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傅雷家書有感隨筆
寫讀后感需要對自己的思考進行整理和表達,這要求學生能夠理清思路并掌握語言表達的技巧。讀傅雷家書有感隨筆應該寫成什么樣的?快來看看讀傅雷家書有感隨筆,本文為你提供讀傅雷家書有感隨筆寫作技巧和示例!
讀傅雷家書有感隨筆篇1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偉大的父親,無論這個父親是知識淵博的或只是一個只會下地耕作的農民,他們一樣的偉大。在讀傅雷家書的時候,字里行間都洋溢著濃濃的親情,讀著讀著就讓人對這么一份父子情欽佩。他們雖身隔萬里,但父親卻通過兒子的信,深入地了解兒子,寫下感人的信。信中有對兒子學業的指導,更多的是對兒子人生的指引。信中的話充滿著父愛,蘊涵著真理。
現在很多人都學會了隱藏自己,與其在陽光下赤裸裸地奔跑還不如在陰暗的隧道里奔跑,你從不曾理解我,我也從不需要去解釋,還有多少人可以像傅雷家書里面把自己的情感細細地表達出來?每個人都怕別人把自己看穿、都怕別人知道自己的每點每滴,因為我們很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間,擁有一個誰也闖不進來的地方。回想著自己從識字開始,到跌跌撞撞地步入大學,知識更是增長不少,即使自己的文筆多好,卻吝嗇得從不給父親寫一封信,小時候經常見面,大了就只靠這電話來溝通,幾乎都不用寫信,就連朋友都只是發發E-mail,很少抓筆寫字?,F在即使情感是多么地泛濫,最多就是在自己的日志了通通宣泄完了之后就把那篇剛剛寫好的日志刪除,在生活里很多時候都在隱藏著自己的情感,從不敢輕易地讓別人把自己的所有都看透。是現代的世態炎涼比以前嚴重了嗎?還是人的意識發展得太快,社會跟不上步伐?
傅雷先生在信上不僅談藝術學習,還談生活、戀愛,談做人,談修養,甚至于兒子寫錯字,父親也會“鄭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糾正。我們又何曾如此跟家里的長輩提及過這些問題?在學校的生活,父母不知道,也不想讓父母知道,更別說戀愛。不否認,我們曾經都是乖乖孩子,也曾認認真真地聽著媽媽的話,按照著父親的指導去做事去學習,但是越長大越需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有時候總覺得父輩們都是老一代的思想,不能理解我們的想法,說了也白說或著遭到批評,或許也是我們太任性。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按著自己的意思與心情去做事,盡管每次都會撞得一鼻子灰甚至是遍體鱗傷,但是不論我們是多么的任性,不論我們曾經是多么地傷害了父親,他總是一如既往地關心著我們,從不因我們的一時不懂事而丟棄我們,這種感情也叫父愛。無論我們走得多遠,總有那么一根線,牽著我們,一頭系在家的門前,另一頭系在我們的心上,無論我們在外面生活得多累、多疲倦,總有那么一個港灣,讓我們的發動機有著驅動的能量,這是家的力量,也是因為家里的那一根頂梁柱——父親!
家書,顧名思義,是指家人、親人之間往來的書信,每一封家書都是文化遺產。雖然我們沒有家書,沒有像傅雷那樣知識淵博,是著名文藝評論家又是文學翻譯家。我們的父親很普通,但是我們擁有的父愛卻是不能用這些社會上的名銜來衡量,每一個父親都是他們孩子的力量支撐。我們沒有家書,但是我們有的是對父親的惦念,對家的依戀,那是我們精神的最終去處,也是一樣的永恒!
讀傅雷家書有感隨筆篇2
看了《傅雷家書》之后,我受益匪淺。
《傅雷家書》是傅雷先生寫給出國在外學習的兒子傅聰,傅雷用自身經歷來教自己兒子做人的原則、對藝術的修養、以及如何對待生活的問題,這些家書凝聚著傅雷先生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
其中,讓我影響最深刻的是傅雷說過的“世界上最有力的論證莫如實際行動,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則;自己做不到的事千萬勿要求別人;自己也要犯的毛病先批評自己,先改自己的。”還有傅雷先生在聽完兒子的協奏曲鋼琴部分錄音后,并對他兒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且勸導兒子不要為了技巧而煩惱,要靜下心思考。
傅雷先生通過這種平等的傾心交流方式和兒子談藝術,會讓兒子一天比一天長進。傅雷先生的可貴之處,還在于他教育兒子的同時,總要將自己擺進去,引導兒子認真對待自身的不足。
我一直認為愛子之情是人之常情,但傅雷對傅聰的愛卻沒有淪為那種庸俗的溫情脈脈,而是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位,把舐犢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對傅聰童年嚴格的管教,雖然不為常人所認同,但為兒子樹立了一個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榜樣,讓兒子聽其言,又學其行,成才道路上才會穩步前行。
這讓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想起了他們的諄諄教導,他們不是什么偉人,也不像傅雷那樣說出立身處世的大道理,但他們做什么事都會為我著想,為我考慮,為我打算,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我。
濃濃的親情總是令人感動?!陡道准視纷屛叶昧俗鋈说牡览恚瑫r也讓我感受到了傅雷是用心詮釋什么是父愛,用文字詮釋父愛。
讀傅雷家書有感隨筆篇3
“只有事實才能證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動才能證明你的心跡?!边@是我在《傅雷家書》中最喜歡的一句話。
讀完這本書,我在傅雷先生的一字一句,字里行間,感受到了一位父親的拳拳愛子之心,以及對孩子無限的期待。傅聰也沒有辜負父母的期待,成為了一位著名的鋼琴家。
在信中,傅雷先生在自省的同時,更多的是給予尊重。孩子在追逐夢想,離開家鄉,去更遠的地方培養自己,哪個父親會不思念自己的兒子,但在傅雷先生的一封封信中看不出一點約束,更多的是對孩子的鼓勵,建議。傅雷先生所寫下的近百封家書,總的主題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華文明為準;立志成才,要以報效祖國為要務。整本家書,可以說是對中華民族優秀道德的最好闡釋。
傅雷先生對傅聰說:“人生的關是過不完的,等過得差不多的時候,又要離開世界了。”是啊,人生就是在接受一個又一個的挑戰,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叭绻忝闇试铝?,即使迷失,也是落在璀璨星辰之間”,所以,何必在乎那一次兩次的得與失,看向前方,那才是你應該在乎的一個一個未知的挑戰。
《傅雷家書》不僅僅是親子教育的典范,還是漫漫人生路上的引路人。“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一本好書,可以教給你好多道理,《傅雷家書》就是一本值得讀的好書。讓我們一起翻開這本書,在傅雷先生的指引中下,學會成長。
讀傅雷家書有感隨筆篇4
讀完《傅雷家書》,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作家傅雷的嚴謹、認真、一絲不茍,對親人(主要是兒子)的無私的熱愛以及有良知、正直、為人坦蕩、秉性剛毅。
感謝作家傅雷創作了這本《傅雷家書》作為我們的讀物?!陡道准視反_實名不虛傳,我相信它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修養讀物,是素質教育的經典范本,是充滿著父愛的教子名篇。傅雷夫婦不愧為中國父母的典范。
傅雷說,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多種作用:一、討論藝術;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愛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對傅聰和傅敏的愛卻沒有成為那種普通的溫情脈脈,而是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位,把舐犢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對傅聰童年嚴格的管教,雖然不為常人所認同,但確乎出自他對兒子更為深沉的愛。
該書由于是父親寫給兒子的家書,是寫在紙上的家常話,因此如山間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純真、質樸,令人動容。
以下是我摘抄的幾個精彩片段:
一、傅雷的愛子情深
“親愛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墒菦]一天不想著你,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著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
前面的語句摘自《傅雷家書》,是傅雷寫給他兒子傅聰的。從上面的語句,字里行間可以看出傅雷的愛子情深。對于長大的兒子,希望他茁壯成長,向外發展,但又不忍孩子遠離身邊。其實家長都是這樣的,從八月懷胎到十月分娩,家長辛辛苦苦,一步步將兒女哺育成人,為的就是希望子女才有所用,以后不至于露宿街頭。而,兒女成才之際,亦是離開屋檐獨飛之時。作為父母,既為他們而高興,也為此傷心難過。畢竟是骨肉之情。作為我們應該體會、理解父母的苦心,讓父母看到他們想看的一幕——我們快快樂樂的生活,也算是報答了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之恩
二、傅雷對兒子的鼓勵
“以演奏而論,我覺得大體很好,一氣呵成,精神飽滿,細膩的地方非常細膩,音色變化的確很多。我們聽了都很高興,很感動。好孩子,我真該夸獎你幾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剛從昆明回滬的時期,你真是從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從此注意整個的修養,將來一定能攀蹬峰頂?!?/p>
這是傅雷聽過兒子傅聰的錄音后,對兒子所講評的。這里面包括了,傅雷對兒子的錄音,精細的分析,以及客觀的贊賞。并且在后面提到了對兒子的希望。這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既要體現出自己對孩子的肯定,讓其有努力拼搏的決心,以及會成功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給孩子指明了前進的路線,發展的方向。而我們當子女的,也應在父母指引的道路上,吸取父母的經驗,取長補短發展自己的新道路。
三、傅雷的囑咐
“在公共團體中,趕任務而妨礙正常學習是免不了的,這一點我早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堅定的意志和立場,向領導婉轉而有力的去爭取。否則出國的準備又能做到多少呢?——特別是樂力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從今以后,處處都要靠你個人的毅力、信念與意志——實踐的意志。”
千叮嚀萬囑咐,父母心放不住。兒子面臨社會千變萬化,如何應對,作為父母百感交集。用自己走過的經驗,提醒兒子少走怨路,多踏捷徑。這是天下父母的想法。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是父母心中托起太陽的希望。父母走的彎路,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轍,希望他們能比自己“更上一層樓”。青春期的我們,應該放下逆反的心理,聽從父母的教訓,理解父母的苦心。其實,這也是為了我們自己好,為了我們以后的生活更加輕松、快樂。
希望會有越來越多的讀者走近《傅雷家書》,相信他們都會有收獲的!
讀傅雷家書有感隨筆篇5
《傅雷家書》是將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編了傅雷先生20--年至20--年8月的186封書信。字里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整整三天,我一直沉浸在這本書中。不是這本書的語言有多么精彩,也不是這本書的情節有多么動人,而是這本書的濃濃父愛深深地吸引了我。其實剛開始時,我并不覺得這本書多有意思,看著沒趣。可當我將我的這番感想告訴給了正在打工的姐姐時,我姐很是惱火,她先狠狠地訓我一頓,在語重心長地為我開導。當我的心靈雪峰被她的那輪暖暖太陽融化時,我再看這本書時,我驟然才發現我以前那缺少遠離家鄉的經歷的精神麻木。一封封書信,最短的一兩百字,最長的七千多字,但是無論長短,每封信中都能透露出作為父親對孩子的期盼與熱愛。
傅雷給大兒子傅聰的一封封信,讓我深刻體會到“多年父子成兄弟”這句諺語的涵義。一封封書信傳遞的不僅僅是單純的噓寒問暖,還有作為父親的職責。正如傅雷所說的那樣,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好幾種作用:一、討論藝術;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傅雷并不把兒子看作“天真的孩子”,他把傅聰看作成自己討論學術的對象,甚至可以說是位“知己”總是會與其討論書籍、樂譜、學術、技巧、作家的品質等等問題及感想,所以常常會與傅聰產生看法的分歧。但傅雷也會把自己作為“長者”,以自己的經驗,時時刻刻教導著傅聰種.種事情。傅聰在他的引導下,也成為一位成功的著名鋼琴大師。
傅雷給小兒子傅敏的書信雖遠遠不如給傅聰的多,寥寥三四封卻也給予著深沉的父愛。當傅敏這位“嬌嫩”的初出茅廬的小生在刻苦的環境中工作時,父親的開導與鼓勵最終使他逐漸走出困擾。傅敏能夠在北京第一女中這種名校成為一名英語特級教師。我想父親傅雷的那幾封書信的功勞是必不可少的啊!
傅雷在給媳婦彌拉的信里,包含了對凌霄的思念,包含了對傅聰的擔憂,以及對彌拉的開導。傅雷在給彌拉的信里并沒有過訓詞,而是如慈父般的耐心的語重心長的講話。傅雷給予彌拉足夠的信心與支持,使彌拉能夠平衡自己整個家庭。
當看完這本書時,我感慨頗深,聯想到了我的父親。其實我的父親也是這般慈愛的啊!我與父親近些年來似乎也如“多年父子成兄弟”般,有過矛盾,但也可談得來,似乎比以前少了許多隔閡。作為“教子篇”的《傅雷家書》其實也詮釋了父愛的真理。父愛在此書中如山間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其感情之純真、質樸,真是令人動容啊!!
父愛濃如血水,父愛高如俊山,父愛深如桑海,父愛大如宇宙,父愛隱如輕風——這就是父愛啊!
讀傅雷家書有感隨筆篇6
假如我有傅雷這樣的父親,我在各個方面,都將受到十分嚴厲的教育。我將會在這些教育下漸漸成長,或走上不正之路,或走上正確的道路。
假如我有傅雷這樣的父親,從一出生,我將會受到史上最嚴厲的教育。首先,他將會教給我做人的基本道理。可能我將會厭煩這種不斷灌雞湯的教育,但到后期我將因他的啰嗦,覺得習以為常。即使我不再聽從,但通過他的反復提醒強調,知識將會潛移默化的轉移到我身上。因此如果我有傅雷這樣的父親,做人的道理,將會變得更容易掌握。
假如我有傅雷這樣的父親,在我青少年時,我將會受到濃厚的文化熏陶。傅雷是我國著名的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對于藝術,他有著獨特的見解。而我將會在他的熏陶下,學習各種文化藝術。他也將會以他最嚴厲的方式,監督我的學習。他還會與我一起探討文學之美,欣賞藝術之寶。在他營造出的高壓環境下,我將無比辛苦,可能會放棄、崩潰,也有可能變壓力為動力,努力成長。
假如有傅雷這樣的父親,在我成為一個青年,可以獨自出行時,他將會狠下心來讓我走,但又會時常與我寫信,保持聯系,關心我的各個方面。他有時候會寫一封長信,與我交談文學藝術的觀點;有時也會寫一些短信,提醒我平日里該注意哪些事情。雖然在我小時候,他對我十分嚴厲,但我出國在外時,他也心軟了,心中常常流露著一言難盡的思念之情。他在信中常常提醒我、警示我、鼓勵我各個方面。通過這些信,即使我在外,也能聽著父親的勸告,我會小心行事,成就自己的不凡。但他這樣做這也有風險:如果我在外放飛自己,不聽他的勸告,后果將會不堪設想。
假如我有傅雷這樣的父親,我將會受到他給我各方面教育、壓力。這樣做可能會使我承受不住,走向歪門邪路。但我相信我會化壓力為動力,努力做到最好。
假如我有傅雷這樣的父親,我相信我能比現在做得更好。即使現在我沒有傅雷這樣的父親,但我也要從傅雷的信中吸取他的經驗,用到自己身上,使自己成為一個更加優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