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建國大業觀后感作文
《建國大業》這個電影反映了中國和中國各民主黨派在反對蔣介石獨裁統治的斗爭中,為建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所經歷的曲折艱辛直至取得最后勝利的光輝歷程。那么你知道《建國大業》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電影建國大業觀后感作文,希望你喜歡。
電影建國大業觀后感作文【篇1】
國慶期間,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去百合影院觀看了《建國大業》。
這個片子云集一百七十多位明星,雖說有些地方我看不太懂,但聽了爸爸媽媽的講解,我明白了我們國家建立的不容易;我明白了我們現在的合平來之不易;我明白了我們現在幸福生活是由許許多多無名英雄的鮮血換來的。《建國大業》以1945年抗戰勝利國共兩黨重慶談判,一直到新中國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五年間的風云變幻,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磅礴的歷史畫卷。
影片讓我印象深刻的場景是淮海戰役結束后,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革命元首,聽到戰役結束我軍大獲全勝的消息,毛主席說,長江以北,再無大戰。于是,四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男人,四個改變了中國命運的男人,終于可以安心地大醉一場。他們高興得邊喝酒邊高唱《國際歌》,平素領袖人物的固有形象全被打破了。毛澤東喝醉了,嘴角掛著微笑歪倒在一邊;周恩來充滿激情地揮舞雙臂做指揮狀,完全不是平時的樣子;劉少奇和朱德緊緊擁抱在一起,讓人十分的感動。
通過這個片子我更加了解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五星國旗的寓意,旗面為紅色象征革命,星呈黃色,表示中華民族為黃色人種。大五角星代表中國共產黨,四顆小五角星代表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四個階級。五顆五角星互相聯綴、疏密相間,象征中國人民大團結。每顆小星各有一個尖角正對大星中心點,表示人民對黨的向心之意。
影片最后的一段歷史真鏡頭讓我心里的激動達到頂點,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的說,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國人民從此翻身做主人,一個嶄新的國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新中國已經迎來了自己六十歲的生日,國家日益富強。我們更加要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由衷地祝福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人們幸福安康。
電影建國大業觀后感作文【篇2】
《建國大業》是一部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歷史題材的紅色影片,它記錄的是從中共重慶談判到政協、人大兩會召開再到新中國成立的這段歷史。它匯集了170多位我們這個是時代的明星,用他們精彩傳神的演出,再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如何團結各個民主黨派,與以蔣中正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做殊死斗爭,最終極其艱難地贏得了勝利。
影片中,以張國立飾演的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為了獨霸政權,一向不擇手段,打壓各個民主黨派,暗殺民主人士李公仆、聞一多等等,不惜與共產黨兵刃相見,悍然發動內戰。蔣介石自我有豪華專車、專機、住所,錦衣玉食;而人民身處戰亂之中,生命朝不保夕,流離失所。當他的兒子對腐敗的囤積居奇、大發國難財的親戚要處理的時候,蔣介石卻包庇保護,不讓他處理。對處于苦難中的普通百姓,他不聞不問,一心想著向美國借款來打共產黨,最終卻自取滅亡。
而以唐國強飾演的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產黨人,一向為人民著想,和人民心貼心在一齊,為人民謀幸福。雖為一黨之主席,毛澤東卻和百姓沒有什么兩樣,一身普通的棉衣,能吃上辣椒就心滿意足,以能十天半月吃上一碗紅燒肉當作莫大的享受。對于像范偉飾演的廚子這樣普通的人,他都是親切平等對待,宛如自我的家人。毛主席團結廣大的民主黨派,依靠廣大的人民群眾,堅決地與國民黨反動派做斗爭,消滅那些與人民為敵的頑固派,最終解放了全中國,讓人民當家作主成為國家的真正主人。
影片中的眾多明星的精彩演出,大大地拉近了我們對那個時代的理解,對那個時代的共產黨人為了解放全中國、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國家而甘愿拋頭顱、灑熱血的深深感動和萬分敬意;經過那些明星異于平常的表演,我也深深體會到那個時代的不一樣尋常,先輩們的音容笑貌宛如活在了我的心中。我們要謹記先輩們的教導,要繼承先輩們的志向,為人民的幸福,為祖國的完美未來,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建設我們的國家添磚加瓦,如同我們的先輩那樣貢獻自我的力量。
兩個多小時的電影,也許并不能全部演繹那個時代,可是我深深地感到,此刻的幸福生活對于我們似乎天經地義,可是它卻是建立在我們無數先輩們的鮮血和信念之上的,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謹記并感恩,同時更要為之奮斗。
電影建國大業觀后感作文【篇3】
看了《建國大業》這部影片,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咱們此刻愉悅生活是多么地來之不易,他是咱們老一輩革命家用自我的性命和鮮血換來的,因此咱們要更加珍惜、愛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這部電影講述了1946年到新中國如何成立這段歷史,這期間許許多多革命先烈為了新中國的誕生和成立進行了不懈的斗爭,有的甚至獻出了自我寶貴的性命。
影片中最令人感動的是:淮海戰役結束,毛主席聽到勝利的消息后,在慶祝晚餐上一杯又一杯地喝著酒,一向喝醉為止,他靜靜地躺在一旁,臉上掛著勝利喜悅的笑容。而周恩來、朱德、劉少奇、任弼時這四個改變中國命運的人,緊緊地擁抱在一齊,那一刻,他們不禁唱起《國際歌》,“英特那雄布……”那一聲聲氣壯山河的聲音在我的耳邊回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那份勝利的喜悅同樣也感動著我。還有那兩位被兇惡特務所殺的李公樸、聞一多他們那震撼人心的演講,為了和平他們失去寶貴的性命,這一切讓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佩服及悲哀的眼淚。郭師傅是多么一個盡職的廚師呀,他為了能讓主席吃上可口的飯菜,不顧自身安危沖進廚房就為了鍋里的一點紅燒肉而沒有逃出死神的魔掌被敵機活活地給炸死了……我心里嘆息:當時的生活條件是多么艱苦呀!
海海戰役結束后,解放軍極度疲勞,他們需要休息,在勝利面前,他們也決不打撓老百姓,他們寧肯整整齊齊地躺在冰冷的馬路上,看到這“國母”宋慶齡明白了:共產黨為什么能取得了這歷史性的勝利。
我部影片中其他的故事同樣也深深地感動、鼓舞著我。今后,我要更加發奮領悟,長大了多為祖國作貢獻。最后,我祝愿咱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更加偉大、更加昌盛。
電影建國大業觀后感作文【篇4】
《建國大業》影片敘述了1946到1949年之間的中國歷史,開篇即是國共重慶和談,繼而爆發內戰。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共產黨的“幾十萬條破槍”,在人民的支持下,硬是在三年時刻里打垮了全部美式裝備的國民黨。國民黨的派系斗爭、一黨獨裁、腐敗透頂展現無余,而共產黨則發動了廣大人民群眾,爭取了民主派的支持和加盟,成功的在中國歷史上翻開了嶄新的一面。淮海戰役結束后,毛澤東當即斷言“長江以北從此再無大戰”,國民黨的王牌主力全部覆滅。最讓我難忘的是,周恩來、任弼時、劉少奇、朱德等咱們敬愛的元首在聽到戰役結束我軍大獲全勝的那一刻,這四個改變了中國歷史和命運的軍人,一齊喝酒,喝醉了一齊唱國際歌的那一番情景。而此時的毛澤東醉意朦朧,斜靠在墻上若有所思,共產黨軍隊幾十年革命生涯所經歷的苦難,透過毛澤東的回想一幕幕的回映出來:五次反“圍剿”,突破封鎖線,艱難長征,翻雪山,過草地……無數烈士的性命,換來了這歷史性的轉折,此刻歷經百戰的錚錚硬漢們再也無法克制住自我的感情,唱著,哭著,笑著,跳著……慷慨激昂的“英特納兄奈爾就必須會實現”的歌聲讓我感動的熱淚盈眶。
歷史是人民創造的,在朝鮮戰場上,志愿軍戰士獲得了“最可愛的人”的稱號,這,一向都是共產黨軍隊的光榮傳統。在《建國大業》中,咱們看到,解放軍解放上海,為了盡量不打擾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解放軍沒有使用重武器,寧愿血灑蘇州河,解放上海后沒有進入民居,而是露宿街頭。這種一切為了人民的精神是應當代代相傳的,成為不滅的時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