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杜甫的名作詩詞
杜甫的詩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郁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郁為主。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唐代詩人杜甫的名作詩詞,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唐代詩人杜甫的名作詩詞精選篇1
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①,獨宿江城蠟炬殘。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風塵荏苒音書絕②,關塞蕭條行路難。已忍憐俜十年事③,強移棲息一枝安④。
【注解】
①幕府:古時行軍,以帳幕為府署,故稱幕府。
②風塵荏苒:比喻戰爭不斷絕。荏苒:猶輾轉。
③“已忍”句:指戰亂以后已忍受了十年的困苦生活。伶俜,困苦之意。
④“強移”句:強是勉強之意。杜甫當時作節度使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是為了一家人的生活,只能勉強任職,以求暫時安居。
【賞析】
這首詩寫于代宗廣德二年(764)秋,杜甫任檢校工部員外郎在嚴武幕府時作此詩。開頭四句與詩人獨宿幕府所見所聞,描寫了一幅凄清的秋夜景圖。后四句抒情,感事傷時,表現作者對于國事動亂的憂慮和自己飄泊流離的愁悶。因此使詩人無心賞看天上美好的月色。對風塵荏苒的動亂時代自己輾轉流離而愁思百結。
唐代詩人杜甫的名作詩詞精選篇2
又呈吳郎①
堂前撲棗任西鄰②,無食無兒一婦人。不為困窮寧有此③?只緣恐懼轉須親④。即防遠客雖多事⑤,便插疏籬卻甚真⑥。已訴征求貧到骨⑦,正思戎馬淚盈巾。
【注解】
①此詩作于767年秋,這年夏天,杜甫將草堂讓給親戚“吳郎”居住。
②撲:擊,打。任:聽任。
③寧:豈。
④緣:因。轉須親:更應對表示親近。
⑤遠客:指吳郎。多事:指婦人多心。
⑥便插疏籬:指吳郎一到草堂后便插上籬笆。
⑦已訴:指婦人曾向杜甫訴說。征求:征斂,剝削。
【賞析】
這首詩表現了杜甫的憂民意識。前四句一氣貫穿,從自己過去怎樣對待鄰婦撲棗說起,目的是為了啟發吳郎。五六句委婉含蓄地勸告吳郎不要禁止老寡婦撲棗。末兩句是詩的主旨,指出包括寡婦在內的廣大人民窮困的社會根源。本詩細致入微地刻畫了婦人貧困的原因和心理,從一個小的側面反映了戰亂征斂帶給人民的貧困與痛苦,字里行間傾注著詩人對勞動人民的無限同情。
唐代詩人杜甫的名作詩詞精選篇3
八陣圖
功蓋三分國①,名成八陣圖②。江流石不轉③,遺恨失吞吳。
【注解】
①“功蓋”句:謂諸葛亮為相,建立蜀國,三分天下,功業蓋世。
②八陣圖:指由天、地、風、云、龍、虎、鳥、蛇八種陣勢所組成的軍事操練和作戰的陣圖,是諸葛亮的一項軍事創造。
③“江流”句:歷來相傳,夔州有八陣圖石,江流不能沖散。
【賞析】
這首詩寫于大歷元年(766),是詩人初到夔州看到八陣圖遺跡時所寫的一首詠懷詩。首二句高度贊頌諸葛亮的卓著功勛,他對確立魏蜀吳三分天下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功勞蓋世。后二句抒發感慨,對其事業未成寄以同情。這首懷古絕句,融議論于詩中,把懷古與述懷相融為一,給人一種遺恨悠綿、余意不盡之感。
唐代詩人杜甫的名作詩詞精選篇4
江村①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②?
【注解】
①此詩作于肅宗上元元年(760),杜甫當時靠親友故舊的資助過著較為悠游閑適的生活,故有“故人供祿米”之說。
②微軀:指虛弱多病的身體。
【賞析】
這首詩描寫詩人在成都郊外浣花溪畔樂天知命的閑適生活。首聯切題,“事事幽”提挈全詩旨意。描繪了初夏時節恬靜幽美的田園景象,表現了詩人在倍嘗顛沛流離之苦后終于有棲身之所的愉悅之情。二三聯寫出環境的恬美和人事的幽趣。字里行間跳蕩著對田園生活的贊美,形象逼真地反映了江邊村莊的恬淡生活畫面。末聯忽而轉折,“但有故人供祿米”,于歡樂之中流露出悲涼,充滿了悲酸。詩的意蘊更深層,耐人細細品味。
唐代詩人杜甫的名作詩詞精選篇5
春日憶李白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①。渭北春天樹②,江東日暮云。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
【注解】
①“清新”二句:庾開府,即庾信;鮑參軍,指鮑照,他們都是南北朝時的著名詩人。此二句贊李白的詩像庾詩那樣清新,像鮑詩那樣俊逸。
②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長安一帶。江東: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帶。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杜甫對李白的贊賞。起聯對李白的人和詩的概括恰如其分,頷聯承之,因杜甫崇拜庾信和鮑照,故而以李白和他們相比,表達了對李白的推崇和欽仰,也表現出兩人的深切情誼。“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用比興的手法,寄托詩人對李白的懷念,感人肺腑,是歷來傳頌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