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容若詩詞譯文
納蘭性德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十八歲參加順天府鄉試,考中舉人。十九歲參加會試中第,成為貢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錯過殿試。康熙十五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病逝,年僅三十歲。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納蘭容若詩詞譯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納蘭容若詩詞譯文【篇1】
詞牌名:生查子|朝代:清朝|作者:納蘭容若
東風不解愁,偷展湘裙衩。獨夜背紗籠,影著纖腰畫。
爇盡水沉煙,露滴鴛鴦瓦。花骨冷宜香,小立櫻桃下。
翻譯/譯文
是誰,把心事的倒影,描摹成哀愁的形狀?
是誰,在春風中借著朦朧的星光,含蓄地編織著,穿越煙雨的憂傷?
有人說,最凄涼最弄人的不是你知道,失去所愛的那一刻,而是你還在徘徊,猶未知道已經失去。
所以從此,只有相思無盡處。
只有,此恨綿綿無絕期。
而那最后深情的一吻,便是:
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釋
①湘裙視:指用湘地絲綢制做的裙衩。
②紗籠:燈籠。
③”爇(ruò)盡”句:謂沉香已經燃盡。爇,燃燒。水沉,即水沉香、沉香。
④花骨句:意謂夜來天寒露冷,而花蕾卻發出宜人的香氣。花骨,花骨朵,即花蕾。
納蘭容若詩詞譯文【篇2】
詞牌名:浣溪沙|朝代:清朝|作者:納蘭容若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翻譯/譯文
秋風吹冷,孤獨的情懷有誰惦念?看片片黃葉飛舞遮掩了疏窗,佇立夕陽下,往事追憶茫茫。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長,閨中賭賽,衣襟滿帶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償。
注釋
①誰:此處指亡妻。
②蕭蕭:風吹葉落發出的聲音。
③疏窗:刻有花紋的窗戶。
④被酒:中酒、酒醉。
⑤春睡:醉困沉睡,臉上如春色。
⑥賭書:此處為李清照和趙明誠的典故。李清照《金石錄后序》云:“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后。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矣!故雖處優患困窮而志不屈。”此句以此典為喻說明往日與亡妻有著像李清照一樣的美滿的夫妻生活。
⑦消得:消受,享受。
納蘭容若詩詞譯文【篇3】
詞牌名:浣溪沙|朝代:清朝|作者:納蘭容若
出郭尋春春已闌(陳維崧),東風吹面不成寒(秦松齡),青村幾曲到西山(嚴繩孫)。
并馬未須愁路遠(姜宸英),看花且莫放杯閑(朱彝尊),人生別易會常難(納蘭性德)。
此篇是納蘭與友人合作的一首詞。見馮統《天風閣叢書·飲水詞》補遺。此次“郊游”是在何年何地,未詳。從詞意看,大約是在北京西郊的一次春游。詞共六句,陳、秦、嚴、姜、朱、納蘭各成一句。這一首聯句之作既可以看出詩人之間親密的友清,亦可看到納蘭在其中所表現出的傷感意緒。
納蘭容若詩詞譯文【篇4】
詞牌名:酒泉子|朝代:清朝|作者:納蘭容若
謝卻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猶未睡,早鴉啼。
嫩寒無賴羅衣薄,休傍闌干角。最愁人,燈欲落,雁還飛。
翻譯/譯文
在那一片月明如水的夜里,白色的茶蘼花凋謝了。篆香已經燃盡,可是我卻還沒有睡著,早起的烏鴉已經開始啼叫,又是一夜不成眠。絲絲的寒冷透過微薄的錦衣,不要再倚靠欄桿遠望了。那燈要燃盡,鴻雁猶飛的情景是最讓人傷懷的啊!
注釋
⑴謝卻茶蘼(túmí):荼蘼:落葉或半常綠蔓生小灌木,攀緣莖,莖綠色,莖上有鉤狀的刺,上面有多個側脈,形似皺紋,夏季開白花。王琪《春暮游小園》:“開到荼蘼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墻。”
⑵篆香(zhuànxiānɡ):盤香,為篆字形狀。
⑶嫩寒:輕寒,春寒。秦觀《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
⑷無賴:無奈。
⑸闌干:同“欄桿”。
納蘭容若詩詞譯文【篇5】
詞牌名:菩薩蠻|朝代:清朝|作者:納蘭容若
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楊柳乍如絲。故園春盡時。
春歸歸不得,兩槳松花隔。舊事逐寒潮,啼鵑恨未消。
翻譯/譯文
試問我為何輕易地離別?一年能有幾次圓月。北國的楊柳剛剛如長絲,家園已是三春過盡時。
春天歸去我卻不能歸,行船松花江被江阻隔。往事悠悠像寒冷的江潮,裹啼的杜鵑怨恨未消。
注釋
⑴菩薩蠻: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薩鬘》,又名《子夜歌》、《重疊金》等。
⑵問君:詞人自問。
⑶一年能幾團圓月:指自己與家人一年能團聚多久。
⑷乍(zhà)如絲:指剛剛吐出新綠時。
⑸故園:指詞人家所在的北京。
⑹春歸:乘春而歸家。
⑺松花:松花江。
⑻啼鵑(tíjuān):鵑,杜鵑,傳說杜鵑啼叫聲為“不如歸去”。
⑼恨:遺憾。