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曹文軒讀后感
草房子曹文軒讀后感都有哪些?草房子有著詩意的主題,干凈優美的文字,有著圣潔心靈的女性形象,有著別樣風情的精神境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草房子》曹文軒讀后感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草房子》曹文軒讀后感(精選篇1)
暑假里我讀了《草房子》這本書,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書中的主人公桑桑是一個聰明、調皮、愛搗蛋的孩子,整天滿腦子胡思亂想,做出奇怪的事情來。比如用自家的碗柜做鴿子的家、把蚊帳做成魚網、夏天穿著大人的棉襖做莫名其妙的動作、瞎唱一些亂七八糟的自編歌、把爸爸年輕時得到的筆記本當什么來用。然而,每次被媽媽訓責以后,過一段時間老毛病卻又犯了,母親的責罵簡直對他來說沒有一點效果。桑桑他們班的班長杜小康,家里的條件本是油麻地小學還算富裕的,可是因為家里的突變,使他不能上學,而要離開油麻地,去400公里以外的地方養鴨。在杜小康走之前,他撕心裂肺的喊聲:“我要上學。”我被深深的感動了。當時,他哭了,我也哭了。而且,杜小康還是一個很誠實敢作敢當的孩子。有一次,他和桑桑在稻草堆那邊玩火,結果起火了。當桑校長問是誰干的的時候,杜小康和桑桑都在猶豫不決,最終還是杜小康承認了錯誤。就因為這桑桑回家后被他的爸爸—桑校長打罵了一頓呢。陸鶴因為沒有長頭發,被大家稱為“禿鶴”,經常被大家笑話。但是,他憑著自信讓所有人刮目相看,誰說沒頭發就丑,他的自信是建立在對尊嚴的執著上的。
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使我認識了許多天真可愛的孩子;我看到了令人落淚的真情;我明白了同學之情應該互相幫助;我知道了師生之間,應該友好相處。想想他們我們是多么幸福啊。從今以后,我一定會學習杜小康愛讀書的好精神,發奮讀書;一定學習“禿鶴”有一顆自信的心,相信自己就會成功。我一定會學習紙月尊敬長輩。總之,這本書中的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閃光點,我一定會努力的向它們靠近的,爭做一個優秀的四好少年。窗外依然下著蒙蒙細雨,房間里靜悄悄的,我正在專心致志地看書,此時,《草房子》儼然成為了我生命的一部分,帶領我漂過了寬廣的大海,穿過了一座座高山,飛向浩瀚的宇宙。這種感覺像蜜蜂飛過花叢,像泉水流經山谷,像沙漠中干渴的人發現了綠洲。讀書讓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有滋有味,讓我的思緒跳躍飛翔。
讀《草房子》讓我結識了一群栩栩如生的人物,每個人的個性都是一方勝景,他們以各自獨特的方式在油麻地這個舞臺上扮演著自己的角色,于是油麻地出現了一幕幕有聲有色、耐人尋味的悲喜劇。
《草房子》曹文軒讀后感(精選篇2)
這個暑假里,我讀了《草房子》,它的故事發生在一片美麗的油麻地。
主人公是一名叫桑桑的男孩,天真活潑,也有著男孩子都有的壞習慣,調皮搗蛋。就這樣,他和他的伙伴們就這樣無憂無慮的成長了。但好景不長,桑桑脖子上長了一塊鼠瘡,四處尋醫都沒用,他的爸爸曾經一度絕望過,后來別人告訴有一個人能治好,他就帶著桑桑去求醫,在那個老人的救治下,桑桑奇跡般的好了。歲月就這樣不停地流逝,桑桑儼然是一個大孩子了,即將上中學的他也即將離開這片生他養他的地方。一只大木船,在油麻地還未醒來時,載著桑桑和他的家遠遠地離開這里。他將永遠告別與他朝夕相處的草房子。這篇小說把油麻地的風景寫得很美,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我感受到了油麻地的美。那金色的房子,清澈的小河,蔥郁的樹木,羊腸般的小路,還有那些純潔的孩子們。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質樸,那么的美好。讓我不禁想起了長輩們的家鄉,雖然沒有現代的繁華,卻多了份真實,多了份幸福。
看完這本小說,我久久的都在回味,在那片美麗的油麻地,洋溢著正是我們現在所缺少的質樸與純真,讓人那樣的懷念,那樣的不舍。
《草房子》曹文軒讀后感(精選篇3)
當我再一次捧起《草房子》時,我的眼前又浮現了一幅江南水墨畫: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葉,靜靜的大河,一望無際的蘆葦蕩這就是油麻地。我的心再一次被這樣一群孩子感動著:頑皮、聰明、有愛心,被病痛折磨卻堅強面對、不斷成長的桑桑,執著、倔強而又自尊的陸鶴,文靜、善良而又內秀的紙月,勇于承擔、堅韌自強的杜小康,看似蠻力卻懂得感恩的細馬在他們身上表現出來的人性美的光輝,一直感動著我,滌蕩著我的靈魂。
最讓我感動的還是杜小康。杜小康原本是村子里家境最富有的小孩,一直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但因他父親生意投資的失敗,一夜間負債累累,一下子從原來童真快樂的孩子變成了憂心忡忡的思想者。他的肩膀上,承載了太多太多。他害怕過,無助過,憂傷過,但他從未停下步伐,而是勇敢的向前邁進。他用稚嫩的雙肩毅然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擔,用柔嫩的心靈去承受種種磨難。挫折、困難使他迅速地成長,使他過早地成熟,使他漸漸的領悟了人生,也讓他變得更加勇敢了。他的經歷讓我們看到了他受挫以后的美麗。
這就是人性美散發出來的獨特力量,《草房子》就是用這些最純真的情告訴我們、感動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都充滿了酸甜苦辣,苦難和幸福猶如白晝和黑夜一樣,永遠與我們相伴,當苦難來臨的時候,我們不能逃避,要滿懷希望,微笑著去面對。當我們跨過了道道溝坎,沖破了黑暗,便會迎來平坦的大道,黎明的曙光。
讓我們時常被感動吧!這世上確有許多許多讓我們感動的人或事。讓我們的靈魂沐浴在這人性美的光輝中,讓我們的心靈不再冷漠麻木!
《草房子》曹文軒讀后感(精選篇4)
這個暑假,我閱讀了曹文軒寫的長篇小說《草房子》。書中描繪的油麻地,有金黃的草房子、無邊無際的麥田、悠悠遠去的白云,美麗極了。故事的主人公桑桑在這里度過了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級小學生活。六年中,發生了一個個催人淚下、震撼人心的故事,特別是發生的秦奶奶身上的故事,更是讓我十分感動,也讓我從中受到很多啟發。
在故事的開始,倔強的秦奶奶這個人并不討人喜歡。年輕時的秦奶奶和她的丈夫一直夢想著有間自己的小房子,為了這個他們奮斗了好多年。后來,他們終于在選中的一塊地上蓋了一個小小的家。可是好景不長,房子蓋好后不久,她的丈夫就因病去世了。秦奶奶在最悲痛的時候又被通知她家附近將建一所學校,盡管村里幫秦奶奶另建一座房子,可是秦奶奶怎么也聽不進大家的勸,她堅定地認為這塊地就是她家的。
最后她強行住到了學校的西北角,學校花了十幾年的時間勸說她搬走都沒能成功。在當地人的眼中,秦奶奶就是一個很可惡的老太婆,凈給學校添亂。直到有一天,秦奶奶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跳進河中救起了一個落水的女孩,而自己卻因此生病倒下來了。半個多月后,在油麻地人的悉心照顧下,秦奶奶終于恢復了健康。從病床上走下來的秦奶奶像是變了一個人,她不僅主動搬出了校園,甚至還當起了校園的“守護神”,雞鴨再來校園撒歡時,她就用自己的拐仗趕走那些小家伙。
是什么讓秦奶奶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呢?我想,應該是油麻地人對她的的關心和照顧融化了這位老奶奶的心,讓她感受到了溫暖和愛,所以她不再堅持自己這么多年的想法,離開了堅守多年的家園,帶著一顆感恩的心,重新開始了油麻地人的生活。雖然沒多久,這位老奶奶不幸落水,淹死在河中,但是我想,留在桑桑和油麻地人心中的秦奶奶一定不會再是原來那個冰冷的老人,人們一定會記住她帶給大家的溫暖。
是啊,愛的力量是巨大的,正如有首歌唱的那樣:“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草房子》曹文軒讀后感(精選篇5)
曹文軒先生寫的《草房子》,是我最喜歡看的一本書,里面的角色各有特色,而故事更是情感濃厚、生動風趣,就好似一位活潑而不失優雅的少女站在那里,吸引著每一位讀者的心。
書中第一章——禿鶴,就深深地吸引了我。
禿鶴是一個名叫陸鶴的同學的綽號,因為他是一個禿頭,所以他被同學們嘲笑、戲弄而被冠名為禿鶴。就是因為禿頭這個特點,讓他在學校里成為了同學們的笑資,成為學校爭奪榮譽的絆腳石。同學們拿他的禿頭尋開心,哄搶他為遮蓋禿頭的帽子捉弄他;學校老師每次在涉及爭奪榮譽的活動時都不讓他參加;就連河面上閑游著的鴨子都用豐滿的羽毛來嘲諷他……
陸鶴為此既苦惱、又憤怒。他用了種種辦法,想要改變周圍人對他的看法,但他得來的,仍然是同學們的戲弄、嘲笑。最后,他選擇了在比賽活動中出學校的丑、迫使學校丟失榮譽來達成他的報復,報復的目的.達到了,而他卻成了學校里所有人的敵人。
直到遇上又一次校際間的演出比賽,在學校為找不到合適的禿頭演員發愁時,他毛遂自薦,并認真、成功地扮演了一個反派禿頭的角色,讓學校重獲大獎,為油麻地小學重新爭回了榮譽,他才被老師和同學們重新認識、重新接納。那一刻,他哭了,他的老師和同學們也哭了……看到這里,我也哭了,為禿鶴終被認可而哭,為禿鶴終于平等地站在人群中而哭……
《禿鶴》這篇文章看完了,我想說的是:作為文章中的老師和同學們,他們不應該以貌取人,更不應該去嘲笑、戲弄別人的缺陷,這是對別人的不尊重,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人,最終也不會被別人尊重的。
而作為禿頭的陸鶴,沒有自憐自哀、自暴自棄,反而敢于用自己的缺陷——禿頭來挽回自己的尊嚴,也是震撼了旁人,感動了自己,并為自己的人生譜寫出了閃亮的篇章。
在這油麻地小學的一方小小天地,演繹著內涵豐富的人生大戲,看似不公平的道路,卻會在你意想不到的某個地方,早已給你準備下了驚喜……
《草房子》曹文軒讀后感(精選篇6)
前些天,老師推薦大家閱讀曹文軒的純美小說《草房子》,讀后,我頗有感觸。
金黃色的草房子,樸實中有一絲優雅。雖說它只是草房子,但它不是用一般的稻草或麥秸蓋成的,而是用從三百里外的海灘上打來的茅草蓋成的。就在這所用茅草蓋成的學校里,故事的主人公桑桑,目睹和參與了一串串令人刻骨銘心的故事。直至十四歲那年,他才乘著一只小木船,走向了新的生活天地。
桑桑與禿鶴從一年級開始就是同班同學,他經常想出一些壞點子來欺負禿鶴。所以,在眾人眼里,他不僅僅是校長桑喬的兒子,還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怪人”。他總愛奇思妙想地搞出一些令人大吃一驚的花樣。如,將自家的碗柜進行改造——目的是為了給自我的鴿子做一個高級的鴿籠;拆了爸爸媽媽臥室里的蚊帳做魚網去捕魚;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裹上厚厚的棉襖……這似乎就是桑桑與別的孩子不一樣的地方。但自從紙月來到油麻地,做了桑桑的同學后,桑桑變得溫和起來,也學會了關心別人。
桑桑對紙月有一種個性的關心。最近,紙月接二連三的遲到,使桑桑百思不得其解,好奇心驅使他必須要弄個究竟。他只身來到板倉,躲到大河邊,靜靜地等待紙月的出現。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使桑桑感到無比震驚——紙月之所以遲到,是因為她在上學時,碰到一些壞孩子,這些孩子的頭兒叫劉一水。他們不欺負別人,單單盯上了紙月。桑桑很惱火,這一天,等到他們出現,就拾起兩塊磚頭,砸向劉一水他們。正當桑桑轉身向紙月跑去時,那幾個孩子追上來,抓信桑桑痛打一氣。只見他滿鼻子都是鮮血,仰面朝天躺在船上,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欺負紙月,自我卻無能為力。他很不甘心,吃力地爬起來,向劉一水他們撞了過去。雖說把他們撞到了水里,但自我又癱倒在地上。蹲在一旁的紙月一邊哭泣,一邊拿起船槳,吃力地劃船過了河。桑桑救紙月的義舉,讓我感受了他才是堂堂正正的男子漢。做為紙月的同學,他已經進到了一個朋友應盡的職責,這已經讓讀者為之動容了。
《草房子》曹文軒讀后感(精選篇7)
《草房子》是著名作家曹文軒所寫。本書主要講了男孩桑桑在油麻地小學刻骨銘心的六年小學生活,他在那里結識許多好朋友:禿頂的陸鶴,不幸的杜小康以及柔弱、文靜的紙月。他們是那么地純真、善良,每個人的身上都散發出人性之美的光輝,不斷地沖擊著我的心靈。
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桑桑的男孩,他和別的孩子不大一樣,有著自己獨特的想法和古怪的行為,油麻地的人們已經習以為常。但他異想天開的行為都處于他的優秀品質:桑桑想到自己有住處鴿子卻沒有,所以把碗柜改造成鴿籠,體現他的憐憫之心;桑桑又把蚊帳改制成了一張網,用來捕魚蝦,體現他的童心;桑桑不懂賣冰棍的人為什么拿著被子捂著冰棍,所以在最熱的時候,他依然穿著棉衣棉褲,體現他的好奇之心……諸如此類的事情數不勝數,看著書中的桑桑時而頑劣,時而勇敢,時而善良,不知不覺中,我已經逐漸被這個散發著獨特魅力的小男孩所吸引。他或許也曾為了一己私欲而迷失了自我,但桑桑總是用那份心底的純真去關懷身邊的每一個人。
書中,一個禿頭男孩——陸鶴對尊嚴的執著堅守,勇于面對自己,并在舞臺上大膽地展現自己,讓老師和同學們刮目相看;杜小康在面對家門不幸時并沒有自卑,而是用稚嫩的肩膀扛起整個家庭的重擔;秦大奶奶奮斗了一生,在最后一刻閃爍了無比閃亮的人格光彩;一位為了榮譽不惜一切的父親認識了自己的錯誤不放棄,最終戰勝了病魔。這就是人性之美的獨特力量,也是油麻地的人們心底的那份純真。
在任何時候,保持樂觀的態度,追隨最初的夢想,我們誰也走不出自己的童年……或許,這就是《草房子》要告訴我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