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觀后感500字
寫觀后感并像其他觀眾分享自己的想法,可以了解到其他人的想法和見解,從而拓寬自己的視野和思路。好的感動中國觀后感500字是怎樣的?這里給大家提供感動中國觀后感500字,供大家參考。
感動中國觀后感500字篇1
我的身邊有很多令我感動的事,比如說:“在寫作業時同學借我用尺子,在我摔倒的時候他把我扶起……”但有一件事讓我終生難忘。
我8歲那年暑假,在一個陽光明媚,空氣清新的日子里,我和幾個大哥哥到東面山上去玩,我們每個人都騎著車子,當回家時,已經到了傍晚,我們都要回家了,在下坡時,由于速度太快,車子飛一邊的往下竄,我的腳都忙不過來了,還好沒摔倒,但不知怎么腳萬分疼痛,大哥哥們到沒有事,他們都起著車子說說笑笑的走了,誰也沒有注意到我。過了一會兒,有一個六年級的大哥哥見我在后面停住了,趕忙汽車車子過來了,他問我:“你怎么了?”我不想連累他,所以就沒有回答,但是他又問我:“欣賞風景呢?還是留戀這里呢?”因為萬分的疼痛,我又不好意思的對他說:“腳疼呢。”這時,那幾個大哥哥不知為什么來了,應該是因為見后頭沒人了吧!那個六年級的大哥哥對他們揮了揮手,示意讓他們坐來,我坐在地上,不知怎么辦是好,那個六年級的大哥哥對他們說我,腳疼,讓他帶著我,讓其他的人推著我的車子,他們點了點頭,他把車子推上來,把我扶到了車子上,他上了車,慢慢的蹬著車子,把我送到了家。
這件事情讓我難以忘懷!
感動中國觀后感500字篇2
今天,我們看了《感動中國》,它使許多人熱淚盈眶,我覺得它是凈化心靈的儀器,它譜寫了真、善、美的樂章。我相信,只要看了《感動中國》,每個人都會有所感悟。
《感動中國》有幾十位讓人們感動到流淚的人,可以說最耀眼的不是明星,而是這幾十人純潔、善良的心。
這幾十人中我每個都覺得讓人感動,劉盛蘭每天省吃儉用,捐錢給孩子們。他那時月薪才300元,可他卻一下子捐了50元,他那時已經73歲了,后來又一場大火燒了他的房子,回到農村生活更辛苦。可他仍在捐錢,10元、20元、30元、40元這位老人吃東西都是吃垃圾里拾來的,還會拿人家扔掉不要的菜葉,而且17年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真善心!從他身上,我看到了中華民族正直、善良、樂于助人、樂于奉獻的優秀品質。
還有一個叫段愛平的。她只是一個小小的村長,可她為村里的犧牲非常大。我們應該想成為百萬富翁吧。這個段愛平就是個百萬富翁,可是她卻把自己的錢全都捐了出去,而且她有食道癌,最后窮得都沒錢看病,而且她還會下雨天幫村民一起修房屋漏洞。我們要學習她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干事創業、奮發有為的崇高精神;學習她真心實意地幫民致富、解民困難、化民恩怨、心系百姓、執政為民的公仆情懷;學習她不管身處何時何地,心中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與使命,在榮譽面前不忘本的淳樸本色。
看完《感動中國》之后,我勵志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向《感動中國》里面的人物學習,幫助、救助需要幫助的人。
感動中國觀后感500字篇3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開始播出了,這一次又會帶給我怎樣的驚奇、怎樣的感動。
最令我驚奇的是第三個感動人物——阿里帕—阿里馬洪。她是十九個孩子的媽媽,但是這十九個孩子都不是她的親生骨肉。“不是親生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開羽翼,撐起他們的天空。風霜饑寒,全部擋住,清貧勞累,一肩擔當。在她的家里,水濃過了血,善良超過了親情。泉水最輕,母愛最真!”世上所有的母親都是一樣的,母愛是最偉大的、無私的。阿里帕—阿里馬洪給我們展示了母愛,她是偉大、無私母愛的典型。他不愧是20_年的感動中國人物!
令我最感動的是陳玉蓉。她的兒子的了一種先天疾病,為了救兒子,她把自己的肝臟移植給兒子,可是她患有重度脂肪肝,為了救兒子,她每天走10公里,七個月一如既往,每餐只吃半個拳頭大的飯團,走破了四雙鞋子,腳上的老繭長了就剮,剮了又長……終于在2009年11月3日,這對母子在武漢同濟醫院順利地進行了肝臟移植手術,賦予了孩子第二次生命。一位母親,為了救兒子,可以做出不可思議的事情,一個病人在短短7個月內消除脂肪肝,更何況還是重度,堪稱奇跡!
感動人物的感動事件并非都是都是關于國家大事的,認認真真做那份小事,你也會受感動。
感動中國觀后感500字篇4
2月8日晚,在中央電視臺舉辦,江西農村最美鄉村教師代表支月英當選“2023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平凡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們讓我們由衷感動,總有一些事情讓我們溫暖心肺。被譽為“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的《感動中國》,就為我們挖掘了一批榜樣人物。這些榜樣人物雖然平凡普通,但卻提供了生命可以企及的高度,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指引。他們身上的勇敢、善良、擔當、堅強,讓13億人民看到了人性中最美麗的光輝。
在大山深處教書育人36年的支月英,就深刻詮釋了執著和奉獻。邊遠山村教師奇缺,時年只有十九歲的&39;南昌市進賢縣姑娘支月英就曾不顧家人反對,遠離家鄉,只身來到離家兩百多公里,離鄉鎮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學,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師。36年來,支月英堅守在偏遠的山村講臺,從“支姐姐”到“支媽媽”,教育了大山深處兩代人。
“支姐姐”到“支媽媽”,變的是稱呼,但不變的卻是執著和奉獻。她關愛孩子,資助貧困生,不讓一個孩子輟學,更是展現了筑夢路上炎黃兒女的精氣神。也不僅僅是支月英,不僅僅是評選出來的《感動中國20____年度人物》,無數炎黃兒女為了心中的夢想,也正在日以繼日善行義舉,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規范融入工作、生活、學習中。
感動中國觀后感500字篇5
每一年的開學,我們都會收看《感動中國》,這會讓我們懂得很多,讓我們知道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人物。
其中,最讓我感受深刻的人物就是其美多吉。他是一位開郵車的司機,郵車我們都知道,里面裝滿了郵件,報紙,可以讓山區里的人也知道外面的生活。一聽這個名字,就知道不是漢族的,是的,他是藏族的。
藏族是一個地區危險的地方,尤其是在下雪天,山路特別難走,很容易滑倒。這輛郵車在艱難的行駛著,其美多吉要把全身的精力都投入到開車上,一旦出現危險,就會車毀人亡。再一次運送中,發生了雪崩,一個巨大的雪球與車身擦肩而過,這是多么危險。他們只能在風雪中吃飯,他們已經習慣了。2012年的一次運送,途中遭到劫匪搶劫,他為了阻止劫匪,身上挨了整整17刀。當他醒來的第一句話就是:“車有人守嗎?”他已經這樣了,心里想的還是郵車,可見他對郵車這種熱愛是多么強烈啊!
說實話,我并不明白他為什么會那么熱愛郵車,在這么艱險的環境下,他就不害怕嗎?他就不擔心自己的安慰嗎?他就不感到害怕嗎?我心中涌上來了種種問題,知道影片結束,我的問題還是不明白。或許,他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心里有個照應,因為這一車上滿載了人們的期望,他不能把所有人的期望都毀滅。
每次觀看《感動中國》,心中總有一種澎湃,總有一絲激動,當危險的音樂響起,我們的心也會隨著影片緊張,當他們遇到了事情,我們也會熱淚盈眶。
感動中國觀后感500字篇6
生活中有很多事或許會使你感動,一位農民,一件事情,一封信……而使我感動的是那久久屹立在馬路邊,身穿綠衣的垃圾桶。
它,有著一個大大的“嘴巴”,大得足以吞下兩袋垃圾;它,有著兩個小小的輪子,用來移動笨重的身體。
你別看它笨笨的,卻很勤奮,白天,它就站在那里一口一口的進食著投放的“食物”。它從不“挑食”,總是幫人們清理垃圾。但就有些“搗蛋鬼”,常常把垃圾扔在它身上,打得它站不起來,這時衛生員就把它扶起來,幫助它清理垃圾。
黑夜,人們已入睡,可勤奮的它仍站在那里,因為它知道自己還有工作要做,終于,它的好朋友——垃圾車來了。垃圾車輕輕將它舉起,把垃圾扔到自己的“胃”里后,它放下。緩緩向垃圾站駛去。垃圾桶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勤奮的工作著。
啊!垃圾桶有著多么勤奮的精神,多么優秀的品質。它就像那日夜操勞在外的工人;它就像那些為共產黨奉獻的革命烈士;它就像那些為祖國而日夜奮斗的科學家,而我們也怎能不為它而感動呢?它的精神也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作為少先隊員,要學習它勤奮、堅持不懈的精神,為祖國貢獻力量。
感動中國觀后感500字篇7
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昨晚落下了帷幕。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讓我們感動,令我們震撼,一個個感人的事跡敲擊著我們心靈最深和最柔軟處,發出動人的感動之聲。《感動中國》,它使許多人熱淚盈眶,它譜寫了真、善、美的'樂章。我相信,只要看了《感動中國》,每個人都會有所感悟。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候選人之一萬其珍一家,他們的故事使我感動。
湖北省建始縣三里鄉大沙河村農民黨員萬其珍一家,四代堅持在河邊為村民義務擺渡,方便了附近兩個縣市、四個鄉數以萬計村民的農耕和出行。現年69歲的萬其珍是第三代義渡傳人,每天在大沙河上來回擺渡數十趟,已經堅持了16年,并帶動兒子、孫子義渡。
用他們的話說,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輩子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這就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善良,正直,樂于助人,堅強,奉獻,吃苦耐勞!我要凈化自己的靈魂,向他們學習!在有生之年,為大家,為社會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輩子的好人!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觀后感最新】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觀后感500字篇8
幸福的家庭,大抵是相同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當我看了“孝女孟佩杰”專題片之后,我感動的哭了。
“香九齡,能溫席。”而孟佩杰自八歲起就與癱瘓在床的養母相依為命,不離不棄。八歲,本該是向父母撒嬌的年齡;八歲,本該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年齡;八歲,本該是放學后與小伙伴打鬧嬉戲的年齡。可是孟佩杰卻要用她稚嫩的雙肩承擔起照顧養母的重擔,買菜,洗衣,做飯……在她瘦弱的身上,讓我們看到了什么是孝道,什么是堅強,什么是擔當。再看看我們身邊有許多人為贍養父母的事爭吵不休,甚至對簿公堂。不知他們知道了孟佩杰的事跡之后,又該怎樣的無地自容呢?
“羊跪足,鴉反哺”。動物都知道報恩,而這些無孝之人難道不覺得羞愧嗎?試想一下,當這些人也到了風燭殘年,當他們的晚輩也對他不孝時,他們是否會反思自己當年的不孝言行呢?換一個角度思考,都說我們這個社會是個溫暖的.大家庭,為什么孟佩杰自八歲起就一直默默地承受著生活的重擔,直到十二年后才被大家知曉?如果當年有更多善良的人幫助她們,的政策照顧她們,那她的養父會不會因不堪生活壓力一走了之呢?她的養母會不會在絕望中企圖自殺呢?
叫“孟佩杰”這個名字的人不多,但是和孟佩杰遭遇同樣不幸的人依然很多,希望有更多的人關注他們,關愛他們,幫助他們,讓更多不幸的人及時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