杯十一場比賽的回顧,這位當隊員時有“鐵榔頭”之稱的女強人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并一度哽咽,電視機前的我的眼角也閃現出點點的淚光。
是啊!在參加本屆世界杯賽之前,中國女排遇到了太多的坎坷,先是替補接應楊方旭在世界女排大獎賽日本站比賽時意外受傷,無緣國家隊后面的比賽;接著在出征女排世界杯之前,中國女排的主力主攻、隊長惠若琪又因為心臟不適而無緣世界杯,主教練郎平不得不臨陣換將,將年僅20歲的小將張常寧頂替隊長的場上位置,隊長的臨時退出對郎平的心理打擊可謂巨大,獨自一個人站在角落里默默地流淚,她第一次拒絕了央視體育記者的采訪;接著在與韓國隊的比賽中,中國隊的絕對主力、主攻朱婷又在扣球下落時不小心踩到了對方伸過來的腳,崴腳的她又不得不缺席了后面的幾場比賽,好在傷勢不太嚴重,朱婷又接著參加了后面幾場對陣多米尼加、俄羅斯和日本的關鍵比賽,并獲得了本屆世界杯的最有價值球員。
中國女排的水平之所以短期之內迅速提升,和主教練郎平是分不開的。2013年4月,郎平剛剛擔任女排主教練時,中國女排的成績處于低谷,倫敦奧運會四分之一決賽0:3被日本橫掃,無緣四強,亞錦賽也不敵泰國,丟掉了亞洲冠軍的寶座。隨著一批老隊員的退役,年輕的隊員跟不上來,有點“青黃不接”,這時候郎平審時度勢,從國外引入了“大國家隊”的理念,將一批年輕隊員招入隊中,跟隨著主力隊員參加國際比賽,并和主力進行輪換。主力和替補的界限漸漸模糊,替補隊員的水平也在比賽中得到了鍛煉,隊伍的板凳厚度也在逐漸增加。而且,郎平把每一個隊員都當做自己的女兒看待,從訓練到比賽,從飲食到生活,無微不至地進行關懷,漸漸地用自身的個人魅力和溫情關懷,將全體隊員的心捏合在了一起,隊伍的凝聚力逐漸增強,戰斗力也逐漸提升,取得好成績也是水到渠成、意料之中。
賽后頒獎時,女排姑娘們把因傷未能參加世界杯的惠若琪、楊方旭和徐云麗的球衣拿在胸前,讓她們和自己一起享受世界冠軍的榮光,這沉甸甸的世界杯冠軍獎杯也有她們的一份功勞,由此可見,中國女排這支冠軍之師有多么的眾志成城,團結如鋼。
“一個好教練帶出一支好隊伍”,同樣,一個好校長也能夠帶出一所好學校,在我們的基礎教育界和學校管理中,更需要像郎平一樣有膽識、有魄力、有溫情、有魅力的人,用自己的學術魅力將全校師生緊緊地團結在自己身邊,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在溫暖全體師生的心靈,我們的.學校何愁辦不好,我們的教育何愁無活力……
怎么寫奪冠的觀后感篇4
電影《奪冠》在萬眾期待中啟動預售,對外宣布全力支持電影奮力沖頂,并邀請廣大粉絲朋友免費觀影,重溫中國女排躋身世界強林的高光時刻!
據悉,影片在定檔之初已成為賀歲檔呼聲相當高的影片之一。論陣容,陳可辛導演、鞏俐和黃渤領銜主演,加上中國女排原版人馬,可以說是華語電影頂配陣容。論題材,電影講述的'是中國女排貫穿近幾十年的歷史故事。論期待值,這部電影可是讓中國人等了三十年了!
作為體育營銷界的行家里手,三雄極光緊抓絕佳的營銷契機,搭上《奪冠》這輛體育電影快車,和廣大粉絲一起走進院線重現榮耀,致敬英雄。
在訓練場上揮汗如雨,在比賽場上咬牙堅持,締造絕地逆轉的傳奇,創造前所未見的紀錄,這就是中國女排!堅持“比別人做得多一點”,致力讓用戶體驗更好一點,書寫著照明行業的新篇章,這就是三雄極光。互相欣賞、互相靠近,這也是促成三雄極光這次選擇為電影《奪冠》助力打call的原因。
為女排姑娘喝彩,三雄極光不是簡單粗暴地訴求品牌或者產品信息,而是通過免費邀請粉絲觀影,重溫中國女排奪冠高光時刻,旨在通過其精神內核傳達出企業與世俱來的獨有氣質。這個春節,三雄極光邀您一起“燃”起,再度傳遞這份榮耀!
怎么寫奪冠的觀后感篇5
很多年后,中國更強大了,中國人依然會想起20_年8月21日的這個場景:中國女排姑娘站在里約奧運會冠軍領獎臺上,齊聲高唱國歌:
“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中國女排里約之行,完全能夠拍成一部大片,逆襲命運,咬牙死磕,絕地反擊,最終迎來氣壯山河的勝利!
這是里約奧運會中國人最關注的一場比賽。一位“80后”媽媽在朋友圈里寫道,她帶著6歲的女兒在客廳里看完了這場直播,“奏國歌時,我把女兒拽著站起來,一齊跟著唱”。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總有刻骨銘心的團體記憶、共同情結,對中國人來說,中國女排就是團體記憶、共同情結。新一代中國女排在里約的偉大勝利,又在中國年青一代中延續和強化了對這支隊伍和“女排精神”的認知和情感。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剛剛拉開帷幕,封閉已久的中國大門,向世界緩緩打開。那是一個中華民族爭取“球籍”的年代,百廢待興,而又迷茫困惑,中國人需要精神偶像。關鍵時刻,中國女排帶來了一場關鍵勝利。1981年年底,中國女排以亞洲冠軍身份參加了在日本舉行的第三屆世界杯排球賽,7戰7勝,首次奪得世界杯賽冠軍。
那時在中國,黑白電視機都不多見。決賽那天,人們黑壓壓一片守在電視機前、廣播前,收看收聽中國女排對陣日本隊。在主場球迷震耳欲聾的吶喊聲中,一個叫郎平的北京女孩扣下了世界冠軍,中國女排3:2獲勝。舉國沸騰。天安門廣場上,人們徹夜高呼:“中國萬歲!女排萬歲!”
在今日回望上世紀八十年代,那是一個活力燃燒的年代,那是一個人人談夢想為榮的年代,那也是一個國人爭先恐后用勤奮與智慧改變祖國面貌的年代,而中國女排用“五連冠”的佳績,對各行各業的中國人起到了激勵、感召和促進作用,為當時的改革開放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誠如當時《人民日報》頭版評論員文章《學習女排,振興中華——中國贏了》所言:“她們的勝利捷報,也使在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全國人民得到極大的鼓舞……看看女排,想想自我,我們難道不應當好好向她們學習嗎中國女排在體育戰線上為國爭光,我們就不能在自我的崗位上為祖國多作貢獻嗎用中國女排的這種精神去搞現代化建設,何愁現代化不能實現”
三十多年過去了,中國早已今非昔比。198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還不到5千億元,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已達67萬億元。各個領域,中國都迎來了收獲時刻。中國人對待奧運金牌的心態,越來越理性。畢竟,值得中國人驕傲的,已不僅僅是體育了。可是,中國女排在里約奧運會上對巴西、荷蘭、塞爾維亞的比賽,為何仍然讓中國人揪心關注、熱淚盈眶
這又是一場關鍵時刻的關鍵勝利,遠遠超出了一塊金牌的含義。中國人從這場比賽中,看到了夢想的復蘇,看到了奮斗的價值,看到了精神的力量!
在今日,中國已進入改革攻堅階段和深水區,前面路上充滿激流險灘,每進一步,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應對改革的復雜形勢,許多人像中國女排在里約那樣“一分一分咬牙頂”,但也有人迷茫,也有人退縮,還有人墮落……在今日,時代和人民對精神的渴望和呼喚,越來越清晰有力。
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魄。如果沒有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沒有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任何一個民族都難以在世界上生存,更談不上實現偉大的夢想。
“只要堅持,夢想總是能夠實現的”——中國女排在里約的堅持,不正是形象地指明夢想實現的路徑嗎中國人用“女排精神”去堅持去努力,像中國女排那樣專注、團結、拼搏,必須能夠實現“中國夢”!
“中國夢”的提出,基于近代以來中國與世界的歷史大背景以及當代中國發展現狀,揭示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和當代中國的發展走向,把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個人的具體利益都緊緊地聯系在一齊,指明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奮斗目標。夢想總是美麗的、動人的,是激勵人前行的不竭動力,但追夢之路,并不平坦,有不少的艱難與險阻,有不少的挑戰與考驗。
如果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國女排之崛起,極大地激勵了中國人投入改革開放;那么,三十多年后的今日,中國女排的勝利,將再度激發中國人的精神動力,自信地走在實現“中國夢”的路上。
怎么寫奪冠的觀后感篇6
上周,學校組織我們看了電影《奪冠》,很振奮人心。影片講述了中國女排在以郎平為隊長的時代通過拼搏奮斗奪得五連冠的好成績以及很多年以后郎平重返中國隊當主教練后帶領年輕一代再次奪得冠軍的經歷。
其中有幾個片段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80年代,女排隊員們靠的是不怕苦,拼盡全力的精神在打球。而時代在變化,曾經的輝煌已成為歷史,這批老隊員退役后新生力量未能有所突破甚至下降到第二、三梯隊,中國女排怎么啦?這是國家體委一直在琢磨的事!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郎平指導的美國女排一舉奪得了世界冠軍,而中國女排在家門口卻無緣獎牌,這對于奧運會舉辦國中國而言滋味是不一般的,甚至有人還辱罵起郎平來!這是她的過錯嗎?郎平作為一名職業教練,有權選擇她的職業生涯去向,但當國人都希望她回國帶領中國女排重振雄風時,她還是放棄了安穩的生活,毅然決然地回到了祖國。
可是,現在不比80年代了,郎平在國外當教練的這些年領教了很多新的技術,在帶隊的一段時間里沒能出成績領導對她的帶教理念產生了懷疑,一度也陷入了低谷。要知道別的國家現如今已借用先進的計算機計算起對方的打球狀況。郎平教練不氣餒,她除了給隊員鼓勁打氣之外,還為她們量身定制了崗位并發揮出她們的特長,讓隊員明白打球是為了自己,打球也能顧及正常生活等掃除思想障礙后,大家的勁兒就更足了。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1/4決賽中對陣巴西隊,要知道巴西隊在當時是實力遠勝中國隊的,但是在隊員們的奮力拼搏與郎平教練的英明決策下。中國隊在連續落后的情況下拼命反擊,扳回了后幾局,最終成功奪冠。當賽場上響起中國國歌聲時,女排隊員們都落淚了,幾十年后中國女排又一次站上了最高領獎臺。
女排精神已成為中國的象征,唯有堅持不懈的努力與頑強拼搏的精神才能立于世界不敗之地。我也從影片中感受的了這一力量之大、之強。在學習上若也發揚這種不服輸不氣餒的精神,就一定能心想事成!
怎么寫奪冠的觀后感篇7
10月8日晚,我與媽媽一齊在電影院觀看了電影《奪冠》。
剛開始是在1978年,中國全面改革開放,我們也組建了屬于自我的女排。
真的很震撼,在最早的排球訓練館中,沒有燈,沒有高科技,只是兩筐球,一張網,幾個杠鈴。當時的訓練很苦,球員們訓練完回到宿舍后,基本倒頭就睡。其實教練也是有苦衷的,因為當時中國科技并不發達,于是,為了防止其他國家經過計算機來得到自我隊員的實力信息,他不得不經過高強度的訓練,使隊員們在賽場上爆發出最強的實力。由于這樣高強度的訓練,才使得我們的女排在日本比賽時,應對著既是東道主,又是東亞魔女的日本女排,我們中國憑借自我的努力,險勝。
我覺得如果把《奪冠》這部電影總結成一句話,那必須是“努力終會有回報”。比如說當時的郎平,教練讓她舉重100公斤后再碰球。這其實就是教練在刻意練她的臂力,因為在球場上臂力與技術同等重要,也正因如此,她才會成為中國女排的主教練,帶領女排走上世界舞臺,成為世界第一。
努力終會有回報,努力、堅持、不放棄,也是女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