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讀后感400字
《西游記》是以唐代人陳玄奘取經(jīng)故事為線索,從孫悟空出世、大鬧天宮,寫到與師弟豬八戒、沙和尚保護師傅去西天取經(jīng),排除萬難,終于取回真經(jīng)。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西游記》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西游記》讀后感400字(篇1)
暑假,我讀了《西游記》,這本書主要講了:唐僧帶著三個徒弟,去西天取經(jīng),路上,經(jīng)歷99八十一難,終于取得真經(jīng),修成正果。這本書告訴我們:做事就不要怕辛苦,堅持不懈就一定會成功。
在《西游記》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唐僧的大徒弟--孫悟空。他個子不高,是只從怪石中蹦出的神猴,他住在花果山,與那里的猴子們成了親人。后來因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在五指山下,500年之后,被唐僧救出,并保護唐僧西天取經(jīng)。一路上,悟空降妖除魔,立下了大功勞。所以,我很喜歡他。
在我的同學中,又像豬八戒一樣的葛瑋。他每天吃得特別多,別人吃一碗飯,它就能吃四碗飯!別人喝一口水,他就能喝三杯······因此他長得很胖,啤酒肚子、水桶腰。一次體育課,跑步比賽,全班都得參加。到葛偉跑了,只聽一聲槍響,葛偉跑了出去,可他太胖了,根本跑不動,還差點么摔倒。唉,葛偉該減肥了,我想:豬八戒也應該減肥了。
讀完《西游記》,我終身受益。長大后,我要像唐僧一樣善良??吹酱蠼稚嫌幸X的可憐的人們,我總會施舍他們一些錢;看到有希望工程活動,我會第一個捐文具、書和錢;有些有意義的獻血,我也會參加。
《西游記》—我國四大名著之一,這樣的書大家都要看。這些書里都是精華,你把它讀懂讀透,就吸收了精華。所以,大家都看看吧!
《西游記》讀后感400字(篇2)
在寒假里,我看了一本書,叫《西游記》。
這本書是吳承恩所寫,。主要講述了一個從石頭里蹦出來的石猴,它求師學藝,終于學到了兩樣真本領。一是七十二般變化,二是一個筋斗去可行十萬八千里。他的師傅為他取名為孫悟空。它盜來的定海神針被化作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接著,它又去天宮做了弼馬溫。當孫悟空得知弼馬溫只是個管馬的小官后,便打出天門,返回花果山,自稱“齊天大圣”。后來,如來佛祖派觀音菩薩去東土尋一取經(jīng)人,來西天取經(jīng)。師傅唐僧,大徒弟孫悟空,二徒弟豬八戒,三徒弟沙和尚。經(jīng)過九九八十一難,他們最終成功取經(jīng)。
我讀完這本書,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管做什么,只要堅持,就一定會取得成功。他們執(zhí)著、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精神,值得我學習。我以后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堅持,不能半途而廢。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啊!因為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后。
《西游記》讀后感400字(篇3)
《西游記》,這是一本神話小說。但我相信,大家都看過。當然,它是明朝大作家:吳承恩寫的,也是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記》,主要講了:一只石猴從石頭中蹦了出來。其它猴子都叫它為美猴王。美猴王去拜師學藝,經(jīng)過艱辛萬苦漂洋過海拜須菩提祖師為師,須菩提祖師叫美猴王為孫悟空。后來孫悟空去龍宮借寶,大鬧天宮,被如來收服之后去保護唐僧西天取經(jīng)……經(jīng)過九九八十一難以后,唐僧師徒取得真經(jīng)。
我覺得吳承恩把《西游記》這本書寫的可真是太好了。這本神話小說生動得把《西游記》寫得驚天地泣鬼神。還把一批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寫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愛打抱不平的孫悟空,貪吃懶做的豬八戒,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神力無邊的如來佛祖……
我最喜歡看的地方是:孫悟空大戰(zhàn)二郎神的片段,因為在文中,生動的寫了孫悟空和二郎神的單打獨斗的情況和二人打斗時的變化寫得十分的好。
啊!《西游記》,我愛你;朋友,難道你還不喜歡它嗎?
《西游記》讀后感400字(篇4)
這個學期,我讀了吳承恩寫的小說《西游記》,它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
孫悟空是《西游記》里的主人公,是個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很強的反抗精神。他雖然有大英雄的氣度,但還是喜歡聽恭維的話。他機智勇敢,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斗,敢和三界之主----玉皇大帝斗。
再說豬八戒,他可沒有孫悟空那樣的氣度,又好吃,好女色,好占便宜,愛偷懶,經(jīng)常是心里惦記著高老莊的老婆,還有時不停的讓師傅念緊箍咒,伺機報復一下孫悟空。雖然他這樣,但人們還是很喜歡他。
沙悟凈心地善良,任勞任怨且忠心耿耿,但沙悟凈有個缺點就是不敢反抗。
最后是師傅唐僧,他既沒有孫悟空的本領,也不像好吃懶做的豬八戒一樣。雖然他只會念經(jīng)但他心地善良,慈悲寬厚。唐僧曾經(jīng)被人們說成軟弱迂腐,但他并沒有失去信心,一直堅持不懈。最后終于經(jīng)歷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jīng)。
西行取經(jīng)的驚險故事令我大開眼界,我還要再讀一遍。
《西游記》讀后感400字(篇5)
在《西游記》的神話世界里,處處有人間的影子:神圣的天宮表面氣派不凡,至高無上的玉帝卻賢愚莫辨,十分昏庸,天庭和人間的王朝相仿佛;地府森嚴,官官相護,貪臟枉法,無辜的人有冤難伸,和地上的衙門并無兩樣;妖魔鬼懌殺人吃人,貪財好色,仗著魔力法術稱霸一方,無惡不作,簡直是人間惡霸、官僚的化身?!段饔斡洝愤€寫到了一些人間國度,那里的統(tǒng)治者大多是“文也不賢,武也不良,國君也不是有道的”,這同樣是明朝廷君臣禍國殃民罪行的寫照。
吳承恩塑造的孫悟空,嫉惡如仇,神通廣大,一切稱兇逞狂的妖魔鬼怪在它的金箍棒下都推動失去了往日的威風,或一命嗚呼,或束手就擒,這都反映了吳承恩掃蕩社會丑惡現(xiàn)象和丑惡勢力的強烈愿望,也是《西游記》民主性精華之所在。
大鬧天宮故事和取經(jīng)故事,在題材內(nèi)容和主題思想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和矛盾。但由于主人公前后性格的一貫性,斗爭對象和情勢的變異并未影響到小說思想內(nèi)容的大致統(tǒng)一。孫悟空因法力不及如來佛,造反失敗,被鎮(zhèn)壓在五行山下,后來皈依佛門,遵奉神佛的意旨保護唐僧到西天去取經(jīng)。他出于"強者為尊"的思想而反抗神權,終因較量之后變成相對的"弱者"而不得不屈服于神權。但孫悟空在思想上并沒有真正成為一個謹守教義的虔誠佛教徒,最后成為"正果"也還是"斗戰(zhàn)勝佛",斗爭精神始終是孫悟空的寶貴性格。當然由于題材本身的宗教性質(zhì)和作者的歷史局限,不能不受到封建正統(tǒng)思想的影響,取經(jīng)故事未能褪盡因襲的宗教色彩,孫悟空的反抗精神也不能與大鬧天宮時相提并論,作者還不可能完全克服前后兩部分之間的思想矛盾。
《西游記》讀后感400字(篇6)
我想整個世界上的人可能都看過《西游記》這本書吧!首先我先介紹一下這個故事里的主要人物。有豬八戒,為什么他叫豬八戒呢?因為他本來就是一頭豬。自從師父領他之后就讓他戒掉八條不良的習慣。所以他叫豬八戒。豬八戒好吃懶睡不干活,肥肥大大的。還有沙僧,他本是天上的一名大將,犯了錯誤被打入流沙河成了妖精。自從師父帶他去西天取經(jīng)后,他才變成了好人。他勤勞,老實,憨厚,聽師父的話。再說孫悟空,孫悟空原本是從石頭里碰出來的,所以是只石猴。為了學本領,他不怕艱苦,到處拜師學藝。他忠于師父,降妖除魔,他還很勇敢。最后說唐僧,就是我所說的他們?nèi)齻€的師父。唐僧一心想到西天去取到真經(jīng),但是他經(jīng)不住妖魔鬼怪的誘惑,經(jīng)常被妖精逮住,有時候還差點被蒸了,虧了他的徒弟來救他,才得了一條性命。
他們經(jīng)過了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到了真經(jīng)。從這本書里,我學到了做什么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不要太魯莽。還有做什么事情都要堅持,不能做到一半,就不做了,就象小嬰兒學走路,即使摔倒了也不要害怕,爬起來繼續(xù)向前走,最終才能達到目的。
《西游記》讀后感400字(篇7)
我讀的課外書是《西游記》。我看了這本書的“一斗虎力大仙”、“二斗鹿力大仙”、“三斗羊力大仙”和“車遲國除三害”這四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講了孫悟空和虎力大仙斗求雨,孫悟空與風婆婆、布云童子、管著打雷閃電的雷公、電母和管下雨的龍王同心協(xié)力戰(zhàn)勝了霸道的虎力大仙;第二個故事講了孫悟空和唐僧合力與鹿力大仙斗比坐禪,戰(zhàn)勝了陰險的鹿力大仙;第三個故事講了孫悟空與羊力大仙比眼力,戰(zhàn)勝了驕傲的羊力大仙;第四個故事講了孫悟空大顯神通,與虎力大仙比砍頭,與鹿力大仙比剖腹,與羊力大仙比下油鍋,消滅了這三只妖怪,為民除害。
通過閱讀《西游記》,我體會到孫悟空既聰明伶俐,又很有計謀,富有正義感,還見義勇為、武藝高強、法力無邊、足智多謀、敢愛敢恨、身手敏捷、有自信心、做事果斷。
我應該好好地向?qū)O悟空學習,認真讀書,鍛煉身體,做一個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