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人寫事人物素材摘抄
我們都知道,要想作文質量高,平常一定要注意多積累一些各種各樣的作文素材,并分門別類做好收集、消化、整理和記背。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寫人寫事人物素材摘抄”,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寫人寫事人物素材摘抄【篇1】
葉輝
打磨精品,創造精彩的“研磨大師”葉輝
在航天工程中,能夠將誤差控制在毫厘之間,靠的便是一種名為量塊的高精度量具。而它的誤差大小,更是直接影響航天科研任務成敗。目前機器研磨量塊的精度是0.5微米,而在中國航天科工二院699廠計量與儀器設備管理處研磨師葉輝手中,這一精度卻是驚人的0.05微米,超出機器操作十倍。
1997年,葉輝進入航天科工二院,當時精通量塊研磨技術的只有他師傅一人,研磨工種正面臨著“失傳”危機。研磨是一項高精密加工技術手段,打磨全靠一雙手的感覺,需要幾年的練習和琢磨,枯燥、累人、上手慢。入行之初,葉輝只能用報廢零件進行研磨練習。整整五年后,老師傅才遞給他第一塊量塊讓他修理,這意味著葉輝終于出師。
“零件有瑕疵,猶如人生有缺陷,只有經過一遍遍打磨,才能打造精品、創造精彩。”研磨量塊就好比打磨自己的人生,葉輝研磨了二十余年量塊,同時也打磨出了他的理想和人生價值。
寫人寫事人物素材摘抄【篇2】
張富清
在解放大西北系列戰斗中張富清英勇善戰、舍生忘死,榮立西北野戰軍特等功一次、軍一等功一次、師一等功一次、師二等功一次和團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軍“戰斗英雄”稱號、師“戰斗英雄”稱號和“人民功臣”獎章。2018年12月3日,在湖北省恩施州來鳳縣人社局退役軍人信息采集點,張富清在工作人員聶海波的見證下打開了一個紅色包裹,里面有報功書和軍功章,由此揭開了張富清不為人知的紅色過往。
榮譽:“時代楷模”;“共和國勛章”;“最美奮斗者”;“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
(1)深藏功與名的張富清
作為軍人,他在戰斗中不怕犧牲的決心彰顯英雄本色;作為干部,他在工作中勤勉盡責的忠心盡顯擔當本色;作為黨員,他在生活中艱苦樸素的初心凸顯清廉本色。他把獎章深藏在箱底,把對戰友的懷念深藏在心底。從不居功索取,只為堅守初心,默默奉獻。
(2)堅守信仰的張富清
人有大愛,行方致遠。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張富清用自己的樸實純粹、責任擔當書寫了精彩人生,也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堅守信仰的時代標桿。
寫人寫事人物素材摘抄【篇3】
顧方舟
醫學科學家、病毒學專家,被稱為“中國脊髓灰質炎疫苗”之父,為中國研制活疫苗消滅脊灰作出了重大貢獻。
(1)醫者大仁
在脊髓灰質炎疫苗問世后,病毒學專家顧方舟和同事們冒著麻痹、死亡的危險,以身試藥;為盡快確定安全性,顧方舟偷偷隱瞞家里人,喂自己孩子疫苗。測試期過去了,面對著孩子們一張張依然燦爛的笑臉,顧方舟和同事們喜極而泣、相擁慶祝!舍己幼,為人之幼,這不是殘酷,是醫者大仁。功業凝成糖丸一粒,是治病靈丹,更是拳拳赤子心。
(2)一生為一大事來
被人們稱為“糖丸爺爺”的顧方舟,有人說他是一艘方舟,載著新中國的孩子,避開了脊髓灰質炎的劫難;有人說他是當之無愧的人民科學家,用潛心研究護佑了幾代人的生命健康,使中國進入無脊髓灰質炎時代。而他自己卻謙遜地說:“我一輩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顆小小的糖丸。”一生為一大事來,方舟已成;一世做一大事去,不負初心。
寫人寫事人物素材摘抄【篇4】
守護文物古跡,留住歷史記憶——汪家平
汪家平學歷不高,卻在文化崗位上工作了40多年。他踏實能干,不斷學習,很早就認識到了歷史傳承和文物保護的重要性,而且身體力行。他想方設法,幾百次勸阻文物損毀和倒賣;他走訪村里老人,為古牌坊群修復竭盡全力;他精通當地歷史文化,助力鄉村振興。也正是這份真摯讓他始終在基層文保這條路上堅持堅守。
使用主題:文物保護、歷史傳承等。
寫人寫事人物素材摘抄【篇5】
秦玥飛
(1)美國耶魯大學畢業后擔任村官的秦玥飛
2011年,一位耶魯大學的優秀畢業生回到中國小山村,走進基層當起村官;4年后他發起黑土麥田公益計劃,支持和培養杰出的農村創業者、公共服務者;2017年,他獲評感動中國人物、入選“全球青年領袖”——他叫秦玥飛。今天,越來越多年輕人和秦玥飛一樣,從中國走向世界,又從世界回到中國,他們為中國的未來開辟出無限可能。
(2)感動中國頒獎詞:
在殿堂和田壟之間,你選擇后者。腳踏泥濘,俯首躬行,在荊棘和貧窮中拓荒,灑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種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靜待收獲的時節。
寫人寫事人物素材摘抄【篇6】
鄧清明
“備份航天員”鄧清明
鄧清明,一位沒有執行過飛天任務的宇航員,二十多年來一絲不茍地做著“備份”。雖然沒能飛入太空,但他卻堅持完成與“主份”相同難度的訓練。“無論主份還是備份,都是航天員的本分”,一句話道出了鄧清明的職業操守、責任擔當。
如今,他終于圓夢!費俊龍、鄧清明、張陸3名航天員執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為了這一刻,鄧清明為飛天準備了24年10個月。
當今中國在各方面的成就舉世矚目,每一項成就都離不開無數個鄧清明的無私奉獻、默默付出。正所謂“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誰說英雄一定要身披金甲、光芒萬丈?如鄧清明這樣悄悄發出光和熱的人,都是值得崇敬的英雄。
寫人寫事人物素材摘抄【篇7】
南仁東
用無私奉獻的精神譜寫了精彩人生的南仁東
2015年11月21日,南仁東在現場目睹了饋源艙(指望遠鏡用來接收宇宙外來信號的裝置系統)成功地升起在大窩凼(dàng)的上空。他舉起右手遮在安全帽前,陽光照在他仰望著的臉上,只見他胡子花白,滄桑的臉龐微笑著,流淌著淚水。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從壯年走到暮年,經過二十二年的奮斗,終于建成“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FAST是世界在建的射電望遠鏡,借助天然圓形溶巖坑建造)。他為科學事業奮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用無私奉獻的精神譜寫了精彩的科學人生。
寫人寫事人物素材摘抄【篇8】
張桂梅
(1)投身教育扶貧,點亮貧困山區女孩夢想的張桂梅
和貧困斗爭,和疾病斗爭,以一己之力創辦起了麗江華坪縣女子免費高中,將一千八百多位山區的貧困女生送入大學的校門。有人會問:張桂梅這瘦弱的身體里怎么會迸發出如此強大的能量?我想,應該源于她最樸素的人生志向吧,用教育隔斷貧困的代際傳遞。自然擊你以風雪,你報之以歌唱。命運置你于危崖,你饋人間以芬芳。不懼碾作塵,無意苦爭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達倔強。
(2)張桂梅校長創辦的華坪女高校訓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丘壑。我生來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張桂梅校長創辦的華坪女高校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